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6173600000051

第51章 二

当清冷的月光淡去,天边泛起鱼肚白时,雄鸡已经在啼明了。

初秋的清晨是凉爽的,正好消磨了暑气,让人感到舒适。一抹晨光从地平线上露出来,空气里充满清新的味道。

一家人还躺在床上,没人愿意起来,大家都想熬到吃午饭的时间。

他躺在最外边,睁眼看着屋顶,回想从前。想当初,自己好歹也是个祭酒,掌管州县衙门的吃喝拉撒,那时还是能吃到不少美味的,那八十年的陈酿老酒,更让他回味无穷……可是,自己孤傲的品性总是与官场格格不入,再加上没有门第背景,所以官不仅做不大,反而越做越小。熬到四十岁时,竟然只能去做个小小的彭泽县令——不过,即使是做县令,也还是能解决家里温饱问题的,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

可惜就可惜在,自己太冲动,太忍不下这口气了——当初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风光了自己,苦了全家。

那天的场景他记得很清楚。一怒之下,他扔下了官帽,脱下官服,辞职不干了。回到家中,妻子气不打一处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数落自己:“我跟了你那么多年,你整日里就知道孤傲清高……放着好好的官儿不做,偏要去隐什么居,你可让咱家七口人怎么活呀!”妻子号啕大哭着,骂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这唯一的生活来源给断了。

妻子的话字字如针扎,刺痛他的心。

其实后来他也后悔了,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天一夜没出来。他在心里暗暗骂了自己一通:陶渊明啊陶渊明,你到底是不是个男人?为了自己清高的脸面,难道就不顾老婆孩子?

可是,清高的文人性格使得他每次都“意气用事”,都“宁要风度不要温度”。他知道自己这样得不偿失,可是没有办法,谁让他是陶渊明呢?

有时想想,真的是很无奈……

天愈发明亮了,西天边那弯月钩也在淡蓝色天空中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旭日东升。得起床了,自己是父亲,又是丈夫,不能老这样躺在床上。

老大和老二已经醒了,两个儿子眼巴巴看着他:“爹爹,我们饿了,今早我们吃什么?”

他叹了口气:“等爹爹出去给你们弄。”

晨光中,似乎能闻到秋天的稻花香,可惜,那没有自己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