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智囊现代释用
6158300000015

第15章 应卒:学会应付紧急事件

【冯氏智慧。

西江有水,遐不及汲。壶浆箪食,贵于拱璧。岂无永图?聊以纡急。果“应卒。”

【经典诠译。

冯梦龙认为,事情缓急,应对紧急事件往往能考验一个人的谋算和能力。

冯氏案例:心急不如行动

世上最好的成功都是靠行动换来的,尽管有些人心急如焚,但就是缺乏有效行动,结果成了一个“干着急”,常眼睁睁地看到别人赢得先机,以下例子可供参考:

“张良”高帝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急功不决。上在洛阳南宫,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偶语,以问留侯,对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诛皆仇怨,故相聚谋反耳。”上忧之,曰:“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数窘我。”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则群臣人人自坚矣。”乃封齿为什方侯。群臣喜曰:“雍齿且侯,吾属无患矣。”

温公曰:“诸将所言,未必反也。果谋反,良亦何待问及而后言耶?徒以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耳。”袁了凡曰:“子房为雍齿游说,使帝自是有疑功臣之心,致三大功臣相继屠戮,未必非一言之害也。”由前言,良为忠谋;由后言,良为罪案。要之布衣称帝,自汉创局,群臣皆比肩共事之人。若觖望自危,其势必反,帝所虑亦止此一着。良乘机道破,所以其言易入,而诸将之浮议顿息,不可谓非奇谋也。若韩、彭菹醢,良亦何能逆料之哉?

“孙权”濡须之战,孙权与曹操相持月余。

权尝乘大船来观公军,公军弓弩乱发,箭著船旁,船偏重。权乃令回船,更一面以受箭,箭均船平。△冯氏应卒之释用(一)

善于处理急迫之事在《智囊》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理急迫之术”,即人的一生中,大多数时候是按部就班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太大的变故,可是遇到危险、紧急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行事如何,就反映出了他的作风、品质的高低。面对危难临头,急迫的事件骤然来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此时又要忍什么呢?

危急情况发生时,因为人们大多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吃惊、恐慌。要忍危急,首先要沉着、镇定、果敢、自信,不为危难所吓倒,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样才能使他人不因你的紧张而更加恐慌和慌乱。其次我们应该看到危难已经临头,势态紧急,只有沉着还不够,忍耐住、控制住自己的吃惊和着慌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忍危急是善于通权达变,随机应变,引导着事态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中国历史上,多数英雄豪杰都敢于在危急之中,挺身而出,忍住内心的恐惧和无奈,大胆地面对,排除危险和急难。

史书记载,东汉的时候,大司马吴汉率军讨伐建都成都、割据一方的公孙述,进军蜀地。汉光武帝刘秀曾告诫吴汉说:“成都的敌人拥兵有十几万之众,不能轻视他们,打下广都,要固守。若是敌人来进攻,不要和他们进行正面决战,如果敌人不出兵,你则要想办法逗他来进行决战,时间长了敌人疲惫了,毫无斗志的时候,我们再大举进攻。”而吴汉打下广都之后,不听刘秀的叮嘱,率众两万余人,乘胜进军,抵达成都,且在相距20里地扎下两座营盘。刘秀闻报,大惊失色,下诏指责吴汉:“你为何擅自做主,不听我的劝告?你轻视敌人,孤军深入敌人腹地,且分营扎寨,万一敌人来攻,你首尾无法相顾,情况危急。趁现在敌人尚未合围,赶快撤军回广都!”可是为时已晚,公孙述已派人率10万大军来攻。一天战下来吴汉大败。在这危急关头,吴汉召集部将们说:“我们经过千辛万苦,转战几千里,节节胜利,最终攻入敌军腹地成都。现在不幸被围困于此,无法与外界联系,现在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抵抗,才可以转危为安,不然,只有死路一条了,各位,成败在此一举了。”于是吴汉关门闭户3天坚持不再出战,同时以酒肉款待将士,喂饱战马,以逸待劳。在寨中增设战旗,大放烟火,迷惑敌人,夜里则趁敌不备,率军衔枚而行,悄然与友军会合,协力杀敌。

古人说:“围棋制淝水之胜,单骑入回纥之军。此宰相之雅量,非元帅之轻身。盖安危未定,胜负未决,帐中仓皇,则麾下气慑,正所以观将相之事业。浮海遇风,色不变于张融;乱兵掠射,容不动于庾公。盖惊涛澎湃,舟楫寄家;白刃蜂舞,节制谁从?正所以试天下英雄。事急之弦,制之于权。伤胸扪足,倒印追贼。诳梅止渴,击背误敌。判生死于呼吸,争胜负于顷刻。蝮蛇螫手,断腕宜疾。冠而救火,揖而拯溺,不知权变,可为太息。”

