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步步莲花
6158000000003

第3章 募捐支持五卅运动

在苏州东吴大学附属第一中学读书期间,赵朴初和孙起孟等人相约吃素。

张梦白不知道赵朴初为什么吃素,一次问赵朴初:“你信佛吗?为什么不吃荤?”他觉得奇怪,基督教学校的学生,按理不信佛。

赵朴初回答说:“不!我不是佛教徒,我是肠胃不好才吃素。”

张梦白问:“你不怕营养不够?”

赵朴初说:“我不忌牛奶、鸡蛋。”

不久,孙起孟恢复吃荤了。他和父母一起吃饭,家中的菜总有荤,没有办法坚持吃素。孙起孟恢复吃荤后,赵朴初一个人仍坚持吃素。

1925年5月30日,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了工人顾正红后,在陈独秀、瞿秋白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上海市两千多学生于这一天在租界内集会,声援工人的斗争。

次日下午,苏州东吴大学附中代表之一赵朴初,到苏州北局青年会参加苏州学联召开的紧急会议,听取上海学联代表报告五卅运动的经过。会上,苏州学联作出决定,即日起苏州学界停课声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6月1日,上海举行了20万工人总同盟罢工、5万学生罢课、绝大多数商人罢市的斗争。开始,陈独秀担心罢工搞不起来。上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使他大为兴奋。消息传到苏州,东吴一中的全体同学召开了特别会议,选出赵朴初等10名委员,组成临时执行委员会,并决定“所有援沪案一切事务,概有委员会全权办理”。

次日,苏州20余校的学生罢课,到体育场集会游行。东吴附中的学生则在10人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了30支演讲队伍,沿途演讲并散发传单。一时间,苏州到处是热情洋溢的学生,人人精神焕发,斗志昂扬。

赵朴初因为肠胃不好,一直坚持吃素。6月3日,他在东吴附中执委会会议上发言时,灵机一动,说:“我提议大家吃素以代尝胆,倘若一中全体学生茹素两星期,即可募集一些伙食费救济工人,尽管杯水车薪,或可在全国带动其他地方募捐,总计起来,就不是小数目。”

学生中谁也没有想过要捐助,因为大家全部是靠家庭支持来上学的啊!经过热烈的讨论,执委会接受了赵朴初这个新颖的意见。当天,大家分头募捐,在本校同学中募捐了1000余元,汇300元给上海总商会。据说,这是上海总商会收到的全国第一笔募捐款。

菩萨行的重要一点,就是捐献于社会。赵朴初未入佛教,已走上了吃素、捐献的道路。他后来成为佛教徒,并不偶然。

次日,苏州学联组织26所学校的100多学生代表开会,决定6月6日为苏州各校募捐日,扩大募捐数额。会上,赵朴初具体介绍了东吴大学一中募捐的办法。大家情绪高昂,决定各校学生茹素一星期,将节约的钱全数送沪。经过10多天的募捐,6月20日,苏州学联共募捐17300余元。

五卅运动期间,赵朴初的表舅关絅之居士主审逮捕参加五卅运动的学生一案。在洋人的法堂上,关絅之顶住压力,当庭宣布:被告大多数系青年学生,少数为驻看路人,学生因日人工厂工人被杀,于租界内演讲、发传单,并无欲暴动之意思,一律自行具结开释,保洋发还。6月12日,《申报》报道了关絅之审案经过,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称赞。关絅之和赵朴初舅甥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为五卅运动作出了贡献。

上海商人6月23日停止了罢市,表现了资产阶级的摇摆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支持下,上海工人坚持了三个月的罢工斗争,标志了中国工人运动自京汉铁路罢工失败后,由低潮进入了新的高潮。

