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道胡同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金中都城遗留下来的坊巷,然而街巷整体格局则始于元大都城,源于积水潭,起于积水潭东北岸的中心之台,形成于中轴线和大都城的营建基本完工之时。在大都城内皇城以外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划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不建坊墙,而是以街道作为主要界限,形成街道坊巷的布局。从中心台向西,沿着积水潭东北岸,开辟了一条斜街,是什刹海地区街巷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始因素。元、明易代,明中叶依积水潭变迁而形成积水潭(西海)、后海、前海,当时街巷格局初步形成斜街北三角地、斜街南环海核心区与护国寺(明发祥坊)三片不同特色的街区,至清代基本定型。
什刹海地区的街巷经历了七八百年的风风雨雨,街巷整体格局至20世纪80年代仍保存着老北京的基本格局。众多文物古迹坐落于传统胡同与四合院式平房建筑群中,奇特又古老的街巷、青砖灰瓦的民居与周边景点自然融合,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历经沧桑,在喧嚣的都市中,什刹海地区宁静祥和的胡同与四合院已演变成以居住为主体的多功能历史文化风景区、社区,成为中外旅游者倍感兴趣的水域人文游览胜地之一。依《什刹海志》研究记述,什刹海地域的范围,东边南段为地安门外大街连接钟鼓楼,北段为旧鼓楼大街;西边为新街口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北边为北护城河西城段;南边为地安门西大街北侧,占地面积四百余公顷。
一、街巷概说
(一)大都时的街巷
根据《什刹海志》记述,元代什刹海地域位于大都路宛平县境内,含有50坊中的凤池坊、析津坊、丰储坊、永锡坊、发祥坊,与集庆坊北部及里仁坊、招贤坊等部分地区。在该区域中部穿过的今鼓楼西大街从西北向东南逶迤而下,元时称斜街,是什刹海地区最早命名的沿积水潭形成的主干道。它和积水潭水域是日后共同形成的该地区街巷与市场特色的主要因素。
积水潭地域辽阔,凤池坊与析津坊、丰储坊隔海相望,积水潭是后世称京杭运河的终点码头。因水运便利,形成商业荟萃的一大中心,是全城三大市肆中最繁华的地方。除三大市肆中心外,在全城主要街巷则设基层商肆,供应坊巷民需。当时什刹海地区街巷稀少,有名称的鲜见于文献记载。已命名的斜街和已具实体的街巷有紧傍积水潭东岸的中轴线、齐政楼至钟楼与坝河之间的钟、鼓楼街(相当于今旧鼓楼大街)、积水潭与太液池的分界线(相当于今地安门西大街)等,已具实体的街道是日后什刹海地区形成三片特色街巷的主要条件,尤其是斜街的影响最大最明显。
斜街沿海岸从西北向东南逶迤而下,将什刹海地区分成北与南两部分,沿街经济繁华,文化繁荣。街南临海子是运河终点码头。街北有齐政楼、钟楼,形成全城三大市肆之一的斜街市。这一带市场宽阔、繁华。其北部临坝河,地势低洼,坊巷环境幽静,鲜有市肆干扰,间有寺庙、稻田。综观元代什刹海地域的街巷,海域辽阔,街巷稀少,不过临海子的斜街及其北部齐政楼至钟楼一带已形成元代货物集散中心,也是元杂剧演出胜地,形成了市场与街巷并存共荣的格局,使棋盘式干道布局在什刹海地区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明、清时代的街巷
元、明易代,首先将元大都北城墙南移五里,将积水潭分为城里、城外两部分。至明中叶,水源日减,水面日益缩小。城内形成积水潭(西海)、后海、前海三部分水域。积水潭与后海之间仅存一条细微的河道,因水位的变化和交通的需要,在德胜桥北德胜门内修筑了一条南北通道,当时称德胜门街。同在明中叶,在今新街口北大街北部出现洼地,于此筑路,明《宛署杂记》记作新开道街,南与明大市街北段连通,与皇城北大街相交,形成今日新街口南、北大街。明代开辟的德胜门街、新开道街、浣衣局胡同(浆绛房)、羊房胡同,与元代已存在的街道实体——明仍称斜街和皇城北大街(今地安门西大街)、鼓楼下大街连钟鼓楼地区(今地安门外大街连钟鼓楼地区)、鼓楼至钟楼街道(今旧鼓楼大街)和明北护城河西城段相连,从而出现了以什刹海为中心在西城区界内的三片各具特色和魅力的街巷地区。其一是明发祥坊为代表的地区(今护国寺地区);其二是明代仍称斜街的北向与明北城墙之间的三角地,即明日中坊东北部地区(今铸钟厂地区);其三是明斜街南向的明日忠坊西南地区(今环海核心区)。此外,还有在东城区界内的钟鼓楼地区。
据明代有关街巷史料分析亦可见证上述三片不同格局、特色街巷的初步形成。
根据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锦衣卫指挥使张爵收集整理的《京师五城坊胡同集》记载,明代什刹海地区有56条胡同,其中日中坊25条,发祥坊18条,积庆坊北部13条。
据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宛平县令沈榜刻板印行的《宛署杂记》记载,他那个时代什刹海地区的街道与胡同,其中属于什刹海地区的有日中坊23条,发祥坊16条,积庆坊4条,总计43条。
张爵和沈榜记载的街巷数量比较,相隔33年后,总体数量是有减有增的,其中增加部分主要在今西海西侧的新开道街(新街口北大街),其余相当今日的地安门西大街,旧鼓楼大街、地外大街等。张爵和沈榜两人记载多为名称不同,但也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时代,已有上述三片街巷的格局与特色,其形成之源,看似来自元代什刹海地区街巷形成之遗存。
清代仍定都北京。什刹海地区街巷基本格局未变,不过人口日益密集,房舍日益增多。街巷迅速增加,达百条以上。经过200多年历史风云变幻,据有关史料统计,相对于上述万历年间的43条街巷,增加了77条,达120条之多。增加最多最明显的是御河(月牙河)以东岛型地区,即今之金丝套地区,初步形成以斜街、曲巷、四合院居住为主体的多功能传统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至清代后期,什刹海地域的护国寺、铸钟厂、环海核心区和钟鼓楼等地域独具特色的格局基本定型。
(三)民国时期的街巷
1911年清王朝覆灭,次年民国建元。民国时期的什刹海地区先后归内右三区与内五区管辖。与清光绪年间比较,这个地区的街巷与胡同再次发生较大变化。胡同的数量大幅增加。根据1949年北平市图,在这个时期增加了62条胡同名称。增加的原则是细化、雅化、谐音化。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把前海、后海、西海的周围规划为道路称河沿,根据方位制定名称;再一类是把街巷细分,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根据不同的位置、宽窄、长短进行命名;第三类是新增加的街巷,这些新增加的道路与胡同有些只是称谓的增加,而实体早已存在,比如丁字街与甘水桥大街均是鼓楼西大街西端的段落;再如北城根与义溜河沿,其实体也早已存在,只是此时才被命名而已。在新增加的街巷中有些纤细短浅,比如迁善居胡同、义溜胡同、乐春坊、马良胡同,长度都在百米左右,宽度两米左右,是典型的不规则的小街曲巷。
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将首都迁至南京,把北京改为北平。把原东廊下改为护国寺东巷,西廊下改为护国寺西巷,定府大街改为定阜大街,张皇亲胡同改为尚勤胡同,馓子胡同改为伞子胡同,药酒葫芦改为孝友胡同,粪箕胡同改为慎思胡同、扁担胡同改为迁善居,井儿胡同改为景儿胡同,箭杆胡同改为千竿胡同,狗尾巴胡同改为观音寺胡同等等,这一类属于雅化,适应时代精神。
(四)当代街巷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成立以后,什刹海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将玉河(月牙河)改为暗沟,在其上面修筑道路,即现在的柳荫街和前海西街一段;再是把什刹海周围的套河填平;原来被称为“河沿”的道路,也都将“河”字取消,比如“前海西河沿”,改称“前海西沿”了。由此后三海一水连通,直接流入前三海,呈现六海水系风光。