这番话意思是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时,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郭子仪独自骑着马走进回纥的军营。这是宰相恢宏的气度,而非元帅轻视自己的生命。大凡在安危尚不明朗,胜利尚且没有决定之时,若是军营中的主帅惊慌失措,那么他的部下官兵也会气馁,在这个时候,正能看出将相的修养与造就。航海遇到风暴,张融脸上没有表现出受惊吓的神色;混乱的逃兵互相用刀砍杀,用箭射击,庾亮的脸色一点未改变。巨浪汹涌,寄居在船上;快刀乱砍,没有人指挥;此时正是考验天下英雄的时候。急如弓弦的猝至之事,要靠权变之计解决。射伤了胸部抚脚,假兵符追召叛军。曹操以假话使战士望梅止渴,李穆鞭打主帅以讹骗迫兵。判断死生于一呼一吸之际,在顷刻之间争夺胜负。蝮蛇咬手,宜迅速砍断手腕。穿戴整齐后才去救火,斯斯文文的样子让他去打捞落水者,哪里还来得及呢?

战场上要沉着镇定,才可取胜,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

南齐的张融,字思光,吴郡人,年轻时很有名气。他以船为家,有一次航海到胶州去,在中途海上遇上风暴,张融脸上一直没有出现害怕的神色。后来张融给齐做事,当了参军。

晋朝的庾亮,晋孝武帝时是太尉。后来被苏峻打败,带领手下10多个人坐小船逃跑,混乱的士兵互相用刀砍杀,用箭射击,不小心射中了开船的人,驾船人随着弓声倒下了,全船的人脸色大变,纷纷逃窜。庾亮脸色一点不改变,慢条斯里地说:“这种好箭法能够射中敌人。”大家的心才安定下来。前文中惊涛澎湃,舟楫寄家,说的就是张融;白刃蜂舞,节制谁从,是指庾亮。是说人能够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神情脸色却未改变,这种人真是英雄豪杰。

面对危急,除了沉着应对,不慌乱从事,更为重要的是善于处理,随机应变。

东魏侯景等人把独孤信围困在金墉。独孤信向北魏丞相宇文泰求援,宇文泰便带领军队前往。侯景等人的部队夜间解围跑了。宇文泰领轻骑追击侯景,追到黄河边上,侯景与宇文泰交战,后者的战马中了流箭,惊而飞奔,宇文泰从马上摔了下来,东魏兵赶上了他。宇文泰手下的人都跑散了,只有都督李穆在身边。李穆下马,用马鞭打着宇文泰的背说:“你这个陇东士兵,主将哪去了?你怎么一个人留在这里?”东魏兵听了,没有把宇文泰当贵人,继续向前追去。李穆把自己的马给了宇文泰,和宇文泰一起逃跑了。北魏将士见宇文泰复还,结果士气大振,又聚集起来,追击东魏兵,大破之。

事情危急的时候,如果以权变灵活的方法处理,便会绝处逢生或得到胜利,不然就会置于死地而且事情会失败。所以陆鲁望说:“如果蝮蛇咬了手,壮士应马上切断手腕。”意思是蛇蝎这些东西在你的手中咬了一口,你应当迅速地砍断手腕,稍迟一些,毒液便会流向肢体危及性命。这便是处理紧急事物的方法。

唐德宗时,有一奸臣叫朱,率众侵犯襄城。德宗征调泾原兵来解救。节度使姚令言带领5000兵士到京城。军士们冒着寒雨,带着子弟来,希望可以得到优厚的赏赐,然而来了以后,一点赏赐都没有得到,吃的仅是粗糙的饭菜,士兵们大怒,穿起铠甲,打起旗帜,大声喧闹。皇帝立刻命令赐帛,每人二匹,结果众人更加愤怒,把皇帝的使臣也射死了,之后进入城中。老百姓们非常害怕,皇帝和诸王公们跑到奉天去了。贼兵拥着朱入宫,住在白华殿,朱自称权知六军,派韩幌带着一千精兵,假称迎接皇帝,其实想袭击奉天。当时司农段秀实对将吏岐灵月说:“现在事情危急了!”于是派灵月伪称有姚令官的兵符,命令韩幌先回去。段秀实偷姚令官的印而未成,便用了司农印倒印在上面,派人追交韩幌。韩幌得到兵符后撤兵而归,段秀实用假印退了敌兵。

