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管理的范式研究: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差异与融合视角
6165300000035

第35章 主要创新之处

10.2.1 提出并分析了创业管理演进的四个阶段

本研究因循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发展轨迹,将创业管理的演进归纳划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的创业管理依附于战略管理的低层次融合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的偏重效率、低创业精神的日本式管理阶段,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后期的强调变革创新、高创业精神的美国管理“再造”阶段,以及90年代末期至今的强调效率与创业精神平衡的管理高级融合阶段。通过分析认为创业管理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符合历史和逻辑的规律。

10.2.2 提出了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六种具体表现形式

在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融合形式上,本研究认为存在六种具体形态,表现为:企业家与经理人的融合,创业管理型思维与行政管理型思维的平衡,机会导向与资源导向的平衡,时间上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协调,新事业管理与老事业管理的平衡,以及传统控制与新型控制的协调。这六种融合或平衡构成了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主体框架。

10.2.3 论证了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组织基础

本研究通过分析认为,从企业内部来讲,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基础在于组织的多元性和融合性。在新的环境下,企业组织从形式到内容,已完全不同于稳定环境下的组织,新的组织需要适应动荡变化的外部环境,需要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研究提出了组织存在多元性和融合性两种特性。组织的多元性表现为组织内部的差异,而融合性则表现为多种能力的聚合。组织采取二元组织、能动型组织、细胞组织、个性化组织、模块化组织等多种形式。二元组织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二元组织,又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结构二元和情景二元。传统的研究将这两种形式分割开来。本研究认为这两种二元组织是企业持久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和保障,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同时,本研究还对其他融合性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它们都强调了组织适应变化的能力,都对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融合提出了要求。

10.2.4 归纳了中国企业转型时期创业管理的主要特征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锤炼,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创业管理上也表现出一些特点。一是在强调技术创新的同时,重视综合性的创新活动,表现为技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的结合;二是强调组织内部单位自主性作用的发挥。本研究中,有两个案例特别强调内部事业单位自主性的作用,海尔集团要把企业每个人变成SBU,泰安盐业公司通过绩效类比管理方法,发挥各单元自组织能力的潜力;三是驾驭市场的能力与内部管理的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一方面表现为从过多花费精力与时间寻找机会转变为同时关注市场机会与内部行政管理,中国企业家,包括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领导人的“双面人”的能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与市场经济环境共同演进;另一方面,企业从传统的控制方式逐步向以授权、信任、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控制管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