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历史学谋略
6169200000036

第36章 先识人而后识天下——刘伯温以识人知天命被立为国相

借尸还魂把名气搞大

名气在事业之先。

谈起中国的谋略人物,刘伯温大名鼎鼎,他作为中国的四大军师之一,闻其名如雷贯耳。

何谓中国四大军师?一是辅佐周武王的姜子牙,二是辅佐刘邦的张良,三是辅佐刘备的诸葛亮,四就是辅佐朱元璋的刘伯温。刘伯温助朱元璋打败蒙元,开国称帝,其功不在姜、张、诸葛之下。

刘伯温在元朝年间,只是一个进士出身,身份平平。然而他博通经史,兼识星象之学,见识远在进士之上。尽管如此,刘伯温名气依然不大。

刘伯温满腹经纶,自然不肯草草了却一生。他干事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是把名气搞大。于是刘伯温借诸葛亮之名来抬高自己,这招非常奏效。当人们敬畏神时,同样敬畏不屑于神的人。

刘伯温生平有两大策划,一是把自己塑造成第二个诸葛亮,二是助朱元璋夺天下。他成功了,因为他深知:刘备不能没有诸葛亮,朱元璋也不能没有他刘伯温。他看准了这一点,大胆策划,大胆实施。

脚踏前人好造势

造势如造林,先拔旧木。

刘伯温向来不小看自己,每每以大人物自居,别人拿他比作诸葛亮,但他瞧不起诸葛亮,认为诸葛亮名气虽然大但见识不见得在自己之上。

刘伯温指出诸葛亮犯了两大谋略上的错误:一是不应该“联吴抗魏,”应该直接灭吴再伐魏。因为在联吴抗魏过程中,吴与魏皆成双强。如果先灭较弱的吴,则比抗魏困难较小,灭吴后,便可灭魏。

刘伯温指出诸葛亮第二大错误是为人武断,暗箱操作。刘伯温:“孔明之用人,皆为用己也。”刘伯温意在应该“用人若己”,甚至“用人过于用己也。”

刘伯温在士林中散发的这些言论,确实显示出了他高于诸葛亮的水平,在一次书院聚会中,刘伯温被推为“江左士林领袖。”

这就是造势。

造势分两种:无声造势和有声造势。

谢安隐居东山二十年,无声造势也。

刘伯温奔走四方,有声造势也。

总的来说,无声造势胜有声造势也。但有声更容易让人知道,为乱世豪杰首选。

刘伯温瞧不起诸葛亮,因而把自己的名气搞得更大。

日寸人论江左人物,推刘伯温为首,以为诸葛孔明不过尔尔。刘伯温通过让前辈垫背的方式继承前辈的事业。此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事论事,是一极佳的造势手段。

大人物以稀为贵

永远只做最少的那类人。

鲁迅普及了一句话:物以稀为贵。物就是东西。人是东西吗?人是东西。所以“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和做人一样通用。

做人就要做不一样的人,事事与别人一样势必埋没自己。

在刘伯温时代,天下已然大乱,到处不缺乏英雄,甚至不缺乏大英雄,最稀缺的就是大谋士。大英雄缺了大谋士,什么也干不成,最多干到项羽的分上就不错了。

因此刘伯温就做大谋士。

时势需要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既然物以稀为贵,那么他就做缺稀之物,必是贵不可言!

在一堆乱瓦之中自己要做一片好瓦。

在一堆垃圾中自己要做一朵花。

于混乱中显现自己就是在做乱瓦与圾圾中的好瓦和一朵花。

此谓在华美的人群中展示自己的朴素。

在朴素的人群中展示自己的华美。

这便是大人物的做事操纵之学。

大人物以稀为贵。

越稀缺越值钱。

高傲是征服众人的捷径

高傲不需要本钱。

庄园里动物聚会。大公鸡来了,大鸭子来了,大白鹅来了,牛羊毕至,猪猫会集,就不见往日最活跃的那只癞皮狗。大公鸡去叫它不来,猪与羊去叫它也不来,最后把大家惊动了,一致认为癞皮狗是厉害的,不然它怎么会那样高傲呢?