在危急之中,能做到沉着冷静,是可以化险为夷的必要条件。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大军前去攻打蜀国的时候,又派卫拿着符节带领一千兵马去监督邓艾和钟会的军事行动。

此回战争打得很顺利,蜀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刘禅只能投降,蜀国也就灭亡了。刘禅投降以后,邓艾便擅自对下属封官授爵,钟会又暗中打自己的主意,想反叛朝廷,独霸一方。

钟会想除掉邓艾和卫,以便实现自己的野心,就暗中向朝廷报告,说邓艾怎样怎样。皇帝下令捉拿邓艾,并指示用囚车把他装回朝廷受罚。

钟会就叫卫去捉拿邓艾,其目的是想借邓艾的手杀死卫,之后再把罪名加到邓艾身上,好收拾邓艾。由于卫带的兵很少,去捉拿邓艾,根本不是对手。

卫知道钟会不怀好意,想借刀杀人,可是,他作为监察官,又不好拒绝。在这种情况下,他便连夜进入成都,进城以后,他马上告诉邓艾手下的将领们,说自己是受皇帝的指令前来捉拿邓艾的,其他人都与此无关,若是谁赶快归顺,他的职务待遇一切照旧,若是谁敢违抗,就杀掉他全家及所有亲族。到了凌晨,这些将领们全都投降了卫,而邓艾还在营帐内睡大觉。天亮以后,卫乘车直接进入大殿的前面,邓艾还未起床,卫便把邓艾及他的儿子一齐捉住。

不久,钟会到了,他把右将军胡烈等不肯反叛的将军们请来,并立即抓起来关进成都城,接着就发兵谋反了。可是,由于士兵们都来自中原,他们思念家乡,不肯长期留在蜀地,于是,一听说钟会要谋反,城内城外顿时骚乱起来。

这时,钟会也紧张起来,他留住卫商量对策,并在竹板上写着“想杀掉胡烈等”字样,举起来给卫看,卫不答应,于是,两人的对立更加明朗化了。卫上厕所时,看到胡烈过去的勤务兵,就趁机命令他,把钟会谋反的消息迅速传达给部队。

城内剑拔弩张、杀气腾腾,钟会逼卫表态,两人把刀各横放在膝盖上,一夜未合眼。城外,士兵们不知所从,他们想攻城,可是因卫、胡烈等人在里面,又不好进攻。

正在此时,钟会叫卫去慰劳各路官兵。卫实在想脱身出城,但故意说:“你是三军的主帅,应该由你亲自去。”钟会说:“您是监察长官,应该先去,随后我再来。”卫便趁机走下殿来。接着,钟会又后悔了,他立刻派人叫住卫。卫急中生智,假装晕眩病发作,一下摔倒在地上。后来,他又喝了些盐汤不停地大呕大吐。平时,他便显得体弱多病的样子,这下子,更显得憔悴了。钟会派遣自己的亲信和医生去看,都说卫病得起不来了,于是,钟会便以为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卫把门关上,马上写了一篇攻打钟会的文告通知各路军队。这些官兵本来就想攻打钟会,现在有了卫的命令,天刚发亮,他们就向城内发动猛攻。钟会率领左右的官员拼命抵抗,最终被打得大败。

卫在十分危急的时刻,表现出了勇敢、沉着、镇定、机智的作风,可以坚忍危险,所以才获得了平叛的胜利,保全了自身。

清康熙年间,有一个同时活跃于政界和学术界的人物,叫李光地,他为清廷出谋划策,平定耿精忠叛乱,收复台湾,是一个杰出的谋略家。

李光地早熟早慧,好学深思,聪慧过人。9岁那年,曾不幸落入绿林大盗之手,可是他既能机智应变,又不屈不挠,最终竟说服对手,安全地返回家中。

当时,李氏一门聚族而居,人丁兴旺,家族中在外为官者不少,人们都说:李家“风水”好。周围山里有一个姓李的绿林首领,绰号“李大头”,手下聚有百把人。他看中了李家这块“风水宝地”,一心想侵占。

一天清晨,人们还在睡梦中,李大头率一批喽口罗杀气腾腾地占领了李氏祠堂。李氏一族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懵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族长召集族中的成年人在祠堂外的空地上讨论对策,李光地跟随父亲也来到了这里。

李大头一眼看到了眉清目秀、资质聪颖的李光地,突然想:自己的儿子已经8岁了,总不能接自己的班做强盗啊,应该让他去读书。若是能让眼前这个孩子去与自己的儿子做伴读书,该有多好啊。于是,他头脑一转,起了要把李光地收为养子的念头。李大头打开祠堂大门,指着李光地大声喊道:“喂,你过来!”

