书城教材教辅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
6181100000022

第22章 晚年笔耕不辍

对雨果来说,1872年是不祥之年。1月,他在竞选中惨遭失败,因为他对公社社员的宽容使人惊恐不安。2月,他那不幸的女儿返回巴黎。

一个时期来,家里对小阿黛尔的去向不明。小阿黛尔曾去了巴巴多斯。可是,她没有把地址告诉任何人。她孤单一人,身无分文,陷入疯痴状态,被关了起来。最后,她被一个遭受同样不幸的女黑人,赛里奥·阿尔瓦莱·巴阿夫人带回了法国。

小阿黛尔被禁锢在圣蒙代。她只是在雨果死后才离开此地,住到苏雷斯纳城堡。那是德·沃德蒙公主的旧领地,豪华的私人疗养院。

小阿黛尔独住一个小楼,直到1915年才在这里去世,终年85岁。

小阿黛尔外表很温和。看上去不像个不幸的女人,但常常胡言乱语。她始终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音乐家,不知疲倦的钢琴手。她把所有最著名的歌剧都弹得烂熟。

为了使她分心,人们常领她去动物园和处理品商店。由于回想起在巴巴多斯的那些贫困的日子,她奇怪的害怕缺吃少穿,像狗一样,把别人送给她的东西都给藏起来。就和以前欧仁患病时一样,雨果终生都带着这种隐痛。

1872年8月7日,雨果兴致勃勃的前往盖纳西岛,中途在泽西岛做了短暂的停留。

雨果回到了“上城别墅”。又看到沐浴在阳光下的“了望塔”和那汹涌澎湃的大海,他心情舒畅。

这一年,雨果收获甚丰。短短几个月,雨果写出了《自由戏剧》的梗概,新《历代传说》的部分章节以及他的又一部最优秀的小说:《九三年》。

一气呵成,这是雨果30岁写《巴黎圣母院》时的创作方法。这个七旬老翁精力仍然充沛,灵感仍然源源不断。

《九三年》反映的是他青年时代的冲突,是白军与蓝军之间的冲突。这已不再是心灵上的冲突,像《悲惨世界》里的马利尤斯那样,而是行动上的冲突。雨果很熟悉保王党叛乱的背景。

《九三年》是以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即雅各宾党人专政时期为背景的。小说的中心事件是写共和军平息旺岱叛乱的斗争。

当时,法国封建王朝已被推翻,旺岱地区的贵族煽动了一大批不明真相的农民进行叛乱,反对新生的革命政权,在共和国军队的打击下叛军已遭到重创,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9月份,英国军舰送来了一个叫朗德纳克的法国贵族,他之所以在这时进入旺岱,目的是要把叛军重新召集起来,继续与革命政权顽抗。为了不让反革命死灰复燃,在巴黎的革命政权的代表国民公会向旺岱地区派出了一支远征军,由青年军官郭文担任司令,西穆尔登任政委。

郭文出身于贵族,他才华横溢,年轻有为,在大革命中他背叛了本阶级,站到了革命一边。西穆尔登是出身于下层平民的牧师,又是郭文的家庭教师,他用全部心血浇灌郭文的心田,与郭文情同父子。革命把他推上了阶级斗争的第一线。他憎恨封建统治,无限忠于革命事业。他对自己人非常仁慈,但对敌人则倍加凶狠。他曾说:“革命有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就是旧社会,革命对这个敌人是毫不仁慈的,就像外科医生对于他的敌人毒疮也是毫不仁慈的。”西穆尔登之所以会提出仁慈的问题是有原因的。

当时新生的革命政权面对着反革命的反扑,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执政的雅各宾党人用红色恐怖来对待白色恐怖,以革命暴力对付反革命叛乱。这一做法在国内外,甚至在革命阵营内部引起了不同的看法,西穆尔登的言论显然是有针对性的。他形象地把革命恐怖比喻为替旧世界动手术,手术要流血,但为了挽救生命又是十分必要的。

郭文与他的精神导师西穆尔登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深刻分歧的。郭文宽大俘虏,医治伤员,释放被抓的妇女、儿童、教士。这与当时国民公会“绝不宽大”的命令是相违背的。

国民公会之所以把西穆尔登派到远征军中做政委,其目的正是为了监督那个“事后软弱的”郭文。

郭文和西穆尔登到旺岱时,正是朗德纳克十分嚣张之时,他袭击了在旺岱作战的一支叫红帽子联队的革命部队,这支部队收留了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一个妇女和她的三个孩子。

朗德纳克的部队掳走了三个孩子,枪决了被俘的共和国士兵。能征善战的郭文一到旺岱,便立即实施打击敌人的计划,他所带的部队与叛军多次交手,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最后龟缩到了朗德纳克的城堡中。

朗德纳克是郭文的叔祖父,他作恶多端,在濒临灭亡的关头,他仍不愿投降。他对包围他的共和国部队表示,如不停止进攻,他就把关在城堡里的孩子烧死。面对他的威胁,共和国部队加紧了进攻,朗德纳克则派人点起了火。三个孩子在烟雾弥漫的屋子中发出了痛苦的叫声。

这时朗德纳克的一个部下找到了一条地道,就在朗德纳克走进地道的一瞬间,他听到了一声凄惨的叫声,那是孩子们的母亲发出的。为了寻找孩子她四处奔波,现在找到了孩子,却从窗口中看到孩子们即将被大火吞噬,她焦急万分。

母亲的叫声唤起了朗德纳克的侧隐之心。他搬来了梯子,爬进屋子,把孩子们一个个救了出来,而他本人则丧失了逃跑的时间,被冲上来的革命部队抓住了。根据国民公会的法律,朗德纳克被判处了死刑。

郭文认为这个判决是不公正的,他认为朗德纳克已经用一个自我牺牲的行为赎回了他的种种野蛮行为,革命如果用一种野蛮的手段去回答这种慷慨的行为,那就是革命的弱点,共和国的贬值,就会损害共和国的形象,减少它的朋友。

因此,在处死朗德纳克的前夜,郭文以探监为名进了囚禁朗德纳克的监狱,与他换了衣服,把朗德纳克放走了。根据当时国民公会的法律,这样做必须判处死刑。

西穆尔登爱郭文,他把郭文视为自己的生命,可是他又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他非常忠于共和国,因此他忍痛拒绝了整个军队要求他“开恩”的呼声,毅然处决了郭文。在郭文的头颅从肩膀上飞出的同时,他开枪自杀了。

雨果的小说技巧在《九三年》中达到了更成熟的地步。小说情节的进展异常紧凑,看不到多少闲笔和题外话,不像《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那样,常常出现大段的议论或枝蔓的情节。

雨果的议论融合到人物的思想中,成为塑造人物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更高明的手法。从结构上说,小说环环相扣,一步步推向高潮。高潮以三个小孩的遭遇为核心,以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交锋为冲突,写得紧张而动人心弦。这部小说虽然篇幅不大,却堪与卷帙浩繁的历史小说相媲美,成为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