刘伯温看不起当时所有的人,意在讨好当时所有的人。他在看不起与讨好之间任意转换。

清高是一种媚俗的姿态,而高傲正是征服众人的捷径。

众人是下贱的,你尊重他们反而得嘲笑,你看不起他们反而得尊重,你鞭打他们便得所愿。

有了大人物的姿态,更应该做大人物应该做的事。

干事业为人生立足之本。

心高气傲可以战胜自卑,打垮失败,增强信心。

心高气傲在干事业中就是一股的霸气。

好处要等别人送来

把等待当成一种策划,便有结果。

刘伯温虽有大志向,但一直稳坐钓鱼台。他擅长等待,他在等别人把好处送来。

世上哪有这样的事?有。只要你出现在打眼的地方,又是英雄过往必经之地,还怕他不会来请?刘备在荆州,诸葛亮就在襄阳。朱元璋南方起事,刘伯温就在朱元璋不远的地方大肆活动,你说他意在何为?

小人不做做大人,小事不做做大事。这是竖子出人头地,且得以安身立命之本。

做人为己,是小人的做法。为己为民,是大人物的本事。做人有高下之分,聪明人知道怎样安排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事业要想做大,就要干大事,就要做大人物。

只要有了大人物的眼光,那就不是小人了。

小人喜欢为自己服务,好处送给自己,大人物喜欢为别人服务,好处等着别人送来。

做隐士等于做名士

要想有名,就去做隐士。

辛苦出名不如买名。

买名又不如逃名。越逃名越大。

刘伯温深知“逃名之道”,他长期做隐士,旨在吸引高层视线。他这招果然奏效,蒙元政府也好,陈友谅也好,朱元璋也好,都被他这一手给吸引住了,拜访者络绎不绝。

隐士门前最热闹。

做隐士等于做名士。要想有名,就去做隐士。

石抹宜孙在处州做地方官。他的手下李国凤屡称刘伯温很有才干,请他重用。然而石抹宜孙眼拙,不识刘伯温之才干,仅仅招刘伯温为府判,一个管理杂事的小官,亦不让刘伯温操练兵马,显然不重用刘伯温。

小人物没有眼光识别人大人物。刘伯温见如此,便拂袖而去,弃官回到老家青田继续隐居起来,继续寻找下一个买家。从此他的名更大了。

每隐居一次,刘伯温的名声越高,每出山一次他要价越高,一直到最佳买家出了最高价让他心动,便欣然下山誓死相佐。

包装自己等于抬高身份

只要不露馅,就是好包装。

刘伯温擅长策划,更擅长包装。或为隐士,或为谋士,或为教授,或又为考举的士子。

高人也要参加考试?隐士也要考举?此事费解,但只要想到这只不过是刘伯温的包装那就好理解了。要在新朝廷当官,最好有旧朝廷的背景,然后你对新主子大肆攻击旧主子的腐败害民,于是新主大悦,你就成了。

刘伯温赶上了元末最后一班科考,而且还中了进士,全是为了将来捞取政治资本。普通草民是没有资格说前朝坏话的,但以一个前朝官员的身份说前朝坏话,那就格外能讨好新主子了。

人的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身份是自己打造出来的。刚出道的演绎明星们没有身份,于是他们就请人包装,花大钱,求得一个明星的身份。这就是抬高自己身份的方法。

做大人物有抬高自己身份的办法。不用去花钱请人包装,而是不理人,不理小人,不肯与小人为伍。

刘伯温认为自己是大人物,大人物干小事就是屈就,做事屈就自己就证明自己没有身份。刘伯温弃小人而不顾,足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也就自然而然地抬高自己。