1958年5月,什刹海地区分别由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办事处与厂桥街道办事处管辖。1965年,北京市政府进行地名整顿。整顿的原则大体是:将细碎的街巷整合为一;删略带有不适用的尾缀;将不规范的地名加上“巷”、“胡同”而使其规范化。什刹海地区遵循这个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对地名加以调整和整顿。据《什刹海志》记载,什刹海地区144条胡同中有90多条被调整了名称,如李广桥南街改为柳荫街、大小金丝套改为大小金丝胡同、毡子房胡同改为毡子胡同、墙缝胡同分称大小翔凤胡同,等等。
1966年“文革”爆发,在“破四旧”的运动中,北京的道路与胡同也成为“革命”对象。市区的主要道路,包括一些异常琐细的胡同名称也在破四旧运动中改名,使之适应“文革”的想象。什刹海地区自然不能幸免于这个运动。举其大端,地安门外大街被改为总路线路,新街口南大街被改为红旗路,地安门西大街被改为工农兵西大街,德胜门内大街被改为人民公社路。这样生造的名称与历史完全割裂,使其作为地名应有的本意完全丧失,从而受到群众的抵制。这些特定时期出现的地名,到20世纪80年代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
2004年原新街口街道办事处与厂桥街道办事处撤销,将原新街口街道办事处新街口北大街以东地区与原厂桥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从此,什刹海地区由什刹海街道办事处统一管辖。
根据1992年出版的《西城区地名志》与2005年出版的《北京市行政区划地图集》街巷变化情况统计,2005年什刹海地区的大街小巷总计有143条。其中,大街9条,街7条,顺城街1条,斜街2条,胡同92条,巷4条,其他28条。
二、特色街区和特色胡同文化
什刹海地区三片不同格局与特色的街巷,始于元,成型于明,基本定型于清。历经民国至20世纪末近百年,其街巷基本格局与特色基本保存并在曲折中保护、传承、发展。
(一)三片特色街巷
第一,护国寺地区(明代发祥坊地区)。其范围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新街口东街、羊房胡同以南,地安门西大街以北,新街口南大街以东,李广桥南街(柳荫街西岔道)以西地区。明中叶,在发祥坊区域内,先后开辟的德胜门街、新开道街南向与明大市街北段连通形成今新街口南大街。它和棉花胡同、护仓胡同、松树街、李广桥南街等南北走向的大街、小街,与东西走向的护国寺街、定府街纵横交织,形成该地区以棋盘式街巷为主、间有弯曲、弯折窄巷的特色。这是什刹海地区唯一一处以棋盘式街道占绝对多数的街区,是街巷形成较早且最密集最集中的一片。街巷中手工业作坊、官署、名人宅第多,尤以寺庙多、影响大著称,其中以护国寺与护国寺街为最。护国寺始建于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护国寺街是京城众人皆知的四大庙会之一的护国寺庙会所在地,不仅展现着平民商业市场、平民文化艺术、传说故事,还蕴涵着元、明、清三朝中华多民族文化。护国寺里既有元、明、清多民族文字御制碑文,又有赵孟、危素名人碑刻,既有明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组建的葡萄社传统诗文活动,又有僧录司传承着佛教文化和故事,既有鲜为人知的元丞相脱脱府和脱脱夫妇画像的故事传说,又有明姚广孝自制画像等绘画和趣闻佳话。
明中期开辟的德胜门街、新开道街与明大市街连通的街道是什刹海地区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街巷,也是什刹海地区内棋盘式街巷格局为主的发祥坊地区得以形成之大街。入清,这里属正黄旗驻地。人口日增,房舍建设日益密集。新旧王府、名人宅第、寺庙庵观等新旧交替。中华多民族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发展。人民性文化气息浓厚的居住区已经形成。明清发祥坊地区内护国寺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庙会影响力大。为便于记忆可将发祥坊地区改称护国寺地区。
第二,铸钟厂地区。该地区是元代斜街以北、齐政楼至钟楼街以西,坝河(今北护城河)以南一带地域。这一地区在元代已初步形成,有“斜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之赞誉。当时钟楼街一带市场繁多,市场东西南北广阔,北临坝河,环境优美,多衙署寺庙,多洼地稻田。元代已有街巷实体。明筑京城北城墙,形成了斜街北三角地。较早出现的诸多东西走向的街道与南北走向的小街和曲巷、转折街巷交错在一起,形成优美阔扩的街市与洼地寺庙融为一体的风水宝地。历经元明清三朝沧桑巨变,洼地日渐消失。人口日增,房舍日益密集。元、明时代优美环境已不复存在。大、小石桥街巷名称仍在,其水与桥消失了;清虚巷、清虚观虽在,但其稻田没有了;原有寺庙在文献中记载很多,但实际大多已毁或消失,著名的拈花寺今虽在并被列为保护单位,但至今仍被某印刷厂占用。
该地区街巷住宅格局形成年代久远,1965年曾在西绦胡同59号院发掘一个元代平民房遗址,1972年在西绦胡同东口150米处北侧又发掘一处元代遗址,可以见证该地区街巷与住宅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该区域内遗留下密集的东西走向街巷稍斜,多与南北走向的小巷、曲巷及弯折的陋巷、死巷交错在一起,出现不少岔道。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该区域作为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居民聚居区的功能尚存,而优美的环境已不复存在,逐渐让位给环海核心区了。
第三,是明代中叶形成的环海核心区。元代辽阔的海子水面当时已形成积水潭(西海)、后海、前海三部分。其时御河(月牙河)经海域穿行入北海。这一区域的范围大体相当于:东侧为沿海东岸设计的北京旧城中轴线的地安门至钟鼓楼一线,实为地外大街(含钟鼓楼),南侧为地安门西大街北折沿龙头井、李广桥南街西折接羊房胡同、蒋养房胡同至新街口北大街至豁口,东折沿顺城街至鼓楼西大街回到钟鼓楼地区。这一地域环绕着什刹三海,形成奇特的多为弯转连通的斜街曲巷地域。
明代中叶这一地域内街巷稀疏又弯转曲折。沿中轴线北部地外大街西侧陆续形成著名的烟袋斜街、马良胡同、白米斜街,东侧有死胡同天汇大院、杏花天胡同,沿街环境繁华热闹。临海周边的街巷都是随海的流向及地势高低,形成不同方向的斜曲走向,且融于自然水域风光之中,藏于闹市之内。环境优美、幽静。当时“金丝套”岛型环境虽已成型,但只有胡同、庙宇、手工业作坊和织染所稀疏零散存在其中的高地上。
清代什刹海地区人口激增,传统住宅日益增多,街巷随之增加。胡同名称多变,尤以环海核心区为最。贵族圈地建府邸,僧人道士择地建寺庙,百姓适地建宅院。历经沧桑,形成于明代、清代已基本定型的什刹海地区的街巷格局与特色,形成以水为生命线,以中华历史文化为灵魂、以传统居住区为主体的多功能风景区。其中以前海岛型地段即金丝套地区定型最晚,但最美丽。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北京城乃至全国最美丽最具特色的一个天然胡同四合院博物馆。
(二)前海文化旅游社区的特色文化魅力
1997年,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下,什刹海研究会联合有关单位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群众对前海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以金丝套地区为重点,提出建设“前海文化旅游社区”的建议,得到区政府区长吕锡文同志的支持。前海文化旅游社区是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特色,在北京乃至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
