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摄像艺术
6172500000007

第7章 光学镜头及其应用

电视摄像机是用来采集光线和声音的,因此光学镜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光学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简称镜头,其功能就在于光学成像。在这里要注意区分镜头在不同的语境范围的不同涵义,一种涵义是指电视画面,一种就是指光学镜头,尽管字面一样,但内涵却有很大区别。

电视摄像机的镜头一般都是变焦距镜头,可以通过电动或手动进行变焦。

2.3.1 摄像镜头的焦距

光学镜头一般可以分为固定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现在的电视摄像机的镜头几乎都是变焦距镜头。固定焦距镜头可以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三种;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就包括广角、标准和长焦,既可以固定焦距也可以连续变化。

摄像镜头是一个由多组不同透镜组成的镜头组,所谓焦距指的就是透镜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通常用毫米(mm)表示,一般变焦镜头的焦距标的是一个范围,通常的标示方法是:镜头型号15*8.3(mm),变焦范围8.3-125 mm,最短焦距是8.3 mm,最长焦距是125 mm,放大倍数是15倍;水平视角是56°-4°,也就是说广角时(8.3 mm)的水平视角是56°,长焦时(125 mm)的水平视角是4°。一定焦距的镜头都有一个确定的视野,镜头对这个视野的高度和宽度的张角称为视场角,分别称为垂直视(场)角和水平视(场)角。由于摄像机取景框水平宽度大于垂直高度,因此一般仅用水平视场角衡量镜头的拍摄范围。水平视场角的大小随焦距变化而改变,镜头焦距越短,水平视场角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水平视场角越小。

在电视领域,由于专业级以上摄像机的CCD成像面积约等于16 mm电影摄影机的胶片的成像面积,因此一般摄像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是25 mm,水平视场角在45°左右;焦距小于25 mm的称为广角镜头,焦距大于25 mm的称为长焦距镜头。水平视场角大于130°小于180°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又称为鱼眼镜头。

我们可以看到鱼眼镜头在接近被摄物拍摄时能造成强烈的透视效果,强调被摄物近大远小的对比,使所摄画面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鱼眼镜头具有相当长的景深。但用鱼眼镜头所拍画面,变形相当厉害,透视汇聚感强烈,给人带来扭曲夸张的主观效果。

2.3.1.1 广角镜头

电视摄像机的广角镜头一般是指焦距小于25 mm的镜头,水平视角大于50°,广角镜头拍摄画面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视角宽,景深大,画面能容纳的景物范围大,呈现一个视野开阔的画面。

(2)广角镜头会产生图像畸变现象,焦距越短,畸变越严重。

(3)肩扛拍摄时一般使用广角镜头,由于画面景深较大,所拍景别也较大,因此画面易于保持平稳清晰。

(4)由于广角镜头变形的透视效果,近处放大,远处缩小的特点,因此广角镜头对在画面中做横向运动的物体表现动感较弱,并且物距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并且物距越远越强。

2.3.1.2 长焦镜头

电视摄像机的长焦镜头一般是指水平视角小于40°,焦距大于25 mm的镜头。长焦镜头亦被称为望远镜头、远摄镜头或窄角镜头。

长焦镜头所拍画面具有以下特点:

(1)视角窄,景深小,所拍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2)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并在纵向上压缩了现实的空间。

(3)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较强,而对纵向运动表现则较弱。比如我们常在影视节目中看到的一个人在画面中向摄像机走来,可走了很久也走不到近前,就是用长焦距镜头在远处调拍的。

长焦镜头常应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1)用长焦镜头表现人物的局部特征和面部特写。

(2)用长焦距镜头调拍不宜、不易或不能接近的场面,比如,拍摄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就很难接近拍摄,所以只能用长焦镜头望远拍摄。现在的长焦镜头可以做到100倍,极大地方便了远处调拍。

(3)利用长焦距镜头景深范围小的特点,通过改变聚焦形成画面主体的转换,从而调动观众视线,通过形象和情节的转换,调动观众的思维。

(4)利用长焦距镜头的虚焦点画面来表现含蓄深远的画面内容和主题意蕴。

(5)超长焦距镜头可以摄取完全不同于人眼所常见的景象,以其新颖、独特的造型形式,给人们带来奇特的视觉效果。比如利用超长焦镜头可以将太阳、月亮等拍摄得非常大,完全不同于我们日常的习惯感觉。

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时应注意:

(1)拍摄单个主体时,需用特写聚焦法对所拍画面聚焦,然后再调至合适景别进行拍摄。

(2)拍摄两个或多个画面主体时,需要针对不同的主体分别用特写聚焦法进行聚焦,并在聚焦环上分别作上记号,拍摄时,既可以让摄像助理来跟焦点,也可以摄像师自己边运动构图,边根据运动速度均匀转动聚焦环来达到跟焦点的目的。

(3)尽量用三脚架进行拍摄,避免抖动;肩扛拍摄时要屏住呼吸,没有依托物时,要稳定住身体,保持合适的站立姿势和持机方式,稳定住摄像机进行拍摄。

2.3.1.3 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是由一组镜头构成的可连续变换焦距的镜头,几乎所有的摄像机都配有一个变焦距镜头,常见的变焦距镜头的变焦范围有8.3~125 mm,9.5~143 mm,11~440 mm等,最长焦距数值与最短焦距数值的比就是这个变焦距镜头的变焦倍数,比如11~440 mm变焦距镜头的变焦倍数(也叫放大倍数)就是40倍,变焦倍数越大,变焦范围也就越大,可表现的范围也就越大。

尽管变焦镜头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使用变焦距一定要慎之又慎,充分发挥其在造型上的优势,避开它的不足之处。

