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6167500000012

第12章 受众对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心理期待

一、越过篱墙关照大千世界受众的心理需求

研究受众对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心理期待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提升服务理念——让节目主持人从自己的身份定位上彻底认识到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就是“公仆”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这是培养和提高一线主持人具备受众和节目所需要的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和创造能力的认识前提;二是确立素质标准——受众对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心理期待为我们对节目主持人的评价、选拔和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的参照系;三是研究聚焦民心——这种研究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研究,是服务性、实践性、发展性都很强的学科,这种特性决定了其研究绝不能是象牙塔中空对空的“夸夸其谈”,也不是关起门来的“坐而论道”,而必须越过篱墙关照大千世界中普通听众和观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心理需求。

受众期待包含四个重要方面:期望目标、期望水平、期望值和接触频率。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期望目标就是受众期望能够从节目主持人那里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期望水平就是受众希望从主持人节目中获取的信息在量和质上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期望值就是受众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能够从节目主持人那里获得这种满足的可能性有多大;接触频率就是该主持人节目的收视率、收听率有多高。这四个方面对主持人节目的传播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对主持人自身提出了一定要求,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规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

受众对节目主持人的心理期待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物态,而是一种需要不断外化的能量,在本质上是由于需要与现状存在落差而产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在受众接受主持人节目的过程中,这种力量可以直接推动受众作出能够满足自己期望的选择;而对主持人来说,也可以间接推动主持人为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而对节目不断加以发展;这种内在驱动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受众对某种节目的接触率。没有受众的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都会成为失去生命力的“痴人说梦”。所以,检验和鉴定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精英品格的标准应掌握在广大受众的手中,而且这个标准是动态的,它会随着受众对主持人节目主题、内容、形式、风格等多方面心理期待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受众对节目主持人心理期待的实质,就是受众希望主持人在节目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受众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主持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尽量缩短自身品格与受众需要的差距,不断满足受众对主持人节目新的期望,以保持传受双方在供需关系上的一种动态均衡。

社会的民主进步和经济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人们期望大众传播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实现与媒体传播者近距离接触、民主对话、平等互动、个性化、细分化以及传播主体人格化等,形成一种接近于人际传播的新传播形态。而主持人的出现则实实在在地体现和适应了现代社会中人们与日俱增的对于大众传播的平等权、选择权、话语权、监督权以及传播风格个性化、传播形式互动化、传播范围国际化、传播内容细分化的需要。可以预见的是,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必然推动人类不断产生对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心理期待,同时也必然催生更多新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从而也不断呼唤新型节目主持人的不断涌现。

实际上,节目主持人适应受众对节目的心理期待的探索过程,与受众对节目内容、形式、个性风格的探索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因为受众在日常接受主持人节目的活动中也在逐渐地探索节目的改进与发展,从中积累新的期望;而节目主持人日常的传播活动也是对受众的更高期待的一种积极的适应和培养。

二、受众对节目主持人角色期待的深刻内涵

(一)“职业功能”的心理期待

梅尔文·德弗勒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在1976年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中阐述了一个基本假设: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站稳脚跟后,人们就会与媒介形成一种双向的依赖关系。“人们越是希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有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越强烈。”媒介依赖心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受众、媒介和社会作为这一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具有各自的行动目标和资源,每个部分的目标和资源的性质都决定了系统中的各种依赖关系。社会机构和媒介系统会与受众进行互动,从而产生需求、兴趣和动机。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影响受众对媒介和非媒介信源的选择,从而导致他们不同程度的依附。如果说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信源的重要选择与依附对象的话,那么当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主持人节目更成为广播电视满足人们各种信息需求的最有价值的,因而也是最值得依赖的一部分。

上面所说的“价值”,就是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表示客体(事物)满足主体(人)需要的一种有用性、事物自身属性成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对象。人的需要和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媒介越能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其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可以说,媒介价值就是媒介所具有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素质的总和。它是客观事物属性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从宏观角度讲,媒介具有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需要的各种素质和功能,因此也可以说媒介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主持人节目出现后,就以其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传播形态的平等互动性、主持人语言风格的个性等特征吸引了广大受众的注意和兴趣。它之所以会大大刺激人们对主持人节目的依赖和期待,说到底,是因为人们对媒介的最根本的期待还是由主持人节目在完成大众传播媒介职业功能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所决定的。