其一,水是北京城的生命线。紧傍前海东岸的中轴线,见证着北京城依水而建的发展史。北京城的中轴线历史悠久,蕴含着醇厚多彩的文化,而且随着时代演变而发展。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北京城中轴线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生命力,继而形成新时代新文化的发展脉络。
新中国定都北京,给什刹海前海东岸的中轴线文化注入了社会主义因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首都文化。这一新时代新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特色,在中轴线的保护、延伸与发展的进程中,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示出新北京走向世界、享誉世界的路径。
中轴线的保护、延伸、发展史,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侯仁之先生在《试论北京市规划建设的三个里程碑》中有明确、深刻而且影响深远的论述。在1997年11月区委召开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上,侯仁之先生曾阐述了“三个里程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并十分动情地呼吁保护中轴线,保护中轴线上的起点万宁桥,引起各界领导的重视和各界专家学者的支持,进而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赞同,万宁桥获得重修。
其二,北京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街区。前海文化旅游社区,遍布斜街曲巷,既有地处繁华闹市之中的烟袋斜街、义溜胡同、马良大院、白米斜街和天汇大院、杏花天胡同,且有深置于闹市之中、最具特性的胡同四合院博物馆——金丝套游览区。金丝套地区占地约20公顷,孕育了17条各具特色的胡同,400多座规格不同的院落。什刹海的胡同幽深婉转,坐落其中的四合院既具北京地区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性,又具地区特色,充分体现着老北京的“海味”建筑文化。从房管部门了解到,这400多个院落约30%为北京传统四合院,多为百年以上老屋,有的更为久远。建筑形式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古老的门墩、门联、砖雕、影壁、彩绘,不仅记录着历史,更向人们展示着北京传统建筑的精美。以门为例,种类多样,既有清代王爷居住的王府大门,又有封建官宦居住的广亮大门、金柱大门,也有富庶人家的蛮子门和如意门,更多的是平民百姓家的墙垣门。随着时代变迁,门楼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晚清以后这里又出现了具有西洋风格的西洋门。北平和平解放以后,危旧门虽逐渐翻建,但基本依其旧样。门是这样,与其配套的房屋亦是如此。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金丝套地区的街巷与建筑保持了传统的格局与风貌,传递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古老的街巷与民居相映生辉,越来越被中外旅游者青睐,参观人数剧增。来这里游览的人们既可以欣赏明媚的湖光柳色,也可以了解北京特殊地理环境下的胡同、民居,并从中认知中国的历史文化,了解当今社会。金丝套地区成为北京胡同游的核心区域之一,是宣传中华历史文化演变的极佳阵地,是极其宝贵的历史财富。
其三,贵族府第荟萃,历史内涵丰富。该地区可谓是见证半部清朝史、隐喻一部《红楼梦》。在后海南岸自东向西有敦郡王府、阿拉善王府、恭王府、涛贝勒府、庆王府,在东西一条线上,实际形成贵族府第一条街。这一短短的距离内密集的王府建筑群,其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价值及其影响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其中恭王府前身为和珅第,自乾隆至清亡,府主依次为和珅、永璘、奕。府内外流传着和珅专权贪腐和“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故事。清后期皇权内斗的“北京政变”、清王朝自救图存的洋务运动以及清末丧权辱国、镇压农民起义……很多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理出脉络。综观恭王府、阿拉善王府等一条街王府百余年的变迭,确实见证着半部清朝历史。在什刹海的街巷中还遍布着大量的名人故居、寺观教堂等名胜古迹,这些古迹就像历史遗落的珍宝,为什刹海的胡同增添了浓厚而优雅的人文气息。
其四,风光旖旎、伴水而居的魅力环境。该地区河多、桥多、寺庙多,风景如画。明中叶开凿御河(月牙河),清代又沿海岸凿河,形成前海东河沿、西河沿、后海南河沿等,总称为套河。套河与月牙河的开凿、形成了金丝套海中岛,金丝套东北端有著名的银锭桥,明《燕都游览志》赞之“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明李东阳、清法式善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在西涯、月牙河一带聚会畅游、赋诗作画,歌颂月牙河和河上的李广桥、清水桥、板桥、响闸,描摹银锭桥以及周边的街巷、寺庙、庵观、鼓楼、北海的优美环境,由此演变为西涯八景,为后人了解昔日美景留下一笔巨大的珍贵财富。什刹海地区街巷特色和魅力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什刹海沿岸的胡同与建筑,比起其他地区,多了一份灵性。这就是水所带给人们的恩惠。最令人羡慕不已的当属金丝套。生活在这里,既可享受银锭观山之雅韵,亦可坐拥水色天光之美景。波光粼粼、凉风习习,繁华闹市中的区位,大自然的亲近,对旅游者和来自其他地区的北京人,其魅力是巨大的。
(三)胡同文化及其特征
什刹海地区展示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城市园林之美,自然与人文相融,文化与生活相通。胡同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的构成要素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文化与特色。随着历史的积淀,什刹海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胡同为载体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具有丰厚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北京特色和独具“海味”魅力的人民性特色。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一代又一代地守护着这种文化,并承担着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什刹海的胡同历史悠久,坐落其间的四合院宁静温馨。在四合院里生活的人们和谐相处,一派祥和。他们的生活既蕴含历代什刹海人传承的生活习俗,又展示着当代什刹海人的精神风貌。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街巷,荟萃了历史、文化、建筑、民风民俗等综合文化的内容,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深刻体会。