要做谋士,先做隐士

谋略深藏,更显智慧。

藏锋芒不如藏智慧,谋士首先要学会深藏智慧。

谋士的谋略不是用来张扬炫耀的,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因此,谋士必须先学会做隐士。

当一个人懂得把自己的好东西隐藏起来,那么将来一定就可以卖个好价钱。

谋略是个宝,但是摆在大街上没人要。如果藏在深山老林,那些大人物就会趋之若鹜。因此刘伯温身居青田,做个隐士。

隐士是乱世英雄的智囊资源,身藏山林之中,然而名气却响亮在外。这亦是做大人物、成大事的第一步。

周文王是英雄,也必须请隐居的姜子牙帮助完成建国大业;刘备是英雄,正如曹操煮酒论英雄道:“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尽管刘备是英雄,仍然需要诸葛孔明这样贤能作之羽翼。朱元璋亦如此他当然知道要请刘伯温这样的高手助阵了。

英雄需要贤士能人来辅佐,何也?因为英雄不具备贤能所有的大见识。大见识是贤者谋士特有的,不是阿猫阿狗随便就能拥有的。谋士之智奇货可居,但也要懂得自家珍藏。

比如名剑,不可轻用其锋。

比如名裘,不可随便着装。

孟子曰:“见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也。”那么谋士拿什么来压住大人,使大人为之折服呢?当然是用他的名裘与名剑了,那就是素日深藏,今日即将大用的谋略。

最好降伏英雄

英雄在谋士眼中只是狗熊。

英雄相对普通人是英雄,相对圣贤谋士就什么都不是了。朱元璋是不是英雄?是英雄,而且还是个大大的英雄,先当和尚后造反,做起事来惊天动地。但朱元璋假如没有刘伯温,肯定瞎忙一生无所作为。

智都大师说:“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

这才是英雄。英雄不能自己达到英雄的境界,要靠谋士扶持。所谓乱世出英雄,同样地乱世出谋士,英雄只有匍匐于谋士前,才能成就丰功伟业!

刘伯温一介大儒,深知英雄在乱世中的作用。识英雄,重英雄,但他坚决不做英雄。因为刘伯温明白,英雄气短,且时常无用武之地。英雄有勇而谋略不足,更缺乏放眼看世界的眼光,因此,英雄需要远见卓识者来帮助。

要想帮助英雄,先要降伏他。英雄是最好降伏的,因为他不知不觉已到绝路。

印光法师说:“直须将一个‘死’字,挂到额颅上。”

英雄走到绝路,死字已写在脸上,当然要来请谋士相帮。

印光法师又讲:“汝是何等根机,而俗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

谋士不失心,英雄已失心,故谋士可救英雄也。

做事要有背景

背景使人显眼。

做人可以来去赤条条,但做事一定要有背景。

刘伯温的背景就是他是一个大儒家,在他身后有孔子孟子程子朱子,刘伯温有四书五经为他撑腰,来头大了。

正是因为刘伯温有了儒家的身份背景,所以在元末这样一个急需民族文化以及文化人的时代中,易于崛起。

人们可能不认识刘伯温,但一定会认识儒家,认识孔夫子。正是刘伯温有了儒家的背景所以得到人们的承认,得到英雄们的承认。

有了背景,又得到别人的承认,于此,才有了做事的环境。

背景是做人的筹码。

背景有干大事的人所需的光环。

有大背景的人就是接近于成功的人。

到处都已为他布好景,他只需要登台唱戏就可以了。

识人在操纵之先

彼此有兴趣,操纵就容易。

从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可以窥见,在朝代更替当中,在风云变幻、事事难以预料的时代,识人用人之道是变幻不定的乱世中永远不变的操纵经学。

乱世出英雄,然也!而乱世当中到处都是英雄,一时让人眼花缭乱,虞假难辨。英雄多了必然有假冒伪劣的。要想知道谁是英雄,谁是狗熊,必然先要学会分辨,学会识英雄。否则一旦认错了人,一生都将为人所累,不待功成名就,就已然是一次失败了。

刘伯温有个同学误跟了陈友谅,结果身败名裂,跟着他的主子一起完蛋。刘伯温对此吸取了极深的教训。

先不忙操纵他人,一定要搞清楚对方状况再说。

彼此有兴趣,操纵就容易。若无兴趣,谈何操纵?

