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哈佛东方新秀
6166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我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合于培养女儿

许多人问我:你怎么把你女儿弄进哈佛的?如果要说的话,那只是从小告诉她:自己多思想,想想自己,也想想别人,想想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否合乎逻辑(Make Sense),是否合乎情理(Reasonable)?

2004年12月14日,我女儿陈海雯接到哈佛大学的提前录取通知书,同时还接到获得哈佛大学每年提供39000美金奖助学金的通知。

2005年5月11日,海雯接到Elks基金会打来的电话,通知她从11000余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被选为全美两位“最有价值学生”之一,获得4年每年15000美金的奖学金。

《世界日报》、《巴尔地摩太阳报》、《新世界时报》、《凯特维尔时报》、《侨报》等许多媒体相继报道了海雯的事迹和学习方法后,引起了很大轰动。

我这个当父亲的也沾了女儿的光,一下子成了人们追捧的“名人”,被誉为“成功家长”,采访的、报道的、请教的纷至沓来,都向我请教活的“哈佛教子圣经”。

许多人问我:你是怎么把你女儿弄进哈佛的?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只是我从小告诉她:自己多思想,想想自己,也想想别人,想想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否合乎逻辑(Make Sense),是否合乎情理(Reasonable)?

这句简单的话,却是我多年心血思考的结果,也是我把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结晶用于培养女儿的惟一方法。

我本人没有上过任何名牌学校,只是出国前在中国科学院从事了几年电脑研究工作,有幸接触了当时中国一些顶级的科学家如卢嘉锡、钱学森、钱三强等以及他们的研究生,在中国知识和学术的中心浸泡得很深,体验得很深,耳濡目染,对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看得较透。

到美国后接触了许多美国的硕士、博士朋友。抱着一种对异域新鲜好奇的心理不断探究美国的文化和知识,什么都觉得新奇,因而就最容易吸收,对西方文化的未来发展就有所把握。

出于一个科技人员的探索心理,我将中国与美国作了一个对比。我觉得中国和美国的知识精英都是各自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和代表,从他们身上最能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精神,但很难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概括各自的特点和优劣,但从两国的这些精英身上可以看出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并没有多少聪明,只是觉得他们许多人学习和做事更多一点严谨,更讲究一些方法,更多地去琢磨其中的道理罢了。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文化的灵魂。

我从中意识到,除了先天缺陷者之外,大部分人的智力相差不会太大,关键是如何使用大脑。有些人只有大脑的记忆(Memory)功能,所以他们只会生搬硬套(Copy),只能是书呆子。所以要想聪明,还要用大脑思考(Think)功能,凡事除了听起来顺耳(Sounds Good),还要合乎逻辑(Make sense),就像是SAT考试讲究推理判断(Reasoning)。

经过简单地概括,就是我经常对海雯说的一句话: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道理。”

这句简单的话,内涵是多么的丰富啊!一直融入了海雯的血肉肌肤,伴随着海雯的成长岁月。

我本人是科技工作者出身,只知道探索和研究。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不敢说有什么指导意义的大道理。不过,从海雯刚到美国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一句英文还不会说时,我就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合用于培养女儿。

科学研究表明,混血儿大多非常聪明漂亮。我的女儿不是混血儿,但她却是东西方文化的结晶。她有幸出生在中国,有着中国悠久的文化遗传。她有幸成长在美国,有着美国新兴的文化滋润。作为知识分子的父母,我们又向女儿不断洒浴中美文化的雨露和阳光,因而,女儿很早就闪光发亮了。

这样说来,是不是我们的中国父母都需要把孩子送到美国接受教育呢?不是的。我的女儿有幸到美国接受教育,但对于一般中国的父母是不太可能将孩子送到美国学习的。我认为只要将东西文化的精髓集中滋润到孩子的身心,克服各自教育的弱点,吸取各自教育的优点,集中用于培养孩子,就能够培养孩子既具有中国博大精深文化内涵的修养,也具有西方发展未来科学精神的素质。

民族的文化意识真那么具有神奇的魔力吗?是的。有人说,只有东方文化才能拯救人类,21世纪需要东方文化来救赎;我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发展人类,21世纪需要西方文化来创造。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说,21世纪如果用东西方文化来创新人类,那么我们这颗人类居住的星球就会比太阳和月亮还透明!