李氏一族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李父紧紧搂着儿子。李光地推开父亲的手,镇定自如地走进祠堂。

李大头见他来了,心里一阵高兴,马上派人传出话说:“一笔难写两个李字,你们若是同意把这小孩送给我做儿子,我带着他远走高飞,从今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就莫怪我李某人不客气了。”

李父抬起头,目光中带着爱怜与无奈,说:“问问孩子吧!”

此情此景被站在祠堂门口的李光地看得一清二楚。结果,他从容地高声对父亲说:“父亲,一切听天由命,您就答应了吧!”为了保全家族,李父权衡再三,只能点头答应。

这天,李大头对李光地说:“我们已是父子关系了,平常就要以父子相称。”他见李光地未答应,便狠狠地瞪了李光地一眼说:“你听到了没有?”

李光地撇撇嘴说:“你不是我的父亲,我怎么能喊你为父亲呢?”

李大头勃然大怒:“在认养仪式上,已经行过大礼了!”

李光地接口说:“那是我遵从父命,并不是出自本意。”

“我看你在耍滑头、嘴硬!”说着,李大头劈头就是重重的一巴掌,直打得李光地嘴鼻流血。李大头又把李光地关了两天,李光地还是不愿屈从。

盛怒之下的李大头,想了个坏主意。他命人把李光地关进一间空屋,把门窗关死,用灯向里熏,声称若是李光地不讨饶,就将他熏死。倔强的李光地始终不屈服,被烟熏了一天一夜。李大头估计李光地必死无疑,命人打开门看看。

谁知房门打开,浓烟散去之后,李光地揉了揉眼睛,却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这简直是奇迹!李大头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原来,精明的李光地发现靠门边的地面要低一些,门下也有缝隙,就趴在地上,用嘴巴靠着门边缝隙缓缓地呼吸。烟轻向上跑,地面烟雾浓度低,缝隙外又可以换气,因此,李光地能在满屋浓烟中幸存下来。

李大头心想:吉人自有天相,这小东西神态不凡,必定是有菩萨保佑,不知不觉中态度便软下来了。

李光地说话了:“上天保佑,我命不该绝!你懂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吗?”

“此话怎讲?”李大头心头一悸。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朝廷的军队一定要对你们撒下天罗地网,我看你是‘秋后的蚱蜢,蹦不了几天了’。你想想,自古哪有不败的绿林人?”李光地看了看陷入沉思的李大头,接着说:“官军要是抓住你,你全家人都得完蛋,你的儿子也不能幸免。我死了,我还有几个弟弟,我们李家还会代代相传。你的儿子一死,你家的后代就会断了,因而,我劝你要赶快另打主意!”

李光地的一番话,把李大头说得动了心。李大头与妻子一商议,只听妻子说:“这小孩命硬,将来必定会大富大贵。我们已是过了半辈子的人了,该为我们的儿子想想后路了。我们过了半辈子提心吊胆的日子,眼看儿子逐渐懂事了,难道还要让他继续过这种日子?我看不如把李光地送回去,把我们的儿子也托付给他家。保全了儿子,就延续了我们李家的香火,一旦我们有个不测,也不必担心什么。”

妻子的话正合了李大头的心意。于是,他派人请来李光地的父亲,将两个小孩都交给他带回。李光地依靠自己的机敏和倔强,奇迹般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逃离虎口,平安地回到了家中。一个9岁的孩子,在大祸临头之际,竟能机智勇敢地化险为夷,真是不简单。

真正的忍危急是善于通权达变,随机应变,引导着事态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容易使人想到前面《智囊》的“理急迫之术”的重要性!△冯氏应卒之释用(二)

越遇惊险,越能忍《智囊》提出“戒急需忍”的意思是:世界纷繁复杂,许多事情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变乱之忍的基本点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善于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应变,不拘泥于成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多变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二是要跳出思维方法的固定模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地看问题,不怕突发的事变。三是要临变不惊,临乱不慌,处理变乱要有恒心,有决心,有勇气,不能手软心慈。四是应当多注意总结、分析,在变乱发生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不至于事到临头,还不知如何应付,这样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五是面对变乱要积极地寻找处理变乱的方法,而不能慌不择路,毫无根据可循。