主持人首先是一种为大众服务的信息传播职业的角色,所以大众对主持人的总体心理期待首先就是要提供优质的职业功能服务,其中包括传播信息、监测社会、传承文化、娱乐身心、促进经济发展等。而要满足受众对这些职业功能的心理期待,必然全面涉及主持人的职业操守和服务态度、传播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传播技巧的规范性和艺术性。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调查时发现,观众心目中理想的CCTV主持人的屏幕形象应当是:稳重大方、知识丰富且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等。这三者在调查的十项指标中占了49.2%的比重。比如对综艺娱乐节目,受众期待的必然包括:获取现代高水平的艺术事业发展的信息;欣赏具有高品位、高技术、富于美感魅力的艺术表演;通过艺术节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抨击社会的腐朽文化;获得身心休闲和娱乐享受;推动艺术事业在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这就涉及媒介的全部职业功能。

(二)“审美享受”的心理期待

对于任何一种社会交际和信息传播活动,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喜欢看到相关人和事物有比较好的外在形象和寄寓了真善美的文化内涵,以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效果。这就是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主持人节目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仅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一种社会行为,而且是一种审美性极强的文化传播活动。受众对主持人“形成最初印象的因素主要是认知客体的外部线索,如仪表、非语言表现、声调、面部表情和眼神等”。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实际生活中所处社会地位、个人阅历、文化修养、价值取向以及性格特征等差别,每一个个体都表现出多元化的动态接受需求。按照著名的霍尔模式中的接受美学规律,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社会谈判过程和话语斗争,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审美主义的自我创造。

受者与传者的关系变化是传播受众美学规律的核心,在接受需求变得日益多元和挑剔的现代社会里,节目主持人立场与受众立场的关系大致呈现以下三种:一是重合关系,二是交叉关系,三是对立关系。在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方式和过程中,产生美的手段丰富多彩,主持人通过言语因素和非言语因素的恰当运用,体现为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多形态并彼此协调的综合效应的美。要想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多借鉴接受美学的方法论,认真分析和研究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审美对象的关系,即主持人应当使节目传播内容与形式更好地适应不同群体的受传者的美感需求,从而让传播美学与接受美学相得益彰。

所以对广大受众来说,节目主持人仅依靠外表吸引人的“首因效应”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其美感魅力绝不能单靠漂亮的外表,如果缺少了深刻的思想和文化知识内涵,在屏幕上只能昙花一现。“随着认知的深入,认知客体的人格特质将逐渐成为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像白岩松、崔永元、张越等主持人,虽然长相一般,却凭着他们的气质、学识和才华,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节目,长期得到受众的爱戴和青睐。这是因为主持人在不同层面的语言传播形态中产生了不同的美感价值。除了外在美之外,像音韵美(如语音美、节奏美和韵味美)、辞采美(如准确、鲜明、生动)、幽默美、智慧美、风格美等,都是受众所期待的艺术美感魅力的一部分。

主持人要实现节目对受众的审美效果,首先必须认识到,节目审美效果的产生和大小始终要以受众心理为中介,始终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受众对美的接受程度。实际上,受众的审美认知在心理上通常有深浅层次之分。受众因为自身教育、性格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层次,从而获得不同的传播效果。其中包括:

(1)认知与浅层次审美。它仅仅形成于受众的感知层面,影响受众对事物不确定性的排除。衡量它的尺度,通常用受众对传播内容的“知晓”程度来表示。

(2)认知与中层次审美。传播信息不仅作用于受众的感知觉,还进一步影响其思维和情感。节目主持人在传达信息时,包含着对某一事物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并从审美的角度,用大脑进行思考、判断,作出相应的价值取向。衡量它的尺度,通常用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情感”深度来表示。

