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孤独的心灵
6161900000005

第5章 太多的爱,我负担不起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痴心的。可是,如果这些爱的表达方式不正确,如过高的期望,失望,严厉的管教,会导致孩子的反感,甚至成为巨大的负担。

学生A

“我最怕我妈不满的眼神,我总让她失望,不是我成心气她,是她无孔不入地提要求。比如她打来电话,我的声音要是不响亮,她马上不满。她下面要说的话和一脸怒气我都能想像出来。她痛苦的眼神和不满像一盆盆污水,劈头盖脸朝你泼过来,不分场合地点,让你自卑,让你觉得对不起她,那可真是一把看不见的软刀子,扎着你,让你流血但不敢喊疼。”

我的父母对我的学习很看重,妈妈常在一旁唉声叹气,说她真是前世造孽生了我这样一个儿子。但我自认为除了理科之外,我很多方面都挺好的,尤其是人品。可现在这年头谁还看人品呢?就说上星期六,我看到父亲工作到很晚,周日早上就早早起床,给父母摊煎饼果子,给父亲的那套放了五个鸡蛋,给母亲的放了三个。看到他们起床了,我静静躲在一旁等着他们表扬我懂得孝顺。可哪里知道他们竟然冲我大吼,说我做事情不考虑效果,谁能够吃得了这样的煎饼果子,就像我的学习一样……没有想到我的好心竟然落得这样的结局。

学生B

还没到五年级,思扬(化名)就早早地为择校做起了准备。每个双休日,她都要辗转于多个教室,只为一张又一张更高等级的证书,因为妈妈说“那么多奖状都是学校发的,将来择校不管用,只有希望杯、PET2等高含金量的证书才可能在明年小学升初中时,凭借证书数量和质量的优势,争得某些‘好学校’的面试入场券”。像思扬这样,为证章而奔忙的小朋友并非个案。最让人感慨的一个例子是,一位孩子尽管手中持有41张证书、奖状,可她的父亲对孩子是否能进入好的初中仍十分茫然,仍然觉得女儿缺了奥数证书条件不够“过硬”……

“其实我也不想考,其实我想多玩一会,可爸爸妈妈一直说,进不了好的初中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以后就会找不到工作……”今年才四年级的思扬耷拉着小脑袋,没精打采地向记者解释自己拥有20张证书、奖章和奖状的原因。因为要考证,思扬已经很久没过双休日了。思扬的妈妈王女士给记者看了一张作息表:“周六早上思维训练、下午趣味数学、晚上要到钢琴老师那儿报到;周日一早学剑桥英语、下午去小记者班、晚上的时间则留给了快乐作文。”在这张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表上,记者诧异地发现,不仅双休日的日程“黑压压”一片,连周五放学后都被围棋两段辅导所占据。当问起比大人还要忙的小思扬“累不累、苦不苦”,她的小泪珠就扑簌簌地滑落,可嘴上却很坚定地说:“一点也不累”。思扬说:“我23日要参加中环杯复赛、29日还有个七巧科技的比赛,现在一定要认真复习,争取拿到好名次,给自己的简历上多加几项漂亮的成绩。”谈及女儿的考证经历,思扬妈妈王女士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孩子就读于向阳小学,周围的小朋友都很优秀。女儿PET1级合格、几块金章,剑桥少儿英语1、2、3、4级等谈不上出挑,加上学校年年给的奖状,似乎竞争力还不够,起码得要有一个奥数竞赛的名次、PET2级争取跳过合格直接考出优秀……这样一算,女儿现在努力考证如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学生C

一位高三毕业生在写给他的父母的信中这样说:妈妈,过几天高考就要发榜了,我非常感激您在高中三年中,特别是高三者一年中为我付出的辛苦。高三一年的艰辛总算熬过来了。现在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似乎又明白了许多。为了我顺利地升学,您、爸爸、弟弟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是这种照顾去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当时几乎压得我难以呼吸,从而干扰了我的学习……您和爸爸不止一次在亲友面前夸奖我,表示希望我能考上北京大学。进入高三后,这句话就象千钧之力向我压了下来。我记得您和爸爸多次对我说:’小彦,一定要上北京大学。’……我多么希望您们说一句:’考不上北大没关系,别的学校也一样出人才。’妈妈,您曾经多次询问我为什么眼圈发青,为什么睡不好觉,我怎么能说是您们的“信任”、“鼓励”困扰得我思绪纷扰呢……我觉得好像背着石板去考试,心理负担太重了。

学生D

太多的爱,我负担不起,

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八双眼睛盯着我,

叫我怎么吃得香?

四个大人围着我

叫我怎么轻松玩耍?