什刹海的胡同与旖旎的风光水乳交融。极具魅力的环境,自元以来便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在此雅集,创作的诗篇、辞赋、书法、绘画,数量可观,其中不乏传世佳作。有的作品可谓兼诗、书、画三者之妙,再加上好的篆刻,四美俱臻,弥足珍贵。雅集佳话与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什刹海胡同历史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
什刹海的胡同幽深婉转,坐落其中的四合院是北京地区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且具特色,充分体现着老北京的建筑文化、什刹海文化。一座座大门、门联、砖雕、门墩、瓦片,都在展示着老北京的建筑艺术、海味文化,让人们感受到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厚德、包容的人文精神。
什刹海的胡同自古以来就拥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泛舟游湖、宴饮赏荷、盂兰盆会、冰床围酌、票房活动、茶馆品茗等,特别是民国时期的护国寺庙会、荷花市场、鼓楼市场、汇通祠更是集中了曲艺、杂耍、戏法、摔跤、中幡、太极拳、八段锦等娱乐健身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到20世纪末,有些民俗活动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海文化休闲广场、前海滑冰场、什刹海儿童乐园、西海雨来散小型健身娱乐活动场所等处的京剧表演、扭秧歌、健身操、扇子舞以及欢乐的歌曲与儿歌等娱乐内容。同时兴起的还有梨园票友剧社、汇通同人票社、集贤承韵票社以及社区人们自由组织的吹拉弹唱自娱自乐的休闲等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文化活动逐渐活跃起来。1999年“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在前海文化广场南侧马路边,设置了主席观礼台,来自26个国家的众多演员举行了盛装表演。其后连续数年主席观礼台均设在此处,为什刹海带来了新气象、新文化。在2003年前后,新兴的酒吧在什刹海大面积出现,迅速蔓延形成规模,成为什刹海褒贬不一的旅游景点。什刹海酒吧街,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家酒吧。喧闹的酒吧与安静的胡同民居并存,历史与现实碰撞,市井与浪漫交织,让人产生出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引发对岁月流年的广泛议论。2003年什刹海研究会针对酒吧街特别是后海南岸老人休闲广场一带,造成破坏民居、古迹和堵塞交通及沿海岸和路边摆摊、扰民等一系列破坏环境的现象,及时提出治理酒吧、规范酒吧街的建议,提出在保护环境、保护文物古迹、保护胡同景观的原则下,把事情办好的建议。2004年2月,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召开。什刹海研究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贯彻西城区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发展战略,将改善街巷民居的大环境与治理居民居住小环境作为重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深入治理酒吧,规范酒吧街,恢复古都风貌,打造具有什刹海文化特色的街区。为什刹海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积极的意见与建议,供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志研究什刹海者参考。
在北京,一般胡同内部的景观比较简单,就是两侧建筑的四合院。人们置身于胡同,只能看到建筑外部,因此,反映于胡同景观的只能是四合院的宅门、围墙、房屋后檐墙以及附属物的界面与空际线。如果说,围墙与后檐墙是胡同的背景,那么,宅门则是胡同的点睛之笔,大面积的灰墙与精致的朱红宅门构成了胡同的主要景观。
什刹海在首都乃至全国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由于什刹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比如濒临海面,胡同走向倾斜,多曲巷、小巷之类,使得这里街巷的景观也呈现出不同特色。具体而言,如在濒临前海、后海、西海的地方,那里诸多的街巷一边是灰墙黛瓦,院落参差,一边是粼粼水波,碧柳毵毵,从而不同于两边都是灰墙的胡同。更重要的如紧傍什刹海东岸的旧城中轴线的起点钟鼓楼、万宁桥、京杭运河终点码头,以及后来形成的六海水系一带,自然各有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仅有的。
什刹海地区拥有许多的贵族府第。至今仍卓然可数的贵族府第有:醇亲王府(北府)、恭亲王府、罗王府、庆亲王府与涛贝勒府。这些贵族府第在建筑的材料与格局上都与普通民居不同。王府的大门,不受一间限制。在清代,亲王府可以采用五间大门,郡王府三间。与四合院不同,王府的府门不是位于东南角,而是安排在中轴线的南端。在建筑形式上,是兽脊、硬山,筒瓦,亲王府的正殿还可以采用绿色的琉璃瓦。此外,王府基本用围墙围住,这样王府表现于胡同景观的,不是后檐墙而是高峻的围墙。拥有王府的胡同,比如前海西街、柳荫街、定阜街与后海北沿的胡同景观自然呈现出不同风格,或者说是表现了建筑方面的贵族风格。
在建筑的格局上,与王府近似的是寺庙。寺庙的山门也在中轴线上。建筑形式一般是歇山顶,灰筒瓦。大的寺庙,还要在山门外摆放石狮子,也筑有很高的围墙,而且要涂上朱红的颜色。规格狭小的寺庙则没有这样气派,往往只是兽头脊的墙垣门,这样的寺庙在什刹海居大多数,1949年以后基本改为民居了。虽然是这样,但建筑形式与格局仍然没有变化,比如小新开路的通明庵是一座小寺,仅有大殿三间,南北配殿各三间,现在沦为普通百姓居住的院落,然而依然保持了寺庙风格,使得小新开路的景观发生了变化。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什刹海地区东北部的钟、鼓楼。钟楼高47.9米,鼓楼略低,高46.7米。钟楼是重檐歇山式覆黑琉璃瓦绿剪边建筑,材质以砖为主。鼓楼是木结构为主的重檐歇山式楼阁建筑。这两座楼阁是北京内城中轴线上最北端的地标性建筑,巍峨优美,是什刹海地区重要的背景景观。鼓楼“飞檐杰阁,翼如焕如”,钟楼则形态高挑,娟秀可爱。这两座建筑突破了以平房为主的天际线,使得什刹海景区钟鼓楼地段的景观丰富多彩了。
人文意境在什刹海更是多有体现。1965年,末代皇帝溥仪的兄弟溥杰来到烤肉季,饭后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波漾旖楼湖外地,差堪把酒乐清宵。覆堤柳浪通幽境,十里荷风渡小桥。”再一首是“香泛枣薪明榾柮,味珍铁板炙羊羔。车回冠盖缘知味,宾至如归不用招。”诗写得很通俗,意思也很豁朗,无非是赞颂这里的环境与这里的美食。1955年“烤肉季”公私合营后,将店址略向北移,80年代后多次翻修,现在的店铺是一座美轮美奂的仿古建筑,可以同时接待二百余人就餐。当时的烤肉季位于银锭桥东侧的前海北沿,夏荷春柳,冬雪秋苇,风光绝佳,在这里吃烤肉可谓双绝。景,是一绝;烤肉,亦是一绝。
在什刹海地区,昔日的饮食行业中,名气可以和烤肉季相比的是会贤堂饭庄。会贤堂饭庄是旧时北京的八大庄之一,经营鲁菜,为时人所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他所著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回忆在这里吃饭的情景:“什刹海岸边高柳静垂,蝉声聒耳,湖中红莲轻香远送。吃炸笋鸡、新鲜的莲蓬、菱角、嫩藕、喝点陈黄酒,甜点心也很好,琥珀莲子,枣泥盒酥都异常可口。”1919年北京大学教授,时列“南沈北于”的大书法家沈尹默与朋友在这里聚会,十分喜欢这里的高柳低荷与冰盘小饮,亦曾填词《减字木兰花》予以记载。
