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径是跳出来的
越没路,越能发现捷径。
康有为看到了清政府发至各地官署的报章,他渐知国家大事,初识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事业。
少年康有为透过连州官舍的窗口,似乎看到了风云变幻的世界大势,“而慷慨有远志矣”。
祖父望孙成龙心切,朝夕教以古圣人贤哲的事迹,使他产生了朦胧的政治抱负。
一八八八年春,康有为又一次赴京参加顺天乡试落第。
康有为落第之后,便决心不走科举这条阳关大道,而是要独辟蹊径,要走独木桥,因为独木桥往往是路途的捷径。
要想成功就要走捷径。
做事不能浪费在路途上,捷径可以提高效率,在别人走在科举这条阳关大道上的时候,走捷径者必然先至终点。
光至便有先机。机会在捷径中生成,抱负亦必然在捷径中达成。
没有最快的脚,而只有最近的路径。
考试一结束,康有为便联系京官,物色志同道合的人物。
康有为欲意联络大官僚,他知道这是必要的。然而康有为几乎是处处碰壁。
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潘祖荫看在世交的分上,勉强见了他一面,但以长辈的身份教训他一番,叫他不可造次,并送给川资,劝告其尽快还乡。
光绪帝的老师,军机大臣翁同和拒绝接见一介布衣。
康有为写给都察院御史世长的信如石沉大海。
三次求见体仁阁大学士徐桐,均遭拒绝,徐桐还遣人退还他的信件并斥责他是大胆狂生。
康有为在联络京官的时候,遇到了挫折和阻碍。但康有为并为因此而退却,亦没有因为这些阻碍而气馁,因为他在这次失败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认为:所以在施展抱负的过程中受到阻碍,惟一的理由就是,选择的捷径失之偏颇。
最好的捷径就是一步到位。在康有为明白这个道理后,他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人每天都要走许多路,但所有的脚步都是为关键一步准备的。所以在人生之中不要光是埋头走路,迈出关键一步,这才是走人生之路的意义。
康有为公车上书
胆子有多大,成就有多大。
1895月17日,《马关条约》的草案传至北京。
当得知清政府代表答应了日方提出的割让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赔款2万万两白银等空前苛刻的条件时,举国哗然。
康有为五内俱焚,悲愤至极,急令梁启超、麦孟华、江孔殷、赖际熙等弟子分头鼓动各省入京会试的举人,上书吁请清廷拒签和约。
次日,广东81名举人由梁启超领衔率先联名上书都察院,湖南举人带头响应。在梁启超等人的带动下,北京城内掀起了反对清廷正式批准《马关条约》的浪潮。
5月1日,各省公车入京十分踊跃,谏草堂摩肩接踵,水泄不通,签名总人数达600多人。
大规模的“公车上书”虽然夭折,康有为上书中的内容却通过各省举人争相传抄而传播至全国各地。
从此,爱国、变法的种子遍播神州,普通士人“亦渐知天下大局大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公车上书”打破了清朝二百余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
失败是因为还不够强
一个人遭遇失败,那只能说明自己还不够强。
康有为公车上书失败,只能说明康有为此时还不够强大,尽管这次公车上书人数众多,但人数众多,而强力不够。康有为在这次失败中总结到,假使你做事失败了,那么只能说明,你还不够强。
不怕失败,要在挫折中立得更直,如此离成功就不远了。
康有为兴强学会
在被禁止之前就把事做到位。
康有为自“公车上书”失败后,就深感“中国风气,向来散漫,士夫戒于明世社会之禁,不敢相聚讲求,故转移极难,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且必合大群而后力厚也。”
他认为开学会是团结变法力量的重要途径,并且首先应在京师组织学会,这样可造成登高呼远、四方响应之势。
在《大清律》明确规定禁止人民集会结社的情况下,组织学会历尽坎坷。
许多官僚士大夫为保住禄位和身家性命,不肯冒险参加。
康有为不惮辛苦,四处奔波,“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
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争取到光绪帝的两位老师翁同和与孙家鼐的暗中支持,及陈炽、沈曾植、文廷式等帝党官僚的积极合作。
1895年9月,维新派人和同情变法的部分在京官员在北京召开筹办大会,选举早期维新思想家、户部郎中兼军机处章京陈炽为提调,梁启超为书记员,推举康有为起草学会纲领和章程。
11月。近代维新运动的第一个学会——强学会正式成立。
强学会成立后,每10天按期集会1次,讨论时势,宣传变法,研究强国之道。同时,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机关报,继续介绍西学和宣传变法。
随着维新思想的广播,《中外纪闻》的发行量由每期1000份增至3000份,发行范围也由京师扩大到地方。
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活动引起了顽固派的强烈不满。1896年1月,李鸿章指使监察御史杨崇伊上书弹劾,攻击北京强学会“植党营私”,“私立会党,将开处士横议之风”,请旨查禁。
随即慈禧太后强迫光绪帝下令封闭北京强学会,禁止《中外纪闻》发行。北京强学会被封之后,上海强学会也随之解散,《强学报》也只出了3期便停刊。
康有为一人单挑光绪
要出拳,先收拳。
