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6173600000034

第34章 三

夕阳下,落日的余晖挥洒在广阔的草原上。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开始向老巫师学习草原知识。她每天早早地把孩子送去学习,傍晚又依依地等待着孩子归来。每天晚上,在昏黄的油灯下,孩子们都要给她讲今天发生的故事,她高兴地听着,问东问西,今天学习了些什么?是不是又和哪个孩子闹别扭了?巫师今天是表扬还是批评你们啦?……孩子们的每件事情她都记在心上,在这个母亲的心里,孩子的一切她都有兴趣知道。

只是,孩子们大了,在家中呆的时间越来越少,白天的时间都在外面学习。而男人则常常没日没夜地忙碌,带领族人四处征伐,很少顾及她。

这使她感到孤单,在等待孩子回家的每一天中,她都在无聊地打发时间。有时她也想:自己今生的生活,是否就如此度过?

她又把曾经的古琴翻了出来,古琴上已落满了灰尘,多少年了,她都没有再触摸过它。当她用手指轻轻拨动琴弦时,袅袅乐音萌发,如同一个美妙的精灵,瞬间闯入她的心中。

“铛……”

思绪仿佛回到了纯真的少女时代,过去的种种记忆涌上心头。父亲当年的话语在她耳边响起:“文姬,这世间,唯有音乐才能表达人的灵魂,只有音乐才是永久的寄托。”

文姬,难道你忘了么?你生在音乐世家,你的心中留着中原的百年文化,你吸取了父亲积累了多年的心血,还有那世间天籁之音的精华。

文姬,难道你忘了么?你的青春本是多么俏丽,你的才华本有着多少光环。你那女子的伤感柔情,你那才学的横溢勃发,难道就在草原的长风落日中隐去淡化……

你本是一个音乐的精灵啊,可是现在,还能看到当年那个纤纤素手抚琴的女子吗?

听呐,远处传来了胡笳,那是牧人心声的表达。文姬,你这南方的女子,可否体会到这厚实的声响?湿润的草地上,密绒雪白的芦荻,轻轻摇曳,随着那曲调在草原大地上起舞。那乐声,远不是中原汉土的细细婉雅,传达的只是苍凉粗犷。听呐,低沉的序曲结束后,高亢悲怆的长调响起,激荡着天边的彩霞,叩击着大地的胸膛,仿佛奔腾的骏马在溪畔溅起水花,又像翱翔的苍鹰在低空盘旋。

音乐,才是她灵魂深处的寄托。她倾听着这发自肺腑的乐音,抚摸着那把沧桑的古琴,一瞬间,仿佛找回了当年的灵动,并为此陶醉流连。

来吧,文姬,你这天地间音乐的精灵。用你最富有想象的情思,用你最敏感的心灵,重新找回当年的你,再一次奏响生命的乐章吧!

文姬,塞北的风霜,可曾冻结了你那颗灵动洁雅的心灵?

文姬,当中原的春风召唤着你回家时,可曾有过片刻的犹豫与挣扎?

文姬,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一个女子的分量是多么微不足道。你的才思,你的柔情,你的悲伤,你的忧郁,都化作那悠远的绝响,变成一个个胡笳吹奏的音符。从今以后,北方的草原大地上,便多了一曲悠长的乐声,那是中原汉土的柔雅,在戈壁大漠中生根发芽,结出的果实鲜花。

那是一个女子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点滴心声,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史书记载】

《汉书·烈女传》: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悲愤诗》: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胡笳十八拍》: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