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玉溪三乡论
6152900000013

第13章 五、揭秘鲁魁图腾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原始图腾,并且形成了一种古老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历经斗转星移的漫长过程中,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存活下来,其味经久弥永,形成一种底蕴深厚的文化乳汁。实在是一个奇迹。

因此,说到图腾,说到原始宗教,我们的话题就转到了新平的鲁魁山地区。据有的彝族学者研究证明,鲁魁山地区彝族的原始图腾,是极有特点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图腾成为彝族区分其民族及宗支的重要标志。每一姓氏或宗支,都有关于自己图腾的传说,把图腾物示为自己缘起的祖宗,在同一图腾内,不许开婚媾的戒律。只要图腾相同,都可找到拥有共同祖先的亲切语言。一般情况下,这些氏族宗支在一个地域不是十分集中,而是很分散。而在鲁魁山这个相对区域很小的范围内,却有10个姓氏宗族,且每个姓氏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或几个图腾物。这就十分少见了,也令彝族学研究者们惊奇了。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杨姓宗族总的图腾物为香芝麻棵这种野生草本植物,其亚宗支分为岩羊杨和绵羊杨;方姓氏族总的图腾物为杰吾鸟(古代一种鸟名),自称“杰吾颇”,其亚宗支分为獐子方、猪食槽方;普姓氏族总的图腾物为石蚌这种山溪中生存的动物,亚宗支有细芽菜(田字菜)普、大象(牙筷)普;李姓氏族总的图腾物为老鸹花藤,其中又分出香芝麻棵李;矣姓氏族有水牛范及铜锣锅范;张姓氏族为绿斑鸠张、王姓氏族为乌鸦王等等。如此繁多细致的自然图腾物标志,再现了鲁魁山地区图腾文化的丰富和发达。

这许许多多的自然图腾物,都被鲁魁山各个民族视为自己缘起的祖宗,及保佑自己宗族兴旺昌盛的吉罗神(吉祥神)。因此,他们的图腾崇拜达到了极致,并由此作出禁伤害、食用、接触、亵渎等禁忌,以捍卫其至高无上的尊严。鲁魁山的图腾制,自古相袭,然而这10个姓氏,却并非古已有之。这个说法是有依据的,鲁魁山各氏族彝书“玛绍书”(谱牒)的记载表明,鲁魁山地区的彝族,最早采用的是父子连名制谱系,而后采用班辈夫妻连名制谱系。这种谱系通常又以生辰十二属相为头一个字的字派班辈名谱,无所谓姓氏。在明清之际,姓氏夫妻连名谱制才开始使用。这段历史还不太久远,《新平县志》对鲁魁山姓氏的启用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康熙二十年,吴三桂叛。其部将郭壮图至鲁魁山,授贼首勒昂为伪定备,改名杨宗周。”又说:“杨氏、方氏、普氏、李氏,其先鲁魁山野夷,清康熙二十七年招抚诸夷,杨宗周、方从化、普为善、李尚义等投诚,各授土职,相传至今凡九代,世谓杨、方、普、李为夷族即本此。”我们从关于姓氏由来的文字得知,自此之后人们就将“杨、方、普、李为夷族”改为“杨、方、普、李、矣倮倮”的口头禅。汉姓被鲁魁山彝族启用,因此只是清初的事情,是清王朝在改土归流中赐予的,或者是习汉俗改用汉姓的。来龙去脉如此清晰,使研究者们少费了些周折,就找到了答案。

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在鲁魁山地区的同一图腾表示着同一氏族、宗族或者胞族。同一氏族一般都采用同一姓氏,但同一姓氏就超越了鲁魁山的范围,就不一定是同一氏族、宗族或者胞族了。如此的一个结论似乎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们不如举一个实例加以说明,比如鲁魁山的方氏,同距鲁魁不远的峨山县的塔甸乡,新平县的新化等乡村,元江县青龙镇的锣锅底村等地方的彝族方氏,属于同一原始氏族,他们有共同的源流传说和图腾标志,并且在一起祭谱。这种共同的古老的历史文化,成为了氏族内部共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比如鲁魁山地区的杨氏和新平梭克等地的杨氏,并不是同一原始氏族,他们之间有着很多区别。那么,如何区分图腾制相同的同一原始氏族,就要涉及祭谱这一实质性的问题。祭谱是滇南一带彝族各氏族重大的祭祀活动之一,在每年的十月择牛日举行,活动费用没有其他财源,主要靠本氏族男子平均摊派。祭祀是氏族的大聚会,本氏族人员都会按时到来,杀鸡宰牛,设宴欢聚,充满亲切。这种良好的传统道德观,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整个氏族团聚在一起。在这一天,远处的宗支也要派一位长者作为代表,前来聚会,同时又要在宗族或胞族内部另行祭谱,仪式庄严而隆重。如此在大聚会的前提之下,又兼及各宗族或胞族内部的小范围,两全其美,使图腾制得以很好的沿袭,使古老的彝族文化得以张扬。

