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探索与发展
6164000000068

第68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滨州学院 王越华

一、问题的提出

绩效一词最初含有成绩、效益的意思,随着该词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管理学领域,绩效开始被明确定义为管理活动的结果和成效。长期以来,在整个高校管理体系内是比较轻视绩效这一概念的,这主要因为:一则高校长时期内被定义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过分追逐绩效这一概念似有舍本逐末之意;二则高等学校毕竟不同于一般企业,其产品质量的优劣无法单纯用货币进行衡量,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健全。以上观点看似合理但实则不然,虽然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可以无节制地挥霍有限的资源,而且在现有的拨款体系下,高校也不具备无限制地获取资源的能力,换言之,对高校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将选取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管理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着评价高校资产管理绩效。

二、层次分析法理论介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A。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提出的,其目的是利用数学化的思维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变为定量计算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层次分析法通常按以下步骤实施。

三、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如上文所述,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高校资产管理绩效应按如下步骤实施:

(一)明确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的比率指标

本文将沿用萨蒂的9等级比率指标体系。

(二)确定影响高校资产管理绩效的因素

根据高校资产的特点,本文认为影响高校资产管理绩效的因素应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资产的安全保障因素。长期以来,由于产权的不明晰,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资产不实、资产流失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所谓的资产管理绩效事实上是毫无意义的。高校资产的安全性可以从制度的完善性、产权的明晰性、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等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2.资产的运行效率因素。资产的运行效率是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关键,其目的是明确资产的使用效率。资产的运行效率可以从资产完好情况和资产的共享情况两方面进行衡量。

3.资产的发展能力因素。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和科研需要,高校资产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增加,能否对这部分新增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也同样体现着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资产的发展性可以从速动比率、资产增长率、事业支出形成资产率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三)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因素权重

根据高校资产管理绩效影响因素汇总表,通过咨询高校资产管理领域的相关专家对各个因素进行评价,我们可以构建如下4个判断矩阵。

(四)进行一致性检验

因为二阶矩阵不需要进行一次性检验,因而只需要对其他三个矩阵进行一次性检验即可。通过计算可以求出三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分别为λ43、λ5=3.05、λ7=3.025.以此为基础,根据式(2)和式(3)可以求出三个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R,分别为CR40、CR50.043、CR70.022.因为当CR<0.1时,矩阵满足一致性需要,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上述三个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

以上述计算为基础,我们可以得出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

(五)相关指标评分

因为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中的相关因素及其权重已经确定,接下来我们只需要解决如何对相关指标进行打分量化这一问题即可。

1.定性指标。的相关指标可以发现,指标B1、B2、B3、B4和B5属定性指标。对于定性指标本文采取评分法,评分区间为0~100,0表示资产管理绩效最低,100表示资产管理绩效最高。

2.定量指标。因为各个定量指标的单位并不相同,为了确保测算的准确性,我们需要首先对这些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最常见的功效系数法消除指标的量纲,具体计算如式(4)

去量纲后的指标值=×40 60(4)

下面分别介绍高校资产管理绩效权评价模型中的定量因素B6、B7、B8去量纲的具体情况。

(1)速动比率(B6)。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Acid-test Ratio),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高校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企业中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1比较合适。考虑到高校不同于企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其最高值不应超过1.5,最低值不应小于0.1.

(2)资产增长率(B7)。资产增长率是衡量固定资产增长速度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说明高校资产增长的速度越快,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指标并非越高越好,因为如果该指标过高表明高校很可能处于一种盲目扩张的情形中。本文认为资产增长率的最高值应不超过0.8,最低值应不小于-0.5.

(3)事业支出形成资产率(B8)。事业支出形成资产率是衡量高校事业支出中有多少可以形成资产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说明事业支出形成资产的能力越强,当然,奢求事业支出完全形成资产也是不可能的,因而我们将事业支出形成资产率的最高值确定为0.5,最低值确定为0.01.

(六)等级评定

通过上述的权重计算和指标评分,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目标高校资产管理绩效的最终得分。为了更直观地评价该高校的资产管理能力,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等级评定体系来明确其位置。结合上文指标评分的要求,我们将等级评定体系每20分定为一个等级。

四、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应用举例

接下来,本文拟以B学院为例,运用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对其资产管理能力进行评估。

五、结束语

高校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尝试着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希望可以帮助高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发展。

当然,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所以上述结论更多的是一家之言,其中难免有许多偏颇之处,希望各位专家能够不吝予以指正。同时,由于受到时间和精力方面的限制,在指标选取和权重确定上未能做到尽善尽美,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在这一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细致地研究,得出更为令人信服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蒋洁:《功效系数法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载于《管理方略》2009年第5期。

2.伍海泉、赵金柱、周丹:《公共部门资产绩效评价研究》,载于《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9年第5期。

3.魏良华、李华军、邓彦:《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评估》,载于《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2期。

4.陈喜斡:《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分析》,载于《财会研究》2009年第15期。

5.王悌云:《企业绩效标准值下的财务指标无量纲化与评价》,载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