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们的幸福感
6172400000008

第8章 改革开放30年广东人民的幸福历程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暨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以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征途。30年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正确方针路线指引下,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回顾总结30年来我们走过的光辉历程,广东省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四个坚定不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实践中,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幸福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初期开拓创新求发展

1978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任剑涛,2008)。思想解放运动不仅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门,也是此后改革开放30年中我们不断冲破思想藩篱,打破僵化体制的有力武器。正是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推动着改革开放的进程。

1.改革开放——广东先行

1978年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绝非偶然,它是一系列历史和现实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陈弘君,2008)。首先是历史的因素。建国以来,我们所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权、以行政管理为主的体制,这种旧体制只能把企业变成毫无生气、缺乏活力的行政组织,使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时间里几乎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其次是现实的因素。从1957年以来,尤其经过“文化大革命”后,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紧张,人心涣散,生产上不去,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严酷的现实使人们意识到,旧的体制不打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不树立,这种状况就不可能改变,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希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就无从谈起。1977年12月5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召开全国城乡商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会议的通知》,1978年7月7日,全国城乡学大庆学大寨会议召开,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商品经济的理论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廖惠霞,2008)。

在广东,从1978年1月起,《广州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发展商品生产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等观点(卓炯,1981)。这一系列的商品经济思想,成为日后广州改革开放,进行经济建设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同时,它在实践中也有力地推动了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悄然兴起。

1979年4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提出“试办出口特区”和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意见。1979年下半年,广州工业战线大部分企业实行了综合奖和定额超产奖(广州日报,1979),人们开始使用经济手段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按经济规律组织生产,搞活企业。

1979年7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决定对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包括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出口特区”(后改为经济特区)。正式确定:“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经济特区由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

党的十二大以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全面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展开阶段(邢贲思,2008)。之后,经过党的十三大,改革开放逐步推进,政策上得到极大的支持,经济建设持续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得到提高。至此,广东抓住机遇,迈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步。

2.生活中的巨变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旧体制内在矛盾的积累和“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使广州国民经济面临严峻的考验。1966—1970年间,广州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4%,1971—1975年间降到6.9%,1976—1978年间降到4.8%,一直以来增长水平大大超过农业的工业部门,在此期间平均增长率都低于农业部门,仅为4.7%,成为广州建国以来历史上最低的增长时期(陈弘君,2008)。而广州社会经济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集中体现为: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三大产业结构失衡;外经外贸发展缓慢;第三产业严重萎缩;电力、燃料、原材料供应长期不足;交通运输紧张;基建战线过长;半拉子工程多;不少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在人民生活水平方面,1978年广州职工人平均月收入仅为58.8元,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大体与20世纪50年代中期水平相同,而农村却依旧贫穷落后。1978年广州农村人年均收入只有129元,一些地区一直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同年11月,省委书记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坦率地说:“近十年来,广东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吃不饱肚子,城市副食品供应紧张,可以说是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时,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同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7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等6部门提出的《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问题的请示报告》,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被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恢复了劳动者身份。同年11月20日至12月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确定15个省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国际环境的改变,带来了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人们将关注的焦点从国家的政治稳定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政府政策也在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鼓励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十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全国人民发展奋斗的目标。

改革开放前十年时间,广东作为先行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广州市芳村区最先放开河鲜、蔬菜、塘鱼价格。1981年至1983年,全市蔬菜、塘鱼、水果等价格陆续放开,价格改革几经曲折,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国反响很大,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韦莉莉,2008)。1990年,全省市场调节比重达到86.5%。1979年,东湖新村的开工建设,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这个敢于尝鲜的创举撕开了中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一个小口,此后无数的中国人通过购买商品房的方式得到了住房,打破了靠单位福利分配解决住房这条单一的路子。接着,深圳等地以多种方式开发建设商品房,并且开始解决人民的吃饭住房等民生问题(韦莉莉,2008)。

1979年1月31日,李先念批示同意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交通部《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省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同年2月2日,谷牧召集会议研究落实在蛇口建立我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世界经济大门。1982年,中国第一批打工仔、打工妹首先出现在广东。由于广东在全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先行一步,经济非常活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开始成为中国打工者首选的地区和中国外来工最密集的地区,广东也由此引领了中国第一波外来工浪潮,如今,这股浪潮已经席卷全国。1983年7月8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这张股票催生了内地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深宝安”……经济发展开始逐步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人们得到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放手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升。过去中国在外国人的眼里只有四种颜色——蓝色和绿色的穿着,黄色的皮肤,红色的旗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包容更多的改变,人们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有更多的物质生活需求。这个时候,结婚要有的“三转一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渐渐在生活中普及开来。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满意度不断提高,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地升级。不断增长的需求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生产的全面复苏,幸福的枝条不断伸展,甜蜜的花儿开始绽放……

二、改革开放中期坚持不懈谋幸福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党的阶级基础在增强,群众基础在扩大。

