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与人生导论
6177000000011

第11章 人格之谜

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类社会在前进,世界文明在进步,这一切都要求大学生必须提升自我的人格层次。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怎样去发展自己的生命史,怎样去超越自己生命的界限,追求每一个人生命的完善,应该是我们行为的终极目的。而每一个人生命完善的基础标志就是挺立我们的人格、完善我们的人格。挺立人格、完善人格也就是致力于人的外在表现形态上的挺立与人的内在素养的完善的高度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的挺立与完善是人生追求的第一要义,也是超越人生获得幸福的根本。

我将世界当成这样一个世界看待,也就是每个人都必须自演出一个角色的大舞台。

——[英]莎士比亚

人,是宇宙中思维着的花朵。从古到今,有多少思想家为了人的问题而苦苦思索、孜孜探求;又有多少先行者为人类的健康和人类的幸福而呕心沥血、奋斗毕生。人的问题永远是个刚一解开却又重生的谜,而人格问题又总是关于人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面具”所引起的话题

(一)人格与“面具”

这是某大学的化装舞会,舞会的主题是“Who am I”。

那晚,整个大学生活动中心都弥漫着五光十色的烟雾,营造出了一个炫目陆离的神秘世界……伴着欢快的音乐声,每个同学都情不自禁地迈起舞步,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伦巴、桑巴、布鲁斯、恰恰……这是个充满迷魅气氛的夜晚,大学生们穿着各种造型的服饰,戴着自己心中喜爱的面具——有一袭黑衣、笑容阴森的“女巫”;有穿着白色纱裙的漂亮的“白雪公主”;有披着大斗篷的“佐罗”;有顶着两个小角,让人联想起那回望猎人的多情的“小麋鹿”;有穿着粉红色和服、一脸温婉谦和微笑的“日本女子”;有全副武装的头戴盔甲,身穿防弹背心,手持冲锋枪的“士兵”;也有长衣翩翩、手执纸扇的“温良公子”……然而,这些都不是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每个人面具背后的相互竞猜:“Who am I”。

“Who am I”(“我是谁”)的问题只是个名称符号问题,对面具的选择评价,才是真正要捕捉的东西。因为不同的面具,蕴涵的个性也不同,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展现,又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又是隐含在一个人的人格之中的。因此,大学生们在欢快的竞猜中能准确地猜出对方,正是依据面具背后每个同学所特有的个性特质。

第四章人格之美与人生超越

个性特质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即面具(mask)的意思。它原指古希腊时期的演员为扮演角色而戴上的面具。这种面具类似中国的京剧脸谱,每一个都对应一个特殊的性格角色。京剧中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耿直;黑脸为中性,代表智者;蓝脸与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有贬义,代表凶诈。因此,用面具或脸谱来指称人格,表明人格具有把此人与他人区别开来的性质。

“面具”一词在人生哲学里并不带有贬义,它并不暗示欺骗或伪装,而仅仅意味着个人参与社会的角色和身份意识,是人格的展现。在人生舞台上,我们需要不同的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承担不同的责任。如果一个人因其特定的种族、民族、宗教、文化、传统、地域、性别、年龄、阶级、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等因素,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某种角色,那么,他感受到的就不是他参与社会的角色感,而是他为了置身社会必须拥有的人格面具,这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精神品格的塑造。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也曾将“面具”一词运用于自己的学说中,他认为“面具”指自我的外延,也就是一个人向外界公开了的那一面,这是社会习俗和惯例向他提出要求时作出反应所需具备的外壳。

古语云:“蕴蓄于中,形诸于外。”“蕴蓄于中”就是内含的自我,也就是没有向外呈现的那一面,正是这没有向外呈现的那一面支撑着他的一切。许多思想家都承认,外在的自我与内含的自我的结合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也是人格的真正体现。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格面具只是人们交往中的一种身份证明,而不一定就是人们潜在的、完整的、真实的人格。如果有人不幸将两者相混同,那他无疑就会迷失自我的本质,就会蒙受面具的压力,其正常的人格就会因此而遭到扭曲。荣格把那种过分偏重人格面具的现象调侃地称作“面具的通货膨胀”。