你们拿着放大镜和显微镜来注视我、观察我,

叫我怎么自由和快乐?

请允许我偶尔不想吃饭,

请允许我偶尔闹点儿情绪,

你们不要那么紧张,

那么难过,

当游戏中,

我处于弱势,

不必那么伤心,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请不要把我希望成那么完美,

你们太多的关注,

影响了我体验成长的喜悦,

你们太多的保护,

阻碍了我成长的脚步,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谢谢你们的爱,

可是,我更需要自由的天空,

请放松你们手中的线,

让我自由飞翔吧,

请你们相信,

我能行,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给我适当的爱就够了,

不要给我太多的爱,

把我层层包裹,

爱,是有重量的,

太多的爱,我负担不起,

期望值越高,失望越大。

独生子女政策从1979年开始在我国实施,至今有30年了。在这30年中,已经产生了几代的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只有唯一的“独苗”,家庭教育的重心就指向了这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孩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多年来太普遍的现象。独生子女家长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希望子女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孩子成为众人眼中的优秀的人是所有中国父母所梦寐追求的。有些家庭,甚至把希望全押在一个孩子身上,当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调查发现,许多孩子的问题大多源自父母,尤其是妈妈。孩子的心理障碍、情感缺欠、人格扭曲等问题,很多源于家庭中母爱的扭曲和教育不得法。

妈妈们总是拿一个理想的目标来套不断成长中的孩子,可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感情、独一无二的人。母亲将自己的教育理想统统投到孩子身上,不顾及孩子成长的时刻表,不顾及孩子的个性特点,不自觉地重复着过激的、情绪化的行为,用各种方式催促孩子奔向那个目标。一旦孩子达不到,痛苦就会随时袭来。为了摆脱痛苦,她们要迁怒孩子,把责任归罪于孩子。

家庭教育中“女人式的痛苦”,就是这种主观想像和客观事实冲突造成的痛苦。这种女人式的痛苦,一直在媒体上泛滥,反映是情绪化的,缺少理性思考和自我反省。“徐力杀母”后,社会只把目光集中在徐力身上,他是灾难的制造者,而没有理性的呼声,来唤醒母亲们自身的反省。

我们的主观愿望太强大,导致的痛苦也强大。现在孩子的好多问题,实际就一句话:父母不满意,随之而来的就是批评、指责、抱怨。像我一个朋友的孩子考上大学,本来是件高兴事,我祝贺她,可她一脸的不高兴:棒什么棒,又没考上北大清华。

很多家长这样要求孩子的:只要你爱学习,又懂得怎么学习的话,妈妈就放心了。一个人有好奇心,有学习的愿望,父母一生都不用操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只盯着他的成绩,看着他学习,孩子一旦对学习不再有热情的话,会导致厌学,以至于厌倦生命,中学生自杀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学习成绩稍差一些,假如家长总批评他,老师总打击他,同学总排挤他,他一定会厌学的。

母亲们的高标准、攀比心,失望和痛苦,让孩子产生失败感,自责,对自已失去自信,这对一个孩子心灵的损伤是很大的。带着这种心理长大的孩子,总对自己不满意、不认同。

咱们中国人的不快乐,现在已不是因为缺吃少穿,很大部分是教育带来的,是病态的。我们总为自己没达到、没得到的那个东西而苦恼着、难过着,不断地自我折磨。

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放学回家说:“妈妈,我今天考了90分”。妈妈立即训道:怎么才考90分,应该得100.你怎么那么马虎,不认真?第二天放学一进门小孩子就哭着说:“没考好,我只得了98分。”

父母总跟孩子做这样的想像推理:“你在班上要考不了前三名,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得不到高收入;得不到高收入,就过不上幸福生活……”

不难看出:一个孩子的成长与他的家庭分不开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父母的思想会无意识的内化到孩子的思想当中,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及时的鼓励,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只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孩子就如同一棵小树,父亲如同树根,母亲如同是阳光和水,少了哪一项因素都会使小树的成长受到影响,过多的暴晒和雨水也会让这颗小树苗干死或涝死。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不管我们作为父母的多么想保护孩子,他们一旦融入集体生活,就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会把这种“过分的关心”看成是很没面子的事。现在我们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父母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的身边,可是意想不到的伤害天天都在发生!这一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一位妈妈说,平时我对儿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可儿子对我却非常冷淡。我过生日那天,朋友往家打电话,恰巧我不在家,儿子接的电话。朋友告诉他:“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儿子冷冷地说:“我妈妈生日关我屁事!”听了这话,我的心都伤透了,每次他过生日,我给他买这买那,他怎么都忘了?