中国历代都发生过无数次的变乱,在这个问题上有成功地处理变乱的例子,当然,也有失败的教训。

三国时,中郎将张辽接受曹操的命令,屯兵在长化。临出发时,军中有人谋反。这天晚上,安静的营寨里,突然四处惊呼“着火了,着火了”,部队一下子从梦中惊醒,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下子乱起来。张辽处乱不惊,对左右部将说:“传令下去,这不是全军造反,是有少数人制造混乱,想以此扰乱军心,趁乱行事罢了。”张辽则率领亲兵数十人,在军营中端立不动,不久谋反的首犯就被抓住斩首示众,于是叛乱平息了。

对于变乱之忍,古人以为:“志不慑者,得于预备;胆易夺者,惊于猝至。勇者能搏猛兽,遇蜂蛰而却走;怒者能破和璧,闻釜破而失色;桓温一来,坦之手板颠倒,阙有谢安,从容与之谈笑。郭唏一动,孝德彷徨无措;壮也秀实,单骑入其部伍。中书失印,裴度端坐;三军山呼,张泳下马。”

以上古人举了一些实例来具体阐明他们的观点。其中有西晋大司马桓温来朝见皇帝,孝武帝下诏让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那时,首都流言四起,说桓温这一来,会杀了王坦之和谢安。王坦之十分畏惧,谢安却不动声色。桓温到了后,文武百官拜倒在路旁。桓温摆开军队,接见这些人。王坦之浑身是汗,衣服都粘在身上了,手中的板子也拿颠倒了。谢安却十分从容,坐在位子上,对桓温说:“我听说你是把守边疆的,不知你为何跑到首都来,你又为何在屏风后面布置那么多士兵呢?”桓温笑着说:“我也是不得已啊!”于是桓温便命令士兵退下去了。他和谢安开怀畅谈,一直到夕阳西下。

宋朝的沈括著有《梦溪笔谈》,对他在科学方面的贡献,大家早已熟知,而他平定乱军的故事,则反映了他在另一方面的才能。沈括在延州当知州时,大将种谔临时驻军在王原这个地方,正值天下大雪,一时军中粮饷供给不上。殿值刘归仁借口回塞内来取粮饷,私自率领士兵向南逃跑。3万多士兵一下子都溃退到塞内,乱成一团,当地的老百姓见此情景都十分恐惧。这一天沈括正要到城郊去为河东返回京师的统帅饯行,突然看到跑来了几千士兵,截住一问,才得知是回来取粮饷的。沈括问前边当兵的:“副都总派你们回来取粮食,主管的人是谁,他在什么地方?”士兵们说:“在后头。”沈括看到乱哄哄的士兵,立即下令叫他们各自回到自己屯兵的地点,没有命令不许到处乱跑。不到10天,溃散的士兵全都回来了。沈括依旧屯兵不动,刘归仁这时才匆匆赶来。沈括质问他:“你是回来取粮饷的,为何却没有种统帅交给你的兵符?分明是擅自南逃,违背军令。”于是斩了刘归仁示众,乱军一下子稳定了下来。

临变有制,通达变化,这是真正勇敢的人才能为之的事情。

在历史上许多变乱中,有些人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去解决问题的事例也不少。

东晋咸和二年(327),属后将军郭默假传皇帝的诏令,袭杀江州刺史刘胤,自己坐上江州刺史的宝座。消息传来,举国上下很震惊和气愤。陶侃得知这件事以后,也义愤填膺,觉得刘胤死得不明不白,里面肯定有文章。

陶侃召来部将说:“郭默骁勇暴虐,目无法纪,所到之处,洗劫一空,实在是国家的祸害、人民的罪人。现在假传皇帝的命令,捏造事实,杀死了刘刺史,真是天理难容,我决定兴师问罪,为民除害,伸张正义。”

将士们都提议说:“郭默假若不奉皇帝诏令,怎么敢如此放肆、擅杀大臣。要兴师讨伐,也应该等到朝廷下诏同意,才能进军。”

陶侃严正指出:“皇帝年纪还轻,和刘刺史没什么怨仇,这件事肯定不是他的主意,诏令肯定是假的。况且,刘胤向来对朝廷忠心耿耿,为朝廷所信任,出任江州刺史,政绩也很好,即使有点小错,也不至于处极刑!”他果断地下令出兵,征讨郭默。陶侃一面迅速派将军宋夏、陈修率兵据住湓口,自率大军继后;祖逖收复中原地区时,地方武装大多投降了晋。郭默降晋后,被封为属后将军。后来,他看到东晋王室内讧,从而又野性复发,飞扬跋扈。当他得知陶侃的讨逆大军已经逼近湓口,急急忙忙派使者送给陶侃许多美女和丝罗绸缎,又写了一封信给陶侃,谎说他是奉命行事,叫陶侃不要插手,否则,一切后果由陶侃自行承担。陶侃撕了信,抛弃了礼品,驱逐了使者,迅速督军自湓口沿江向武昌挺进,一日千里地直抵敌巢!

