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孤独的心灵
6161900000009

第9章 我想有个家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单亲家庭或战争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心理痛苦是难以言表的,甚至留下心理隐患,造成人格扭曲,一辈子痛苦不堪。

李某,男,是一位初二的学生,父亲和母亲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开始闹离婚,从小到大一直和祖母过。在没有父爱和母爱的日子里,他的不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常常看见祖母一个人在家暗自流泪。我问祖母为什么哭?她说是头疼,我还信以为真。直到爸爸妈妈离婚了,才知道爸爸和妈妈已经不再是小时侯爱我疼我的爸爸妈妈了,那时我真恨爸爸和妈妈!常写他们是坏爸爸和坏妈妈,我一直和奶奶生活,只有奶奶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可他们却很少关心和帮助我”这是他小学的一段日记。他奶奶的身体很不好,经常要去医院检查,不能生气,不能劳累,对他的要求也常常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而无奈,只能随之任之。他的学习成绩从此直线下降。自从进入初中以来他的成绩也一直不理想,上课没精神,下课喜欢趴在座位上,不和其他人交流。在加上又因为成绩不好而又受到老师的冷落,学习上没有自信,生活中缺少欢乐。

王某,男,15岁,某中学初三学生,性格内向。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30岁刚出头的母亲带着一个6、7岁的男孩生活,工作;孩子上学、家务都落在母亲的身上,生活很艰难。在王某9岁时,母亲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伴侣,想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不让孩子在一生当中有更大的缺陷。王某知道后,坚决反对母亲的这门亲事,并且不许母亲和任何男人来往,就是邻居的男同志帮他家搬煤气罐,他都不让,宁愿自己与母亲抬,也不让人帮忙,他怕失去母亲。王某看到母亲又要工作、又要照顾他,还得干家务,非常辛苦,于是8、9岁的王某就主动干家务,上下学不让母亲接送,还学着做饭,以减轻母亲的负担,只要母亲不再为他找后爸,他什么都可以做。他知道靠母亲一人微薄的工资养家,生活很紧张,所以,王某从来不要零花钱买零食,也不要母亲给买什么好衣服。一次,他在放学的路上,偶然看见母亲和一位男的并排骑着车子,有说有笑,他心里就不舒服,回家就和母亲发脾气。他在上小学时,从来不和小女姟玩耍。由于自己没有零花钱买零食。没有好衣服穿,在同学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于是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不善与人交往。等到上了初中后,班主任第一次让填写父亲的工作单位及电话,有的学生看到王某只填了母亲,就偷偷的传言:“王某没爸”,听到这话后,他觉得非常刺耳,好象同学们都在用鄙视的目光看他,他也自愧不如,常低着头,不敢看人,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但王某自小聪明,从小学到初二,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可他从不关心班集体,与同学交往很少,尤其不愿和离他家很近的、学习优秀的孙某同学说话,更不愿和他做伴回家,常常独来独往。他对入团不积极,到了初二,他还没写入团申请书,班主任给他做思想工作,他认为入团是个形式,是表面的追求进步。当老师问他为什么不愿和品学兼优的孙某说话、一起回家时,他说:“因为他爸在单位是个领导,有权,家庭条件好。”

小明,男,初一学生,父母离异。归父亲抚养,但因其父经济条件差,生活在贫困山区等原因,现寄养在伯父家。该生的伯父将他收留,但其伯母、堂姐是反对的。父母与他极少联系,问他:“春节有没有见到父母。”他说:“没有”。问他:“是不是很久没见父母了。”他说:“不是。”问他:“那多久前见过呢?”他说:“一年多以前。”问他:“那你想不想念他们?”他说:“不想”。可见他是极度缺乏父爱母爱,与父母感情淡漠。从小学到现在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小学老师基本上把他当成“编外生”,对他已不存在提高成绩的希望。同班同学认为他脏,行为怪异,称其为“白痴”、“垃圾虫”。同学极少与他交往,而且普遍讨厌他,仅有个别其他班的朋友。有一次,他学习上遇到难题向老师请教,有些同学甚至当着他的面说:“老师,你不用白费心机了,怎么教也是白教的,他是‘白痴的’”。在班遇到困难或受到其他同学欺负时,经常哭。班主任发现其行为异常,思想工作效果不明显,于是转介他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测验显示智力小明处于中上水平。