苏雪林老师

1925年冬日的一天,苏州东吴大学附中班长赵朴初与刘荔生、孙起孟、梅光裕等同学以及薛灌英老师酝酿恢复安徽同乡会事。

安徽同乡会1923年就成立了,后来停止了活动。再后来,东吴大学成立了一些其他省份的同学会,促使安徽籍的师生恢复安徽同学会的活动。

在东吴大学的安徽老乡中,太平人苏雪林老师是唯一的女士。苏雪林本来在法国读书,因母亲生病辍学回国,刚与东吴大学张宝龄老师完婚,两人在苏州建立了小家庭。苏雪林二十五六岁,年轻漂亮,长着秀气的瓜子脸。她冬天着穿时髦的皮袍。因她从国外刚回来,又是新娘子,一看气质不凡。只是患有贫血,脸色有一点苍白。

赵朴初是附中班长,18岁,比苏雪林小七八岁。他身穿稍厚的马褂,头发后梳,面若满月。苏雪林在安庆读过书。老师在堂上谈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诋毁伦常时,苏当时晕倒过去,她义愤填膺,建议派人去北京去刺杀陈独秀,叫他吃一颗子弹。后来,苏雪林在安庆教附小,因此,她和赵朴初有不少话可说。抗日战争初期,苏雪林在武汉拜访了陈独秀,已无年轻时的冲动了。

在安徽同乡会恢复会上,大家推举刘荔生为同乡会会长,赵朴初为副会长,薛灌英、苏雪林两位皖籍老师任顾问。

苏雪林受大家的委托,草拟了《安徽同乡会述略》。她写道:“安徽大学虽然已在筹备,但在这样风雨飘摇的局面里,成立不知何年,我们有志求高等知识的人,不得不负籍邻省,这就是本校皖籍人尚多的缘故。”

“风雨飘摇”,指五卅运动后,在北洋政府统治下,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

当时,在东吴大学读书的皖籍学生有20人左右。苏雪林希望他们学成归去,作为安徽人,心中要想到将来为3000万安徽同胞服务。

1926年暑假,赵朴初回太湖探亲。

七年前,他离开了太湖,独自在外面读书,现在,他19岁了。这几年,赵朴初也回过家乡看望父母。因交通不便,每次路上要转车换船,住小客栈,到家要走好几天。此次回家,赵朴初行到至德(东至县)地界,离家乡不远了。她看到漫山遍野的山花,想到就要见到父母和其他亲人,心情愉快,脑海里跳动着“温风如酒”、“花不醉人人自醉”的句子,禁不住吟了一句诗:“江南五月风如酒,一路山花醉眼看。”他想再续两句,可惜,没有想到好的句子。

33年后,赵朴初于1960年春天见到一幅夏日江南图,想到了少年时写的两句诗,续成《题画》诗一首:

置我穹隆邓尉间,少年诗境梦初还。

江南五月风如酒,一路山花醉眼看。

题画诗难喻大义,往往不为人注意。赵朴初的这首题画诗,补了他几十年前的缺憾。

秋天,赵朴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吴大学,成为校歌里所学说的“人中鸾凤”。

班上有39位同学,如张梦白、许嘉祥、孙其敏、梅光裕、蔡文达、曹浩生等。赵朴初继续当班长。副班长是蔡文达,曹浩生任书记,会计是王守方、陆鸿谟。

新学期,苏雪林老师在林堂(东吴大学教学楼)给赵朴初这个班每周上六小时的诗词课。这门课原是苏雪林在北京女师大的老师陈钟凡上,他回南京金陵女大去了,转请苏雪林上。

苏雪林很聪明,兴趣广泛,尤其对唐诗、宋词感兴趣,一边研究,一边教学。她上课的讲义,后来陆续写成文章和小册子,如:六万字的《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证》、《饮水词与红楼梦》、《清代两大词人研究》等。

苏雪林边研究边讲课,很受学生欢迎。赵朴初很喜欢听苏雪林的课,除了上述原因,还因为赵朴初本人自小就喜欢诗词。

1927年秋,赵朴初因患肺病,到武汉舅舅家养病。不久,他离汉到沪,住到表舅关絅之所住的觉园,继续养病。从此,赵朴初走上了一条与佛教结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