(3)认知与深层次审美。节目主持人通过传播活动,不仅作用于受众的感知、思维和情感,而且影响受众意志甚至行为。不仅要让受众认识到某种事物言行的价值,而且让受众在认识过程中,对这些事物言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它通常用受众对传播内容的“行为”程度来表示。

受众的审美层次决定于他们的审美需求层次。文化水平、年龄结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受众群体会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因而对主持人节目所传达的信息也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如很多香港市民喜爱曾志伟主持的一些“搞笑”节目,可是在中国内地许多文化人对曾志伟主持节目的品位与风格就难以认同。这也许是因为对香港许多普通市民来说,在紧张工作之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从娱乐与“搞笑”中获得欢娱、刺激与休闲;但追求艺术高尚品位的受众期待的是艺术欣赏层面的美感冲动体验。所以,传播媒介也要对受众需求有所区别。受众需求有正当和不正当、合理与不合理、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平庸之分,绝不能对受众需求不加区分地一味迎合,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现在有些节目由于主持人自身审美品位和素质的缺失,虽然也想从生活中捕捉到一些奇异的事物并将其提升到一个具有审美情趣的高度,以博大家一笑,结果却常常成为令受众啼笑皆非的笑料。由于这些主持人无法将审美生活化,只好将审美低俗化,这甚至还不是大众化的文化,而只能是大众不自愿接受的“化大众”的文化。

主持人作为“信息源”,其审美威信(知名度、可信度)与受众的审美需求的满足有直接的关系。审美威信是指传播者个人或群体的权威性对受众心理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标准。审美威信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信息源在受众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一旦某位主持人的节目深受受众喜爱和推崇,甚至成为“品牌”,就会产生审美心理上的“崇名心理”效应,甚至是“爱屋及乌”的“晕轮效应”。

(三)“心灵相通”的心理期待

曾经有人认为主持人节目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是主持人的语言技巧,但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亚里士多德在谈到“说服”的三个基本要素——传者、受众和信息的关系时说:对说服的效果,说话者的品格具有巨大影响力,它是一切说服手段中最有说服力的因素。主持人要做到与受众心灵相通,关键在于他的品格是否符合受众对他的心理期待。具体来说就涉及主持人能否以自己的真诚情感、朴实内容和平常心态与受众息息相通。

一是真诚情感。主持人诚信的形象是任何品牌节目的基础。这种诚信首先必须建立在对受众真诚、热爱的心理基础之上。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戴上宝贵的真实的桂冠的美,更美一百倍。”这就是人们对某些矫情、虚情、煽情的伪艺术嗤之以鼻的主要原因。

北京电视台《真情互动》节目主持人文燕,先后采访报道过两百多位残疾人朋友,堪称中国采访残疾人朋友最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正因为对残疾人的真诚关爱,她被选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火炬手。文燕对此感到无比兴奋,并满怀深情地说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原来文燕和残疾人朋友“缘来已久”,她除了经常在节目中跟残疾人朋友聊家常外,一场意外“磨难”更是拉近了她和残疾人之间的距离。2007年10月,她做了一个颈部的大手术,手术前医生说,可能会伤到声带,这意味着她将就此告别主持人生涯。这使她很痛苦,但她即使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也没有停止工作,而是做了一期特别的节目,讲述残疾人汤展中的故事。汤展中自幼失去双臂,用一双脚来吃饭、洗衣、写字、画画,家里没钱供他上学,他就用脚写字,卖字供自己上学,最终他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在节目中,文燕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激励着、感动着。她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她伸出手和汤展中的脚紧紧握在一起。文燕说,那一刻,她感到自己心里的结一下打开了。于是,她下定决心:“即使手术后不能再说话,也要成为一名手语主持人!”

文燕确实是在《真情互动》节目中与大家真情互动,尤其是这场磨难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并且把残疾人朋友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下面是她在《真情互动》节目中说的几段发自肺腑的真情表白: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正是我采访过的那些残疾人朋友们用精神鼓舞我、帮助我,传递火炬时,我会传递出对他们的关爱和感谢!

