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步步莲花
6158000000063

第63章 我和胡适先生不认识

1990年12月20日,赵朴初在西双版纳首邑景洪民族风情园游览时,遇到电影演员在附近傣式楼上拍摄电影古装片。导演见佛教领袖赵朴初到了,停止拍摄,并和演员一起欢迎客人。

一位演员身着古装佩刀,请赵会长和他在一背景前摄影留念。

导演介绍时,开玩笑地说:“他是剧中坏人。”

赵朴初并不拒绝,笑道:“好人扮坏人,要得。”

大家听了,欢快地哈哈大笑。

朴老的老乡黄镇曾在家乡桐城看黄梅戏,演出结束后,黄镇上台和演员一一握手,但他跳过了演坏角色的演员,不和他握手。

将军和菩萨,看反派演员的角度也不一样呢!

1991年1月4日,赵朴初游云南石林。在石林宾馆午饭后,主人出纸笔索书,赵朴初《漫题白话诗一首》,诗云:

—路风风雨雨,远道来寻汝。

天公鉴我心,把太阳带到了石林。

阿诗玛,你望着谁?望着阿黑。

狂风吹,骤雨流,千年万载不回头。

背篓襄装着什么?满装着阿黑的心意。

江山改,风光异,万载千年不变易。

阿黑的心,充满着对阿诗玛的爱。

化身千百亿的阿黑,他们的爱无所不在。

爱昆明,爱祖国,爱人民,爱世界。

这就是今天的阿黑,对阿诗玛表示的坚贞的爱。

百折千回终不改。

朴老平常不大写白话诗,但也写过。对于胡适倡导的白话诗,赵朴初是有所怀疑的。三年前,他在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讲《诗歌及其佛教关系漫谈》说:

我个人认为,“五四”以来的新体诗既然大家都认为还不够成熟,那么就还够不上称之为什么传统。这句话也许说的不一定妥当,但我个人是有这样的看法……我和胡适先生不认识,但我与郭沫若同志、沈尹默先生、俞平伯先生是相识的,他们几位先生都比我年长……我有时还写些白话诗……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赵朴初和胡适“不认识”;赵朴初认为胡适等人倡导的白话诗至今还“不够成熟”;他肯定了郭沫若、沈尹默等人写古体诗是“进步”,并赞成毛泽东的观点,诗歌发展方向是“古典诗和民歌相结合的方向”。

胡适出身在世代习儒的家庭,他家的大门上,有“僧道无缘”字条。胡适不信佛,但他晚年谈到虚云法师的年龄,还说,这位老和尚自传有不少诈欺的资料,虚云的年岁一百十四五岁,也不可信。

但胡适一生,花了许多年研究佛教,对佛教研究,特别是对于禅宗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他上世纪20年代去欧洲,还花时间到英国、法国图书馆查敦煌流落在海外的经文写本。因为研究佛教和其他事情的耽误,影响了胡适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此,赵朴初也注意到了。1986年,赵朴初和青年人谈话,其中说:胡适当年写《中国哲学史》半途辍笔,就是因为当时不懂佛学写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