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与蒋介石
6154300000108

第108章 马歇尔充当了“调解人”的角色

就在中国大地充满了火药味的时候,美国又一次充当国共调解人的角色。

不过,这一回出场的不再是赫尔利。

那时,赫尔利正回美国述职。他正为自己在中国成功地“导演”了重庆谈判而得意洋洋,抨击起美国国务院,认为国务院“对共产主义不坚决”,引起国务院对他的不满。

赫尔利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他力主美国空军应帮助蒋介石把部队从南方空运到北方,支持蒋介石消灭中共,而美国国务院并不赞同赫尔利。11月3日中午,赫尔利在美国新闻俱乐部再一次猛烈攻击国务院,并宣布他已把辞呈放在国务卿贝尔纳斯的办公桌上。

赫尔利的讲话,震动了美国首都。这样,当天下午,美国总统杜鲁门便不得不打电话到参议院,约见正在那里出席珍珠港事件调查委员会会议的马歇尔……

1945年11月27日,美同总统杜鲁门宣布,撤销赫尔利的驻华大使职务;同时又宣布,新派五星上将马歇尔为总统驻华特使。

12月15日,杜鲁门总统还宣布了美同对华政策:

一、国民政府军队与中国共产党及其他各种意见不同的武装力量间,应即设法停止敌对行动。

二、应召集包括各主要政治力量的代表的全国会议,筹商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的办法。

三、美国承认现在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它也就是达成中国团结统一这个目的之适当机构。

四、美国保证不会使用军事干涉的方式影响中国的内争过程。

马歇尔此人,在美国政界、军界资历颇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担任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主持指挥美国陆军。此刻,杜鲁门总统派他前往中国,除了他正准备退休、处于机动状态外,还因为他在1924年至1927年曾在中国工作。

虽说马歇尔接受了总统的任命,他却意识到只有具备“魔术师的技巧”才能完成在中国的使命。

12月15日,杜鲁门总统在给马歇尔的信中写道:“在你与蒋介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交谈时,授权你用最坦率的语言和他们谈话。”

12月22日,马歇尔飞抵重庆,开始了他的“魔术师”使命。

对于马歇尔的到来,蒋介石忧心忡忡,因为过去在他和史迪威的尖锐冲突中,马歇尔是站在史迪威一边的。当然,后来的事实表明,蒋介石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周恩来跟马歇尔在重庆一见面,对他倒是印象不错。周恩来曾说:“我觉得他直率、朴素、冷静,与史迪威相似。我们在三个月内相处得甚好。但在1946年3月东北问题起来之后,双方意见常有距离。他对苏联有猜疑,往往把苏联牵涉到各种问题上去,加上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使我们和马歇尔无法取得协议。但是,我与马歇尔个人关系很好,我认为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在马歇尔的斡旋下,12月27日,国共两党在重庆重开谈判,中共代表为周恩来、叶剑英、王若飞,国民党代表为王世杰、张群、邵力子。“调解人”为马歇尔。

这一次的国共重庆谈判,取得了两项成果:

一是在1946年1月5日,达成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人称《停战协定》。这一协定由国共双方在1月10日公布,自1月13日夜12时起生效。

二是成立了马歇尔、张群、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委员会,由马歇尔任主席。自1月13日起,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中共代表叶剑英、美国驻华代办罗伯森三人组成,负责实施《停战协定》。

其实,《停战协定》依然是纸上的东西,美国的“中立”也只是挂在口头而已。

美国给了蒋介石大量的美援,帮助蒋介石空运部队,还把二百七十一艘舰艇赠给了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