我想借这次成为残奥会火炬手的机会,告诉大家对残疾人朋友表达爱要从尊重、平等开始。身体的缺憾不是缺点,那是他们的特点。对于他们的特点,有时我们要学会视而不见,或许这也是一种平等。

一位脑瘫孩子的母亲告诉我,她最怕人们盯着她的孩子看、窃窃私语或理直气壮地给予同情的问候,她只是希望人们对待她的孩子就像对待别的孩子一样,拍着孩子的脑袋问:“小伙子多大了?”

过几天的残奥会上,我们将见到来自全世界的朋友,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强者,或许他们能做到我们能做到的所有的事,或许他们不需要我们帮助,但别忘了送给他们最美丽的微笑和最热烈的掌声。

二是朴实内容。语言是现实的窗口,真诚的语言装载的主要是朴实的内容。倪萍在主持《综艺大观》时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有一次她在节目中谈到“邻里之间”的话题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邻居是什么?是你正在炒菜,发现酱油瓶是空的,于是你就去敲门要点酱油的那家儿;是你出差了可以让他帮你看看门锁是否被人撬开的那家儿;是你家房子冒烟了能第一个去打“119”的那些人……

倪萍这段关于“邻居”含义的概括,完全不像一般的下定义那样进行抽象的表述,而是以唠家常的口吻,把自己对邻居之间那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亲如一家的真切体验化作一幅幅真实具体的图像,让受众从她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内容中获得对“邻居”确切的感性认识。

三是平常心态。主持人在屏幕上的一言一行,都要严格以“立诚”作为艺术的核心,以平常心、真实感贴近受众。虽然他们会显出某些不够完美之处,但是人们正是从他们的“不尽完美”的“大实话”之中悟到了一种真实之美、真诚之美,一种与伪善完全背道而驰的超凡脱俗的人格之美。罗曼·罗兰说过:“真诚,只有大的真诚,才能把人引向崇高。”在今天的社会里,受众对明星的崇拜心理日趋淡化,要求与主持人一起参与和互动的需求日趋强烈,如果主持人总想着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完美而缺乏“平民意识”,甚至为了表现“完美”而不惜去“扮演”或“掩盖”一些什么,那就很容易把自己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拉大而失去原来的“星光”。

(四)“公众人物”的心理期待

节目主持人是为大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职业工作者,一方面人们期待他们成为与自己心灵相通的老师和朋友,另一方面又常常用对社会公众人物的期待心理来要求节目主持人,甚至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偶像”或“大众情人”。由于节目主持人通过大众媒介参与社会活动,为全社会所瞩目的机会一点也不亚于许多领袖人物、体育艺术明星等公众人物,所以人们不仅对他们的主持艺术表现和传播效果感兴趣,甚至对他们的言谈举止、爱情婚姻、生活花絮、性格爱好、道德情操的关注度比对一般的公众人物还高。人们期待节目主持人不仅能全心全意为公众提供具有艺术个性的节目内容与形式,还应该具有为公众所信赖的“公众人物”那样的遵守公共道德、尊重社会公众、引领现代文明的形象。这就是大众对主持人的“公众人物”的心理期待。

在2008年9月19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里,“名嘴”主持人白岩松为国务院办公厅9月18日发出《关于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通知》叫好,他无限感慨地说:

过去曾执行的食品质量免检制度太理想化,太相信道德自律了!仅仅“产品经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监督检查均为合格”,“企业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等就可以免检,谁能确定其对这三次检查不是有备而为呢?为了牟利,免检后造假的短期行为常会发生。要把其看成坏人,开始就不相信他,要用制度来经常性地监督和约束规范,使之成为好人。所以,决策应建立在不信任之上,就像制定法律的前提就是不信任人的自律……

一位网友当天就上网评价说:

我过去曾以为作为名主持人白岩松只是嘴快,没有料到他的思想还这样深邃,思辨能力很强,善于、敢于独立思考。他说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触及深层次,给人以启迪。一个重点主流媒体的著名主持人的良知、理性和激情溢于言表,拳拳爱国为民之心十分感人。可见我们的主流媒体在新闻的公开和透明上,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个例子说明受众期待节目主持人能像公众人物那样来体现媒体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如果做到了,他们会给予巨大的鼓励和支持。但是如果违背了作为公众人物的道德规范,出现了行为失范的现象,受众同样会给予严厉的指责和批评,使主持人一夜之间声名狼藉。