(二)人格的定义

要给“人格”下确切的定义并非易事。据学者统计,现有的有关人格的定义已有一百多个。

生物学家说:“人格是社会刺激的价值。”其研究的是人的外延的自我。

心理学家说:“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其证明的是统一的结构性的自我。

法学家说:“人格是一个活的人类生物,包括他的全部一切的权利与义务。”其强调的是有存在价值的自我。

社会学家说:“人格是决定人在社会中角色和地位的一切特性的综合。”其论证的是持久的自我。

神学家说:“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质。”其宣扬的是“本体性”的自我。

哲学家说:“人格的本质是自我、自我意识、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其关注的是有自由价值的自我。

伦理学家说:“人格是每一个人的品质,这种品质使他有价值,不管别人怎样使用他。”其寓意的是崇高的自我。

……

因此,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

在东方民族,特别是在中国人看来,人格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也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总的品格,是以人的道德水准与道德境界作为人之为人的规定的。所以“人格”被赋予了中国人自己的含义,即成了“人品”的替代词。

二、人的“特质”与人格类型

(一)从“卢刚事件”看人的“特质”

尽管“卢刚”事件过去了近20年,但事件的本身却给人们留下了诸多的思考。

人格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但会受到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也会与受教育程度有关,而且就算两人的外部环境完全相同,两个人的人格也会有所差异,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的性格是完全相同的。

这是一个震惊全美的事件:1991年11月1日下午3点30分左右,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大楼三楼的301室正在进行专题研讨会,在一片扬声争议与喁喁低语交织成的天文物理讨论会上,卢刚出现了。这个28岁的青年博士曾是北大物理系的高才生,他静静地旁听了约五分钟后,突然从口袋里拔出手枪,首先开枪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戈尔教授,继而又朝另一位教授身上射击了两枪,在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杀人事件发生时,卢刚已经冷静地将枪口对准了他嫉恨已久的“竞争对手”——原中国科技大学高才生山林华博士,他朝山林华的脑门和胸膛连放了几枪……接着他又枪杀了他的系主任、一名女副校长和一名教授,最后他举枪自杀。整个凶杀过程只有十几分钟,六死一重伤。

事发之后,人们总是在问:卢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死在他的枪口下的那个他嫉恨已久的山林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是熟悉他们的人给予他们的评价:

卢刚:聪明;个性很强;孤僻、不合群;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冷漠;凡事都想到阴暗面;喜欢走极端;自恋。

山林华:聪明;吃苦耐劳;自强上进;热情;质朴;诚恳;宽厚;经常微笑。

他俩的社会背景也较相似:卢刚的父亲是工人,山林华的父亲是农民,家境都十分贫寒。以学业相比,两人的水平也不相上下,一个是北大物理高才生,一个是中国科技大学的高才生,并先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天文物理系攻读物理博士学位,他们的博士资格考试同时并列第一,各门科目也全都是“A”。如果非要给他们分个高低的话,那么山林华的博士论文更受学术界的首肯与赞扬,因此被所在系推荐获得学术荣誉奖,并留下继续攻读博士后,并按照调研员的职位领取薪水,而卢刚却落空了。

从以上事例看出,世界上的人从表面上看,都具有人本身相同的“本原性”,因此有些人的行为模式是相似的,但这仅仅只是相似而已,完全相似的两个人是很难找到的,或根本没有,更多的人的行为模式是不一致的,甚至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格心理学家为我们找到了答案:这是由于人的“特质”作用的结果。

什么是人的“特质”?人格心理学家解释说,人的特质是对人最有效的“分析单元”,是人格的基石,用以探求我们心理与行为上相似于他人又不同于他人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以特质来迎接外部世界,以特质来组成一个人的完整人格,以特质来组织经验并指导我们的行为。

比如,我们说山林华是和气的、可靠的、乐于助人的,又说卢刚是冷漠的、无情的、自私自利的。这些描述就代表着他们在某种情境中的行为特点,同样也预示着在任何一种情境中,山华林、卢刚都将会以各自的特质来对待周围一切的人和事。

因此,我们要了解人,了解人的人格,就必须了解人的行为特质。对于认识一个人的人格来说,我们只要把对人格结构起决定作用的特质划分出来,也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人格类型了。

(二)人格类型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类型的划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书《内经》,依据阴阳五行说,把人的某些心理上的个别差异与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归纳总结出不同的人格类型:

(1)太阳型。虽能力有限,却很自信;得意自得,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处事刚愎自用,失败了也不知悔改。

