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县级财政管理
6175700000015

第15章 深化县级财政支出改革的思路

一、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合理界定县级财政支出范围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和分配关系都将出现不同于传统体制下的各种变化,财政职能及其公共支出的供给范围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财政支出分配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因此,界定和规范公共支出的供应范围,其实质就是要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些事项应该由政府负责,哪些事项应该由市场负责,以此作为公共支出分配的依据。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政府负责的事项和活动范围主要是通过介入“市场失效”领域,运用财政分配手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事务和领域则一般应由市场去调节和供给。由此可见,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供给的范围需要结合改革的进程和财政职能的转变进行相应调整,有的支出需要强化,有的支出需要弱化,有的支出需要取消。首先,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之一是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提供财力保障,但对这部分消费性开支,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财政需要着力强化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社会公共性开支(如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但传统的“由国家包下来”的方式也需要改变。这些社会公共性开支在总体上应以财政供给为主渠道,同时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适当开辟一些新的资金来源。再次,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投资范围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财政要逐步退出,以集中有限财力着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基础产业的投资。此外,有的公共支出如补贴等,则应进行清理、控制,逐步削减。

目前,县级财政每年的新增财力有限,而财政的增支压力相当大,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科技教育发展等都需要财政加强支持力度。如果不对现行公共支出分配格局进行调整,该减的减不了,该保的保不了,财政将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按照公共财政的一般要求,当前和未来我国县级财政的支出范围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县级政权组织机构正常运转,包括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等;二是强化县域范围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三是支持城镇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包括优抚、救济、救灾,以及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失业保障等;四是有选择、有重点地支持经济发展,要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投资,加强县域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以及其他重要基础性、支柱性产业的发展。

总之,将应该由市场和社会负担的部分从县级财政支出中分离出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强化公共支出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优化财政分配结构、强化重点建设事业发展、改善县级财政运行状况的重要条件。

二、合理调整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

(一)确保社会公共性开支需要

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支出。在传统体制下,财力分配的大头用于经济建设,社会公共性支出比重较低、社会发展的欠账较多。改革开放以来,财力的不足不仅导致财政投资急剧下降,而且连社会公共性支出的最低需求也难以保证。因此,县级财政支出政策必须切实确保社会公共性开支。

教育、卫生、环境保护投入属于社会性开支,在任何一级政府都是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县级财政要继续把发展基础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防疫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事业投入力度;社会保障是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县级财政必须调整支出分配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的要求,重点完善养老保障、失业救济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是社会保障的三道防线,必须着力予以保障。

(二)控制行政人员和行政经费的膨胀

财政支出是为政府履行其各项职能提供财力保障,其中,确保政府机器的正常运转是财政支出最基本的职责。但由于政府机器隶属于上层建筑,纯属非生产领域和消费性质,因此,无论是对政府机器本身还是经费供给,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总量控制。当前的问题在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政府机器庞大,机构臃肿重叠,财政养人过多,行政管理费呈现出膨胀的态势,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财政的调控能力,必须从多方面采取过硬措施,从严控制行政人员和行政经费。

1.推进行政改革,精简机构,这是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和压缩行政经费的治本之策。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势在必行。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要加强,对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应进行撤销、合并和精简,有的可以并入有关综合管理部门,有的可以改组为行业管理机构,有的可以改组为行业性公司或国家授权的资产经营性管理机构。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直接管理的范围将会缩小,但社会中介机构(包括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的职能和作用将会日益加强和提高,这是必然的趋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社会中介机构是靠实力、靠竞争生存的,必须与政府部门脱钩,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财政的经费供给压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独立、公正的职能作用。对于隶属于县级政府部门的服务事业单位及其人员,要进一步加大推向市场的力度,这也是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2.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务员系列竞争机制。这不仅包括公务人员的公开考试录用制度,而且要逐步推行机关干部的辞退制度,改变行政机关人员只进不出的现象,把动力和压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行政效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在县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仅仅重视社会公共性支出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经济建设投资。县级财政投资应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财力用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急需的方面。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产业,县级财政应在承担本区域农业工程设施建设与养护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等。二是支持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生产与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和基本要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和战略地位;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更是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主动力;完备的基础设施无论是在促使生产多样化、扩大贸易、解决人口增长问题方面,还是在减轻贫困及改善环境方面,都具有显著作用。因此,结合当前内需不足、县域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总体落后的现实情况,县级财政应采取措施,加大辖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这既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消费,又直接改善了投资环境,更好地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县级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和重点是,一方面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财政分配格局,另一方面强化财政的社会公共性支出和重要建设领域投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县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

