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6173600000092

第92章 二

他生于帝王之家,是大唐皇帝的三儿子。

他出生的时候,母亲没有足够的奶水,所以他比他的两个哥哥要柔弱得多,从小就常常生病吃药。他没有哥哥们的勇猛,更没有父亲的霸气,他所具备的,是柔弱的心思,文静而内向。

他是乖巧的,也是仁弱的。母亲最喜欢他,常常把他抱在怀里,悉心地照料,谁让他是最小的儿子呢,况且,他是皇室的血脉。

在父母眼中,他是最乖巧孝顺的儿子;在兄弟眼中,他是最需要关心的小弟弟。他是幸福的,生长在这皇家的园囿。人们都充满赞叹:这个幸福的小男孩啊……

他很聪慧,喜欢柔媚艳丽的词赋,沉浸在多情善感的诗文中。

只是,他幸福的童年随着母亲的去世而终止了。

那一年,他九岁。在母亲的葬礼上,他哭得很伤心,拉住母亲冰凉的手,不肯放开。他凄凉的哭声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尤其是父亲,不无感慨地说:“唉,我对这个小儿子一直不够关心,真是愧对他的母亲了。”

母亲的去世,对这个只有九岁的乖巧小男孩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父亲很忙,日理万机,没有时间关心他,何况,父亲有那么多的儿子。

夜晚的宫殿里,他常常偷偷地哭泣。他想念母亲温暖的怀抱,在梦里叫喊着母亲,盼望再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可是一切都无济于事。命运,让他充满无奈,也在他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他成年后发生的许多故事,都莫不隐藏在一颗少年时代眷恋母亲的心里。

只是这个时候,帝国的政局处于频繁变化中。他的仁弱,成为争权者们利用的砝码,也成为当权者放心的条件。

父亲躺在病榻上,用微弱的声音对他说:“你将成为大唐的天子,你该为帝国的事业而努力了。”

他趴在父亲的床前,“呜呜”地哭泣。他是真正伤心的,他已经失去了母亲,又要失去父亲。他期望着能一直得到父母的关爱,他不希望父亲那么早就过世。在他心中,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他不愿长大。

父亲满眼期待地看着他:“你是我最小的儿子……一定要做个好皇帝……父亲不行了,要去陪你母亲了……”

他悲痛地哭着,紧紧拽着父亲的手:“父亲,父亲,你不要离开我,母亲已经离我而去了,请你不要再离开我……”

父亲流下眼泪,看着他,微笑着闭上了双眼。这个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帝王,带着对儿子无限的期待,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铸造的帝国……

一场场皇位争斗上演。落幕时,仁弱孝顺的他,竟然成了最大的赢家。

这个故事发生在他二十岁。大唐的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驾崩,帝国的第三任继承人李治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