(2)少阳型。貌似审慎而实则自命不凡,略有一点成绩就要自吹一通;喜欢做表面工作,不能对本职工作恪尽职守。

(3)太阴型。贪婪而冷酷,表面上谦和而又慈善,实则心怀叵测,只愿得而不愿失;心情不明朗,不合于时务,多追随人后观其成败。

(4)少阴型。贪小便宜,喜欢伤害别人;见到别人获得成绩就会感到愤怒、忌妒,而见到别人招致损失则幸灾乐祸。

(5)阴阳平和型。举止行为悠然稳重,遇喜不狂,能适应各种情境而安然处之;识时务识大体,能位尊而谦恭;以理服人,而从不仗势欺人。

《内经》是一部医学典籍,它虽不像众多的论著那样把人的行为差异归结为某种道德实践或天生禀赋,但它认真地探讨了人们行为模式中根源于自然的、在后天仍起作用的生理因素,因此具有现实借鉴性。

2.西方心理家对人格的划分

在当代,以基本人格特质为主导倾向、以中心特质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结构可以分成许多类型,但心理学家、人格特质理论的鼻祖阿尔波特以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对人格类型进行的六种分类则具有代表意义。

(1)理论型。这种类型的人的主要兴趣在于发现真理。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致力于探索事物的联系与区别。这种人好钻研,求知欲强,能自制。他们的行为和生活的主要目的是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但他们往往忽视生活中的其他东西,因此,这样的人比较单调、刻板。

(2)艺术型。此类型的人是唯美主义者,他们重视形象美与心灵美的和谐,善于审视美好的情景,并有多种情趣。他们把美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以优美、对称、整齐、合宜等标准来衡量一切事物,对任何事物都从艺术的观点加以评价。因此,这样的人感情最易受到伤害。

(3)经济型。此类型人的人生态度趋向于现实和对自己有用的事物,是务实的人,凡是各行各业中的实际事务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都给以关注。他们认为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的需要出发,不然就应当抛弃。他们重视财力、物力、人力和效能。因此,这样的人比较现实、务实。

(4)社会型。此类型的人以爱护他人、关怀他人为自己的职责。他们多投身于社会,热心于人际交往,将给人以帮助作为最大的乐趣。他们多表现为随和、善良、不自私、宽宏大量,甚至愿意为他人献身。

(5)政治型。此类人对权力抱有浓厚的兴趣,获得实权成为其行为的基本动机。他们有领导他人和支配他人的欲望和能力。其特点是自我肯定、有活力、有信心,对人对己要求严格,讲原则、守秩序。但这样的人比较自负、冷酷并具有野心。

(6)宗教型。此类型的人重视命运和超自然的力量,其心灵结构在于创造最高满足的价值经验。他们大多有坚定的信仰(宗教或其他类似的经验),因而宁愿从现实生活中退却。他们的显著特点是自愿克服一切低级的需求和冲动,乐于自我否定并沉思于自以为最高尚的各种经验中。

这六种类型是纯粹的理想状态的人格类型划分,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都可能包括几种不同类型的特征或因素。但无论如何,我们之所以探讨人格,并引入心理学家人格类型的研究成果,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从更高境界探究我们的人格。

三、人格的哲学寓意

(一)“做人的资格”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都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认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因为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他们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还要看清自己。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成就事业并不意味着成人,而成人即“人之为人”。若从人的生命意义的角度谈,它更多的是强调“做人的资格”,而做人的资格也就是人格,也即人之为人所应该具有的尊严及品质。

古往今来,无数智慧的头脑都在追问人的本质,探索人的本性,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每个正常的普通人也总是以“像不像人”、“够不够做人的资格”乃至“是不是人”来反躬自问或评价他人。“不是人!”这大概是最刻薄的骂人语言了。然而,究竟什么是“人”呢?“人格”的寓意又是什么呢?

《辞海》给“人”下的定义是:“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学过形式逻辑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所谓“属加种差”的标准定义,即人属动物类,与其他动物区别的“种差”在于“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因而是“高等动物”。显然,这个定义表述的是把“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类特性”。在“类”的意义上,这个定义或许是无可非议的,据悉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更为恰当的关于“人类”的定义。然而,人们扪心自问或指斥他人“是不是人”的问题,似乎与关于“人”的定义并无关系,“人”的问题另有深意。

(二)斯芬克斯之谜

古希腊曾记载着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底比斯城的人得罪了天神,天神震怒。天后赫拉为了惩罚底比斯城人,在底比斯城外的峭崖上降下一名叫斯芬克斯的人面狮身的女妖。她向每一个路过峭崖的底比斯城的人提出这样一个谜语:“在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

