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面镜子,如果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如果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
你对待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世界怎么对待你。你追求的是什么,最终也会得到什么。如果你希望改变世界,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世界也会因你而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当李开复面临诸多充满了悬念的选择,却仍然相信内心的声音坚定地走下去的原因。
只要从心开始,每一个选择背后,都隐藏着一片新的世界。当一个机遇来临,只要正确评估自己的潜能,融入对人生的理解,在人生愿景的灯塔指引下到达彼岸,就能获得这片新的世界。
对李开复来说,报考大学正是他改变世界、建立自己影响力的开始。
读中学时,李开复一直希望能成为一个律师。李开复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是有天赋的。在美国读中学时,李开复的一篇政治论文《漠视——美国人面临的最大敌人》获得了全州作文竞赛的一等奖,当时李开复的老师十分惊讶,这个刚适应美国生活的中学生居然还有人文方面的天赋。再加上李开复的父亲一度从政,后来虽然离开了政治舞台在家里写书,但也还是在研究政治。子承父业,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此前李开复的五姐李开敏读台大时读的也是政治系,多少也有这种想法在内)。
政治家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这也是李开复对改变世界的最早的认识。在收到的好几封录取通知书中间,最终他选择了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在这所学风自由、强调知行合一、给予学生很大发展空间、注重培养学生世界观的学校中,李开复接触到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体系,弥补了理科生缺乏人文素养的缺陷,为找到自己的兴趣、树立未来的人生观打下了基础。
反过来,如果李开复真的去了哈佛,以哈佛保守而又严格得近乎苛刻的学风,李开复更大的可能是会被培养成一名不快乐的律师,或许他会实现了子承父业的想法,但绝对不会像今天一样,能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也正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李开复开始更加积极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并逐步意识到,脱离了实际的人生愿景,就如同海市蜃楼一样,美丽但缥缈,永远遥不可及。
第一次,李开复对自己过去的想法产生了怀疑。如同许多希望破灭的大学生一样,在那段没有找到自己未来新方向的日子里,李开复也曾经迷茫和困惑过,他迷恋上了游戏和桥牌,大学第一年,他的GPA仅为3.26,如果不是赶在最后一天将可能挂科的一门选修课退掉,他的GPA将不到3,也将失去哥伦比亚大学给予他的奖学金……所幸的是,在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宽松的环境中,李开复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用他所学到的一切帮助自己思考和作出判断,最后终于找到了新的方向——计算机。
前文中我们知道,李开复在高中时被认为是一个“数学天才”,而在早期,计算机是被设计用于辅助数学计算的,李开复在高中时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了。那并不是一台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而是一台古董级的IBM机器,输入输出都需要通过在卡片上打洞的方式进行。进入大学后,李开复发现他接触到的计算机和在高中有很大不同,而且,他的数学天分被带到了计算机学习上,他进入大学后取得的第一个“A ”就是选修一门计算机的选修课得来的。
在当时,做律师和医师是最赚钱的热门专业,而学计算机是没有出路的,那时没有“苹果”,没有“微软”,更没有“谷歌”。计算机也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
李开复学习计算机的乐趣比学习政治要大得多,他开始在计算机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为之着迷,甚至在之后不惜放弃自己修读了一年的法律课程转学计算机。虽然在当时他的想法只是,“会计算机”在学校里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他当时所做的一切更多的是被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推着走,但这恰恰是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的一条重要法则:如果你不知道你未来的道路应该怎么走,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你自己热爱的而且擅长的东西。
这其实只是李开复在成长的路途中寻找并勇敢追逐职业兴趣的过程,“想要爱你做的事,先去做你爱的事”。有兴趣才有激情,有激情才能带来持久的动力,才能释放自己的全部潜能并从中享受到成功与快乐。正是在计算机上的兴趣给了李开复更多的激情,他感觉从学习计算机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快乐,是学习法律不能相比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因为当你对某件事情有天赋的时候,你会做得很好,得到很多人的夸奖,慢慢地你就有兴趣了。而在你对一件事情有兴趣的时候,你就会愿意投入,可能连吃饭、睡觉、洗澡都在想这件事情,慢慢地你也就会有天赋了。自从李开复发现了自己在学习计算机上的兴趣,他的计算机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慢慢地成为学生中的名人,虽然他自己可能还没觉察到,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在向他的哲学老师教给他的“获得更大的影响力”的人生法则逐步靠拢了。
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给李开复带来的另一个收获是,他在那里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这种“获得更大的影响力”的人生法则一直指引着他,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人生愿景,也成为他作出正确选择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