我们的国家已往对外开放已近20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开放,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民族面对西方新兴的文化潮流,我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呢?到底应该抛弃什么呢?到底应该保留什么呢?到底应该怎样结合呢?我们现在应该有一个理性地清醒地认识了。我们古老的中华文化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如西方文艺复兴创造了近代巨大的财富和现代文明一样,都有着发扬光大的巨大价值和潜力。

我认为,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都不缺少文化,只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老的文化被尘封和淤积了,历史的长河干枯了,正如中国有句俗话所说,夜明珠掉进粪坑里放不出光来,我们需要用先进的文化来冲涮这古老的文化,淘出被埋没的闪光的文化夜明珠。

我们这个被淘洗出的东方文化夜明珠如采集点燃的火炬,需要广大青少年来传递,我们这一辈人都是过时的人了,而青少年代表着未来。因此,我们必须用西方文化冲洗过的东方文化来培养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使我们民族具有永远魅力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相互交融的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吸收与交融是最具有长远意义的,也是最深刻的。在培养孩子方面,更要吸收融合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因为孩子代表着未来,将这种世界的先进文化渗透到孩子血肉肌肤的成长之中,那么培养的人才当然就是世界最先进的人才了,当然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了,永远是时代的宠儿,永远是闪光发亮的明星。

文化教育如孪生姐妹,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集中体现在教育培养之中,文化体观于教育,教育需要文化的内容,文化需要教育的传承。因此,看一个国家的文化,主要要看这个国家的教育。

女儿考入哈佛大学,10多年来我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故事很多。我站在中美教育的边缘远观近察,对中美教育的差异感触颇深。相互一比较,对中美教育各自的优缺点就认识得较深。我不是走马观花地考察,也不是从既定的观念去研究,而是想说说自己长期的切身体会,也就有了写这本书的念头。其中当然也会说一些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缺点、坏话,不过就我内心而言,不论发牢骚,还是讲坏话,出发点总是想让我们中国人能更棒,在世界上更有地位,决无不爱国之心。

我并非认为美国的一切都好,它也有许多不足,但是中美的确有许多互补的地方,只要取长补短,合理取舍,优势互补,那就会创造神奇的。

中国过去的教育就是强调手把手地师徒似的传授技艺,虽然包含了许多人文情感的成分,但只能导致模仿造作,缺乏创新发明能力,非常死板机械,只能跟进,不能超越领先,只能是简单的制造,只能是作坊式保守式的小生产,这种观念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美国的教育则采取旁观地实践似的指导,一般教给方法和指导原则,以“不变应万变”,因此能够创新和发明,能够超越领先,这样就能够形成开放式的社会化大生产系统。如果将二者优势结合起来,岂不更具有现代科学意义。

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位成功者,至少不是太成功。我只能用我许许多多的失败教训和别人的成功经验来教育女儿,想让我女儿少走一些弯路。当然,我并没有给她指定哪条路,更多的路是靠她自己去选择,这可能也是我把女儿弄进哈佛的另一个因素吧。

本书中很多是以我女儿为例子,但我无意要突显其人,只是想引导他人如何进行个人奋斗,也无意要把海雯作为他人效仿的模范,搞什么“学习海雯好榜样”,如果是这样,那就根本不是我写此书的初衷。我只是想把我熟悉的事例和多年来我耳闻目睹的一些故事介绍给大家,让人们比较真实地了解美国教育,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用来培养青少年的成长。

海雯跟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我认为她不是一个“好孩子”。比如,她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她总是风风火火地与那些同学东一趟西一趟地,她总是说她妈妈口罗口罗嗦嗦,等等,然而就是这个“不是好孩子”的孩子,却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的孩子。

因此,我并没有完全纪实地描写海雯的成长经历和学习方法,只是适当地采撷一些事例,用以佐证和引申一些道理,以事带理,更多的是启迪,就是为了怕国人生搬硬套,模仿造假。

我知道,国内近几年出版过许多关于“哈佛家庭教育”的书,特别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罗列了许多所谓的“培养经验”和“学习方法”,好像编书一样全面而系统,掀起了一阵“哈佛教育”热。我当时也阅读过这本书,只是怀疑那些所谓的经验煌方法为何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了,如果是小说,还可以相信,但那毕竟是纪实啊!我想,一个女孩上了哈佛难道就成了神吗?那些“经验”和“方法”一般人是否受用得了呢?原窄本本照搬了又有什么用呢?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论是炒作还是什么,我认为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的“经验”和“方法”来堆砌砖头那么厚的一本书,这样很容易误导人们去生搬硬套,这是与哈佛的教育精神背道而驰的,也是与现代教育观念格格不入的。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唤教育需要大智慧。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听话”,我认为这是好现象,也是真实的情况,不可能将那些编撰的经验和方法用于孩子身上,即便用于孩子身上也是编织的紧箍咒和枷锁,不利于孩子良好地具有个性地成长。孩子是活生生的,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一个家庭也不相同。我认为,只要抓住孩子最耀眼的一个闪光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两个培养方法就够了,不要什么“经验”和“方法”都往孩子身上堆砌,这样会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的。