且说王导接到陶侃的来信一看,其中有句话说:“郭默今天杀了州官,便让他做州官,日后杀了宰相,难道就叫他做宰相不成?”王导看了悚然一惊,决定支持陶侃。王导回信支持陶侃出兵讨伐。

不久,陶侃就收到了皇帝的诏令,信心倍增。讨逆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武昌的形势岌岌可危。陶侃顾及郭默也是中原名将,智勇双全,如果与他最后决战,自己的力量肯定受到重大损失,最好能选择一个既能破敌又能保存实力的办法。

陶侃考虑到郭默的部将宗侯同郭默有杀父之仇,而自己同他是莫逆之交,何不利用宗侯这个内线,激起他的仇恨和怒火,让他寻机杀掉逆贼,或者做个内应,里外夹击郭默呢?从而他便写了一封义正辞严、文情并茂的信,派使者送给宗侯,接着调兵遣将,积极准备进攻武昌。

宗侯接到陶侃的信,读道:“…逆贼郭默本来胡将,不守王法,滥杀无辜,致使国家遭祸,人民受难。令尊大人以前被他所杀,刘胤将军也跟着遇害,我怕从此以后,朝廷没有安定的日子。如今,我奉命讨逆,为含冤死去的忠臣义士,伸张正义;为天下的穷苦百姓,撑腰说话。假如将军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助我一臂之力,或送首级,或做内应,为国家除害,为百姓伸冤,则是国家和人民的莫大幸福……”

宗侯读了书信后,心潮起伏,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为讨逆做内应。双方里应外合,陶侃最后打败了郭默。

在变乱之中,有些人临乱不慌,从而化险为夷,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

北宋宣和年间,国都汴京一派繁华。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总是笙歌大作,鹤舞龙翔,夜间则全城张灯结彩,五光十色,成了灯和火的海洋。男女老少倾城而出,富贵人家更是香车宝马,来到市中心。妇女们身披五彩,头戴翠冠,欢天喜地,去看灯会。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风流皇帝。有一年元宵,他在文武百官簇拥下来到市中心端门。“万寿无疆”的欢呼声如雷贯耳,灯会达到高潮。皇帝一时兴致上来,宣旨要给观灯的人们赐酒。人们潮涌一般地涌了过来,挤在最前面的人幸运地喝到了御酒。

有个女子因为喝到了皇上赐的御酒,欣喜若狂,心想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应当留下点什么才好,既有御赐金杯在手,为什么还要放过它呢?这金杯将来不仅价值连城,还能作为留传万代的珍贵之物……想着想着,手一闪就将这金杯揣入怀中。既揣了金杯,就不可在这里久留,她心里十分紧张,表面故作镇静,左顾右盼,想伺机挤出重围,但人山人海,一时挤不出来。正在这关键时刻,一个精明的侍卫突然发现少了个金杯,见这位女子正往外挤,便拨开众人,一把抓了她的衣袖。又一个高大的卫士上来,两人一起呵斥着,把这女子挟持到宋徽宗面前。

可怜这位天真的女子,此时跪倒在地,心思茫然,不知怎样是好。既已落网,别无他法,能否再生一计?她在心中暗暗紧张盘算。

幸好这女子聪明伶俐,且平时跟着父兄学得做诗填词,颇有文采。转眼时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马上编了一则故事,抬起头来,面对皇上,从容不迫地诵了一首小令《鹧鹕天》: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降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做照凭。

这真可谓情急生智,故事编得十分切时,切地,切人,表达得如此有文采和韵味,一下子就征服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徽宗原本就喜文墨,这一来听了此女的诗,心中更是高兴,便信以为真,拈须大笑,表示十分理解此女的处境。并称赞她才思敏捷,写得一手好词章不说,临变不惧,巧言相辩,当即宣旨:赐给这位才女一个御金杯,并派4名卫士送她回家。

这样看来,做人办事时要记住:越遇危险,越要忍耐!因此,《智囊》所言“戒急需忍”是绝不可忽视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