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生意场上更深一步了解对手,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犹太人特别强调用外语思考。秉持着这个想法,他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很注意孩子的语言能力。母语加外语,成为犹太父母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特殊的训练方式。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进行相互交往、相互接触成为可能的首要条件,便是语言。而犹太商人被认为是掌握语言的天才,他们普遍懂得两门以上的语言,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显得自信、从容而又反应准确。
其实学好外语不仅是犹太人的要求,也是世界上各位有识之士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方面。
现代生理心理学、脑科学研究表明,0到6岁不仅是儿童学习母语的关键期,更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如果过了这个最佳时期,那么学习第二语言就要相对困难得多。赖特和拉姆齐等人对接触第二语言的6岁组和13岁组儿童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年幼组儿童中,有68%的孩子的口音被认为“酷似说本族语的人”,而在年龄较大一组中这样的儿童只占7%。
那么,该如何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呢?犹太父母多采用自然的方式,激发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创造语言氛围。他们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有意识地参与幼儿的双语学习。
第一,自然学习法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
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目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再比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融的盘片,让孩子在放松看片中习得英语。
第二,游戏兴趣法
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行动的、直观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实际行动和直接感知中进行的。要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游戏中记忆、在直观中感知,潜移默化地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英语为例,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家长们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玩的儿歌:I can walk like duck;I can run like horse;I like fish;I can jump like frog(我可以走起路来像鸭子;我可以跑得像马;我喜欢鱼;我能跳得像青蛙)。
第三,氛围营造法
设立学习外语的情景,与孩子形成一种亲切、良好的个人感情交往的氛围。多与他们玩游戏,多给他们讲故事,在玩玩讲讲中自然渗透已学会的外语内容,在互动中,给予孩子把听到和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复述的机会。
比如把孩子已学会的单词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体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孩子前几天刚学会小鸡这个单词,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做小鸡的动作,讲有关小鸡的故事,看小鸡的图书等。总之,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并运用已学会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