会贤堂的路南是和堤,位于今之什刹海体校东侧。从清代光绪末年,那里开始出现游商,在土堤上摆摊售货。民国以后,1916年应当时商绅所请,内五区署将初步形成的市场进行整顿,成为正式的市场。这个市场以和堤为中心,从农历五月初一到七月十五举办,如果天气炎热则延长到八月初一结束。市场的入口用篱笆扎成八字墙,中间是门楼,悬挂布匾:“什刹海临时市场”。临时市场营业时期正是荷花开放的季节,因此俗称荷花市场。荷花市场的格局大体是在和堤的东侧与前海北沿一带,主要是茶棚,茶棚相连宛如一道长廊。茶棚半在堤上,半临水面,仿佛凤凰古城的吊脚楼。茶棚对面是贩卖河鲜与风味小吃的食棚。河鲜有新莲、嫩藕、菱角、茨菰、老鸡头;冷食有冰碗、酸梅汤、豌豆黄、艾窝窝、凉粉、扒糕、奶油镯子;小吃有苏造肉、烫面角、锅贴儿、灌肠之类。此外还有贩卖杂物的摊子,上至古玩书画,下至蝈蝈儿、知了,以及用鲜苇叶、鲜蒲叶编织的小青蛙、小帆船、小花篮,等等。再向北,便是曲艺、戏法与杂耍的场地。荷花市场的全盛时期是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而后逐渐萧条。五十年代荷花市场撤销。80年代开始规划恢复,1990年8月1日,重新开业,设立常年摊点,固定屋舍。1995年改建为古玩市场,以经营古玩、旧货为主。2001年又将90年代建成的屋舍改造为以二层为主,部分一层的仿古建筑,2002年5月竣工,在其入口处树立一座牌楼,牌楼正中的匾额曰“荷花市场”。牌楼旁是更大的全聚德牌楼,牌楼地下部分建成是豪华的经营店堂和停车场。今之荷花市场是一条以酒吧、酒楼为主的旅游商业街。
与荷花市场比肩而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商业街道,在前海地区还有烟袋斜街。2000年西城区政府决定将烟袋斜街尽快恢复传统民俗文化步行商业街。经过多年的整治与建设,于2005年依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规划,由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组织施工,烟袋斜街基本形成了北京特色商业街。西城区投入巨额资金,恢复了广福观原建筑格局,对外开放,还庙于民。可惜昔日龙王庙遗址与古井消失了,建起小商店;三元伏魔宫山门不见了,被藏在一排小商店的后面,并在殿堂顶上加层开酒吧了。烟袋斜街现在已有近60家商店,主要经营古玩、玉器、工艺品、民族服饰、旅游商品和酒吧等等。原来的鑫园澡堂经过改造,在经营业态上增加了酒店式住宿,改叫鑫园客栈。斜街东口的烟袋铺也改为酒吧,在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里注入了西洋的经营业态,从而别具风格了。
以广福观为中心,老旧风格的店铺向两侧延展,青砖灰瓦、红绿门窗,在宁静的底色之中点缀着喜气洋洋的色彩。其中也不乏西洋风格的建筑,28号是一座小型的西式建筑,至今犹存,从而制造了些许异样的节奏与韵律。
2000年,什刹海前海地区开始出现酒吧。2003年,北京爆发“非典”,这里迅速出现大面积酒吧,是北京酒吧最密集的地方。这里的酒吧主要麇集在荷花市场、前海北沿、后海南沿与后海北沿东段,以银锭桥两侧的酒吧最为繁密。这些酒吧多为沿街而设,临“海”经营。到了夜晚,旖旎的霓虹融入粼粼波光。北京这座北方的都市漫溢出异样表情,有人把这里喻为北京的亮丽晚装,是旅游者快餐式认知北京“小资生活”的地理节点,也是一点不过分的。但是问题在于这些酒吧都是在居民和寺庙的基础上拆墙、加层改建而成,把倒座房的山墙或后墙打开,改造为铺面,这就破坏了民居的格局与功能。虽然近年对这些酒吧进行了统一规划与整治,但问题是原生态的民居与寺庙在这里已多成了历史,改变了居住区的形态。随着沿“海”可以开设酒吧的房屋的紧缺,酒吧开始向胡同内部泛滥,最为盛者是靠近银锭桥的大金丝与小金丝一带,对当时居民来讲已然是“酒吧为患”。这里居民的静谧生活,只能在记忆之中寻觅了。北京内城唯一的一处四合院与水域结合的社区环境遭到破坏,酒吧的喧闹打破了胡同的安谧。什刹海地区拉开了新的商业大幕,使人们不能不愈加回味刘侗在其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所描绘的那种“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充满诗情画意的什刹海景色,以及说不完、画不尽的人间意境。
(四)街巷坊间的传说故事与趣闻轶事
什刹海地区街巷历经七八百年风风雨雨,历经元、明、清、民国的演变而形成人民性极为丰富的市井宝地。境内不仅有享誉北京、全国乃至世界的北京旧城中轴线、京杭运河终点码头——积水潭(什刹海),还育有水域特色的斜街曲巷、王府寺庙,多样的胡同民宅,蕴含着醇厚繁盛的岁时习俗文化。其中街巷轶事、趣闻佳话、民歌民谣与传说,丰富多彩,流传广泛,在研究会与什刹海管理处合作编辑的《什刹海丛书》和其他一批书刊中,多有记述。《什刹海志》对什刹海地区的民风民俗、岁时习俗设有专篇记述,多为名家名文和百姓口头传说。被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誉为“肚子里有真东西的曲艺篓子”的曲艺大师王决,在20世纪90年代就专为什刹海创作了数篇曲艺佳作,其首篇就是将沈万三与什窑海的传说改创为单弦牌子曲,继而又创作出台了讽刺时弊的故事《“穷不怕”说相声》。“穷不怕”,名朱绍文(1829—1903年),住地安门外毡子房,以说相声为生,是相声的创始人。在他32岁这年,咸丰皇帝死了,宣布全国各地一百天之内不准擦胭脂、抹粉演戏,带响的乐器都不准动。朱绍文原为京剧演员,演戏的戏园子都封闭了。100天,三个多月,家无隔宿粮的朱绍文为了养家糊口,决计出门寻其他生计。由于当时什刹海荷花市场不准卖艺,他只好每天走到前门外天桥一带,站在当地画个白圈儿给围观的人说说笑话、哼哼小曲,讨几个铜子来维持生活。人们提醒他,皇上死啦,国孝100天还不到,您别找漏子。朱绍文嘿嘿冷笑了几声:“跟您说,为了肚子,讲不了面子啦!人一穷了什么都不怕”。从那儿以后,观众都管他叫“穷不怕”穷先生。他自己手里敲打的竹板上刻了两句诗:“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发泄他自己的愤懑。后来他又在一副竹板上刻了四句五言诗,每块板儿上是两句,诗句是“日吃千家饭,夜宿古庙堂。不作犯法事,哪怕见君王”,说明他人穷志不穷,卖艺人为生,不走邪门歪道,谁也不怕。当时的北京是在皇上的眼皮底下,“穷不怕”敢这么畅谈无忌,真是不简单。日子长了,“穷不怕”就给自己演出的形式起了名,“我说这是逗人一笑的单口相声”。相声儿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穷不怕”既不怕皇上,也不怕那些趋炎附势、奉承王爷、自吹自擂、借势吹嘘不干实事的权贵,常编些笑话讽刺他们,受到百姓的称赞,甚至有的王爷也说编得好。“穷不怕”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很受欢迎。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相声《大保镖》、《黄鹤楼》等等都是出自“穷不怕”之手。用白沙子往地上撒双钩的大字更是他的绝活,《天桥杂咏》里有一首诗描写他说“日日街头撒白沙,不须笔墨也涂鸦。文章扫地寻常事,求得钱财为养家。”
王决先生继故事“穷不怕说相声”之后,谱写一首民歌《老妈妈爱什刹海》歌颂1983年整治后的什刹海。
与王决先生同在中央电视台曲艺部工作的资深曲艺家许多先生编写了《什刹海风情》,剧词如下:
北京城风光无限好
什刹海景色更妖娆
前海后海连西海
一湾碧水接城郊
巧夺天工多奇妙
玲珑剔透似琼瑶
岸边桃李花开早
绿柳垂丝风摆摇
水面上荷花朝天笑
游艇穿梭人为潮。
(生)我常到后海来垂钓
心旷神怡情趣高
甭管鱼儿钓多少
恰似神仙乐逍遥。
(旦)我爱岸边的柳荫道
常在树下画素描
凉亭内,小胡琴儿拉得真美妙
京剧的锣鼓叮咚敲
票友们个个唱得好
优美的唱腔儿随风飘
(净)我每日清晨来把弯儿绕
在岸边跑步又做操
太极拳虽然打不好
却也能随着葫芦去画瓢
迪斯科,咱也跳
有时还舞剑弄枪刀
唯独我从不下水去洗澡
(别人插白:为什么)
下去就沉底儿不会漂
生死关头一喊叫
还得人下去把我捞
(轮)玩儿累了,走饿了
岸上有美味与佳肴
临湖轩,面对前海湖心岛
烤肉季,坐落在后海银锭桥
汇通园饭庄在西海岸
煎炒烹炸手艺高
只有一样抱歉不太好
(别人插白:哪样?)