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虾,做好后端上桌,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

“别动!”她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这位母亲在讲述这件事时,眼含泪水。

一个贫困学生回家找父母要零花钱,父母说:“咱家哪有富余的钱,你上学的钱还是和别人借的。”孩子不领情地说:“你没钱干吗要生我!”

是孩子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是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里,它会马上本能地跳出来逃跑,可是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杯里,在水杯下放上酒精炉,点燃后慢慢加热,青蛙在杯中呆得很舒服,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温度,最后被活活煮死,却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其中的道理正如专家所说:“深度的爱比极大的恨对个性造就的扭曲更大,因为前者很难被溺爱的对象反抗,而这恰恰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特点。”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谅别人。

人生下来就有两种基本需求: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可以无限满足,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漠然,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的折磨与痛苦,而且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有的甚至会走向反面。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今天的孩子渴望被大人读懂。从物质世界看,他们的家庭收入已达到“小康”,但从精神世界看,他们的心灵却处在“饥饿”状态。他们需要被理解、信任、肯定。他们缺少的不是教育,而是缺少人文关怀,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能够抚慰他们心灵的沟通。

一位母亲对我说:“儿子上初中了,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我刚走进去,孩子瞪着两眼说:‘你给我出去!你不出去,我就出去!’”这位母亲怎么也不理解,自己从小带大的孩子怎么变得这样陌生?

这种现象极为普遍。父母与孩子交流方面的冲突日渐突出。

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对孩子的担心,慢慢转变为不放心和不信任。一些父母还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甚至用雇私人侦探跟踪的办法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们对此很有意见。

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需要尊重,需要好好维护他们的隐私权,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如果你不信任他,就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激化他们的逆反心理。

现在父母最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与异性交往,一旦发现马上如临大敌,一味压制、批评甚至责骂。

对于青春期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这种粗鲁的干涉不仅无济于事,相反还会将他们推向早恋。父母对孩子与异性交往的压制和打击,还会扭曲孩子对美好情感的认识。在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心中,对异性的朦胧的感觉是非常美好的,他们会非常珍惜那种感觉。可是父母的态度会让他们误认为自己心中美好的、甚至可以用生命去换取的情感,竟然是肮脏、丑陋、被人嘲笑、受到诅咒的东西,这种对情感的错误引导,会影响孩子成年以后对爱情、对异性情感的信任,甚至会影响他的整个婚姻和家庭生活。

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认为“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我们的家长总是习惯于不停地数落孩子的不是,却从没有意识到,孩子今天的所有表现,正是家长的教育造成的。正是家教的不正确,造成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现。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其实,我们的孩子到头来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能优秀,而是被父母耽误了。他指出,要培养优秀的孩子,当父母的首先要懂得用好7把工具。

1、“无条件的爱”——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

2、“鼓励”——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3、“表扬”——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地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对;

4、“确认”——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所以,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理解”——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孩子;

6、“陪伴”——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7、“批评”——“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评才有作用。反之,批评只会起反作用。

家庭教育切忌"四过"

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四过”现象:期望过高,开发过度,包办过多,溺爱过分。如此以往十分危险,必须努力克服。

现代家庭普遍是独生子女,“物以稀为贵”,加上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心态,在父辈祖辈的殷切希望下,很多孩子从小就做作"清华(北大)骄子,哈佛女生(男生)"的美梦。因此小小嫩肩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有多深重俗话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多”。从这个方面来说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最终将承受失败的命运,心理失去平衡,自我痛苦。因此,与其“望子成龙”还不如“盼子成人”。父母们不如放弃一些名利的追逐,多注意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感,尊重孩子的个性,发挥个人的特长。

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因此从孩子一出生,父母们就开始精心开发,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超过20%的学龄前儿童遭遇家长的提前施教。有不少孩子在上小学前就已经完成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和算术内容。现在的孩子学业繁重,他们几乎是全社会最苦的群体——“鸡叫而起,鬼哭而睡”。周末家长仍想方设法迫使自己孩子的参加补习班,特长班,提高班……据一个社区调查,只有5%的孩子不参加课外辅导,还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很显然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已经远远超过成人的八小时工作制,其结果是学生身心疲惫不堪,学习效率低下。孩子们普遍厌学。但是为了报答父母的良苦用心,只好忍气吞声,干着自己不愿干的事。记得有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子去年暑假参加钢琴九级考试顺利通过,父母在现场很开心,他们等着自己的孩子来报喜,哪知道女孩伤心地哭了,她说:“我恨钢琴,我恨你们。”真是令父母大失所望。据我所知,如此事例,不在少数。因此奉劝家长们给自己孩子的身心减负,陪孩子一起放松。