有人看中刘伯温的才干,请州府之长予以重用,然而刘伯温仅得了一个府判的小官,不与兵事。这种视璧玉如瓦砾的人一定不是英雄。不识人必然不会用人,不会用人又岂能成大器!刘伯温不肯与鼠辈为伍,不肯耽误自己。于是拿出大人物的风范,弃官回家。一直到真龙出现,这才又出山。

操纵他人从训练自己开始

今日收心,明日收伏众人。

忏云法师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A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倘若肯修又如何?那么就大有可为。今日你自收其心,明日就可以收伏众人。越收心,越能放出光明来。夜明珠白天不收心,晚上怎能大放光明?

刘伯温出山前收心做学问,并非志在做学问,而是通过学问收心。学问学问,世上还有什么学问大过此心?

刘伯温有个著名的故事,讲他与一头牛对话,最后被牧童教训了一顿,于是从那以后刘伯温就大长智慧了。所谓大长智慧,就是去掉智慧,做一愚人。

那日,刘伯温闲步村外,见一牛卧于溪边。

刘伯温问:牛儿牛儿,你想喝水,还是想吃草?

刘伯温此问其实是问自己,那时他还没有决定到底去帮陈友谅,还是帮朱元璋,故有此问。

他想了想,代牛儿作答:我是牛,是牛就要吃草,又要喝水,我两样都要。

刘伯温又问牛儿:牛儿牛儿,你能不能同时吃草又喝水?

他又代牛儿回答:我不能同时吃草又喝水,要么只喝水,要么只吃草。

刘伯温又问:“先吃草还是先喝水?

他又代牛儿作答:“先吃草能饱腹,水到处都有的喝。”

刘伯温又问:“牛儿牛儿,草吃太多没有水喝又怎么样?”

话还没问完,旁边的牧童跑过来告诉他:“我的牛儿从来还遇到过你说的这些问题。它只知道渴了喝水,饿了吃草,饱了躺下睡觉,需要它干活时就去干活,去去去,读书先生,不要影响我的牛儿休息,一会儿它还要犁田呢。”

刘伯温大惭而去。

相对而动不可久蛰

决心有多大,机会就有多大。

黄岩人方国珍占据温台、庆元等地,骚扰浙边,而当地官员只顾抢掠民财。刘伯温见地方政治混乱,又有匪寇骚扰,便请地方政府清剿匪寇,然而地方政府置若罔闻,此乃意料中事。

于是刘伯温为自己下一步要做的事找到借口,他招募同志,组织乡勇成军,剿匪清寇,名声大振。犹如死潭的睡龙,醒后破水冲天,让人为之连连赞叹。

刘伯温此举要是在平时就叫造反,但现在就不叫造反了,叫义举。义举乃义士所为,刘伯温就扮演了一回义士。忽而谋士,忽而义士,都为了起事!

云峰禅师说:“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

正是如此,刘伯温不可能没完没了的隐居,该出手时就出手。大丈夫相对而动,好比龙飞九天,不可量也。

刘伯温的隐居和义举都表现了他干大事的决心,刘伯温的决心不变,就会从中侍机而行。因为决心有多大,机会就有多大。

摆出架子更受人尊敬

只当老板的手下,不当手下的手下。

在朱元璋恭请刘伯温出山前,朱元璋手下大将胡大海听说刘伯温厉害,闻名而往聘,被刘伯温谢绝了。刘伯温看不起胡大海么?错,刘伯温也很尊敬胡大海。胡大海是一代名将,海内称雄,刘伯温知他有大能。但刘伯温为何不理胡大海?因为他还不够资格!试想:胡大海是朱元璋手下,刘伯温跟着胡大海干岂不成了朱元璋手下的手下?这是掉身价的事,万万不可做。

刘伯温作为谋士,宁肯跟随落难的主子,不愿跟随得势的奴才!

