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园林,由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始建于金代(1153年),为金代第一个皇帝完颜亮的“金山行宫”,又称“西山八院”,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助圣夫人罗氏又在瓮山建造圆静寺,更名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开始大规模修建,改瓮山为万寿山,建造了大报恩延寿寺,并对金水大加疏浚后改名“昆明湖”,同时又在园内修建了亭、台、楼、轩、阁、廊、榭、寺等许多建筑,乾隆二十九年建成后更名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火焚,许多建筑物被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予以重建,十年后竣工,改称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焚毁部分建筑。
下令停止攻击颐和园
1949年3月25日凌晨,毛泽东怀着兴奋的心情,乘火车来到了北京。列车到达清华园站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在晨曦朦胧中改乘吉普车,驶往颐和园。
毛泽东极为关注颐和园的安危。辽沈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受命分两路挥师入关,会同华北军区的主力,出其不意地对张家口、北平、天津形成了包围态势。其中的一支快速部队,在北平西部重镇南口稍加休整后,立即向颐和园逼近。这支快速部队的特殊使命,就是要在解放军对北平发起总攻击之前,把东方文化明珠颐和园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不使其遭到丝毫损伤。
当时,驻守在颐和园的国民党军,有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他们占据着万寿山制高点,架起了大炮,挖好了战壕。知春亭、佛香阁、丁香院,就连昆明湖畔的石舫,都变成了军营,眼看颐和园就要变成战场。就在双方准备激战之时,传来毛泽东的命令:“要留下这一片安全的绿洲。”中央军委的电报具体指示解放军,不能在故宫、颐和园的宫殿前拴战马,也不能让枪弹擦破墙皮。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后,平津前线司令部紧急命令这支先遣部队停止攻击颐和园,改攻颐和园西北的红山口。攻下红山口后,颐和园的敌人迅速逃跑了,解放军完好地保护了这座皇家园林。颐和园成了人民解放军华北前线指挥部的所在地。如今,又成了中共中央进军北平的第一站,也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北平后的第一个歇脚点。
当毛泽东一行抵达颐和园时,这里已经不见人影。原来,因为北平刚解放,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很多,破坏、暗杀活动猖狂,不能不严加防范,所以,游人全被社会部部长李克农派人清理出去了。
当然,李克农等人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这一措施却犯了毛泽东的“忌”。按往常的习惯,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总要找一些群众拉拉家常,很多的社会情况就在这“家长里短”中弄清楚了。这回可好啦,进了北平后,连群众的人影都不见了。人全赶走后,要水没水,要饭没饭,下午还要去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呢。毛泽东不禁发了脾气:“你们搞什么名堂?先来的人都干什么吃去了?”
社会部的同志忙解释,把人清理出去是为了安全。
毛泽东大声说:“你蠢么!你把水全排干了,你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你安安全全干死在那里,饿死在那里吧!”
这时,在一旁的朱德以和缓的口气开导社会部的工作人员:“我说同志啊,安全警卫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不相信群众啊,把一切人都看成有问题,那不是成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了吗?”
最后,还是随行人员灵机一动,跑到颐和园外面的饭馆,买来米饭和三菜一汤,解决了中央领导人到北平后的第一顿饭。
毛泽东打电话要颐和园负责人柳林溪到景福阁谈话,详细询问颐和园的情况。
万寿山东部山顶的景福阁,乾隆时为菊花形的昙花阁,慈禧重修时,改建为景福阁。景福阁南向,前后各五间,有曲廊相通,四周曲廊满缀宫灯,远看如列星。凭栏四望,全山景色映入眼底。慈禧喜欢这个地方,每年七月初七在此祭牛郎织女,八月中秋在此赏月,九月重阳节在此登高,吃福、禄、寿、喜。盛夏伏暑季节,慈禧常在这里和后妃、宫女们押宝、推牌九,名叫“过阴天儿”。“过阴天儿”用膳时,由膳食房到景福阁,沿途排列许多太监,接连传递饭菜。按照规定,参加传膳的太监只能穿袍褂,不准用雨具,遇到狂风暴雨,就被雨打得如落汤鸡。1948年,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时,曾在景福阁里举行和平解放北平城的谈判。
在景福阁的东北方有一所坐北向南的小住宅,这便是益寿堂。街门为垂花门,门内有益寿堂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四周围以砖墙,满墙雕刻花纹和博古文玩图案。
柳林溪没有想到,毛泽东已经这么累了,还找他到景福阁谈话,内心非常激动。他赶忙来到景福阁。
毛泽东握着柳林溪的手,满面笑容地说:“柳林溪同志,我们也是老相识了。”
柳林溪激动地说:“是的,1943年我在延安行政学院学习的时候,多次聆听您的报告。”随后柳林溪又将他在延安那几年的工作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毛泽东听完后,接着问及颐和园的情况。
毛泽东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历史,对颐和园的来龙去脉,以及几经沉浮的历史,非常清楚,所以他问的不是这些,而是颐和园接管后的情况。
毛泽东问:“颐和园接管了多少旧职员,多少工人?有没有太监?他们的生活怎样?”
