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6158200000026

第26章 重点突破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抓体制

理顺行政管理体制

成立“两湖一库”管理局。贵阳市于2007年11月30日专门成立“两湖一库”管理局,负责起草“两湖一库”保护的有关政策;组织拟定和实施相关规划等。“两湖一库”管理局打响“两湖一库”综合治理战役,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南明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城市绿化专项治理等工作,狠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执法,狠下决心关停、搬迁一大批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实施污染企业“退二进三”。

组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贵阳市于2012年11月27日在整合原市环境保护局、市林业绿化局(市园林管理局)、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基础上,将市文明办、发改委、工信委、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等部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职责划转并入,组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其作为市政府的工作部门,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贵阳市生态文明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围绕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部”、“参谋部”和“作战部”作用,肩负起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重任,全力以赴抓、实实在在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成立区县生态文明建设局。继2013年11月28日贵阳市首家区县生态局清镇市生态文明建设局挂牌成立后,贵阳全市十个区(县、市)均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局”,标志着贵阳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清镇市新组建的生态局,将整合环保、林业绿化、文明办、发改局、经信局、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等部门涉及生态文明的相关职责进行划转。其主要职责是统筹负责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林业和园林绿化、生态文化建设等工作。

更名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2013年3月29日将“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更名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扩大基金会的业务范围,拓展筹集资金的渠道,更广泛地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将募集资金用于生态文明示范项目建设、表彰生态文明建设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生态文明。

健全司法管理体制

成立生态保护庭。2007年11月20日,贵阳成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和“环保审判庭”,是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省委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是确保贵阳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创新举措。2013年3月1日将环保法庭更名为生态保护庭,截止到2013年5月共审结涉及水体、土地、大气等被污染的各类案件619件,惩治罪犯477人,成为一把“环保利刃”。

成立生态保护检察局和生态保护分局。2013年3月1日,贵阳市挂牌成立贵阳市检察院生态保护检察局和贵阳市公安局生态保护分局,系国内首家针对生态建设专门设置的检察机构和侦查机构,成立以来,生态公安分局已侦破多起环保案件。生态保护检察局和公安生态保护分局的成立,标志着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再开先河,生态司法管理体制已逐步完善。

专栏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思路

一面旗帜:高举贵阳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旗帜。

一个目标:2015年实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2020年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目标。一个理念:“四少四多”的工作理念,少砍一棵树,贵阳就多一分绿色;少挖一座山,林城就多一分秀美;少毁一池水,城市就多一分生机;少占一亩地,子孙就多一分福祉。

三个关系:根据陈刚书记关于要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提高速度与调整结构和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三个关系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转型和保护与惠民三个关系。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是既不能片面地强调保护而抑制发展,也不能简单地强调发展而放弃保护,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和发展中保护的有机结合;处理好保护与转型的关系,就是要通过环境保护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更好保护,做到在保护中转型和在转型中保护的有机结合;处理好保护与惠民的关系,就是要通过环境保护来实现环境惠民的目标,也要通过环境惠民来激发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做到在保护中惠民与在惠民中保护的有机结合。

21字方针:作规划、治环境、调结构、保投入、惠民生、建机制、强队伍。作规划,就是要按照陈刚书记的要求,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学规划、懂规划、用规划和守规划,加快贵阳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和各单项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划定城市开发建设的红线、绿线和蓝线,明确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可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不断优化空间格局,确保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治环境,就是要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确保水更清、气更净、林更茂。调结构,就是要坚持以加快贵阳市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和循环经济建设为切入点,促进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的建设步伐。保投入,就是要以“数据库、项目库、专家库”建设为支撑,不断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惠民生,就是要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环境惠民。建机制,就是要加强机制建设和创新力度,推动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强队伍,就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六大体系创建:第一,就是要以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抓手,积极推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建设,加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推进贵阳市生态经济体系的创建。第二,就是要以创建生态示范城镇为抓手,加大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贵阳市生态城镇体系的创建。第三,就是要以创建生态示范区(市、县)为抓手,加大水、林、气的保护力度,推进贵阳市生态自然体系的创建。第四,就是要以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展生态文明志愿者活动和建立生态文明基金等工作为抓手,加大生态文化知识普及和道德教育力度,推进贵阳市生态文化体系创建。第五,就是要以创建生态文明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医院等示范单位为抓手,加大民生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推进贵阳市生态社会体系的创建。第六,就是要以落实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考核和干部绩效考核机制为抓手,加大绿色政绩的考核力度,推进贵阳市生态政治体系的创建。

