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县级财政管理
6175700000031

第31章 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含义

国有资产的保值是指经营国家投入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企业,应使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顺畅进行,并保证国有资产的价值不受损失。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国有资产保值的实质是为了维持国有资产的简单再生产;第二,国有资产保值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统一。从价值补偿角度来看,国有资产保值要求对预付价值进行足额补偿;从实物补偿角度来看,国有资产保值必须以重置不变的生产能力为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保值的客观依据或科学态度只能是规模不变的价值补偿和生产能力维持的统一。理解这一点,对于防止经济活动中的虚盈实亏现象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国有资产增值就是国有资产经营单位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使用国有资产,使资产价值增加。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时间差价、国内外差价实现其自身溢价;二是通过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三是通过对资产增值的合理分配将其中一部分用于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实现国有资产价值的增长。而通常所讲的国有资产增值,主要是从第二方面的含义去理解的。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实质是国有资产再生产过程中不仅要维持简单再生产,而且要进行扩大再生产。正如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的延伸一样,国有资产保值是增值的前提和基础,增值是保值的延伸。

二、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考核指标

1.国有资产保值的考核指标。

(1)折旧基金提足率。这个指标用来考核企业是否足额提取折旧基金(包括大修理基金),以免虚列利润、侵蚀国有资产固定资金的行为发生。其计算公式是:

折旧基金提足率=[考核期折旧基金(含大修理基金)实提额/考核期折旧基金(含大修理基金)应提额]×100%

(2)国有资产基数保值率。其计算公式是:

国有资产基数保值率=〔(考核期初国有资产基数+考核期留利补充增加的流动资金数)/核定的考核期国有资产额]×100%

(3)国有资产利润实现率。其计算公式是:

国有资产利润实现率=(实现的国有资产资金利润率/核定的资金利率率)×100%

国有资产保值指标一般核定为100%。

2.国有资产增值考核指标。

(1)国有固定资金增长率。其计算公式是:

国有固定资金增长率={[考核期企业归还基建和专项借款的利润额+考核期企业留用的专用基金(不含折旧)购建的固定资产额]/考核期初固定基金基数}]×100%

(2)流动资金增长率。其计算公式是:

流动资金增长率=(考核期企业用留利补充增加数/考核期初流动基金基数)×100%

一般来说,固定基金增长率不应低于生产增长水平,流动基金增长率一般在10%左右。

三、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意义和途径

国有资产保值是国有资产增值的前提条件,也是保护国有资产所有权不受侵犯和保证财政收入的必要条件。国有资产保值工作,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有资产保值的实质问题是再生产问题。因此,保值要结合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强化企业保护国有资产的责任心,健全国有资产保值考核制度,将保值工作落到实处。

国有资产增值是全民所有制经济扩大再生产的货币表现,是壮大全民所有制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物质基础,也是公有制经济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方式。做好国有资产增值工作,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方向,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当前,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的主要途径有:

1.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这是国有资产增值的物质基础,离开了或削弱了这个基础,国有资产增值就成为空话。

2.要改革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

3.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确保国有资产从总体上得到合理配置。

4.要抓好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收益被非法侵吞或占用。

5.要健全国有资产增值考核责任制,真正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

6.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落后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表现在:产权界定、产权登记工作滞后,致使国有资产归属不清、界定不明,客观上助长了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的现象,无数的国有资产被非国有经济组织和个人侵占、吞食和抽空,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国有资产评估工作滞后。我国资产评估业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起步晚、发展迟缓,远远不能满足国有资产评估工作的需要,漏估低估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要杜绝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

7.健全国有企业资本金制度。企业全部资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有资本;二是借入资本。自有资本是由企业所有者自身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的法定资金。借入资本,是企业通过举债来筹措经营和发展的必要资金。

所谓企业资本金制度,是指企业所有者以自身投入的资本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清偿责任,为了稳定企业的财务基础和保护债权人的权益,通过法律法规对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作出相应的规定的制度。世界各国都通过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建立资本金制度。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财务体制,资产负债率很低,区分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建立资本金制度没有实际的意义。资本金制度是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与企业负债经营相对应而提出的新问题。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负债率之所以过高,不少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50%以上,这跟没有及时建立资本金制度有关。因此,建立和健全资本金制度,优化资产结构,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步骤,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8.国有资产债务重组。建立和健全企业资本金制度,必须在重组债务的同时进行,因为债务重组是当前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迫切措施。

债务重组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冲销无法归还的债务,即清理“死账”;二是改善财产负债结构,改变债权债务关系,或更换债权人,或将债权转换为股权。

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比如它涉及财政、银行、企业三方面关系。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重组债务提出种种方案,主要有:以银行为主的重组方案、以财政为主的重组方案、通过中介机构进行重组的方案等。应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重组。大体可将现有国有企业分为五种类型,分别实行不同的重组:

第一类是产品有市场,资产负债率适度,经济效益好。这类企业不属于债务重组之列。

第二类是产品基本没有市场,资产负债率高。对那些严重资不抵债、没有重组前景的企业,应按破产法程序和规定实施破产。对那些资产负债率虽高但有重组前景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合组等方式重组企业。

第三类是产品市场和经营前景看好,只是由于注资不足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或微利及亏损的中小型企业,可重组为企业内部职工负债持股方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第四类是产品市场经营前景看好,也只是由于注资不足而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这类企业是债务重组的重点,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主要途径是公司化。

第五类是资产负债率过高的垄断性企业。这类企业不宜采取主体多元化、股权分散化与完全市场化的债务重组方式,应发挥政府在重组中的主导作用,比如:“贷改投”;各级财政每年按财政支出的一定比例注入企业资本金;通过财政渠道实现债权转股权。财政可以向社会发行长期债券,用所筹资金向企业注资,企业用所获资金偿还银行贷款。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地方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但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地方财政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渐加大。因此,深入研究地方财政风险,特别是县级财政风险问题,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对于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保证地方财政经济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