据传说,远古的哀牢古国,群峰耸立,江河纵横。这里只居住着一位名叫沙一的女子,她勤劳能干,长得很漂亮,常在江中捕鱼,并以此为生。有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到江中捕鱼,发现从上游漂来一截木头。木头在水中沉沉浮浮,慢悠悠漂到她跟前,忽然一下子又沉下水去,然后就不见了。她正在奇怪时,这截木头却轻轻碰了一下她的肚子。谁知这一碰,居然碰出了奇迹,姑娘有了身孕。经历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了十个儿子。原来水里漂来的那截木头是一条龙的化身,等沙一生了儿子,他就找来了,要看看沙一为他生的孩子。沙一就将孩子们领给他看,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是一条龙,长得奇形怪状,令孩子们生畏。大的九个孩子一看他的模样,立即吓得跑了。倒是最小的孩子对他不畏惧,也不生分,还爬上他的龙背坐着,表现出亲昵的样子。龙就转头吻舔最小的而又不害怕他丑的这个孩子。龙走之后,沙一就将小儿子起名为九隆。九隆之意,古彝语背叫九,坐叫隆。因此,九隆就是坐于龙背上的人了。九隆和他的九个哥哥慢慢长大成人,但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茫茫哀牢数百里,总得有一个领头人来统治。于是经过九个哥哥商议,推举九隆为王。原因是九隆的身上留下了龙舔过的印记,应该成为王。九隆不负众望,从此率领他的哥哥们建立了哀牢古国。这个神话来自于《后汉书·西南夷传》中记载的九隆神话,同时也说明一个事实,大凡人类,都经历过漫长的母权时代,才跨入父系氏族社会。彝族也不例外。九隆神话只是母权时代的女子与异物接触而孕,繁衍后代的传说之一。实际上从鲁魁山最早流传的诸多传说,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女子们在与异物接触而孕之后的基础上,经过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和再现,将接触的异物神化了,奉为自己的祖宗或宗族。因此,各种图腾制和图腾传说就产生了。比如方姓氏族的图腾物杰吾鸟,也都有这样的传说,就是在女权时代,方姓氏族的始祖母,就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听到杰吾鸟清丽动听的鸣叫之后怀孕,并生子,使方姓氏族繁衍起来。方姓氏族以为杰吾鸟是自己的护佑者,是神鸟,就将其推拥为祖先,世世代代相袭崇尚,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当然,尽管这种被神化了的鸟类也许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在生物词中也难找到这个条目,但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尊崇这种鸟类,深爱着这种鸟类,自称杰吾氏族。还有杨姓氏族图腾物香芝麻棵,也有一个传说。香芝麻棵是一种山野间的野生植物,因散发清香而得名。传说杨姓氏族的祖先用这种植物的叶子泡茶饮用,然后怀孕生子,产生了杨姓氏族。因而,这种并不起眼的野生植物,就被杨姓氏族推拥为自己的祖先了。这些神话传说演绎出的图腾,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令人们难以想象,但在人类起源的时期,还无法用科学来观照解释自然界发生的一切现象的时候,人们借助想象,把自然界的动植物与自身的存在相结合,筑成一个精神依托的壁垒,使生命更富有意义,也是鲁魁山地区彝族祖先智慧的再现。

当然,鲁魁山图腾制度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程式,仍然要在社会发展与变革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作为反映母系氏族社会意识的图腾,也不再是维护母系氏族社会的思想权威的情况下而开始的。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亚宗图腾制应运而生了。据介绍,我们得知一些彝书记载和传说,认为鲁魁山方姓氏族最初属于慕阿武的子孙,在禄丰一带定居生存,只是随着氏族内部家庭及成员的变化,产生了支系。这些支系除一支仍然定居于禄丰外,其余就分流到其他地方。而鲁魁山这一支系,是辗转迁徙至峨山县塔甸的黑呢,再分居到新平县的么祖尾,又从么祖尾分流,才形成的。据说最初分流到鲁魁山的是三兄弟,而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之后,已经繁衍了200多户人家。随着人员的增多,鲁魁山这一支系又分流出一支系至青龙镇。如此不断变化,支系增多,图腾制也随之丰富了。我们来看看鲁魁山的方姓氏族,先从杰吾方裂变出了獐子方,由獐子方又分流出猪食槽方,在昌源定居的变成黑头翁方,在新平县新化定居的还分出白鹇鸟方和罗么树方、蕉瓜方等等。如此多变的支系,尽管我们理解起来有些费力,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远古彝族文化的丰富性,看到诸多的图腾传说是怎么诠释各自的姓氏宗族的。獐子方是这样传说自己的图腾标志的,说他们的祖先以捕猪为生,一日发现一只獐子从草丛里钻出来就去追赶,但总也追赶不到。正在急赶时,几根山草绊住了他的脚趾,并将脚趾勒断。獐子也幸免于难。他们的祖先吃了苦,没有得到獐子,认为獐子是龙的化身,有神灵保佑,而且相信獐子也能保佑自己,就以獐子为图腾物了。这种原汁原味的传说,密切了人与动植物的关系,是非常明了的区分彝族氏族和宗族的方法。请看看鲁魁山岩羊杨氏的传说,说他们宗支的祖先在山上打猎,看见一只岩羊站在悬崖上,就从下面用箭往上射这只岩羊。不料岩羊发现了,攀崖而走,将一块石头蹬落。而这块石块居然不偏不倚落到祖先头顶,把祖先给砸死了。这个传说充满悲剧气氛,可是这个宗支就此以岩羊为图腾物。这也许是心理恐惧而作出的选择,尤其是对自然物的畏惧。严格说来,这类图腾与母系氏族社会的图腾相比,也有了变异,已经由对自然物的崇尚变成了畏惧。鲁魁山的图腾制,发展到晚期还出现了谐音图腾。这种现象十分有趣,是彝族聚居地的汉族接受了图腾制文化而形成的。这个例证来自王姓氏族,他们原本是定居于峨山县岔河一带的汉族,没有图腾制,可是移居鲁魁山后,竟也有了自己的图腾制,取其老王谐音,以老鸹(乌鸦)为图腾。可见鲁魁山的图腾制环境,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鲁魁山图腾制在少数民族图腾制中,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是一份难得的原始宗教文化遗产和资料。这对于我们研究玉溪乃至云南的彝族图腾文化大有裨益,是能够有很多帮助的。当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或外来文化的渗入,如今的鲁魁山图腾制也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宗教文化,而是与民间习俗相结合形成的历史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