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6173600000042

第42章 五

从苏武的住地回来,李陵的心绪难平,刚刚安稳的心境又躁动起来。

拓跋花在帐内安静地坐着,不无担忧。她有些后悔,把他带去见了苏武,又一次勾起他对故土的回忆。她更加后悔,在帐外吹奏了那首曲子,哀伤的歌谣,更令这两个英雄感到心酸。

她握着那把胡笳,那是她最心爱的乐器,她打小就跟汉人师父学习汉赋,用胡族乐器演奏中原歌曲。中原的文化让她倾倒,中原的人士为她所敬仰。

那年她十八岁。一个生活在崇尚武功的国家的女子,遇见了自己向往的汉人将军,初开的情愫如草原上的花朵,慢慢地绽放。

她用温柔的手臂将他缠绕,希望能够一直这样陪着他,给他温暖,让他在异乡不会孤单。

然而,一个胡人女子如何能化解多年的中原积淀?面对苏武的谴责,李陵的心不安起来,他在道义和情感间彷徨。

苏武沧桑的面孔常在他眼前浮现:

“你流着中原的血液,你是大汉的臣子!”

他常常从夜里惊醒,看着周围这陌生的世界:帐篷、油灯、毡包——他问自己:我真的永远留在这大草原上了吗?

我的老朋友,连你也不能原谅我么?

苏武的谴责犹在耳畔,汉国的符节仍在眼前晃动……

然而,他能有什么选择呢?他有何处可去?家乡在哪儿,家人又在哪儿?根断了。汉国的皇帝一怒之下,将他的家连根拔除。故人没有了,还有故乡吗?那悲惨景象又浮现在他眼前:老母亲的奄奄一息,妻子的满身鲜血,还有最幼小的儿子,在挣扎地喊“爸爸”……

他又开始憎恨起来!汉,这个将我们家族赶尽杀绝的国家,我为什么要对你忠贞不贰?

又一个不眠之夜过去,帐外的天空泛白,早起的鸟儿鸣叫着,打破了宁静。

灰蒙蒙的晨光中,李陵彻夜未眠,他看着他熟睡的匈奴妻子,陷入沉思。拓跋花啊,这个生长在祁连山下的异族精灵,睡得是那么安详,舒坦。

她醒了,睁开迷蒙的双眼,问他:“怎么了?又在想从前的事了?”她对他充满了爱恋与敬仰。

他沉默,良久。

“拓跋花,”他叫着她的名字,“你嫁我为妻,值得吗?”

“草原上的每匹马儿都是好马,就看你识不识得了。”她眨着大眼睛看着他。

他叹了口气:“可惜,我不是草原上的马儿。”

她笑了,说:“你迟早会是的。”

苏武走了,带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匈奴人敬佩的目光中,在汉民族举国的赞赏声中,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中原大地。

这是另一个英雄的故事,坚韧了十九年的风霜,终于沐浴到了中原沃土的阳光。李陵知道,他的好友苏武,将成为历史不可磨灭的一页,照亮中华大地。而他自己,却再也不能回望中原。

临走时,祁连山脚下,苏武最后一次问他:你愿意和我回汉么?

他黯然,良久,对苏武说:我的心已死了……

苏武走了,挺着他坚硬的脊梁。

送他的时候,李陵哭了。那天,祁连山的雪下得异常大,飘落在莽莽苍苍的西北高原,犹如大海的波浪,千里的冰封,掩不住李陵的热泪。

乌鞘岭的北边是茫茫戈壁,南边是中原的青青沃土。

李陵知道,苏武越过这祁连山后,两人从此再不会见面。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兵刃摧,士众灭兮名以颓。

老母以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李陵高唱着悲歌,送别了老朋友,拓跋花默默地站在他的身旁。

苏武走了,带着十九年的光阴,承载着汉民族的期盼,回到故乡。而远在祁连山北的李陵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