吃饭一律得把钱掏
(别人插白:想白吃啊?)
新儿歌《三海亚克西》,是大翔凤小学进行知海、爱海、建海、护海教育的课外教材。这是学校师生结合什刹海的实际,自编的一到六年级都适用的系统教材中的一首,是该校保留节目,经常对内对外演出,生动活泼很受观众欢迎。曾在西城区小学中推广。《三海亚克西》歌词全文如下:
1.什刹海的风光实在美,鲜花、树荫、山和水,冲天的喷泉应晚霞呀,荷花清香柳叶垂。亚克西,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吔,什刹海的风光亚克西!
2.清晨的空气格外好,三海的人们起得早,男男女女老和少呀,来练气功健美操。亚克西,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吔,身体健美亚克西!
3.落日的湖面照,鼓楼衬着银锭桥,站在桥上往西看呀,近水远山格外娇。亚克西,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吔,山山水水风光亚克西!
4.什刹海的文物古迹多,园林古刹一座又一座,王府、花园大荟萃,城楼寺庙有传说。亚克西,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吔,文物古迹亚克西!
5.古今名人遍三海,梅兰芳、徐悲鸿、郭沫若、宋庆龄的故居挨着马海德,田间和萧军的作品多。亚克西,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吔,古今名人亚克西!
6.三海亚克西唱不完,党、政、军、民齐共建,三海的前景无限好,大家都来做贡献。亚克西,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吔,军民共建亚克西!
此外,还有一种类似用旧谱填新词的民歌,是针对不识五线谱的群众创造出一种新的五线彩谱,学唱者比较容易学会。这种创新的五线彩谱发明人是西城区二龙路少年之家的刘见平老师,因此简称刘氏五线彩谱。刘见平老师的五线彩谱曾以“五线谱速成教具”获得国家专利。1989年五线彩谱先后由中国文化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据中国文化报报道:彩色五线谱在国外已被开发出来,目前该软件已在北京问世。现附刘氏彩谱《什刹海小唱》供爱好者研究欣赏。上述由明代流传的民间传说《沈万三与十窑海》到清代《“穷不怕”说相声》以及京剧唱词至新中国特别是20世纪80至90年代出现的新民歌《老妈妈爱什刹海》、新儿歌《三海亚克西》和刘氏五线彩谱新民歌展示出的是什刹海民间文化、岁时习俗在新时代得以继承与发展的实例之一。
什刹海放河灯也很有名。据李滨声先生《什刹海的河灯与冰灯》一文叙述,什刹海放河灯、点冰灯源于我国梁代而盛行起来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原是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举行的仪式,最初由斋僧、拜忏、放烟火发展到超度无家可归的亡魂,被超度者可“往生极乐”。这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带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各地皆然。
早年间,北京每逢夏历七月十五都会在什刹海后海南岸高搭席棚大办佛事。岸边从上午就摆出一只纸糊的大楼船,到了晚上,由僧人奏起佛教音乐,念起佛经,随后把那庞大的纸船输送下水,点火燃烧形成高潮,称为“烧法船”。在此之前黄昏之后,海面上开始出现盏盏“河灯”,看热闹的人们花上一个大枚铜圆买一个点燃后轻轻放下海去任其漂泊,隔岸观赏引以为乐,此谓“放荷灯”或“放河灯”。那河灯是在一小方木片上钉着一朵纸做的莲花,中间插着一截蜡头。点燃后,莲花通明,漂在海上,荡到远处,仿佛天上的繁星、江上的渔火,煞是好看。
除河灯外,岸上及坊间更有小贩在这天兜售“莲花灯”。莲花灯与河灯不同,是提篮式的纸扎灯,最受小孩儿喜欢,三五成群提灯沿海或转街游乐,络绎不绝。不过这样的提灯游乐只限当晚,翌日那灯必须弃掉,所以卖莲花灯的小贩常这样吆喝“七月十五的灯,今天买了明天扔”或干脆坦率地吆喝“七月十五的灯,今天不卖(掉)明天扔”,意味着不能及时出手的话,明天就要赔本了。
什刹海除河灯外还有冰灯,据说是为起冰时照明而设的,后来常引来过路人驻足观看才发展为陈列性的,也是冰窖的一种广告宣传。冰灯简单无华,但点燃后晶莹明亮,很是辉煌。座座冰灯排列在海沿上,从鼓楼上或景山上往下看,如同“夜明珠”在闪烁。旧时,鼓楼前繁华热闹,在冬季鼓楼前烟袋斜街口至后门桥一带有的大铺面门前陈放过内有“走马”的冰灯。虽然不精致,只隐约可见内有人马转动,也常被围观,当是什刹海冰灯的发展。时至20世纪80年代,鼓楼前冰灯功能随着时代的演进已经进入现代化夜景照明时代,什刹海一带的“冰灯”、“河灯”、“莲花灯”均在消失成为历史,但其功能仍被传承、利用、发展着。“冰灯”已被现代化的广告宣传与夜景照明所代替,“河灯”已由什刹海人创新发展为“水上游”晚间游所利用。春夏秋三季,每天夕阳西下、将近黄昏之际,“水上游”傍晚游游至银锭桥烤肉季门前码头,烤肉季服装整洁的小伙儿提着食盒送上预订的小吃,而后橹船经银锭桥游至后海,晚霞泛彩,遥望西山,黛色的山影叠嶂如画。更为诱人的是,傍晚游比白天游增添了一种让游人参与的游戏——放河灯。橹船驰入后海最宽广处,夜色降临,放河灯便开始了。河灯是将一种特制的蜡烛点燃放在纸制小船中间,然后放入水面任其飘荡。在黑天鹅绒般的水面上烛光点点,宛如荧光浮动。今日回顾,这种活动当是由明清以来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盂兰盆会演化而来。不过在时间上不仅限于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了,而且极大地谈化了佛教色彩,而形成现代化、富有时代特色的旅游活动了。
海子传说故事随着时代演进,仍在传承、保护、发展中。什刹海丛书中记述的特色街巷、趣闻轶事也丰富多彩,现依本文提出的环海核心区、护国寺地区、铸钟厂地区中的街巷趣闻轶事再简介一二。
1.毛泽东和侯位胡同
鼓楼西大街是什刹海地区最古老的一条街道,元时称斜街。侯位胡同是斜街南环海核心区曾经有过的一条小巷,坐落在广化寺和今卫生部招待所的东侧。在建卫生部办公楼时,这条胡同被拆掉了。鲜为人知的是,据毛泽东主席秘书、保健医生王鹤滨老人记述。毛泽东主席曾于1950年初冬一个深夜来这里做怀旧之游。毛泽东主席每天24小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紧张的脑力劳动状态。他能在子夜时分出去散步,对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当时,陪同毛泽东主席夜游的有汪东兴、叶子龙和保健医生、秘书王鹤滨。多年后,王鹤滨老人在所写《紫云轩主人——我所接触的毛泽东》一书中提到了这件事,但未注明地点。《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毛泽东与烟袋斜街》,根据王鹤滨先生文中一条“很短很宽、西南头便是什刹海的北岸”的胡同推断,毛泽东当时夜游的胡同是烟袋斜街。文章引起很大反响,也引起了什刹海研究会工作人员赵守信先生的关注。根据王鹤滨先生描述夜游什刹海的路线走向,熟知什刹海情况的工作人员认为,那条小巷绝不是烟袋斜街,于是有了什刹海研究会老会长赵重清和赵守信对王鹤滨先生的拜访。赵重清、聂殿维等还陪同王鹤滨老人到烟袋斜街、鸦儿胡同内几条短巷实地查看。王鹤滨老人回忆:“那条短巷有数十米长,两侧有较高的院墙,整条巷只错落对开着三两个院门,一家大门前有高高的三四级的台阶,台阶两侧还有石雕的狮子……”“毛泽东示意司机周西林把车停下来,走下汽车,于是便在这短短的胡同里散起步来。毛泽东兴致勃勃,因为怕惊动市民的睡眠,所以轻放脚步,低声说笑。”