资料来源:贵阳市生态委《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2013年工作总结》。

抓载体

行动载体——三创一办

2009年贵阳市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作为载体,坚定不移地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2011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第九届民族运动会承办工作特别贡献奖”荣誉称号;2011年12月20日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从1999年开始,于2002年、2005年、2008年三次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2011年12月20日贵阳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创文”工作中,贵阳市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切实增强创建工作实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市服务管理,促进整体文明程度提升;着力改善保障民生,确保市民享受创建成果;动员各方参与创建,形成强力助创浓厚氛围。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贵阳市于1990年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2007年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2011年12月20日,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在“创卫”工作中,贵阳市坚持加强领导,坚定信心;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协力共创,全民参与;完善制度,依法创建;攻坚克难,重点突破。

协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贵阳市于2011年9月,成功、圆满、精彩地协办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贵州省、贵阳市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综合体育赛事。贵阳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编排文艺演出;抓好演练、冲刺活动;大力推进场馆建设;强化安全保卫工作;积极营造社会氛围;扎实开展备战参赛。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继“三创一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之后,贵阳市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重要载体。自2007年报经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同意,正式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创模”工作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创环保模范城、建生态文明市”工作机制。

2014年6月,国家环保部“创模”技术评估专家组对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进行技术评估,并召开反馈会议,反馈技术评估现场检查情况,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在反馈会上致辞,强调要继续高举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旗帜,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四大升级。

责任载体——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贵阳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一个重要文化载体,但同时也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政治任务。一直以来,贵阳市都强调要从政治和全局上扎牢思想的“篱笆”,清醒认识论坛年会的特殊背景和贵阳市应当扮演的角色,坚决贯彻落实细致、精致、极致的办会要求。同时,充分调动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发动市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和服务论坛年会,以实际行动维护、推广、提升贵阳形象。贵阳市作为举办地,是最大的受益者和责任方,务必自觉摆正位置,发挥好主力军作用,既抓重点又抓细节,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专栏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

布局模式——核心+联动+辐射圈层

核心圈层是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核心发展区域,位于中心城区;联动圈层是围绕核心圈层的联动发展区域,位于中心城区周边及外围区域;辐射圈层是利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平台和要素,带动发展、提升转型、适时纳入的辐射区域。

一城:科技创新城

两带: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南部现代制造业实体经济带

六核:六个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区、贵阳综合保税区、科技金融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协同创新区、双龙临空经济区

创新载体——贵阳中关村科技园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种创新,也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背后所蕴含的科技创新因子在贵阳得到发扬光大,这是贵阳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最鲜明的一个特征。2013年9月8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正式揭牌,北京市知名企业与贵阳各区(市、县)签署106个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465亿元。经贵阳市委、市政府研究成立了成立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筹备委员会“一办七组”工作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推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筹备工作。2013年10月出台《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引导贵阳市产业空间总体布局和各园区建设,2013年,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意见》。2014年1月,发布《关于支持和促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企业发展的意见》;2014年4月,发布《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园区整体形象。

抓项目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有机衔接、内外快捷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步推进铁路和货运枢纽建设,建成贵阳通往全国主要城市七小时干线交通圈;建设“一环一射两联线”市域快速铁路网;推进城市公交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步行系统、无障碍设施,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促进市域快速公路、农村公路及城镇市政路网的相互衔接,形成主要中心城镇1小时交通圈。

二是市政基础设施。加快水源工程建设;着力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加快建设天然气供应设施;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加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推进污水再生利用;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重点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置场、收运系统和餐厨废物处理利用工程;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

三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四是绿地及公共空间。实施通道绿化、立体绿化,推进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推进绿道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居住区绿化,提高城市绿化品位;规划布局一批体育、文化、休闲广场,积极开发地下公共空间,完善城市功能。

五是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建设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高速宽带、多平台传输网络,积极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物流、智能交通、数字城管、智慧环保、区域电子商务、“城市一卡通”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与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智慧贵阳”。

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

一是加快自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向产业、园区、企业集聚;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重点实施“5个100科技计划”:扶持发展100家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组建100个创新战略联盟;实施100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实施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培养、引进100个高层次人才。启动建设中科院贵州现代资源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中心。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把旅游、文化业发展成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现代物流业突破性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业和会展业;着力把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现代药业和特色食品产业;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提升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强化顶层设计,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总平台,确立“一城两带六核”产业空间布局,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9:42:54.1.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

一是实施“碧水治理计划”。全力保供水,确保贵阳城市供水长期安全稳定可靠;大力治污水,逐步建立污水治理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着力推节水,引导市民自觉自愿节约用水。

