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是当今社会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与同学的交往是每个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通过同伴交往摆脱孤独与寂寞,获得归属感,这样才会快乐时有人分享,痛苦时有人分担,迷惘时有人指点,困难时有人援助,忧伤时有人安慰,气馁时有人鼓励。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对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孩子不上学,被许多家长老师视为心理有障碍的孩子,没有上学的孩子,在如今的社会里如同三等残废一样,很难找到好的工作,甚至难以生存。如何对待孩子厌学问题,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难题。
案例1、
小雯是一所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自从上高三开始她的性格就逐渐变得内向、不爱讲话、整日闷闷不乐、不愿与别人交往;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越急就越学不进去,因而她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许多,别人讲话她也不愿意听,总觉得是在耽误她的时间,一天她突然就不去上学了,这可急坏了家长。
小雯在学习上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学生,他考高中的成绩并不理想差几分不够重点,家里是多花钱才进的重点,入学后因他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妈妈更是对他给予厚望,全家的理想是考上厦门大学,可自己感觉考厦门大学的把握只有20%。于是,小雯干脆不去学校了。
案例2、
我不想去学校,我不愿见老师和同学。我偶然照镜子发现自己已经不会笑了。从小我就很内向,不愿与人有太多的交往,我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所以成绩一直很好,我在学习上体会着自己的价值。在同学、老师、家长的眼中,我一向是典型的好学生。可上了初中之后,我开始认真地分析自己:由于我在学习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课外知识面很窄,与同学交流就显得越来越少,常被人称作“不合群”。渐渐地,我的性格也朝着内向、孤僻的方面发展。现在我好想把眼前的书本丢掉,把成绩抛在脑后,可又面临着中考,不得不去学习,我好矛盾。也许在老师眼里,我是优秀的。可我自己知道,我好差,我明白不会与人交往对以后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我好怕。在这样的压力下,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我想我最终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我现在面临着交际与学习的双重压力,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案例3、
倪某,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逃学,不愿与同学交往。
倪某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几乎都是班上最后一名。性格上,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曾经因学习上的事对老师撒过谎。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
倪的家离学校比较远,他属于借读生。他的父母都是开出租车,平时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倪瑶交流沟通。唯一的交流就是问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长期这样,倪瑶也不再有实话对父母讲。倪瑶长期处于孤独之中、高压之下、悲观之间,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缺乏理解,心理负担过重,造成其性格的缺陷,形成自卑、压抑心理。这种性格进一步阻碍他交往的需求,导致他很少主动与人沟通,语言能力发展不足,这样,他更难与人交往,更加孤独、压抑。
倪瑶所在的班级,大部分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很机灵、活泼、性格外向。倪瑶在班上总是很“显眼”,经常考试不及格,题目做错,早读迟到……,甚至,老师说今天有一个同学作业做错了,全班学生会异口同声说是倪瑶。这种歧视导致倪瑶自卑、自闭,排斥在群体之外,他不愿、不敢,也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
学习的压力像座大山
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按年龄来编班,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可能在一个班内接受教育。加上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同的性格、行为习惯,每个班都会产生几个跟不上班级整体水平的后进生。这些孩子经常受同伴的歧视,挨老师的批评,甚至受家长的打骂。他们总是躲避着别人指责、轻视的目光,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不敢主动与伙伴、老师家长交往,不敢说出内心的渴求与希望。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同学的理解,老师的帮助,家长的呵护。这就形成了后进生敏感、多疑、封闭、自卑的心理特征,也导致这些后进生无法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缺乏交往的勇气与自信。严重的可演变成各种心理疾病,甚至自杀。
担心我的女儿
回顾我们人生所有经历中,也许最珍贵最美好的还是童年的记忆。童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甜美的梦,无论经过多少风雨,童年永远在我们心中随时给我们一种温馨、一段感动。小时候,我们追逐在田间的小路上,嬉戏在清清的河水中,我们放声高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天上无数的星星是我眼里最神秘的美丽,数着星星走过的童年是无忧的年代。虽然生活很贫困,但儿时的生活是浪漫的而快乐的。
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不知不觉,我已经从一个乡村儿童成长为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授,这是我做梦也不曾想过的,我的女儿也已经是西安市某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年,陪女儿一路走来,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比儿时富有多了,可看着从幼儿园开始至今,几乎没有休息日,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补习班占有的女儿,心中常常酸痛,甚至担心女儿那天承受不起,因为,有太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找我看病,让我对当今社会的中小学生的现状产生严重的困惑!