王鹤滨老人在实地考察中却找不到与记忆相符的胡同。这实际是什刹海地区胡同地理继续变迁的一个实例。什刹海研究会老会长来访,送给王鹤滨老人一部《什刹海志》。王鹤滨老人从志书里终于得到答案:随毛泽东主席来过的胡同叫作侯位胡同,而这条胡同已经永久地消失了。王鹤滨当时看到子夜散步的毛泽东“愉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写道:毛泽东选择的夜游什刹海行车路线,将他曾经住过的三个地方:福佑寺、三眼井胡同、豆腐池胡同与侯位胡同连接起来了。可以推想,毛泽东驱车经过的鸦儿胡同,以及鸦儿胡同和后海北沿之间的短巷侯位胡同,都是他熟悉的地方或曾经到过的地方。他来这里散步,无疑是他对青年时代革命行踪的一次愉快的巡礼……
王鹤滨老人否定了毛泽东主席夜游为烟袋斜街的推断,为防止误传,他撰写了毛主席夜游什刹海的文章,刊登在《西城文苑》2009年第3期上。
2.广化寺与广化寺街,为什刹海带来许多珍闻佳话和荣誉。
广化寺,始建于元,位于今鸦儿胡同(明代称广化寺街)31号。广化寺坐北朝南,前临后海、后临斜街,地势优越,环境优美,闹市净土,佛事活动坚持至今且具有不同于其他寺庙的特色故事,也值得一记。
广化寺,又称十方寺。十方寺之意是天下四面八方的僧人云游至此能居住之所,甚至寺中住持老了,还可传位于外来居住被认可的法徒。这是广化寺与其他寺庙最大的不同特点,为此寺庙在建筑上僧房较多,除大殿两侧外,在东西两路跨院和后院还分布许多间僧房,组成不同的院落。大院套小院,院院相通,僧房毗邻,环境清幽,有管理制度,有分工专人负责。
广化寺建寺以来,香火旺盛。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来焚香拜佛,来广化寺放生池边放生作法事,尤以每年阴历七月十五举办的盂兰盆会民俗活动最有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政府通知将全市寺庙中有保留价值的佛像经书等文物集中到广化寺。为此广化寺曾成为内城区作法事活动的集中地。“文革”期间,广化寺惨遭破坏,寺庙如同宗教旅馆,成为一大怪事。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广化寺佛事得以复兴,至今于闹市中坚守佛门净地的传统。佛教圣音名扬四海,为佛教界赢得了荣誉,遗憾的是被占用的部分庙宇仍没有腾退。
3.名称极雅的百花深处和老舍出生地小羊圈胡同
在从护国寺命名的护国寺地区,庙后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东至护国寺东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称这条小巷子为花局胡同,是当时种植花卉的场所。光绪十一年(1885年),朱一新《京师专巷志稿》改称百花深处胡同。民国后去“胡同”简称今名。百花深处的由来少有宣传,鲜有人知。百花深处的名称极雅,但今已毫无雅致之实。据《北京地名志》引《北京琐闻录》云:“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渐渐地有了钱,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使这块菜地成为一处十分幽静的所在。又辟地种植牡丹、芍药,在池中种植莲藕。夏日,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驶上小舟往来于绿波之中,香风扑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黄菊溢香之秋,梅花晴雪之冬,均有四季皆宜之感。当时城中士大夫等多前往游赏。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这大概是对乾隆时期命名花局胡同情况的一段描述吧。晚清时期直呼为百花深处。老舍先生曾这样描写百花深处:“胡同是狭而长的。两旁都是用碎砖砌的墙。南墙少见日光,薄薄的长着一层绿苔,高处有隐隐的几条蜗牛爬过的银轨。往里走略觉宽敞一些,可是两旁的墙更破碎一些。”
与百花深处紧临的还有一条小胡同,形状特殊,口小肚大,清末称羊圈,形不美名不雅,但名气大。因大作家老舍生于此、长于此、成名于此。老舍以这条胡同为背景编创的《四世同堂》,使这一小胡同扬名于世。紧临的这两条小胡同,形名雅俗各具特色,其共同点都因人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为小胡同留下美好的记忆。护国寺地区还有麻状元胡同、陶兽医胡同、三保老爹胡同等都与人有关,都是当时的名人居住之所,有很多故事。4.拈花寺的铜牤牛和金炉圣母娘娘庙在铸钟厂地区也有许多传记故事,如在大石桥胡同拈花寺后院有铜牤牛一头,牛槽一个,牛背驼一个钢钵,今已不得见。相传第一代开山和尚偏融,从四川来京时仅带来一头牤牛。偏融在寺中静坐,牤牛背驼一钵出外募化,相伴一生。一日,牤牛赴清河镇募化,回至土城外,忽闻偏融已死,一吼三声,倒地死亡。后来人们在为偏融修塔时,在牤牛死处修一座桥,叫牤牛桥。
与拈花寺同在旧鼓楼大街西侧的,还有一座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庙在钟楼的正西方位,小黑虎胡同里。关于这座庙,什刹海地区流传着另一个传说。在明朝初年,朝廷下令工匠们铸造出一座高一丈六尺、重十万斤的铜钟,悬挂于已建好的钟楼,向全北京城传布洪亮的报时钟声。铸钟师华严带领工匠们日夜不停地操劳,多次将铜液浇筑在刻满精致花纹的泥范里,但每次都功亏一篑,大钟就是铸造不出来。眼看限期将到,华严和工匠们心急如焚。跟随华严师傅来到铸钟工地的,还有他的女儿,美丽的华仙姑娘。华仙眼看父亲和工匠们面临杀头的危险,也是坐立不安,心中浮现出师傅们曾说起的祭奠钟神的故事。一日,就在工匠们为铸钟在融化铜液的时候,她纵身跃入熔炉,化作一缕青烟。北京城的大钟铸成了,华仙姑娘为救父亲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铸钟工匠们人人长跪不起,尊华仙姑娘为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在铸钟厂旁,为她建了一座庙,这就是后来的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
这和牤牛伴主一样都是神话传说,反映了旧社会老百姓对善人好事的一种宣传形式和美好愿望,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类似的神话传说在什刹海地区还有很多,不再记述。此外,还有诸多传闻谚语,反映了老百姓对社会黑暗的痛恨之情、讽刺之意,如“钟楼高,鼓楼矮,假充皇帝袁世凯”、“缎子改老钱,铁杆打老袁,要过太平年,还得二三年”等等。
三、四合院
(一)什刹海地区四合院及其特点
街巷是四合院的载体,四合院是街巷形成的重要元素。二者融为一体,随着海的变迁而变化。什刹海地区拥有大量的四合院,大至多进,小到单体,典型的金丝套胡同游览区就集中了各类四合院。徜徉其中,可以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北京人生活场景。
