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雅晨新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汪海耕博士
汪海耕,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尔湾校园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任研究程序员、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硅谷信息总线软件公司担任主管设计师等。曾在美国硅谷创立Precom。2003年回国到中关村,在北大创业园创立北京博雅晨新技术有限公司,时任总经理。在企业级基础设施软件和应用软件体系结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高性能并行分布计算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晚7:30,约好在位于北大资源东楼的博雅晨新公司采访汪海耕的,没想到这个时间他已经离开了,本以为他是去享受生活了,不料拨通他的手机后,他告诉我们是在北大医院工作。而这次采访,竟然就是在北大医院的一个办公室内进行的,在傍晚静悄悄的门诊楼中一间小办公室内,北京博雅晨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海耕和他的副总正在笔记本电脑前埋头工作。
“请尽量准确地描述我和我们公司。”一见面,汪海耕这样要求我的采访。“别夸大或者过分描述,宁愿说得不够,也别说过了……”他的要求似乎有点奇怪,甚至于有点不尽如人意。然而两个小时的谈话之后,我明白了他开始之所以这么要求的原因:这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型、研究型的老总,用了更多的语言和注意力在他的客户上、放在解决方案和产品上,对于他本人,无论我如何启发,都不能说出开始我想要的那种更多,更戏剧化,更吸引眼球的东西。但我有一种直觉,或许在我弄懂并理解了他所从事的事业之后,就能从中体会出其中的故事和味道了。
对一个于高科技有些陌生的记者而言,这也许是个有点困难的采访,因为被采访者更为关注的是他的研究和产品。但当夜色越来越浓,而他的声音却一直温和镇定,在我眼前展开一幅幅国际国内软件工业界的图景时,我终于有些明白了他,渐渐理解了他对于事业和公司的要求,正同他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如同要求这次采访一样,一切要力求准确而精妙,宁愿不要漂亮,而一定要保持一种老老实实的精准。
作为北大科技园人园企业代表、曾在斯坦福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的汪海耕以自己在海外求学并在工业界工作多年有成,最终回国自我创业的亲身经历,讲了一个人在奋斗过程中如何依靠内在和外在的条件给自己定位“我想成为什么?”“我能成为什么?”“什么是使我高兴的事业?”他一再重复“是否能够使自己快乐”是创业的一个重要动力,而他讲话时,那种能让你时时感觉到的对于创业的渴望与自信,那种希望别人也能获得内心幸福的恳切,让人感觉,他对于自己目前所从事的事业自信而快乐,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的产品对客户有帮助,这让我由衷地高兴。”
汪海耕的经历看起来似乎一帆风顺:1977年吉林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毕业后在国家的一个计算机相关的研究所里担任助理工程师。1983年在中科院计算所获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1985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尔湾校园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研究程序员、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美国硅谷信息总线软件公司(TIBCO Software。Inc。)担任主管设计师等职务。参与和主持了多项科研和工业产品设计工作,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过十多篇经过评审的论文。还曾经在美国硅谷创立软件公司。回国以后在几个国内领先软件公司包括上市公司担任董事、技术顾问、咨询总工程师等。在企业级基础设施软件和应用软件体系结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高性能并行分布计算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对国际软件技术发展趋势有较深刻的认识,在国际化的软件企业运作和融资方面有较多实践经验……
问到他做好高技术含量的IT公司的必备条件,他说,做好市场和销售工作之外,公司的领导团队最好有两方面的经验:一个是产品开发的经验,另一个是做研究的经验;产品研发方面最好有在世界领先的公司里领导并且动手做过产品设计开发的全过程的经历,研究方面最好具有在世界领先的研究机构做过高级研究项目全过程的经历,在领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有分量的文章。这些似乎是他都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