有一次,上海某电视台一位颇有名气的女主持人在主持一档面向全国播出的娱乐节目中介绍一位女歌手时,竟然同搭档如此调侃:

你还记得(这个人)哦……她的好多歌我都已经忘记,就是这个人的名字也被我们娱乐圈淡忘很久了,但这次她还不错,搭乘我们的《加油!好男儿》这个盛事也可以重新恢复她的人气……

这个节目一播出,立刻引起了这位歌手在全国各地的歌迷们的强烈不满。受众在网上发出了上千条意见,抨击这位主持人公开在节目中贬损他人的失范言行所表现出来的浅薄与无知,更有些歌迷还搬出了以往这位主持人曾经同样贬损优秀女艺人的陈年往事,来说明这位主持人的“斑斑劣迹”,令这位主持人一时间四面楚歌、名声大跌。

(五)“平等互动”的心理期待

互动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现象。传播活动中的互动又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合作方式。社会越发达,交往互动的体系和目的就越复杂和多元化。就个人而言,交往互动是为了追求情感交流、物质交流、信息交流、商品交流等;就社会而言,交往互动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价值统一的社会,求得共识,协调行动,建立理想的社会。在传统的广播电视中,传者把持和操纵着话语权,不关心甚至漠视受众的反应,而受者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传者在思想、情感上对受者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难免有灌输之嫌,因而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许多传播学研究者很早就在思考的问题。加拿大传播学天才“怪杰”麦克卢汉在《传播工具新论》中明确指出:“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应该是那些包含了须由观众完成的过程的状况。”这其实就是一个通过相互理解、平等合作而达到传播效果的过程。

当今人类世界已经进入对民主和法制的诉求日益高涨的知识经济时代,广大平民百姓作为国家主体的权利诉求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自身的话语权和传播权。而实行互动传播也就成了当代电视传媒节目制作的主要趋势和提高收视率的保证。社会广大受众需要在媒体信息中寻找自己认知、态度和情感表现的参照物,而传者为了制作出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也必须追寻、了解受众的愿望、兴趣和爱好。这种两者之间的相互追寻,使得传播媒体由传统的“传者中心制”逐渐向“受者中心制”转换。如果在互动性方面跟不上,就很难获得大众的支持。我国公交移动电视数量的增加及规模的扩张是近年来一大亮点,其在传递新闻资讯类节目中所具有的优势日渐显露,成为这类节目的一个潜在强势传播载体。它最大的优势是:传播终端的移动性;封闭空间所形成的传播强制性;“化零为整”的传播形态的易受性;利用乘客乘车时的零余时间,见缝插针,简短快捷的便利性。但是公交移动电视的最大弱点就是它缺乏互动性,它的大部分节目只是一味地传输信息,并没有唤起受众的参与热情,完全置受众于自控的无序状态之中,无视信息的到达和反馈情况。有人指出移动电视的出现是“影院观赏强迫性”的回归,利用人群被动、空间集结的特点,收回了传统电视的遥控权利,其“强制伴随性”削弱了受众的主动性。这里的“被动”和“强迫”直指移动电视缺乏互动的致命弱点。当前,公交移动电视也不能避免此弊端。

