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经济的发展程度,可把全球经济分为4种类型:一是发达的工业化经济,主要是北美、欧洲、日本等工业化经济;二是一般的发展中经济及转型经济包括亚洲的大多数国家、前苏联、东欧、拉美及非洲几个国家;三是富裕的资源输出型经济,主要是中东石油输出国;四是落后的农业国。对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其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区位的选择主要是前两种。而根据民营科技企业的特点,我们把企业分为高新技术企业、中间技术企业、标准技术企业与适用技术企业四大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四类企业除了考虑以上FDI中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外,又有自己独特的区位选择与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下面我们对之进行详细阐述。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区位市场选择
这主要指生产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超导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企业,代表企业有康莱特制药、新利软件、浙大网新、横店东磁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在浙江民营科技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高新产业的扶植,此类企业必将有较多的发展。如软件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光通信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标市场战略:这些企业往往都是向消费和需求层次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出口,或直接投资生产与销售。众所周知,美、欧、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美国在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领域占有世界领先地位,追求美国的高技术、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搜集行业、市场与技术的相关信息的是浙江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之一。
企业通常采用的是以下几种方式:(1)在发达国家建立信息搜集点或R&D机构,吸收世界前沿信息与技术;(2)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结成动态战略联盟,利用各成员的可供技术与经济实力,实行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以便对技术变革和市场机遇做出反映;(3)可以吸收当地先进技术成果,开发出适合当地的产品;(4)取得当地的产品与技术认证,获得进入全球市场的通行证。例如,横店集团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重点开拓的就是发达国家市场,看中的就是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经济实力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新中大软件、浙大网新等软件企业选择的多是与跨国公司联盟的形式。康莱特制药在国际化的道路首先是从最难进入的地区入手,企业选择了美国市场,因为美国是世界经济的制高点,也是世界上药品市场管理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只有占领了美国市场,中药才能打进国际市场,这是康莱特“走出去”的突破口。
(二)中间技术企业的国际化区位市场选择
这主要指生产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企业,代表企业有万向、飞跃、正泰、星星冷柜等。这类企业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生产流水线,经过消化、仿制和创新,形成自己新的生产能力。有些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行业都生产能力过剩;而这些产品出口扩大常常面临与我国经济技术水平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与地区的激烈竞争,而且会受到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注意的制约。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海外直接投资来转移富裕的生产能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投资市场主要是经济技术水平与浙江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
目标市场战略:第一,将这些技术转移到经济发展比中国经济技术水平更低一档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很多民营科技企业在这些产业中已发展得相对成熟、稳定(特别是在中、低端产品上),去发展中国家会占有一定的优势,而这些国家该产业市场还处于已起步但未饱和,这就给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进入提供了极大空间。华立在秘鲁、泰国投资设厂就属于这种类型,在实现本土化生产后,华立公司得以从原先应付贸易纷争的被动局面中解脱出来,同时逐渐形成向周边国家辐射的态势,海外市场份额直线上升。第二,绕过壁垒直接进入发达国家。但战略要求该产品本身已有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创新性,有一定的竞争力与品牌效应,因其有一定风险,企业需(1)进入前要从先前出口的经验在判断目标市场的销售潜力;(2)注重定位,寻找有利市场;(3)进入当地主流销售渠道。例如,低压电器在西欧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是在西欧国家低压电器产品比较密集,而且“地区保护主义”比较浓厚,设有不少市场壁垒。为了打破对方的贸易壁垒,正泰集团采取了一种“曲线进入”的策略。首先选择在产品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的南欧(如西班牙、希腊等国家)建立营销网点,然后通过南欧本土的销售商把产品打进西欧。由于同样处在“欧盟经济圈”内的南欧的许多销售商在西欧有着几十年培养起来的客户群体,有很多是直接客户,在西欧的消费者心目中具有很高的“信任度”,而西欧的消费者对从南欧进来的产品具有信任感。据统计,当今企业生产环节所占的利润只有12%,品牌占38%,而分销占50%,因而控制销售网络非常重要。企业可以聘请本土化的销售人才利用他们的销售经验与人际关系,占领当地市场。也可以以参股、全资、兼并、控股、换股等方式,收购现有业绩良好或有潜在发展能力的外国营销商,这比自己从头做起要快速有效得多。
(三)标准技术企业的国际化区位市场选择
这一般指生产纺织、机械制造等产品的企业,如远东化纤、龙盛集团、天台银轮机械等。这类企业的产品技术要求已趋于标准化,生产技术已为同一层次发展中国家的厂家广泛掌握,浙江的此类民营科技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开始逐步丧失。今后的出路,除了产品更新换代之外,主要是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出口,今后轻纺产业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应该选择档次高、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一般加工项目应该主要投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投资的重点要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目标市场战略:这类技术可以转移到一些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交通方便的邻国和发展中国家,并向第三国出口。如绍兴县纺织业生产能力强,有不少私营纺织厂通过到毛里求斯投资,再出口到非洲和欧盟,取得较高效益。但是,在实际中,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的情况并不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主要看中的就是对方丰富的资源与廉价的劳动力,但是,有时候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会面临更大的隐性成本。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局并不稳定,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心态也不成熟,虽然因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引进外资,但为了保护民族工业又对外资设置了种种限制;加上走私盛行,关卡重重,官方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走出去”的企业一不留神就可能陷进去。例如,超人集团曾经着手开拓巴西市场,但是,企业在巴西面临了外汇风险、关税风险、政策风险,以及腐败对企业生产与销售的干预,致使先期的投资失败。跨国经营毕竟不同于在国内经营,决策上不够审慎会带来重大损失。在做出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的决策前,要对东道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等环境以及技术条件、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
(四)适用技术企业的国际化区位市场选择
这主要指那些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生产结构和相应的技术与消费水平的相关技术,如钱江摩托、星月集团等企业。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较小,工业化程度不高,技术和熟练劳动力缺乏,不适应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所采用的大规模使用资本密集型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而我国有一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则比较适应。这也符合了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教授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具有独特性,因而具有比较优势。如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需求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而发展中国家拥有为小市场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正好满足了这种特殊需求,因而具有竞争优势。又如,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产品营销战略往往投入大量广告费,树立产品形象,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采取低价营销战略,减少了附加成本。世界市场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用处;大有大的市场,小有小的买家。在发展中国家孕育出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因此物美价廉,完全有可能在另一发展中国家找到类似母国的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因此具有比较优势。
目标市场战略。由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拥有行业技术控制、产品开发与更新的垄断优势,所以企业不仅可以产品直接出口,还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对于主要以出口方式开拓国际市场的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其国际化区域的选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大多是随订单而动型。企业对国际市场规则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最初下订单的国家;而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在其后的国际化活动中,企业也更多的局限于最初的国际化区域。我们认为,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在国际化的区域拓展上,如果因为国内市场空间趋于饱和,则应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为主,通过向外投资带动优势产业产品出口,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如若出于产业升级考虑,则选择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产品销售中心,借助研发与销售环节将国内新老产业技术、市场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市场连接在一起。通过对健全的、规范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投资,不仅可望在体制创新,尤其是微观企业制度创新方面获得锻炼,而且可以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