三、加快各项支出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要解决县级财政困难,除了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外,关键还是在支出管理和改革上下功夫。如果财政支出上有“漏洞”,财政收入再多也无济于事。近几年来,随着刚性增支因素逐年增加,县级财政预算内财力严重不足,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与此同时,大量预算外资金游离于财政预算之外,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因此,必须加快各项支出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在预算编制的基本组织形式上实行部门预算

所谓部门预算,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根据国际经验,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法机构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1.编制部门预算的目的和意义。

(1)编制部门预算是《预算法》的要求。《预算法》第五条提出:“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因此,在上报各级人大的预算草案中就应包括各部门预算。但是,多年来预算的编报没有经过编制部门预算的过程,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不能及时细化到部门、项目,给财政部门批复预算造成了困难,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批复预算。

(2)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职能。现在财政部门给各级人大提交的预算草案比较粗,不够具体,没有有关部门的具体数字,不利于人民代表进行审查和监督。编制部门预算,使预算进一步细化,有利于人大代表履行监督职能,也有利于审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政府财政的监督。

(3)编制部门预算,将使地方预算透明度提高,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

(4)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由于现在预算编制较粗,预算管理水平不高,追加追减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实行部门预算后,预算编制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客观上会要求和促进各级领导强化预算观念,减少追加支出的随意性,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2.部门预算内容。部门预算是一个综合预算,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部门预算主要包括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

一般预算由一般预算收入和一般预算支出组成。一般预算收入主要是指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一般预算支出主要是指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各项事业费、社会保障支出及其他支出等。

基金预算由基金预算收入和基金预算支出组成。基金预算收入包括部门按国家规定取得的基金收入,如水利部门的水利建设基金、电力部门的电力基金、铁路部门的铁路建设基金等。基金预算支出是部门按国家规定从基金中开支的各项支出。

各部门要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一年度增减变动因素测算部门预算收入;收入预算要按收入类别逐项核定。行政性收费、预算外收入以及部门其他收入要核定到具体单位和项目。

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现有的经费政策和规定测算本部门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个人工资性支出,要按编制内的实有人数核定;公用经费要按部门分类分档按定额和项目编制预算;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性支出等建设性专款和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及其他部门的事业性专项支出,要进行项目论证,测定支出概算;要结合国务院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行政事业经费中的专项支出进行分类排队,制定滚动项目计划。年度预算要编制到具体项目。

(二)在预算编制范围内实行综合财政预算

综合财政预算是指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各部门和各单位预算内、预算外和其他收支的预算管理办法。

1.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必要性。

(1)是建立新型预算管理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单位的管理职能发生了较大转变,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预算外收入规模和比重增大,客观上要求对各部门、各单位预算内、外收支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编制综合财政预算,建立起全面反映各项收支活动的新型预算管理体系。

(2)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使用预算内、外资金,有利于政府集中资金办大事,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长期以来,单位的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相脱节、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相脱节,形成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实施综合财政预算,有利于克服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两张皮”的弊端,实现预算内外资金收支“一盘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缓解财政困难。实施综合财政预算,通过政府统筹运用、统一安排各项收支,控制资金的使用方向、范围和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预算内资金的紧张局面。

2.综合财政预算的内容。综合财政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1)收入预算编制。综合财政预算收入反映部门及单位组织、取得的各项收入,综合财政预算收入包括应缴财政收入(指纳入预算管理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预算外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等。各项收入应根据当年各项事业发展及政策因素变化,参照上年预计执行数编制。

(2)支出预算编制。综合财政预算支出包括: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经营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等。经常性支出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人员经费分别由预算内和单位预算外资金解决;公用经费财政按定额分档(公检法、一般行政、差额拨款事业、财政补助事业等)供给。专项经费根据专项任务分轻重缓急逐项排队编制,分别从预算内、预算外和其他资金中解决。

综合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预算内外收支综合平衡,不列赤字;预算外及其他资金安排的顺序为“吃饭”、“看病”、事业发展;对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和其他资金不作部门间的调剂,即不进行直接调拨。综合财政预算是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部门预算主要是解决预算编制的主体问题,而综合财政预算则主要是解决预算编制和管理的收支范围,即对象问题,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财政在对部门预算实行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编制综合财政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时,要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部门预算收入;财政部门核定的部门支出需求,先由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安排,不足部分财政预算内核补。

