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以商业银行的日常核算资料为依据,总括反映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银行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编制和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为了实现财务会计报告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银行财务会计报告应向银行的外部使用者报告对他们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应实现下列目标:
(1)财务会计报告应向银行显在或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投资、信贷或其他决策有用的信息。
(2)财务会计报告应向外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分析其预期从银行取得现金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3)财务会计报告应向外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价银行净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4)财务会计报告应向外部使用者提供银行经济资源、义务和所有者权益方面的信息。
(5)财务会计报告应向外部使用者提供银行综合收支及其构成的信息。
(6)财务会计报告应向外部使用者提供银行现金流量的信息。
此外,银行在财务报告过程中,还应提供以下两方面的信息:管理当局完成受托责任方面的信息,包括银行资源的安全与完整、资源的盈利与效率、对不利经济冲击的防范、对技术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应对;有助于外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理解方面的解释和说明,也就是做到所谓的充分披露。
二、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主要信息
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来说,信息需求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对于信息的不同需求,银行通常只提供一种通用的财务会计报告,供报表使用者决策分析之需。根据财务会计报告决策有用的要求,财务会计报告应提供的主要信息包括:
(一)投资报酬
投资报酬是指银行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获利情况,也可以称做资本报酬。投资报酬反映的是在投资收回或资本保全基础上所获得的收益,也是对银行综合业绩的反映,投资者一般都非常关心资本报酬,因为有了资本报酬,说明资本得到了相应的保全。资本得到了保全,银行不但能得到持续发展,还可以将所获得的资本报酬用于分配,或者留存在银行中,再用于投资。
(二)风险
风险是指银行未来经营成果的不可预见性或不确定性。银行未来情况越不稳定、波动范围越大,对银行的投资和信贷风险就越大。一般来说,银行的风险越大,投资人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就越高,债权人要求的收益率也会越高。
(三)财务弹性
财务弹性是指当银行面临突发性的现金需求或投资机会时,能够有效地调度资金以适应变化的能力。财务弹性对银行的风险以及现金流量都有影响,它反映了银行对现金短缺风险的应对能力,可以降低银行由于现金短缺带来的风险。
(四)流动性
流动性反映了银行资产变现或负债清偿预计所需的时间长短。银行流动性反映了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性和财务弹性正相关,和风险与投资报酬负相关。流动性强的银行,应付突发需求和机会的能力就强,风险就低。流动性越强,财务弹性越强,财务风险也就越低。但流动资产的收益率会比非流动资产的收益率低。
(五)经营能力
经营能力是指银行维持一个既定的经营规模水平的能力。经营规模主要用企业在既定期间内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来反映,也可以间接地用银行固定资产的实物规模和网络普及程度来反映。经营能力不仅有助于报表使用者理解银行过去的业绩,也有助于报表使用者预测银行未来业务量的变化情况。
三、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和统一的要求进行编制。银行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过程中,应做到:
(一)真实可靠
为保证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在编制报告以前,应对各种会计账簿、账表、财产等进行认真审核和清查,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在此基础上,据以编制会计报表,才能保证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真实、正确。
(二)全面完整
全面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一方面要求银行按规定的项目和内容编报,另一方面要求能充分反映银行经营活动的全面情况。因此,各银行编制和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编报。凡国家要求提供的信息,银行应当按规定的要求编报,不得漏报。在编报过程中,凡要求填报的指标和项目,不得漏填漏列,任意取舍。
(三)编报及时
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编报及时,才能有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达到编报的目的。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月度终了后6天内(节假日顺延,以下同)对外提供;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对外提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银行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经本系统直属领导机构、审计机关、会计事务所审核后,按规定时间向有关方面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