柳林溪向毛泽东汇报说:“我们接收旧职员20多人,工人30多人,没有太监。北平被包围时,全园职工生活比较清苦,连工资都领不到。个别职工春节都无法过。我们进城接管后,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报告给市政府,从市财政局借来钱给职工发了两个月工资。”
毛泽东点了点头说:“对原有职工的生活,我们要包下来,不要辞退,不要解雇,原薪是多少,就发多少。不要叫人家说,国民党时期我们有饭吃,共产党来了反倒没有饭吃了。如果那样就不好了。”
停顿一会儿,毛泽东接着说道:“过去我们在山沟里打游击有经验,进了大城市搞公园就不行了。没有经验,要学会管理公园。不会,要向老工人学习嘛,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先把原有的公园管好。过去的公园是地主资产阶级悠闲人士逛的,劳动人民一没有钱,二没有时间逛公园。我们今后还要建设许多新公园,让劳动人民都能逛公园。在劳动之余,有时间在公园休息娱乐,消除疲劳,再回到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更多的工作。”
毛泽东精力旺盛,这一夜,他们谈到很晚。
毛泽东在颐和园暂住几日后,便移居到香山双清别墅。
会见柳亚子
毛泽东到北平不久,就约柳亚子先生同游颐和园。
柳亚子是江苏吴江人,国民党元老,是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和宋庆龄、何香凝一起被誉为国民党的“三贤”。
相邀柳亚子那天,毛泽东起床后就乘车从他的临时住处香山双清别墅来到颐和园的东门外。
柳亚子先生已在那里等候了。他心情十分激动,半举握着的拳头说:“共产党伟大!毛泽东伟大!人民解放军伟大!”
毛泽东说:“我们都是老朋友,互相都了解,不要多夸奖了,那样就不好相处了。人民伟大!包括你,也包括我!”
柳亚子欣慰地笑了。
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穿过大院到达谐趣园游览观景,然后爬坡到了益寿堂的大院里。在爬这段山坡的时候,柳亚子先生右手搭在毛泽东的左肩上,两个人慢慢地往上爬。爬了一会儿,毛泽东就停下来和柳亚子先生手拉着手,并肩前进。毛泽东知道柳亚子比自己还大几岁,身体也不太好,爬山时很照顾他,爬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喘喘气,说说话。
在益寿堂里休息喝茶的时候,两个人亲如手足,热情交谈。
毛泽东说:“柳先生既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你写的诗,我爱读,有意义。有千百万读者喜欢你的大作,我就是这千百万读者中的一个。”
柳亚子先生说:“我写的是老一套,我很想写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诗,但是很不成功,我自己也不满意。最近,我拜读了您写的诗词,心里真是痛快。这些诗词通俗易懂,而且寓意深长。”他说着翘起大拇指,连声称赞道:“伟大!伟大!”
“咱们今天都很高兴,走,游园去。”柳亚子先生说:“好,游园去。”
毛泽东的一片真诚,令柳亚子深深感动。
一场虚惊
1950年夏,毛泽东又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划船。可这次游园却遇到了群众的围观。毛泽东来游园的消息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有人说是年轻学生认出来的,总之,人们都知道毛泽东来颐和园了,岸边围满了群众。警卫问毛泽东是不是改个地方上岸,毛泽东说:“哎,不要改,都是群众嘛,有什么好怕的。”
望着越来越多的人群,警卫们都很紧张。虽然那一天来了不少警卫,但比起成千上百的群众,就太少了。
这时,警卫处长汪东兴一边叫警卫迅速把毛泽东护送到船上,一边对司机周西林说:“老周,你把汽车开到十七孔挢。我们和主席从那儿上车。”
没想到,毛泽东乘坐的船边也聚集很多人围观,有一部分群众追着船跑,谁也不走,根本到不了十七孔桥,罗瑞卿心里急得不行,出事怎么办?
还是船快,汪东兴只好叫毛泽东在玉花翠庄上了岸。警卫们喊破了嗓子,群众还是往前涌,很多人都想和毛泽东握手。警卫们没有一点应付这种情况的准备,一时有点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打开通道,让毛泽东出了颐和园东门,东门那里人更多。幸亏这时罗瑞卿紧急调来了一队公安人员和一队解放军,毛泽东终于上了汽车。
毛泽东坐进汽车后,却没有了司机老周。原来,周西林看汽车开不到十七孔桥,只好一个人去接毛泽东。
这时,许多人又拥到颐和园东门来,再不走,就走不成了。毛泽东只好坐上了一辆警卫车先走。此次来颐和园,除了毛泽东的专车外,还有两辆警卫车。其中一辆是毛泽东从西柏坡开到北平的中吉普。可此时偏偏这辆中吉普的司机孙长金看毛泽东到了,跑到十七孔桥叫周西林去了,也不在。阎长林急了,没有警卫车跟随,路上发生问题怎么办?好在他在西柏坡跟周西林学过开车,车刚发动着,孙长金回来了。他没找到周西林,就由他开车一路追上毛泽东的车。
毛泽东离开颐和园后,周西林等了一阵儿没见人,返回颐和园东门,发现三辆车走了两辆,只有自己给毛泽东开的车停在这里,就感觉自己犯了大错。一到家,他就去找毛泽东承认错误。
毛泽东说:“我这不是很好地回来了吗?不怨你,这只是个误会,你也是好意,不是故意耽误的。肚子饿了吧?快去吃饭。”
这一次,警卫吓坏了,军装全湿透了,都感叹说今天太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