主持人与受众互动的实施存在于主持人节目从策划、制作、播出到反馈的全过程。在节目策划和制作阶段,节目主持人可以通过“自我互动”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受众,以一个受众的身份设想和感觉受者的存在和反应,意识到他们的要求、愿望和情绪,将观众的心声、愿望和要求融入节目制作,在“虚拟情境”中完成主持人和受众之间互动的任务,这就是播音理论中所说的对象感的调动方法。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把嘉宾和少数观众请到节目现场或直播室,通过访谈、讨论或做游戏来做节目;或者加上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传播手段进行交流互动,满足受众在第一时间实时、同程参与和接受访谈的要求,这正是访谈节目能吸引大量受众的原因所在。在节目完成后,主持人通过受众的反馈对自己的节目有了一个更真实的了解,为以后节目的内容选择、形式创新和彼此联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主持人与受众互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萧伯纳说过:“人们通过镜子看自己的脸,通过艺术作品来看自己的灵魂。”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节目犹如一个珍贵的“艺术作品”,这个“艺术作品”绝不仅仅是节目主持人的“独立创作”,而是由主持人与受众在积极、平等的互动中完成的“集体创作”。这个创作过程不仅仅运用了语言,而且倾注了主持人和受众的心血。因为主持人和受众正是通过节目这一中介进行了心灵的互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受众期待的平等互动的内容是多元的:

(1)思想互动。埃弗雷特·罗杰斯在他的《创新的扩散》一书中集中阐述了这样一种“创新扩散理论”,它展示了大众传播中多级传播模式的运用效果。它认为在创新、决策的过程中,大众传播在提供戏剧性强和意义重大的信息时速度最快、范围最广;而人际传播则在信息扩散和劝服方面作用显著。罗杰斯等人认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能够将新观念带给人们,并劝服他们利用此项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S”形曲线的理论在市场营销、产品更新和传播内容与形式的生命周期这些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个理论正好解释了主持人节目中人们的思想互动的效果。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如果我给你一个苹果,你也给我一个苹果,那么我们每人都还只有一个苹果;如果我告诉你一种思想,你也告诉我一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人便有了两种思想。应该承认,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思想也同样存在差异。没有矛盾就没有统一,没有鉴别就没有真理。俗话说:“灯越挑越亮,理越辩越明。”理想的民主社会必然是政治开明、言论自由、百家争鸣的广阔天地,理想的媒体传播必然是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推陈出新,既求同又存异,既和谐发展又张扬个性。节目主持人虽然不是思想家,却是社会主流思想的代言人。主持人节目的思想互动,首先就是要通过节目主持人与受众就某些主题与观点,在思想认识的层面上进行平等、广泛、坦诚的交流,使得节目的受众在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判断以及重大的社会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发挥节目对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作用。

(2)情感互动。人是“感情的动物”,情感既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又是自我发展的重要心理动力。思想互动是为了求得认识的统一,行动的协调;而情感互动是既为了在共同情趣基础上升华为坚定、一致的追求和行动,也是为了获得某种情感宣泄的狂欢与愉悦。随着思想观念的日益开放,人的自我意识在增强,内心的情感世界日益丰富,表达情感、张扬个性的意愿也就更为强烈。因而,在现代传播活动中,传受者之间的情感互动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此外,节目主持人和受众都要以适度的情感来激活动机、启发互动。良好的情感氛围会起到强化两者之间互动的作用。

(3)经验互动。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往往离不开对他人经验的借鉴。但是人们又常常缺乏自知之明。一位哲人说过:“什么东西离一个人最远?任何一个认真观察过自己的人都会很不愉快地发现,一个人离自己最远。”而人们之所以常常不认识自己,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从自己与别人的经验交流中获得对比与经验。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镜中我”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应该学会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作一面镜子来不断认知和修订自我,以适应社会对自我的要求,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经验和能力。广播电视主持人通过加强节目传播中与受众的彼此互动,为大家的经验交流提供了载体和机会,节目中的传播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都会使接受者得到指导和鼓励,在经验互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展现自我、了解他人、认识社会并修正和完善自我,进而推动人的社会化。

(4)人格互动。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节目主持人“拼到最后是人格”,人格“不仅是对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描述,还是人的各种行为的动力系统。人格具有两个特性,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一是个性化。在主持人节目中,节目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人格互动往往是立体交叉的”。主持人按照节目的构思和主题,凭借各种符号中介,与受众进行性格、气质、经验的交流互动,相互影响,进而促进传者和受者人格的完善。因此,作为社会主流意识代言人的主持人,他的人格不仅要健康完整、积极向上,还应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个性即差异性,没有差异也就没有互动,这是建立人格互动的前提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