没有家的孩子像根草

家庭,社会的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便组成了这纷繁复杂的社会。无论是哪一位学生,白天在学校里接受教育,放学后都要回归各自的家庭。笔者认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都不一定能培养出品德好、成绩优、身体健康的孩子,更何况那些特殊的、残缺的家庭呢!家庭的破裂、双亲的争吵、一方的远走他乡……给孩子幼小的心蒙上多少阴影,带来多少创伤。对爱的渴望引发孩子多少伤感的泪水;欲爱不能又引发孩子多少无端的思念和憎恨。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幸的,也是无辜的。父母的不负责任,到最后都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应该说,这类孩子的童年是残缺的:他们得到的爱是残缺的;他们童年的记忆是残缺的;甚至他们的人生都是残缺的。

离异家庭对孩子教养常常出现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孩子当作出气筒“你怎么和你那个坏老子一样”“你真没出息,都是被你妈妈宠的。”

有些离了婚的妈妈或者爸爸虽然在离婚时力争对孩子的抚养权,但却只是为了不让对方得逞,或将孩子视为“人质”,通过控制孩子来报复对方。在这样的家庭中,妈妈或爸爸常对孩子过于严厉,百般挑剔,动辄指责孩子的某个特点;很少对孩子的痛苦和孤独加以慰藉,甚至将自己生活的不顺都归罪于另一方和孩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可能获得积极的成长动力,也不可能正确地看待和应对自己的处境,甚至思想感情和道德认知会产生严重缺陷。

误区之二:溺爱过分,包办代替“宝贝,世界上只有妈妈最爱你了!”

一些父母在离婚后,觉得有愧于子女,于是就把无限的爱都傾在儿女身上。在教育上放松了要求,在行为上过分溺爱,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生活上有求必应,情感上加倍满足,犯错误时舍不得批评,孩子不肯上进时总有借口,“谁叫他没有大树可依呢?”

天真、幼小和“一张白纸”的孩子,最需要家长经常性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但是溺爱却成了家庭中教育、引导孩子的障碍。孩子常常是在不知道错还是对的心理状态下干自己想干的一切,无法成为一个明辨是非、敢于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误区之三: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我累死了,你还缠着不放,去吧,自己去做吧,别烦人了!”

这样的声音时常在单亲家庭中萦绕。这一类父母大多对孩子缺乏责任感,漠不关心是自己的行为准则。虽然他们也扬言自己爱孩子,然而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爱。既没有与孩子共同体验忧乐,也谈不上过问孩子的学习如何。

另一类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是因为他们坚持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会自己克服困难。这类家长与溺爱包办一样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孩子的自控力,意志和责任心是比较弱的,需要加以培养,毕竟孩子年幼,有很多困难需要家长帮助的。

误区之四: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你怎么这么不用功啊,你怎么对得起我啊?”“你可要给妈妈争口气啊,给你那死鬼老爸看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普遍的心态。离异的家长更是希望通过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瞧,我一个人也能把孩子带好!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会导致态度简单、粗暴和生硬。

态度生硬,批评过多会导致孩子发现情感障碍及逆反心理、恐惧心理。甚至拒绝家长任何合理的要求。而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又会恶性循环,影响孩子正常的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

误区之五:将孩子扔给祖父母“孩子,我忙死了,你去外婆家住一段日子!”

离异后的男女要独自承担事业、家庭的重担,很自然地就将教养孩子的任务转移给自己的父母。隔代教育最常见的弊端就是:当孩子没有了爹,或没有了娘时,特别容易使老人将爱意调浓,而造成溺爱。这样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还有的老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两面人格,阻碍其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误区之六:将孩子当作生活的惟一重心“宝宝,你可要争气了,你是妈妈惟一的依靠了!”“妈妈以后就全靠你了!”

有些妈妈在离婚前就缺乏独立自我、职业目标和社会生活,离婚后,又陡然失去了丈夫这一重要生活支点,会把孩子变成自己生活的惟一目标,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影响孩子的心理。

误区之七:阻止另一方与孩子往来

“孩子,你爸爸不要我们了,我们也不要再见他了。”“宝贝,我们俩相依为命,没有你妈妈也照样过得好。”

很多家庭离异后,都千方百计阻止另一方与孩子往来。但是父母双方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功能是不可相互替代。特别是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是通过对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一方父母的认同机制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如果一方角色的长期缺失,会对孩子的双性气质的平衡、各种不同兴趣、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误区之八:教孩子憎恨对方“你爸爸是个坏人,世界上最坏的人”“我们现在这么可怜,都是你爸爸造成的!”