变焦镜头在造型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使用灵活、随意,能非常方便地表现近处和远处物体。

(2)镜头推拉的过程,实现的是景别的连续变化,并且可以引导观众视线随之转移。

(3)一个变焦镜头可以代替一组不同焦距的固定焦距镜头。

变焦镜头在拍摄中的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镜头的推拉主观性和强制性比较强,通过人为的技术手段在屏幕上呈现出人们生活中不曾体验的视觉印象,因此如果应用不好会非常生硬和令人非常不舒服。

对于初学者来说,变焦距镜头推拉的使用好像非常简单,也非常方便,但是要想用好,却真的是个难点。既不能滥用,用的时候还要掌握好时机,符合观众的心理感受。

2.3.2 摄像镜头的聚焦

在摄像镜头的前端是聚焦环,上面对应的刻度是距离的远近,一般广播级的摄像机聚焦范围都在0.9米到无穷远处,也就是说摄像机在这个范围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图像。专业级以上的摄像机都是手动聚焦,没有自动聚焦,这也是专业级摄像机与普通家用摄像机的一大区别,因为自动聚焦往往满足不了正常的拍摄要求,比如跟焦点,自动聚焦根本就做不到。

2.3.3 摄像镜头的光圈

摄像机镜头上面的光圈环是调节摄像机进光量的装置,光圈环上面一般刻有C、1.4、2、2.8、4、5.6、8、11、16、22等,其中C代表光圈关闭,所刻数值的倒数表示的是进光量,数值越大,表示进光量越少,相邻两档光圈的进光量相差2倍,即光圈刻度16比22进光量要大2倍,刻度11又比16进光量要大2倍,以此类推。摄像机一般都既有自动光圈又有手动光圈。

2.3.4 色温与白平衡

色温是表明光源光谱成分的标志,光线是由色光组成的。生活中的可见光多数是热辐射体发出的,如太阳光、灯光和蜡烛光等,在光源颜色上有很大区别,这是因为这些光源发光的光谱成分是不同的(光谱成分即光的色彩成分)。色温的量值是怎样规定的呢?科学家把某一光源发出的光和绝对黑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发出的光相比较,当二者色成分相同时,就把这时绝对黑体的温度定为该光源的色温。由实验得知,对绝对黑体连续加热,温度不断上升时,所发出的光并不是白光,而是带有颜色的色光。随温度升高变化的顺序是红-黄-白-蓝。色温的单位用K表示(开尔文第一个字母 kelvin),摄氏-273℃为绝对零度,每升1℃为 1K(国际会议上规定不写度K,也不写K度)0℃=273K,3200 K=2927 ℃,人眼对不同色温的光有不同的色感,光源的色温越高,越偏蓝,色温越低越偏红色。彩色摄影、彩色摄像和色温的关系甚为重要,黑白摄影和摄像不存在色温问题。无论是拍彩色照片、彩色电影、电视都必须注意照明光源的色温,才能使画面色彩得到正确还原,或控制画面色调。常见的碘钨灯发出的光的色温就是标准的3200K,正午的阳光为5600K,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K,阴天约为7000~9000K。

一天之内太阳光的色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着有规律的变化,早晚偏低、中午偏高。太阳光的平均色温是5600K,人工光源也各有不同的色温指数。因此在进行电视摄像时一定要根据现场光源色温调整白平衡。

在日常的电视摄像中,为了适应不同光源色温,就要通过调校色温滤色片与白平衡的调整来获得满意的画面色彩效果。在拍摄中,由于实际生活中所处的环境不同,就会出现光源色温与摄像机平衡色温不一致的情况,当二者之间差距过大,就会出现明显的偏色。为了消除这一现象就要采用校色温滤色片或调整白平衡来解决。

每换一个场景,都要调整一次白平衡;同一场景随光条件变化也要进行白平衡调整。

(1)光学调整(粗调)根据不同的光条件,使用不同的色温片。一般摄像机都有这几档色温片:3200K,适用于室内白炽灯、日出/日落等场合;5600K,适用于室内日光灯、户外阴天、薄云等场合;5600K 1/16ND,适用于户外强阳光、湖滨、雪景等场合。

(2)电子调整(精调)拍白色物体,调“自动白平衡”(A、B档可存储)。当寻像器显示“OK”时,白平衡调整完毕。

(3)全自动白平衡ATW开关置于ON,“自动跟踪白平衡”功能启动。该功能随时根据最亮处进行白平衡调节,使不断变换场景的画面白平衡基本正确。这种方式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缺点是不够精确。

“本章小结”

初次使用电视摄像机首先要避免的就是用我们日常肉眼观看人和物的方法来进行拍摄,而应该具有一种画面的观看意识,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电视画面都是为了让别人来观看并通过画面获得信息和美感,因此所拍画面一定要稳、准、匀、平;摄像师应不仅能使用三脚架稳定拍摄,手持和肩扛摄像机同样能够拍摄稳定画面。

“摄像实务训练”

1.手持摄像机分别用广角和长焦镜头拍摄静止物体3分钟,体会其中的区别。

2.手持摄像机移动拍摄静止物体练习:手持摄像机离墙1米左右,身体与墙大约成45度角沿墙拍摄,双腿微曲慢慢向前以直线滑行,尽量避免摇晃;同时锻炼用两眼观察,这个练习是手持移动拍摄的基本功,要经常做,方能保持画面稳定。

“思考题”

通过观看自己所拍节目发现自己在拍摄过程中存在的缺点,进行总结并想出办法改正缺点。

“延伸阅读”

[1]迈克尔·拉毕格。何苏六等译。纪录片完全手册。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罗伯特·穆斯伯格。徐培喜译。单机拍摄与制作。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