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人际交往是促进其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这一时期身心发展快,可塑性很大,接受能力强,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人格主要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孩子与人交往对他的心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书主要是探讨社交障碍问题的,可我现在怀疑我国的中小学生还有没有真正意义社交,生下来,是独生子女,被家庭宠爱,又背负着几辈人的期望,在幼儿园就被过度教育,从进入小学到考上大学,他(她)们的人生就是学习、考试,考试学习。他们的交往主要在家庭里,教室里,补习班里。他们的社会交往内容都围绕着学习,学习,再学习,成绩,成绩,再成绩!作为人类,社会交往并从中获得友谊、爱,体验快乐本是一种本能,由于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孩子的人生意义变成了考大学,孩子的社交内容被学习占满了,因此,中小学生的社交障碍问题也都与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厌学、学校恐怖、家庭逆反、上网成瘾、考试焦虑、抑郁、强迫、自虐、杀老师、自杀未遂、自杀……
我常常担心我的女儿,当她考得不好的时候,我就安慰她:“考不好没关系,考不上大学也没有关系!”,我女儿流着眼泪笑着问我爱人:“妈妈,爸爸是不是脑子有病?还心理学教授呢,他说考不上大学也没有关系!”,我内心祈祷:“但愿我有病,只要孩子不得病!”
中小学生厌学和拒绝上学
近年来发现害怕上学和拒绝上学的儿童少年病例明显增多。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让许多家庭痛苦不堪。
具体而言,导致这类儿童出现病症的原因复杂而繁多,但当前的应试教育压力下引发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国内学界通常认为,学校或幼儿园恐怖症可导致儿童拒绝上学。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远非如此简单,例如青春期后的青少年拒绝上学可能与该年龄段的叛逆心理、第二反抗期表现、人际适应困难或强迫性行为等因素有关,而非单一恐怖所致。
儿童青少年害怕学习和厌学而出现的直接表现即拒绝上学。有关儿童拒绝上学问题,目前在称谓和界定上仍存在争议。早在1932年,美国的Broadwin提出,不上学的儿童主要由逃学(truancy,也称怠学)行为引发,并将这类问题归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1941年Johnson提出,由儿童分离焦虑引发的拒绝上学实际上是恐惧心理的作用,并首先提出学校恐怖症(schoolphobia),特指那些对学校特定环境产生异常恐惧并强烈拒绝上学的儿童,认为其属于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类型。20世纪50年代,有一些教育界学者提出拒绝上学(schoolrefusal)的概念,定义那些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不上学行为,其基本背景仍是儿童与母亲的分离焦虑和对学校的恐惧。因此,这类拒绝上学与逃学有了本质的区别,后者指伴有品性问题和反社会特征的不上学行为,而拒绝上学并无明显反社会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拒绝上学之称谓在日本应用得尤为广泛,以致日本学者称“拒绝上学症”(又称不登校)是日本本土文化的独特现象。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相当于我国教育部)每年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中,“不登校”被视作最严重和最受关注的青少年行为问题之一,而且近年来发病率递增趋势十分显著。但在美国精神科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1994)上并未将其列为独立的疾病单元。