这其中区别大了,一是地位问题,二是配合问题。手下就是手下,他都要听人指挥,怎么可以尽可能大地发挥谋士专长?

做事要直奔主题,做谋士要直接依附最高层,才能发挥智囊作用。

后来胡大海又请命朱元璋,携礼而往,刘伯温仍旧不答应。刘伯温再次拒绝胡大海是因为这次他仅仅是朱元璋的使者,而非朱元璋本人。如果刘伯温就此听从依然掉价,别人会这样说他:瞧,朱元璋派个人就把刘伯温请来了!这样他成什么了,因此刘伯温虽然心动,但身子不动,他在等待朱元璋更大的行动。

刘伯温越是难请,朱元璋越是想要,感觉此人果然名不虚传,神秘莫测。是大人物就要妄自尊大自大狂再加上工作狂,天下无敌。

大人物要有大人物的特质,就不能委屈自己,莲池大师说:“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此诗妙旨,是讲人要知足,去掉妄想。

去掉妄想,才能成就真正的自大狂。

自大狂好,人不自大,不能长大。人不自大,谁还会尊你为大?

去掉狂妄的自大狂是不可战胜的,一个人如果同时为自大狂与工作狂,则天下无敌。

刘伯温非常妄自尊大,他认为诸葛亮明显不如他,朱元璋要来求他才能得天下。可以说,刘伯温在当时是第一狂人!

刘伯温的狂妄不是乱狂,而是狂得有理。因为他确有一身非凡的本领,其谋略之深实为当世之最。他必须妄自尊大,才能显大。刘伯温不那么牛气,朱元璋干嘛又请他做军师,又请他做宰相?

做人立于世,识人重于名利。从刘伯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识天下者必能得英雄。刘伯温以狂妄的姿态考验朱元璋,正是为了压住这个狂妄的英雄,从而为日后自己在他手下做事争取到更大空间。朱元璋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不得不陪着些笑脸,来见这个当世第一狂人。

拒绝是一种诚意

拒绝不敷衍,拒绝是真诚。

刘伯温虽是谋士,但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对人要诚。因此他屡次拒绝各色人等的邀请。他以拒绝的方式来表达一种诚意,同时亦可以试探别人的诚意。

有本事才能干大事,有本事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有本事必有人来求。这就形同于撒网收鱼,不怕英雄不来。此为操纵经学之要略。

果然,英雄狗熊纷纷而往,前去请刘伯温出山。英雄自有无用武之地的时候,缺贤士而寡助。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候,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

刘伯温抓住各路英雄的心理,借而等待时机。

他擅长拒绝,同时也在散播一个信息:我在等待真正请我的人!

这种“求——拒——求——拒”的模式并非好玩的游戏,它同样在煎熬着双方的心。但为了真正的解脱,就必须一等到底。

天如禅师说:“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

这就是讲贤士期待明主的苦境,壮志难酬,英雄所悲。无人用我,谋士所愤。当拒绝一百个庸人后,刘伯温终于等来了命中的贵人,那么以前的一切都有了意义。

幸好有拒绝,使他得偿夙愿。

越混乱越有利

时机像墨鱼,越是一团迷雾越暴露自己。

时机不是等来的,而是在混乱中寻觅出来的。

元末天下大乱,刘伯温一双巨眼四处探寻。他看见朱元璋异军突起,便知此人定有所作为。

其实在当时,朱元璋只是众多义军中的一路,一开始只是个小角色。

刘伯温慧眼识英雄,在一片混乱中看出了一条清晰的主线。朱元璋为人仗义,仁义而狠毒,恰似刘备占人和。元末政权已接近崩溃,朱元璋又占天时。一个又占天时、又占人和的人显然大有前途,刘伯温如果连这点都看不出,他就不是刘伯温了。