(三)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与分散的国库收付制度相对应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要求政府性收入统一纳入国库管理,所有的财政支出都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拨付。从收入方面讲,所有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征收机关、执法机关目前设置的各种收入过渡账户以及各部门、各单位自设的各类预算外收入账户将不复存在;从支出方面讲,财政资金将在实际使用时从国库账户直接划入商品和劳务提供者的账户,有关部门、单位现有的各类资金管理账户则会随之取消。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预算执行环节改革的核心内容。

1.改革现行国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点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对预算管理和国库管理制度基本未进行大的调整。现行财政性资金的缴库和拨付,主要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建立和发展,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作方式显露出明显的弊端:一是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收支活动透明度不高,大量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不利于实施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二是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三是收入执行中征管不严,退库不规范,财政收入流失问题时有发生。四是支出执行中资金分散拨付,相当规模的财政资金滞留在预算单位,难免出现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既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又容易诱发腐败现象。现行的以多头设置账户为基础,分散进行的财政性资金缴拨方式,已经不适应加强预算管理的需要,也不适应现代国库制度的发展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整个财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预算执行的制度性保障。改革现行国库管理制度,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出发,根据我国具体情况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最终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国库单一账户的国际通行做法。目前,国际上对国库概念的解释,一般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即国库不单是指国家金库,更重要的是指财政代表政府控制预算执行、保管政府资产和负债的一系列管理职能。衡量一个国家国库管理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一是对国库现金和债务管理的效率;二是能否及时准确地提供完整的预算执行报告,为财政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为了达到上述要求,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实行规范和高效的财政资金运作方式。在这方面,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库管理制度普遍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财政部门设立国库单一账户。多数国家开设在中央银行,也有些国家开设在商业银行。所有财政性资金都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核算。二是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付。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支出集中支付,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预算单位支付,通过代理银行将款项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财政资金的余额只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三是财政设立专门支付执行机构。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国家,均设有不同形式的专门履行财政支付职能的执行机构。这不仅可以保证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高效,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国库资金管理效益,使财政资金在支付行为发生前都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

3.我国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设立。目前,由于各项改革还难以完全配套进行,很难将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并直接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因此,我国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设置为五类账户的集合。一是由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二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并同时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用于预算资金的日常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三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并对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进行清算。随着财税改革的逐步深化,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和财政专户的作用将逐步缩小,最终所有财政性资金都将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四是小额现金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并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是经国务院批准或授权财政部批准开设的专户。

上述五类账户的集合,构成了我国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它涵盖了目前所有财政性资金管理,又容纳了某些过渡性规定。既可以减轻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震动,有助于顺利推进改革,又能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实现所有预算收支都由国库单一账户核算的目标。

4.收入缴库方式。现行预算收入缴库方式分为就地缴库、集中缴库和自收汇缴三种。新的缴库方式简化了收入缴款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缴库方式。由预算单位或缴款人按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属预算外资金的,则直接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不再设立各类过渡性账户。实行这种收缴方式的收入,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缴款、非税收入、转移和赠与收入、贷款回收本金和产权处置收入以及债务收入。二是集中汇缴方式。由征收机关和依法享有征收权限的单位按法律法规规定,将所收取的应缴收入汇总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属预算外资金的,则直接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也不再通过过渡性账户收缴。实行这种缴库方式的收入包括小额零散税收和非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

5.支出支付方式。按发出支付令的不同主体,可区分两种支付方式:一种是由财政部门发出支付令的支付方式,称为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实行直接支付的支出包括:工资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另一种是由预算单位经财政部门授权自行发出支付令的支付方式,称为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实行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部分经常性支出和零星支出。

四、积极拓展政府采购规模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包括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在内的综合管理制度。一般来讲,政府采购制度往往以《政府采购法》的形式来体现。

(一)政府采购的特点

1.资金来源的公共性。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公共资金,即财政拨款和需要由财政偿还的公共借款,而这些资金的最终来源为纳税人的税收收入、政府债务收入和政府公共服务收费。

2.采购对象的广泛性。政府采购的对象包罗万象,为了便于管理和统计,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按其性质将采购对象分为三大类:货物、工程和服务。货物是指各种各样的物品,包括原料、产品、设备、器具等。工程是指建造房屋、兴修水利、改造环境、修建交通设施、铺设下水道等建筑项目。服务是指除货物或工程以外的任何采购,包括专业服务、技术服务、维修、培训、劳力等。