现在的很多离婚案,都是以一方伤害了另一方的感情居多,被伤害的一方难免会鄙视、憎恨对方,也会仇视那个第三者。他们往往会把这种仇恨带给孩子。从小就有仇恨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变得自暴自弃,充满仇恨情绪、自我和不信任他人。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有幸福的未来。

单亲家庭易导致社交障碍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父母亲情的交流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离婚不断增高,单亲家庭越来越多,持续性缺乏亲情交流,会使孩子从小形成心理缺陷,在长大后会逐渐表现出怕见人、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卑等症状,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

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认为是离异家庭。但随著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面对单亲的感受及调适也就有所不同。

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的女孩,过早出现性行为、早婚、早孕、未婚先孕和离婚问题,比双亲家庭的女孩多得多;男孩子更容易涉入暴力行为。而且这些与种族、家庭收入无关。残缺家庭的孩子中途退学,人数也高平常的2倍以上,学业成绩明显差于完整家庭的孩子,他们在学校旷课以及受罚比率也明显偏高。

离婚后,孩子大多和母亲同住,人们可能认为母子关系会更密切些,而事实上只有不到50%的母亲能保持离婚前那种融洽的母子关系,更多的是随时光流逝,母子关系愈加恶化。有些人认为,进入重组家庭,孩子生活会有显著改善,作为重组家庭的一员,生活中顿时增加了更多的兄弟姐妹,更多的亲戚,重新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着必然的优越性。然而,不幸的是,孩子面临的其它问题却抵消了这个优越性,对单身父母来讲,再婚会带来爱与幸福的新希望,而对孩子,同样事情却会诱发他们悲哀、愤怒甚至反叛的心理。也有调查显示,重组家庭的孩子更感到孤单、寂寞、无助。同时家长花在儿童身上的精力和时间,比原先家庭甚至单亲家庭都少得多,这些家长很少参加学校活动,不能很好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在单亲家庭里,由于父母一方的缺失,孩子往往会一方面缺少来自缺失父母那一方的父爱或母爱,而另一方面却背负着来自存留父母的超重的父爱或母爱,后一种情况称为“情感过剩”。这经常是单亲家庭给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恰当的教育环境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表现为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很任性,好胜心强,寻求各方面的满足。同时受不了一点儿批评,更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

因此,家长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多关心,要依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寻求恰当的教育方式既要防止“简单粗暴”又要防止“过度溺爱”。应及早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及时解决,不要让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最终影响子女的终生幸福。

给我一个家

家是什么?社会学家的说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文学家说是宝盖下面养着一群猪。究竟什么是家呢,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富翁醉倒在他的别墅外面,他的保安扶起他说:“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富翁反问保安:“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么?”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的,断断续续地回答说:“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由上面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家不是房屋,不是彩电,不是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物质的丰富固然可以给我们一点感官的快感。但那是转眼即逝的。试想,在那个空间中,如果充满暴力和冷战,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家,将不成为其家。而成为一个争斗的战场。难怪有一些大款自我解嘲道:“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既然家不是财富堆砌起来的空间。那么家到底是什么呢?家在那里?第二个故事将给我们较好的提示。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它发生在南非。在南非的种族分裂内战时期,许许多多的家族备受战乱之苦,支离破碎,房屋被摧毁,人民被屠杀,有一个大家庭原来有几十口人,最后只剩下一个老祖母和一个小孙女了,这个老祖母年事已高,病入膏肓,就等到天堂报到了。再活下去真没意思。但当她得知小孙女还在人间,老祖母便决心要找到她的小孙女,要不然,她睡不着,吃不香。为了找到她的小孙女,她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反侧数万里,找遍了非洲大陆,最后一刻,她终于找到了她的小孙女,她激动地、紧紧地和小孙女拥抱在一起,这时这个老祖母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到家了!”老祖母不缺钱,不缺财产。在她的心中,她需要爱她的亲人。需要那份特别的真情实感,两个相互牵挂的人就是家啊!家在这里上升为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一种支撑老人活下去的精神力量。概括的说家是爱的聚合体,试看天下之家,皆为爱而聚,无爱而散。

寻找自己的家,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的宿命。我们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家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范畴,正应了一句禅语:“佛在心中”。家又何尝不是呢?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家就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而房屋等物质全部可成为“庭”就这个概念来说,后者又是微不足道的补充。正确地认识这个概念,对我们的人生是大有裨益的,它让我们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只去追求“庭”而不去追求“家”。

年轻的父母亲们,不要为了自己的“爱”和“恨”,置孩子的幸福而不顾,肆意冷战,轻易分手,不管遇上多大的灾难,要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尤其要善待孩子,给“孩子”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