在混乱中见世相,这实是一种大能!非有大智慧之人不能为此也。

翠岩禅师说:“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

此中妙旨在于和光同尘,但已超然物外,所以能在混乱中见主线,在沉没中攀木舟,处乱世而得福。

既然弄假就要成真

如果说谎是为了表诚意,那就不叫说谎了。

两次聘请后,朱元璋又致书固请,伯温于是回书慨然道:“我昔游西湖,见西北有异云,曾谓是天子气,十年后当应在金陵。今朱氏创兴,礼贤下士,应天顺人,我不妨前往,助君一臂,也不枉我生平志愿了。”

真话变不成假话,但假话可能成为真话。刘伯温精通星象之学。他借星象之气的谎言来打造朱元璋。

如此,在这句谎言中,刘伯温自己受益,同时朱元璋亦是受益者,一举两得,成就一番大事。

弄假成真是操纵学中一种有胆有识的手段。

假话作为手段,而不作为目的,这便是假话的长处。真真假假,在他人恍惚之际,先发制人,于此,假可成真。

英雄与谋士见面分外亲

主动出击,可为主人。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终于打动高人的心。刘伯温反复斟酌,决定主动前往,抛开一切伪饰,以真心见真主。朱元璋闻伯温来见,忙下阶恭迎,赐以上座,从容与论经史,乃咨以时事,伯温应对如流,畅谈要策,共得十八条。

元璋喜甚,便道:“我为天下屈致先生,先生幸不弃我!如有指陈,愿安受教。”

伯温告诉元璋:“明公据有金陵,甚得地势,但东南有张士诚,西北有陈友谅,屡为公患。为明公计,必须扫除二寇,方可北定中原。”

元璋蹙额道:“这两人势颇不弱,如何可以剿灭?”

伯温答道:“御敌当权缓急,用兵贵有次序。张士诚只能自守,尚不足虑,陈友谅劫主称兵,地据上游,无日忘金陵,应先用全力除了此害。陈氏灭,张氏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造成王业,明公曾亦设此想么?”

元璋道:“先生妙计,很是佩服,此后行军,全仗先生指导!”

伯温慨然允诺。

元璋请伯温人住礼贤馆,留伯温人主军务,事无大小,一律咨询。伯温感知遇之恩,遂一意参赞,知无不言。

元璋呼伯温为先生,而不直呼其名,还每比伯温为张子房。所谓君臣相遇,如鱼得水。

从此刘伯温便忠心跟随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

两个人以上就有团队精神

有合作才有操纵。

朱元璋先后三次恭请刘伯温出山,好比刘备三顾茅庐,且一次比一次敬重。这里既显示出朱元璋的诚意,亦显示了刘伯温的重要性,各得其所。

刘伯温正是利用了君王礼贤下士的传统,反过来操纵君王,以拒绝开始,以合作结束,绝不作附庸,反而占主动。

二林禅师说:“莲华种子,荣悴由人。”我们把谋士比作莲花种子,那么他的枯荣就由自己决定。水生则荣,陆生则萎,刘伯温人主朱元璋幕府,如鱼得水,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善用人,此人必成大器。不助可成大器者,又将自己置身于何地?于是,刘伯温以应天顺人的名义,去助朱元璋成就大业。

刘伯温开门见山上陈十八条,在智慧与谋略上给朱元璋一个下马威。朱元璋有如拨云雾而见青天,自然叹服,从此不敢直呼刘伯温其名,而以先生相称,并请进礼贤馆,入主军务。

朱元璋操纵天下,刘伯温操纵朱元璋,他以乱世为棋,将朱元璋这个乱世之雄玩于股掌之间。其手段为人惧,更可为人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