3.采购活动的非营利性。政府采购不是以盈利为目标,也不是为卖而买,而是通过购买为政府部门提供消费品或向社会提供公共利益。

4.政策性。政府采购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采购实体在采购时不能体现个人的偏好,必须遵循国家政策的要求,包括最大限度节约支出,购买本国产品等。

5.公开性。政府采购具有较大的透明度,采购信息、采购过程、采购的法律和程序是公开的,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均受到财政、审计、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全方位的监督。

6.采购规模巨大,影响力强。政府作为国内市场最大的消费者,其购买力相当巨大。在很多国家政府采购支出相当于GDP的10%~20%,因此,政府采购的规模及其采购结构的变化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从而使其成为各国政府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二)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意义

1.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政府采购制度以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和财政部门直接向供货商付款的方式购买商品和服务,政府可以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大幅度节约支出,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政府采购制度是以财政预算资金的直接支付方式和国库的单一账户制度为前提,实现了预算指标和预算资金的分离,财政就能对公共部门的商品和服务的采购行为实行有效的监督,保证财政对预算资金的流量和流向的控制。

2.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落实政府重大政策目标。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适度的宏观调控和政府财力的科学配置。财政政策是国家实施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政府采购政策与其他政策相结合才能实现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目标。一是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政府是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政府的购买行为对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在经济过热时与其他政策相配套,缩小政府采购规模,即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实现对经济的调控;当经济萧条时,可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促进经济的增长。二是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政府采购优先购买国货的政策要求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事实上,开放的国际经济背景下的政府采购制度已演变成为一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一直是各国保护本国民族产业的有效手段。三是从总体上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采购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有效手段,政府通过有目的性的、导向性的、示范性的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生产和消费,以平抑物价和稳定市场。

3.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政府采购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公平交易,采购活动始终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中运作,能够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和经理人员也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从而形成了财政、审计、监察、供应商和社会公众全方位参与监督的机制,能够从源头上抑制请客送礼、收受回扣、索贿受贿等各种腐败现象。

(三)妨碍县级政府采购推行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许多县都成立了政府采购机构。开展业务的结果表明,实行政府采购是节约财政开支的重要途径,能较好地防止在购置大宗物资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当行为。但目前来看,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着县级政府采购的实行和推广:

1.对政府采购制度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由于政府采购在我国还是新事物,有的县市和单位把政府统一采购仅仅当做采购方式的转变,对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作用没有形成统一、深刻的认识。一方面,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误认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就是将政府的所有采购任务全部集中起来,像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分那样,既增加机构又相对集中权力,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因而不理解、不支持;另一方面,公众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尚停留在“政府买什么、怎么买是政府的权力”上,觉得与自己无关,而不是站在纳税人的角度看待政府采购,监督政府采购行为,对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能否减少或消除腐败心存疑虑。

2.管理、执业机构和人员权责不分。中纪委对政府采购工作曾提出明确的要求:政府采购的管理机构和执业机构必须分开设立,执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脱钩。而在很多县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而是依托财政部门内部主管各支出的有关机构和人员开展这项工作。他们既管理审批和招标,又管理政府采购资金的预算,没有完全按照规范的程序来处理日常的业务,职责不清,不利监督和制衡。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危害,一是不能发挥财政部门的管理作用;二是不利于政府采购机构建立规范、独立的运作机制。

3.执业粗糙、业务质量不高。县级政府采购机构中普遍存在经费紧张、执业人员变化频繁、操作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许多执业人员未接受过采购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不熟悉现代政府采购业务和技巧,执业行为不规范、开展的业务质量不高,不能适应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在开展工作时,常带有一定的政府行政行为;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特别是对劳务采购业务支出费用的测算不准确;采购方式和程序的随意性较大;缺乏对采购货物质量的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厂商的信誉和货物质量把握不准,不善于收集信息、分析和运用市场信息;执业经验少,对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见性较差;基本上未开展业务跟踪调查和后续服务工作。

4.采购规模小、业务零星频繁。县级政府采购中临时性的业务较多,大部分业务的数量和金额都不大,而且采购的次数频繁。这种临时、零星的小规模采购,既不利于降低采购货物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又不便规范采购的操作程序,也不能很好地激发供应商的投标兴趣。