开发过度,造成孩子身心疲惫的同时,家长们便用“包办过多”来弥补。有的家长用小车对孩子进行接送,学校值日由家长代劳,有的吃煮的鸡蛋代为剥皮,洗衣服洗头更是家长的事了。据我对一个年级的400余名的学生调查,经常收拾房间的只占了12%,吃饭不挑食的占17%,自己洗澡的33%,自己能包书的19%。“包办过多”就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机会,导致当今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低下,这样就容易使孩子们导致心理障碍。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苗,加上学习任务繁重,可以说父辈祖辈对孩子是百般呵护。但是有不少家长完全是溺爱过度,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家长就立马作出快速反应。作业做晚了,次日家长打电话到校长室;孩子与同学吵架,家长就联系老师问个明白;孩子挨老师批评,家长就气势汹汹来校责问……有的家长甚至对自己的孩子自身存在的道德问题不闻不问,极力袒护自己孩子的缺点。“真是老婆别人的好,孩子自家的好。”这种过分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使孩子很难换位思考,很难懂得付出和回报,缺乏爱的能力,面对亲情、人情越来越冷漠。有位母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先动手打人,结果被那个另同学打痛了,第二天一早她就赶到学校责问那个同学,如此家长我真为他们的孩子担心。孩子误以为有了稳定山可以我行我素,滋生一些不良的习惯,到头来家长自受其害,自食其果,后悔莫及啊!因此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多经受一些挫折,悠着点。让孩子们先学会做人,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孩子,以尊重为先

有这样一个外国寓言故事:从前有个孩子非常喜欢家里饲养的一只小羊。每天放学之后,他时常一人牵着羊到山坡上去玩耍。每当他看到心爱的小羊有滋有味地吃着山上的嫩草就感到无比快乐。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那只小羊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把自己听来和从书上看来的故事和幻想都毫无保留的讲给小羊听,他觉得和羊在山坡上晒太阳是最幸福的事情。

可是有一天,一件十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疲劳过度,孩子躺在山坡的阳光下睡着了。当他一觉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心爱的小羊不见了。这只羊从来都不会走远。但是今天羊却忽然不见了。孩子焦虑地走遍了整个山坡,仍然没有见到小羊的影子,他哭了,因为他害怕永远也见不到这个最心爱的伙伴。天快黑了,他赶紧跑回家想把这件事情告诉爸爸,请他来帮助尽快找回羊。没有想到,当父亲听说小羊不见之后,什么情况也没有问候就举起了棍子,无情的棍棒把孩子打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额上流着鲜血。

“我只有这只羊,不把它找回来,你就别回家门。”说完,父亲就把它推到门外。孩子难过极了,他独自在山坡上奔跑。他边跑边想,越想越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打他,他又不是故意把羊弄丢了。

“羊不见了,我也从心里感到难过啊!”“如果找不到羊,父亲叫我永不回家,难道我还不如一只羊吗?”不久,孩子看到远处有一个小白点。当他走近时,看见了那只羊,它正在悠闲自得地吃着青草呢。

这时,受到粗暴对待的孩子一反常态,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去抱起这只羊,而是举起了一块大石头,“就因为你……,因为你父亲才会这样粗暴的对待我……”孩子一边哭,一边发泄般地将石头向羊身上砸去。

第二天,人们在山坡的一块岩石旁发现了那只已经死去的羊,而那孩子一气之下也再没有回家。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孩子心里当时有多么的痛苦,是他亲手杀死了自己最心爱的朋友和伙伴。

羊和孩子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做父母亲的下面几点启示:

首先,教育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先

一位哲人说过:尊重是教育的最高原则,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和教育实践中,省视一下自己是否有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地对孩子缺乏民主平等的态度,稍有过失或错误,就打骂出气,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无论年龄大小,孩子都有自尊,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不是泯灭其心。俗话说的好:树怕伤根,人怕伤心。一个人的成长可以没有鲜花和掌声,但绝不可没有自尊心,否则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与发展,甚至对成长产生严重的后果。

其次,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粗暴不是教育,是摧残和打击再省视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有缺点或不顺其心,我们缺乏耐心细致的讲道理。而是只图一时痛快,解决眼前的麻烦。

父母教育孩子要善于换位思考,讲究艺术和方法,以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去疏导孩子。前面故事中的那个孩子绝对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但父亲的粗暴野蛮的“棍棒教育”,竟使他变成了一个残暴的孩子,变成杀害自己好朋友的凶手。

最后,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考虑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弱,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有限。如果批评惩罚过多过度,容易产生负面效应,达不到教育的初衷。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打骂出来的。

表扬、激励就像春风、雨露,激励孩子迅速成长。作一个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父母,多用正面激励教育,少用批评等惩罚性教育,更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