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学
6154400000015

第15章 腧穴概论

一、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原写作“输”,有“内外相输应”的意思,说明它通过经络而与脏腑和其他部位相输通;“穴”是空隙凹陷的意思,说明它多位于肌肉纹理和骨节空隙凹陷处。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俗称“穴位”、“孔穴”,是针灸、推拿施术之所。

从经络学说来分析,腧穴从属于经络,它是通过经络系统与体内的脏腑和有关部位相联系。形式上,腧穴与经络是“点”与“线”的关系。这些“点”有的直接与经脉相通,有的与其“支而横者”的络脉相通,位置有深有浅,区域有大有小。如位于四肢末端的穴位较小较浅,位于大关节附近的穴位则较大较深。《内经》称腧穴为“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处,即指腧穴为经络气血集散之处,这是腧穴输注气血的特点。使用针灸等方法刺激腧穴,可以“引气远入”,从而治疗有关经络与脏腑的病证。《针灸问对》说:“经络不可不知,孔穴不可不识。不知经络,无以知气血往来;不知孔穴,无以知邪之所在。知而用,用而的,病乃可安。”充分说明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二、腧穴的分类

腧穴包括了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及阿是穴三大类。

1.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它是分布于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其中双穴,即左右对称的穴位309对,单穴52个。经穴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各穴都能主治所属经络的病证,为临床所常用。

2.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它是为后世新发现有肯定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这部分穴位,历代均有所发展,特别是近代发现较多。这部分腧穴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与经络系统有一定联系,其中一部分,逐步列入了经穴。从腧穴的发展过程来看,奇穴属于经穴的早期阶段,可作为经穴的补充。

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即《灵枢·经筋》篇所说的:“以痛为腧”。其部位是根据疼痛所在而定,即身体上出现的临时压痛点,就是穴位所在。阿是穴,体现了针灸取穴的初级形式,是腧穴发展的最初阶段。临床上多用于疼痛性疾病。

三、腧穴的治疗作用

腧穴的治疗作用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总结而成的。凡属同一经脉的腧穴,均有其共同性。例如:手太阴肺经的腧穴,一般均能主治肺及咽喉方面的病证;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一般均能主治胃肠及头面部病证。每个穴位因其所处部位的不同,其作用范围也各有特点。总的来说,所有穴位都具有治疗局部病证的作用,有的还兼有治疗邻近部位病证或远隔部位病证的作用。

1.腧穴的远治作用

腧穴的远治作用,是十四经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器官的病证,有的还具有全身性的作用。例如列缺不仅能治疗上肢病证;还能治疗头顶部、胸、肺、咽喉以及外感病证等,阳陵泉不仅能治疗下肢病变,还能治疗胁肋、胆、肝、神志病以及痉挛、抽搐等病证。这种四肢腧穴的远道主治作用异同。

主治

穴位本经特点二经相同三经相同手太阴经肺、喉病手厥阴经心、胃病手少阴经心病神志病胸部病手阳明经前头、鼻、口、齿病手少阳经侧头、胁肋病手太阳经后头、肩胛病足太阴经脾胃病足厥阴经肝病足少阴经肾病、肺病、咽喉病耳病眼病、咽喉病、热病。

前阴病、妇科病

主治

穴位本经特点二经相同三经相同足阳明经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足少阳经侧头、耳病、胁肋病足太阳经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眼病神志病、热病。

2.腧穴的近治作用

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证,称之为腧穴的近治作用。比如鼻区的迎香、口禾髎以及邻近的上星、通天等均能治疗鼻病,胃的中脘、梁门以及邻近的章门、气海均能治疗胃病等。头面躯干腧穴的邻近主治作用。

头面躯干腧穴分部主治表

分部主治头面颈项脑、眼、耳、鼻、口、齿、喉胸、上背(胸椎1~7)肺、心上腹、下背(胸椎8~腰椎1)肝、胆、脾、胃下腹、腰骶(腰2~骶4)胃、肠、膀胱、生殖器官任、督脉,因其部位特殊,除具有腧穴的近治作用外,更具有全身影响。

任督二脉腧穴分经主治表

经名主治二经相同任脉注治带下、不孕、少腹疼痛、月经不调、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和下腹病痛督脉主治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腧穴的远治或近治作用,均是通过调整机体的整体机能而起治疗作用的。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以起到双向调整作用。例如针刺天枢穴,泄泻时可以止泻;便秘时可以通便。针刺内关穴,心动过速时,可以减缓心率;心动过缓时,可以使之恢复正常。

总之,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大体是: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配合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的经穴,其治疗作用多相近;四肢部穴位应分经掌握主治;头面躯干部穴位应分部掌握主治。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各有一定的位置。在临床上,取穴是否准确,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关系。要做到定位准确,就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定位方法。临床上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如下三种。

1.解剖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体表的各种自然解剖标志而取穴,称之为自然标志取穴法。人体的自然标志有两种:一种是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指(趾)甲、乳头、肚脐等,称作“固定标志,”或“定型标志”;一种是需要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包括皮肤的皱襞,肌肉部的凹陷,显露的肌腱以及某些间隙等,称作“活动标志”或“动态标志”。

2.骨度分寸定位法

这种方法是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或宽度,分别规定为一定等分,每一等分称为一寸,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因为此法是以患者的一定部位为折寸依据,所以不论人的高矮、肥瘦均可适用。

临床上常按取穴部位骨度的全长用手指划分为若干等分,称作指测等分定位法。如取间使穴,可将腕横纹至肘横纹的12寸划分为两个等分,再将近腕的一等分又划分为两个等分,这样,腕上3寸的间使穴便可迅速而准确地定位。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以患者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如果病人手的大小与医生的手相仿,也可用医生的手指宽度来测量。

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寸,一般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将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度量作3寸,用于四肢及腹部的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