美国人的观念是:我就是我,没有必要用他人的模式来要求我要怎样做。家家经验不同,参考借鉴无妨,但不一定照葫芦画瓢。

有人说美国搞的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研究性学习,才造就了哈佛、麻省有好生源,进而成为全世界一流的大学。另一方面,则有人认为,美国的学生成绩普遍低下,目中无人,只能夸夸其谈,不用计算器连加减乘除都做不出来。再加上毒品泛滥、校园暴力、少年母亲等长期困扰美国教育的问题,似乎美国的教育又是一塌糊涂。

许多问题令人困惑,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政府法规以及社会影响,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罢了,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美国教育,其结论当然也就相差甚多。

海雯考入哈佛大学并不意味着她整个人生取得成功,用中国人的话说“大话别说早了”、“黄瓜还长蒂蒂呢”,但我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借海雯的东风,我从2005年开始在美国的《新世界时报》等中文报纸上发表文章,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以及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等,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此基础上,遂产生了写书的念头,想全面而精当地向同胞兄妹们介绍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培养经验和学习方法。

当然,本书还可能扯上一些与教育不太相关的话题,用意是让大家从教育入手去思考一些社会问题,我认为我们受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高考。教育培养出人才,既要被社会承认,也要为社会服务,还要从社会得到回报,从中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和人生价值。

从理论上讲,只要教会了小孩认字,他们就可以靠自学得到所有的知识。不论是哈佛、麻省,还是北大、清华,他们所学的教科书我想其他人也能弄到,并没什么真传秘籍,重要的是眼界、精神、理念和思维方式等等东西,而不是名校几年会比别处多灌入几桶知识。

我女儿毕竟只是即将踏入哈佛校门的学生,离成功还相距甚远。今天,几乎在所有美国名牌大学里,都不难看到中国学生的影子。不过,能进入像哈佛这样一所顶尖的大学,还是许多人的梦想。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一样能进入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高等学府,我不敢说有什么经验。

虽说每年都有不少中国小孩能上美国第一流大学,上哈佛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作为父母此时总是感到十分兴奋。我们的确有梦想成真的感觉,就像丑小鸭一夜间成了小天鹅。不过我想是丑小鸭还是小天鹅并不重要,昨天是海雯,今天还是海雯,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而已。海雯既不是“西屋”或“英特尔”科学奖获得者,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奥赛”;既不是私立贵族学校包装出来的,也没有参加什么特别补习而受益于高人指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传奇故事,她基本是靠自己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哈佛的。

有时,我也觉得我这个家长当得不够称职。在她初中毕业典礼大会上,她是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在鲜花、奖状、掌声和校长对她和她家长的祝贺声中,却不见我们出席。在所有老美家长为他们子女骄傲的时候,她感到了孤独。海雯一个人回到家里,打电话给中国大陆的奶奶,电话中她痛哭一场,她知道奶奶从小就最疼爱她。

海雯是获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2004年12月14日获得通知,真正到哈佛上课还要2005年9月,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但也有不好的方面,虽然提前录取不像提早决定那样别无选择,但已经失去再报考其他大学的动力了。原来计划圣诞新年假期还要多报几个大学,现在已不想了,因为报考一所大学除了要填写申请表外,还要回答问题,写作文等。除了史丹佛大学和马里兰州立大学的报名期限在哈佛录取通知之前,已经寄出申请资料外,其他大学就不再申请了。原来每天都挺紧张的,而这个圣诞节却显得轻松多了。

我说高考得满分,录取哈佛大学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该做什么还是要去做什么。中国历史上民间常把状元写入小说、戏剧中,把考试状元视为英雄一样,其实什么也不是,当你对人类、对社会还没有做出什么杰出贡献的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英雄或什么杰出人才。

就是就读了哈佛,在学业方面也会面临挑战。海雯考入哈佛大学,仅仅才是人生的开始,今后的路还长着呢!但她毕竟有了良好的人生开端,这对她的一生是吹响了成功信心的号角。

再强调一下,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末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书不是强调采取什么方法获得高分,也不是强调采取什么方法上名牌大学,因为这些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将来为社会、为人类能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才。

我再次申明,本书只希望您受到启迪并寓教于孩子,不希望您照搬而硬用于孩子,如果真能如此,那么,您就真正掌握了具有东西方文化结合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方法了。我想我也已达到了写这本书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