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难以敌众,这是浅显的道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的时候一个人比一群人更强。
因为一群人往往在办事的过程中意见相左。竞见相佐,人数再多也会成为一盘散沙。
散沙不如一块石头强大。
这就是一群人强不如一个人更强的道理。
康有为组织强学会,希望可以发展势力,使自己变得强大,然而事与愿违,康有为并没有因为组织强学会而强大,因为有比强学会更强大的清政府。
强学会与清政府对峙只有失败。假使只有一个人,就不会惹得朝廷顽固派的反感,在不受强大的对手注意的情况下,自己才是最强大的。
康有为在这次教训中看到一个人的力量,于是他仍旧不放弃上书给光绪,并最终得到光绪的赏识。
光绪对此人有强烈的好感,因为康有为体会到光绪此时意欲独掌大权的苦心。
康有为舌战群儒
对方人越多,就越胆怯。
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主持问话的有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翁同和、荣禄、廖寿恒、张荫桓等五人。这次问话实际上是变法与反变法的辩论,五大员中顽固派占了优势。
接见一开始,荣禄先发制人曰:“祖宗之法不能变。”
康有为即刻对曰:“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也,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即如此为外交之署(指总理衙门),亦非祖宗之地所有也。因时制宜,诚非得己。”
康有为的话有理有据,驳得荣禄张口结舌,不等接见结束悻悻而去。
接着廖寿恒问:“宜何变法?”
康有为回答:“宜变法律、官制为先。”
李鸿章一听要改法律和官制,心里很恼火,立即质问:“然则六部尽撤,则立即尽弃乎?”
康有为斩钉截铁地答道:“今为列国并立之时,非复一统之势,今之法律官制,皆一统之法,弱亡中国,皆此物也,诚宜尽撤,即一时不能尽去,亦可斟酌改定,新政乃可推行。”李鸿章拿不出有力论据反驳,只好默不作声。
翁同和是主张变法的帝党官僚,他关心的是在清政府财政窘迫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筹措变法所需要的款项。所以,他发问:“筹款之法如何?”
康有为回答说:“只要改革赋税制度,必能广开财源。”
接着,康有为全面阐述了酝酿已久的变法方案。
康有为没有被五位大臣的气势所压倒。
康有为明白,对手强,那么我就要更强。
因此,康有为把握真理而从容不迫,面对种种问题,一一回答,并给予最好的答案。用自己最好的答案,来压倒对手的气势。
只有自己说话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让对手闭嘴。
当对手无言,而自己却夸夸其谈的时候,那么胜负已见分晓。
康有为面对五位朝中大臣,半点不惧,因为他根本不把他们当官员看待。
他心里明白他们是秋后的蚂蚱,长不了。于是,康有为面对这些人,慷慨陈词,并在这次答辩中取胜。
光绪召见康有为
越紧急越从容,就越有把握。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亡国大祸迫在眉睫。康有为闻讯后急速赶到北京,连夜起草一份《上清帝第五书》。
这一次上书,使得光绪想亲自召见他,然而依旧有旧党阻挠。于是皇帝将召见转变为总理门五大臣问话。康有为舌战群儒。
由于维新一派势头大起,慈禧被迫同意搞变法新政。就在此时,光绪终于见到了早就想见的康有为。
光绪在颐和园召见了康有为。
形消而忧郁的光绪这时强颜欢笑,问询康有为的年岁出身。康有为应答后,光绪说:“你所上的折子,朕已看见了,所言极是。”
康有为受到鼓励,情绪顿时激昂起来,以宏亮的一个广东官话说道:“皇上,今四夷交迫,分割疆土,覆亡无日。”
光绪斥责说:“皆守旧者所致。”
康有为听了,即说道:“皇上之圣明,洞悉病源。既知病源,则药即在此。既知守旧之致祸败,则非尽变旧法与之维新不能自强。”
光绪压低声音道:“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君臣相见之后促成了一次百日维新。康有为亦因此留名青史,叫人叹服。
环境变我心不变
唯一不变的是应变的机警。
环境总是在变化的,人们往往亦因环境变化而改变。
清末乱世的环境不断变化,然而康有为并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早些时候,康有为就写下了《上清帝第一书》,可是上书失败。
其间,时事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然而康有为没有因为变化而中断上书,康有为最后写了《上清帝第五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康有为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得到了光绪的召见,并因此展开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
康有为在变化的环境中经受了考验,然而,他的主子光绪却没有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败在慈禧手里。这是康有为所痛心并惟一失策的地方。他在变化的环境中让自己不变,却没有使光绪明白在变化中不变的道理。因此,光绪失败,而康有为仍然在余生中不改变自己的做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