(四)规范县级政府采购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领导、加大舆论宣传。财政部要求从2002年开始,凡是由财政拨款的单位需购置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大宗办公用品及劳务等,都必须通过政府采购来实现。因此,县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关部门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敦促各单位自觉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同时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对政府采购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性、作用及意义进行广泛的宣传,为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规范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健全内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尽管县级政府采购机构成立以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机制不健全、缺乏运行监管机制、部分地方甚至连机构的性质都不明确,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因此,县级政府采购机构必须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尽快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同级财政部门要相应明确管理责任,纪检、审计部门必须充分行使监督职能。对政府采购的内外部环境、采购业务的运行始末、合同的履约过程以及业务跟踪调查服务等,都要制定出相关的监管制度,形成一个全面、系统、多层次的监管机制。

3.提高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执业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府采购的工作质量。因此,县级政府采购机构必须注重执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是要定期举办采购业务培训,使执业人员熟悉政府采购政策法规以及招投标技能、采购谈判、竞价技能、国际惯例、市场行情、标书制作等专业技术及商务、机电、工程、财会、计算机及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增长、更新、扩展知识面,成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二是要求执业人员参加经国家认可的采购执业资格考试并考核合格后,方能在财政部门或有关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取得执业资格。三是要提高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严守标底秘密。总之,通过加强从业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

4.实行计划预算采购制度。为了从源头上制止单位擅自采购的行为,县级政府采购机构必须尽快建立计划预算采购制度。首先,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年初,向当地财政部门提出当年将要购置的货物、劳务和办公设施等的计划报告和经费测算草案。其次,财政部门对各单位提出的采购计划情况,结合当年本级财政的预算安排,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最后,采购机构根据经财政部门批复的采购项目,分门别类地拟定采购工作计划。对未报采购计划预算或未经财政部门审批而发生的擅自采购行为,除财政部门拒绝付款外,纪检部门还将追究采购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责任,以确保计划预算采购制度的严肃性,促进政府采购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

5.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县级政府采购并轨入网。要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建立具有现代技术与手段的政府采购网络管理系统,将与政府采购有关的数据信息登记入库,便于各级政府、各级采购管理机构、投标者、科研等部门查询、研究、决策及其运用。政府采购网络管理系统可分为法律制度系统、数据管理系统、采购实体系统、供应商与承包商系统、评标与定标系统、采购项目中标系统和采购项目评估系统等。这些系统可逐项、逐级建立,先进行区域联网,待条件成熟时再实现全国乃至国际联网。

县级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比较完备的基层财政,因此,政府采购制度真正实现的基础也在县级财政。尽管县级政府采购工作受到财政购买性资金偏小等因素的限制,但通过全面规范、总体推进,县级完全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

四、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支出运行和控制机制

在县级政府现有财力资源基础上,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县级政府完全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这样,财政可以腾出一部分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二是县级政府财政安排的公共工程支出,应允许依靠发行地方公债筹资,以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降低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精简政府机构,压缩人员编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快对事业单位经费供应体制改革,减轻县级财政负担。将调整下来的资金用于急需安排的社会公共需要重点项目支出,如:社会保障、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环境保护等。

在分税制模式下,绝大部分收入集中在中央,而绝大部分支出下放到地方使用和管理,因而财政运行质量的提高主要在于提高地方财政的运行质量。因此,县级政府要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控制支出的方向,财政部门应抓好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所谓规范化,主要表现在以法治为基础的财政收支与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具备必要的透明度,即从预算的编制、审议、修改、批准到执行与执行中必要的调整,都应建立严格的制度和周密的程序,对各个环节都规定明确的责任,并且必须运用特定的合理方法,同时有一整套财政支出效益的考核指标,从而建立起合理化程度高、各个权力环节相互制约并接受有效外部监督的支出运行和控制机制,使财政监督成为一种以法制为基础的有效的监督。

为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应强化财政投资“成本—效益”评估,同时加快支出管理改革,实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相结合的预算方法,进行定员定额标准化支出管理,将全部政府收入统统纳入预算管理,把收费和基金像管税一样管理起来,以规范的公共收入形式明确政府可分配资金规模并全程监督其运用。同时尽快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大力推行规范化的政府采购制度,以保证财政支出资金的高效使用。另外要逐步适度下放支出标准确定的决策权,使人员工资和公务费标准等在各地有“因地制宜”的必要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