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6173600000072

第72章 三

忏心罪

佛语有云:万法皆有缘由,冥冥自有天意。幸运也好,磨难也罢,对玄奘来说,都是佛祖的意思,而他所要做的,是坦然承受这一切。

走出玉门关的玄奘开始了他的征程,他很清楚,自己需要有一个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而石磐陀的出现给玄奘一个惊喜,这个胡人曾经往返西域数次,对西域各国的地形极为了解。他对玄奘说:“法师您只身前往西天,让我钦佩,我愿护送您穿过大漠。”

玄奘心中喜悦。一路上,石磐陀向玄奘讲述西域的风情,告诉他大漠的道途,还帮玄奘顺利渡过了水流湍急的葫芦河,接下来,他们即将踏入真正的大沙漠了。

玄奘想,自己这么幸运,是西行的诚意打动了上天吧。

当夜幕降临时,荒漠的燥热冷却了,沙丘上吹起阴冷的北风。冷月无声,玄奘闭目休息,他实在太累了,当他踏入西域的荒漠时,才知道,水土不服、气候不适成了自己前进中最主要的障碍。他需要安稳睡一觉,明天早晨和石磐陀一同出发。

然而他发觉,月光的照射下,一个人影,持刀悄悄走向自己……

是那个胡人向导石磐陀!

玄奘心中忐忑:他要做什么?玄奘不知道,自己正面临上天的一次极大考验。因为,这个胡人暗藏着心思,他真正的目的,其实是玄奘行囊中化缘用的金钵——在俗人眼中那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玄奘假装睡着,心中却在默默地念诵佛经,他希望能够用佛经来化解这个胡人的邪念。

冷风吹打着尘沙,扑盖在玄奘的脸上,皎洁的月光在大漠中,更显一种宁静的壮观。

心怀妄念的人啊,放下你灵魂的罪恶吧……

此刻,石磐陀的心中也充满了矛盾,他举着刀走向玄奘,只是短短数十步的距离,他却徘徊了很久。要知道,边塞胡人的生活是很凄苦的,他家中的老母已经卧病数日,妻子离自己而去,幼小的儿子也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他不得不铤而走险,伺机谋害这个来自大唐的僧人,夺得他手中化缘的金钵,那可是很值钱的东西啊。

可是,这位高僧西行求法的人格魅力,又深深地打动了他……

整个夜晚,石磐陀的内心都在挣扎,下手还是放弃?欲念的频生和良心的谴责在折磨着他;而玄奘,早已发觉了石磐陀的动作,但他依然假寐,不动声色,他不想揭穿石磐陀,只是在心中暗暗地念诵佛经。

在夜色下,大漠更显苍凉,无声的月光,照耀着世间的一切……

一夜过去。

天亮时,玄奘平静地叫醒石磐陀,取水洗漱,准备出发。石磐陀犹豫了,他有些后悔,昨晚没有下手,今天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他试探地对玄奘说:“前方路途艰险,稍不留神,就会葬身大漠,还是返回中原吧……”

玄奘平静地回答:“我誓往西天,绝不东返半步。”

石磐陀有些沉不住气了,他气急败坏地拔出刀子,指向玄奘:“那你就留下金钵,不然我杀了你!”

玄奘肃穆的眼神盯着石磐陀,丝毫不惧。

石磐陀举着尖刀,在玄奘面前挥舞,朝他大吼:“你不要以为我不敢杀你!我可是西域路上的劫匪,杀人无数!”

玄奘依然不为所动,旭日从地平线上升起,照耀在他脸上,将他涂成一尊金色的佛像,肃穆庄重,他锐利的目光直视石磐陀,让石磐陀的内心感到震颤。

石磐陀扔下了尖刀,呜呜地哭起来:“法师,我本是良民,怎奈边疆战事频繁,家中破败,尚有八十岁老母和两岁小儿,实在不能生存……”

玄奘长长地叹了口气:“哎,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石磐陀,我理解你的苦衷,我把这金钵赠与你,拿去换些食物,赡养老母吧。”

石磐陀感激地跪下,连磕了三个头。

旭日升起来了,在大漠的地平线上显得通圆明亮,戈壁滩上反射着金黄色的阳光,前方,是黄沙漫天的绝域大漠。玄奘知道,自己将没有向导,没有地图,甚至没有食物,孤身一人穿越这片绝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