笔者认为,拒绝上学症较学校恐怖症在发病年龄和本质上有很大区别,前者多发生于幼儿和小学阶段儿童,主要由适应困难和恐惧情绪所导致;后者则多发生于青春期(小学高年级至高中甚至大学)以后的学生。拒绝上学行为包含了厌学、独立意识、违拗和对立情绪等因素,与学校恐怖症可以是连续体抑或独立发生,即学校恐怖症持续至青春期也可转化为拒绝上学症。拒绝上学症发病年龄有3个高峰,且与发生原因密切相关:3~7岁为第1高峰,大都与入托、入学时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有关;9~12岁为第2高峰,主要与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冲突、更换学校或班级等因素有关;13岁以后更倾向违拗性抵触上学,主要原因包括学习困难、在校遭受欺负羞辱、学绩挫败、家庭问题、心身症、友谊危机、师生冲突、厌学、情绪障碍等。本症尚缺乏权威的流行病学资料,日本2002年度的调查小学为1/280,中学为1/37.有资料推测,学校恐怖症在儿童群体中发生率约为1%。学校恐怖症或拒绝上学症可发生于各种智力水平的儿童,低年龄组中女性多见,高年龄组似乎男性多见,发病率与儿童的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无关〔3〕。我国目前尚无此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相关原因
母子分离焦虑欧美学者较倾向认为,儿童拒绝上学与害怕和母亲(父亲罕见)分离有关。母亲初次送孩子上幼儿园或学校时,往往在个人过度保护潜意识作用下,表现出焦虑不安和不放心,这种情绪可潜移默化感染和投射到儿童身上,演化为儿童自身的焦虑与恐惧,并最终固化下来。分离时,儿童对母亲的态度多处于两难状态:既不想离开母亲,又怕不去学校而受到母亲责备,长期的矛盾心态就易发展为焦虑与恐惧,最终表现出诸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类的躯体化症状。婴儿期依恋障碍(attachmentdisorder)儿童也容易出现分离焦虑和学校恐怖症。缺乏同胞和手足情、缺乏同胞竞争、过早(2岁前)入托、周托或寄宿、寄养、母子过早分离(3岁前)等是导致分离焦虑的高危因素。另外,据笔者观察,学校恐怖症儿童的母亲或父亲也多表现为焦虑型或强迫型人格,对儿童的拒绝上学或表现过分忧虑和过分关注,或表现强制要求或情感排斥。少数患儿来自养育者虐待(体罚、辱骂、情感忽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父母感情不和、争吵暴力、父母离异的家庭〔5〕。
儿童自身素质学校恐怖症多发生于胆小拘谨、敏感、易感素质、行为退缩的儿童,常表现过分拘谨、喜好他人表扬、任性、不善交友、固执等。这样的儿童很可能来自于父母期望过高或父母对儿童评价过多的家庭,长期受此影响的儿童会变得对自身和环境评价过分敏感,过分在乎自我形象和自我感受(心理动力学称“自恋”),因而会无意识夸大对学校威胁的感受与评价。当儿童遭受学业失败或人际危机时,为维护“自我”免受威胁与伤害,从而采取拒绝上学。有些学校恐怖症儿童起初学习成绩优秀,但为维护个人学绩排名而超负荷投入学习,一旦遭受学绩挫败,会引起强烈的焦虑与恐惧,怕再度遭受失败而拒绝上学〔6〕。另外,青春期儿童的“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发展迅速,也可产生不符实际的“自我形象”,认为自己长得丑、长得矮、不善学习、运动能力不佳等,导致不愿去上学。方言重、肢体残疾、长相不佳、肥胖或瘦弱、身材矮小、长青春痘的青春期儿童也可发生拒绝上学症。
环境因素学校环境是诱发儿童出现学校恐怖症或拒绝上学症的主要场所,在学校遭受的生活事件或应激事件是最主要的诱因,如转学(班级)、学习困难、考试不及格、遭同学嘲笑或欺侮、校园暴力、与教师发生冲突、遭受体罚、与教师不“合拍”、失去友谊、教师期望过高、校规严厉、管教严厉、校内群体癔症发作等。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农民工子弟由外地转入城市学校亦容易出现学校适应困难和拒绝上学现象。
表现特征