1.思想上的坚持不懈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的中心思想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牛先锋,2008)。“讲话”坚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新修改的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和奠基之作,为后人的继续探索开辟了道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新世纪之初的这个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延伸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世界经济的风吹草动都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并争取在这个潮流中实现趋利避害,是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新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危难之际,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新特点,向全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表明了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决心。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代表新当选的中央领导集体郑重地声明“对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全面执行,一以贯之’”。中国共产党以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中一些潜在的问题逐步显现。

(1)特区需要何种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入广东省求职、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结合广东省自身的发展需求,对调干、招工的工作上的改革、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劳动力已经充裕,加工业人员将面临失业;行政文秘人员暂不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开始离职;就业立法正在拟定,劳动者将要获得的法律保障等。

以深圳为例,1994年调干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领域及国际金融、电子计算机、证券、会计等专业技术领域,同时为保证重点工程和新建项目的调迁需要,特别需要调进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当时,特区人口已达250万(含暂住人口),职工队伍人数已达180万,其中办理了用工手续的暂住人口为150万,调入的常住人口为30万。应该说,特区当时的劳动力已经比较充裕,但仍从全国调进了约5000名干部,基本上都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才(郑宏范,1994)。此外,还从国内招收了3500名大专院校毕业生,还专门去美国招聘了一批留学生。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物质文明飞速进步,而产生于铁器时代,以封建主义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思想仍然残存于思想道德领域,并没有因物质文明的进步而退出历史舞台。由于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致使商品经济的负面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扩大,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而有所增加。

坚持不懈的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国外的投资,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人们开始迷失在对金钱的追逐中,认为人的最高追求就是拥有更多的财富,认为人只要有了钱,就什么都能得到,包括幸福。唯利是图的思想的泛滥导致犯罪率上升,道德水平下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甚至解放后早已绝迹的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也死灰复燃(陈小威,1998),毒化着整个社会的风气。人们开始发现,钱并不是万能的,世上还有很多东西是钱无法买到的。信仰的缺失,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和恐慌,人们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在满足了生活的物质需求之后,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精神文化提出需求。大量事实也有力地证明了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稍一放松就会出现问题。

鉴于上述我国体制转换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的状况,全社会都在呼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要把它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精神文明源于物质文明,是从物质文明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有赖于物质文明建设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就是抓好经济建设。但是,精神文明虽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但它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会自然而然地跟着物质文明一起进步。两个文明建设既然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那么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进行(吴志根,1999)。对此,中央发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号召,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推上新的台阶。

三、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历史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敢地肩负起“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务实创新,奋力拼搏,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任剑涛,2008)。

1.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实现了由落后的边陲省份到第一经济强省的跨越,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前,广东地处海防前线,缺少国家投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是一个落后的边陲省份。1978年广东生产总值仅为185亿元,只占全国的5.1%。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13.7%速度增长。2001年全省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储蓄双双突破1万亿元,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2007年增加到30606亿元,是30年前的16倍,占全国GDP的1/8(丁晋清,2008)。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广东的财政总收入增加到7750亿元,约占全国的1/7.进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的1/3和1/4(陈宏君,2008)。从1985年至今,广东经济总量已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主要经济指标也长期排在前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并且为战胜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和多次特大洪灾等困难和挑战奠定了强大物质基础。

2.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广东省实现了从默默无闻的农业省到举足轻重的工业化大省的跨越。改革开放前,广东的城市化水平很低,仅为16.3%,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省份。经过30年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杨京元,2008)。城市化水平居全国前列,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著名的城市群,2006年,珠三角城市化率达82%,非农产业占97.2%,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广州、深圳正日益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现代化大都市。2007年轻重工业比例为39.2:60.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079.2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1.4万亿元,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一。短短30年时间里,广东成功地走过了发达国家或地区上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历程。

3.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广东省率先实现从生存型社会到发展型社会的跨越,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8年到2007年,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7699元,约增长5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5624元,约增长41倍。在1985年到1995年期间,广东基本解决了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到1997年底,全省贫困发生率降到1%以下,在全国首先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2007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达到同期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多,2007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达2.3万亿元(陈新,2008)。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住房、汽车、旅游、保健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2007年社保基金滚存结余达1917亿元,约占全国的1/5,有效解决了一系列社会保障热点、难点问题(联合调研组,2008)。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也不断发展,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加,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朝着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迈进。

4.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广东省实现了从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的跨越。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条件较好,先发展起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致力于和谐广东建设,努力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7年,全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居民人均寿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位居全国前列。广东是全国最早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省份之一(联合调研组,2008)。覆盖城乡的义务教育体系全面建立,率先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和课本费政策。就业比较充分,广东省200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6%以内。社会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实现人均60元以上的筹资水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全省176.8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了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城镇居民、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农垦企业和华侨农场职工等困难群体的保障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率先全面取消农业税,大力清理涉农收费,农民负担大幅减轻(任剑涛,2008)。信访总量持续减少,全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大幅减少,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提升,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