二是实施“蓝天守护计划”。通过推动无煤城市建设,切实解决废气问题;通过强化对各建设工地的责任追究和督促,切实解决粉尘问题;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城市200米以下通风走廊规划,切实解决透气问题。贵阳发电厂、贵州水泥厂等中心城区污染严重企业实现异地改造或关闭。中心城区基本实现生活燃料清洁化。控制和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实施公共交通清洁能源改造,2013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6.2%。

三是实施“绿地保卫计划”。在将绿环、绿带、绿轴、绿核固定下来的基础上,建设更多城市公园和湿地,坚决保护好两条环城林带,积极推进开采区生态修复,最大可能地修补“生态伤疤”。同时,积极推进朱昌生态文明小镇建设。开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加强环城林带等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绿地资源的保护,2012年基本完成主要交通干道可视范围内的生态修复。严格执行“绿线”制度和绿地系统规划,2013年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4.2%、43.5%。

“六有”行动计划

2007年年底,贵阳陆续启动以“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为内容的“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并将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

一是实施“学有所教”行动计划。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围绕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2010年前在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改扩建或新建6所中小学校,在县城改扩建2—3所公办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制标准化学校;开展高中阶段义务教育试点工作,2012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以上;切实解决“择校”问题,深化义务教育学区管理改革。

二是实施“劳有所得”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覆盖城

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援助机制,进一步强化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维权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2010年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4500个,完成“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的40%,确保“零就业家庭”户数动态为零。2012年全市城镇失业保险职工参保率达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三是实施“病有所医”行动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深入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开展惠民医疗服务,改善困难群众医疗公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证农村居民病有所医。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5%以上;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

四是实施“老有所养”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城乡老年人救助制度,优先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巩固城乡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医疗救助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2012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80%以上。

五是实施“住有所居”行动计划。完善廉租住房制度,逐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建立健全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实行严格的准入和退出制度等。2010年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2平方米的城镇低收入群体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2012年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六是实施“居有所安”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严打两抢一盗,保卫百姓平安”专项行动,巩固发展“平安贵阳”创建成果;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网格化巡逻;加强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加快科技防范建设步伐;加强城镇居民住宅区治安防范;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2012年群众安全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

“十大民生工程”

自2010年以来,贵阳市大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以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是就业和增收工程。深入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建立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引导企业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对困难群众实行价格动态补贴。着力提高农民工福利待遇,拓宽居民收入来源渠道,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92元,分别增长10%、13%。新增城镇就业2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是健康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扩大优质卫生资源覆盖面。重点建设城市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2013年减免城乡低收入和低保对象医疗费用3834.5万元,惠及12.98万人次。

三是普教优教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推进学区化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2013年教育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2%;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入选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

四是养老敬老工程。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与机构养老相配套、满足城乡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网络。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至134家,床位数13044张,在596个村建立了农村老年协会。

五是安居工程。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2013年,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7455套、竣工2806套,新增分配入住公租房2075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

六是畅通工程。着力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着力改善城市微循环道路系统,提高道路运行效率。大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建成“三环十六射”骨干路网;轨道交通1号线全面开工;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二期正加紧规划建设。

七是生态建设和整脏治乱工程。强化生态建设,巩固“三创一办”成果,深入推进“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实施乡村清洁工程。2013年实施石漠化治理17.2万亩,完成营造林24万亩,新增绿地103万平方米;城区清运垃圾量约为102.5万吨,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41%。

八是平安工程。深入推进“平安贵阳”建设,强化治安卡点建设,搞好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保持“双降”。

九是传统美德弘扬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弘扬传统美德与“绿丝带”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相融合,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十是扶贫济困工程。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快速反应机制。2013年,13.1万城乡低收入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02个贫困村实现“减贫摘帽”,荣获全省“整市脱贫特别奖”。

抓制度

健全法规保障机制

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绿化、市容整治、水源和森林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强化司法保障和行政执法,充分发挥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的作用。在《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等法规的出台过程中,采取开门立法的方式,让市民全面参与法规的起草,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立法工作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体系。以《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为指导,以《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为依据,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完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公共财政制度,设立生态项目补偿专项资金和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财力性转移支付;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充方式;制度制定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因保护生态环境、发展项目受限而导致的财政减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坚持科学评估,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法规政策,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涉及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保障。公交、煤气、污水处理等公益性质经营性项目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其他经营性项目要搭建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开展项目库建设,争取中央、省和金融机构以及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

形成鼓励创业机制

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整合各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开展投资“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治理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制定和完善鼓励失业人员、复员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政策。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采取超常规的政策措施引进培养IT、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人才,力争每年引进1—2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领军人才到贵阳服务,引进或培养10名以上核心专家、省管专家和博士。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力倡导“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激活现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