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步步莲花
6158000000014

第14章 《滴水集》出版

1961年7月25日至28日,赵朴初率领中国宗教界代表团到日本出席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在京都,赵朴初到清水寺拜访了心仪已久的大西良庆长老。大会开幕那天,日本《每日新闻》以《我们终于相见了》为题,刊登了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居士和京都音羽山清水寺大西良庆长老在京都车站前相会的照片。

数十年前,大西良庆长老曾读过一篇日本大阪新闻记者写的访华报道,文中写他们和中方进餐时的情形:“每位团员都谈笑风生,边吃边谈,好不热闹,唯有一位中国绅士却姿态端庄,默默地享用着素斋,就是中国佛教界的知名人士赵朴初先生。”这篇文章给大西良庆留下很深的印象,长老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见到赵朴初先生”。

有趣的是,赵朴初对长老也早就仰慕了。早在上世纪50年代,87岁的大西良庆长老就在“日中不战之誓”活动中,亲自拿一个大签名册,站在街头请人签名。老人的义举,给赵朴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水寺佛殿前有台,筑于悬崖之上。日本有一句谚语,“清水台前跃下”,就是形容这里的险境。朴老观赏其景,顿生近碧遥青、烟云无尽的感慨。眉毛皆白的大西良庆长老,不受影响,闲步漫步台前,有道仙之骨。

大西良庆的书院,清净光明,令人心开意朗。坐在大西良庆的书院,主人精心挑选了一柄团扇送给赵朴初,并题句云:“凭君清赏似仙家。”这是老人自己追求和达到的境界,他也希望他所喜欢的人,达到这个境界。

会议期间,赵朴初自京都去奈良。一路上,田畴青绿,白云缭绕,小桥流水围绕着竹篱板屋,让赵朴初想到了中国的江南山水。奈良和京都的不少建筑模仿了中国唐代的建筑风格,至今留下了不少痕迹,让诗人频频生出思古之幽情。

这次见面,开始了赵朴初和大西良庆长老23年的友谊。

9月,赵朴初借给自己的诗集《滴水集》写序的机会,回顾了自己写诗的历程。

解放前,因环境压抑,赵朴初几年里写不出一首诗,更不写词了。解放后,环境和他的心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6年以后,社会主义事业和佛教工作蒸蒸日上,赵朴初频频到国外和内地参观,激发了他写诗词的热情。偶尔,他还写一点新体诗呢!

1959年到瑞典开会,赵朴初在飞机上偶尔写了几首曲,从此写曲子也一发不可收了。他觉得写曲与写古诗词比,灵活性更大,易于吸收群众的活语言,所表现的内容也多,描写新生事物也方便。此外,曲的音乐性很强,因为曲子吸取了民歌和新体诗的长处。

娴熟地掌握了诗、词和曲这几种表达形式后,赵朴初诗歌创作迎来了丰收时期。1951年,赵朴初在山东济南大明湖曾自设一问,“可得十年树花木,千红万紫拥朝阳?”时间真快,10年过去了,自己的《滴水集》也算得上是祖国文艺大花园里的一朵小花、一棵小草吧!

诗集取什么名字呢?赵朴初的太高祖赵文楷状元,曾写了《石柏山房诗存》,夫人陈邦织的伯父陈曾寿曾写了《苍虬阁诗集》等,他们或用自己的字、号,或用自己的书宅等入诗集名,颇有古风。赵朴初将自己的诗集叫《滴水集》,既有谦虚的成分,还有佛教的痕迹,更有不忘人民的含义。释迦牟尼说过,要使一滴水永远不干,莫如把它放进大海里去。释迦牟尼还说,尝一滴水而知大海之味。从后一层含义看,做一滴水也不是容易的,因为从一滴水中可以“知大海之味”。赵朴初希望自己的作品,融于人民群众的大海里,使其永远不会干枯。

《滴水集》基本上是赵朴初解放后的作品,其中作为附录的他解放前写的15首诗,反映了赵朴初探求诗词道路的一个过程,弃之可惜,所以作为附录,放在诗集后面发表了。就一个人的创作道路来看,解放前写的诗词,是另外一个时代的产物,因而自有存在的意义。

编辑好《滴水集》后,赵朴初请王昆仑和章士钊提意见。

1961年国庆节后,王昆仑专门写了文章,章士钊也写了诗,赞扬赵朴初的诗词“蝉清旧曲”、“莺流新调”。王昆仑比赵朴初大5岁,是民盟发起人,对《红楼梦》很有研究;80多岁的章士钊,是陈独秀的老朋友、古诗词大家。他们的赞誉,赵朴初感到担当不起,在他的心里,自己的诗词不过是浅涉唐宋藩篱、偶试元人小令罢!

作为答谢,赵朴初吟《金缕曲》一词,与王昆仑和章士钊两先生唱和:

奖许惭文藻。几曾能、蝉清旧曲,莺流新调?浅涉藩篱唐与宋,偶试元人令套。知变化、鲲鹏有道。雅什民谣相会处,认前途、要把榛芜扫。忘鄙拙,且研讨。

江山无尽供吟稿。十年来、荡胸五岳,骋怀八表。万紫千红争烂缦,不弃凡花小草。敢道是、时言乐笑?滴水傥能呈海味,庆东风、鼓吹何辞闹?谨拜手,愿承教。

“不弃凡花小草”,是赵朴初把自己的诗集比作小草的谦虚话。

1961年12月,赵朴初的诗集《滴水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封面设计简单,没有题签,也没有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