最突出症状是儿童拒绝上学,按其程度等级可分为:①威胁或哀求父母不上学;②早上反复出现回避上学的行为;③早上反复“耍赖”,要求父母陪同上学;④偶尔不上学或缺课;⑤反复交替出现不上学、缺课;⑥在某一学期某一阶段完全不上学;⑦完全长期休学在家。
为达到不上学目的,起初在早上起床时借头痛、腹痛、食欲不佳、浑身无力等诉说得到父母同情,从而实现暂不上学,在家期间无任何异常症状,可安心读书、看电视等。但令其上学时就会哭泣、吵闹、焦虑不安,并伴随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尿频、遗尿等症状。若被强逼送到学校,表现为畏缩、低头、不与他人打招呼、不敢直视别人;上课时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不敢正视教师,怕提问;若被提问,则面红耳赤、手心出汗、心慌意乱、只站立不作答,或口齿不利、结巴重复。在校期间患儿恐惧心理异常严重,会不停给母亲或家人打电话,哀求哭诉,并强烈要求接自己回家,一放学就觉得如释重负,再也不肯去学校。病程中后期儿童还会出现家庭暴力,如通过毁物、攻击父母、自伤等达到不去学校的目的;接着出现情绪消极倦怠,从起初获允留在家里情绪马上平静好转,到后来变得情绪低落消沉、倦睡,后期可伴随出现某些精神症状,如幻听幻觉、心境不良和抑郁。青春期少年多呆在家里百无聊赖地看电视、白天睡觉、不愿人际交往、玩游戏机或上网,常表现为精神状态低迷、缺乏快乐感、昼夜颠覆、不愿与父母交流、无力和无助感明显,但一般无离家出走或反社会攻击行为。
本症有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①不想上学阶段。有可能诉说头痛、腹痛、发热,显得无精打采、疲劳、食欲下降、上学迟到早退、缺课增多、周末只呆在家里等。②拒绝上学阶段。早晨起床延迟,每周不去上学时间超过一半,开始明显讨厌上学,与家人吵架或违拗行为增多,甚至出现攻击暴力行为。③在家休息阶段。此期儿童自得其乐地呆在家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多外出,身体疲劳减轻,昼夜颠倒,即白天睡觉,晚上熬夜。④试上学阶段。在家就显得开心,提到上学仍显焦虑,也能够外出,开始关注同学或学校的事情,开始尝试去学校,但容易疲劳,缺课或迟到仍多见。⑤上学稳定阶段。容易疲劳,因小事激动或焦虑,仍时有缺课和迟到表现。
车到山前必有路
青春期儿童不上学的矫治较困难,一般心理咨询辅导收效不显著,主要还是靠家长引导与调整。基本对策包括:①不宜过分催促上学,或每天都问“今天上学去好吗”等,更不宜打骂、斥责、体罚和强逼送学校。②详细了解儿童在校情况。③常与教师保持联系,告知儿童在家情况,并聆听教师的建议。④平时多听孩子叙述,各方面的话题均可。⑤让孩子做些家务活,争取每天按时起床、吃饭和入睡。⑥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庭作业,即使孩子不做也不要责备。⑦上班的父母要常打电话回来问候,侧面了解儿童在家干什么,但不作过多干涉。⑧带领患儿逛街或征求同意下领到学校附近观察,并听孩子讲在学校的事情。当提出可以回学校时,家长不妨陪去几趟。⑨父母避免说有关学校、教师和同学消极意义的话,并且要注意自己保持快乐、安详的情绪,否则家长的不良情绪或表情易引起儿童的焦虑与不安。⑩尽可能减轻或消除家庭、学校环境致病原因,避免换校、换班级。尽可能让患儿感受做事成功的体验和喜悦,任何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均可;经常约患儿要好的同学来家一起玩耍和讲学校的事情。
特别注意以下情况,可能预示合并心境障碍或抑郁,应予积极的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①患儿说“一觉睡下再不起来就好了”、“活着真没意思”、“想死”、“我死了会怎么样”等;②情绪起伏特别剧烈,易怒,父母无法安抚;③食欲和睡眠规律发生较大改变,消瘦、生长发育停滞;④拒绝上学时间超过4个月,并且仍无精打采。总之,拒绝上学症可能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父母或教师要有耐心和思想准备。车到山前必有路,千万别往死路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