对于这个奥妙费解的谜语,凡猜中者即可活命,凡猜不中者一律被吃掉。当过路的底比斯城人全被斯芬克斯吃掉后,科仁托斯国王波里玻斯的养子、聪明勇敢的俄狄浦斯路过此地,并道破了谜底:“这是人啊!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而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处于壮年,用两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着拐杖,把拐杖作为第三只脚。”

斯芬克斯之谜从其故事本身来解译的话,只是对人的生命历程的必经阶段的概括,指出的是人的生命过程的发展、变化性。这也正如德国伟大诗人、思想家歌德所说:“人生每一阶段都有某种与之相应的哲学。儿童是现实主义,他对梨和苹果的存在深信不疑,正像他对自己的存在深信不疑一样。青年人处于内在激情的风暴之中,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内心,于是预感到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变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成年人有一切理由成为一个怀疑主义者,他完全应当怀疑他所选择的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否正确。他在行动之前和行动当中,有一切理由使他的理智总是不停地活动,免得后来为一项错误的选择而懊丧不已。可是当他老了,他就会承认自己是一个神秘主义者,他看到许多东西似乎都是由偶然的机遇决定的……”

雨果说:“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作为一个文学家而不是哲学家,雨果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给我们答案,但他对生活的含义作了说明,他说:“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

如果从更深的层面来破解斯芬克斯之谜的话,这个人生之“谜”,是人为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寓言,它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为什么面对自己而提出人的谜语,这个看似如此简单的谜语,却是人在付出极大的现实生命的代价之后,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遭受极大的生命磨难之后,才可能有一个清楚明了的认识和正确的答案。如此看来,人如果不能认识自己,他的生命就会毁灭;而人一旦能够认识自己,他就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这无疑是人最大的智慧。

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说,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前石碑上镌刻着的“认识你自己”几个大字仍然是一个“谜”,迄今,它仍是横亘在当代人类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而古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之谜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它第一次以谜语的形式表达了古代人对自身存在本质的思辨以及由此引起的迷惑。

(三)“人格”的寓意

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不同,必然会导致对人的生命的认知不同,但我们同时也看到,每一个生命的阶段都有其自身的意义,而人之为人的根本就寓含在每个生命阶段之中。

(1)婴儿期。这是一个朦朦胧胧的阶段。人的生命中更多的是生物生命的成分,这时的人更多的是一个受动体,但这一时期是人的生命延伸的基点,人格的天性还湮没在寻求母乳之中。

(2)儿童期。这是天真无邪的生命生长阶段。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知道了“我”的含义,开始用试探的眼光看这个世界,没有痛苦,世界充满着温情和仁爱,人格的智慧在生命的本能中闪现。

(3)少年期。一个求知与危险并存的阶段。人的任性与理智相撞,人性中的善与恶开始明朗,面对世界,人格的面具在快乐与痛苦的边缘挣扎。

(4)青年期。一生中最强盛、最美好,有幻想与革新的阶段。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激情冲动,充满活力而较少保守。初尝人世间自我创造的甘甜与辛酸,人生虽是艰难的,但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黄金时代,人格的确立在感知人世间的灾与难、痛与苦中挺拔。

(5)中年期。大起大落后开始沉思,思想感情走向成熟的阶段。真正的、更深层上的人生刚刚开始,失去了青年人的狂热,更富于理智。这是一个收获的金秋季节,人格的智慧在高度的沉静与深刻的反思中显现。

(6)老年期。这是一个更经验化、更冷静、更祥和的时期。成功与失败都有所定论,长于回顾,留恋过去,深思怀旧。眉宇间透着的是平淡、开朗,心胸像宇宙一样广阔,人格的热情在冷却中永葆着对生命的执著。

人生作为一个过程总是有限的,我们将这一有限的生命过程给予阶段性的界定,并揭示出人格显现的自然意义,是希望我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生命阶段和人格特征采取相应的行为表现,以确证人的生命定向。

雨果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他说:“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作为一个文学家而不是哲学家,雨果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给我们答案,但他对生活的含义作了说明,他说:“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

人之为人,如果仅仅获得生物意义上的生命,还不能称其为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就是要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就必须了解自己生命的价值。了解了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命才能获得意义,有意义的生命才能挺立我们的人格,展示出真正的人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