四合院起源于合院。合院历史悠久,在今天陕西岐山的凤雏村有一组西周早期的住宅建筑遗址。这组遗址,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两进院落,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屏、门、堂、廊、室。所有的堂、室、门都与庑相连,围拢出两个院落。前堂与后室用廊连接起来,在平面上呈“工”字形。这样的布局延续下来,直至宋元时期也没有变化。继承了陕西岐山凤雏村的做法,不过也有区别,前后的正房都是奇数,均是三间,列柱不设在中轴线上,正房与厢房相互分离,表现出从合院向四合院的过渡。在什刹海地区的西绦胡同59号院及其东口也发现有元代平民房屋遗址。
北京的四合院既是北京文化的产物,也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从建筑学与地理环境的角度,北京的纬度较高,房屋坐北朝南,易于采暖通风,故而正房要建筑在庭院北部。冬季的北京是寒冷的,为了最大限度吸取阳光,避免两厢与倒座的阴影遮住正房,庭院设计为正方形是科学的。与宫廷、衙署、会馆、寺庙不同,四合院不是公众聚会的场所,是私人住宅,要求隐蔽性,因此它的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而是开辟在东南或西北位置,充分考虑到建筑中的生活功能。
什刹海地区的四合院作为北京四合院的部分,既有共性又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异。比如大金丝胡同的5号与7号原本是一处院落。这处院落的主体是一所三进四合院,从南向北的建筑物依次是:宅门(如意门,包括倒座)、垂花门(包括影壁)、厢房、正房、后罩房。主院的东侧还有一处狭窄跨院,跨院南部是一座车门。车门不是与宅门而是与厢房的南山墙大体处在同一基线上,就是说,相对宅门,车门向南与厢房南山墙对比是向南错位,与倒座房相比是向北退缩,从而与宅门构成了一个曲尺形状的狭小空间。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胡同曲折,环境狭窄,迫使宅院的主人,不得不因地制宜而为之。与别处四合院的游廊不同,这里的游廊不是位于正、厢之间,而是位于正房的东部、西部与北部,从三个方面把正房围绕起来,游廊平坦的顶部,也显示出特殊风格。这处院落在乾隆《京城全图》中已经出现,院落布局与现在相仿,说明后世只是对房屋进行了修缮而已,距今已有260年了,是一处值得研究与保护的院落。
由于地理环境的缘故,什刹海地区的许多街巷是偏斜的,比如,北官房从西北向东南,而大金丝则相反地从东北向西南偏斜,都不是东西朝向。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四合院的南北朝向呢?什刹海地区的人们充满了智慧,他们采取夹角的办法保证了四合院的南北朝向。显著的是大金丝胡同,那里的四合院不仅院门、房屋、甚至围墙仍然保持了正南正北的朝向。原因就在于,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与偏倾斜的胡同之间形成了45度夹角,从而使院落与胡同保持了一种锯齿形状,宛如河道码头。当然,由于胡同的偏斜程度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四合院都可以与胡同保持这种45度夹角的关系。南官房胡同以南的前海北沿由于角度过于偏斜,不仅胡同是斜的,院落是斜的,就是院子里的房屋也是斜的,从而与前海的倾斜角度保持了一致。
胡同与四合院的这种夹角关系,是北京四合院追求正南正北朝向的极端体现。这在北京其他地区是难以见到的,属于金丝套地区的发明创造,是一种特殊而又充满趣味的文化现象。
(二)王府、寺庙与三合院
什刹海地区不仅有大量民居四合院,也存在不少贵族府第、寺庙和其他形式的院子。在清代主要的贵族府第有醇王府、庆王府、恭王府、阿拉亲王府、罗王府与涛贝勒府和兆惠府等。这些贵族府第规模巨大,在建筑形式上迥然不同于普通的四合院。其建筑一般分为三路,即:中路、东路与西路。中路是主体建筑的所在地,有府门、大殿——民间称银安殿、后殿、后寝、后楼,五组建筑。东路与西路作为主人及其附属人员居住和活动的场所。除此以外,王府还建有精美的花园。醇亲王府的花园在西路的西侧,有山丘和湖泊,建有恩波亭、濠梁乐趣与畅襟斋、听雨坞等等,是主人休闲的处所。王府不同,花园的位置也不同。恭王府的花园在王府后身,是现存最美丽的王府花园。园中有精美的山水楼阁,颇有《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意境,因此有一派红学家,认定其为小说中大观园的蓝本。
除王府与四合院外,在什刹海地区,还有三合院,甚至排房院。所谓三合院即:三面有房子,有北房,东厢房与西厢房。更简陋的是排房院,有的是一排房子,有的是前后两排房子。这些排房一般是坐北朝南,以利于夏天通风,冬天采暖。这些简陋的院落,一般采取墙垣门的形式。院门与院墙保持一致,只有一个小小的屋顶,有的甚至连屋顶都没有,只有一根横木,上面铺设灰色的瓦片而已。这样的院落建筑成本低廉,形式简易。居住于此的人,往往是普通百姓。
什刹海地区庙宇众多。据调查,在历史上这里有一百多所寺庙观堂。庙宇的建筑形式与四合院不同,大的庙宇在中轴线上都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与藏经楼,同时还有东西跨院。在封建时代,有的寺庙也对社会招租,非寺庙里的人可以租住,这样的居住方式称庙寓。民国以后,寺庙丧失了经济来源,僧人为了维持生计将寺庙里面的房屋大量出租。1949年以后,寺庙基本划归房管局管理。很多寺庙完全取消了佛事活动,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这样的情况在什刹海地区十分普遍,比如金丝套地区的槐宝庵被分割为两部分,主殿所在的院子被改造为四合院,作为四合院宾馆。后海南岸的丰泰庵、银锭桥附近的海潮庵与后海北岸的什刹海寺,在历史上都是著名的庙宇,今天都成为典型的大大小小的杂院了。
(三)居民四合院文化
在四合院中,北房被尊为正房。一般是三间,中间称明间,两侧称次间。位于东面的称东次间,位于西面的称西次间。如果正房五间,次间两侧的房屋称稍间,位于东面的称东稍间,位于西面的称西稍间。明间也称堂屋,是家人活动的公共场所。次间一般做主人的卧室。如果主人有长子,则主人住东次间,长子住西次间。
正房两侧有时加盖耳房。耳房可以是两间,也可以是四间。在建筑形式上,耳房比正房要低一个档次。正房前面的厢房东西对称,相向而立,位于东侧的称东厢房,位于西侧的称西厢房。厢房的等级比正房低,在使用上,作为儿女的住所。东厢房也有时作厨房,里面设有灶台。在灶台上方的墙壁上贴有灶王爷,或者灶王爷与灶王奶奶的神像。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灶王是司命之神,祭灶是四合院里的重要活动,通常用糖瓜、关东糖做祭品,送灶王爷与灶王奶奶上天,让他们“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正房的背后是后罩房,长度与正房基本相等,但是进深狭窄。后罩房一般用来堆放杂物,或者用做女仆的住所。
倒座与正房南北相望,倒座的门窗向北开辟。倒座的间数与正房不保持一致,倒座的柱子不能与正房的宅门相对。倒座可以做客厅,也可以居住男仆。
农历七月初七,是神话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女孩子在这一天“乞巧”。大人在庭院里放一盆清水,女孩子把一根绣花针放在水面上,根据针影的粗细,判断巧拙。八月十五中秋,合家在庭院里赏月。女眷还要在院里举行拜月活动。拜月的时候,供月亮码儿与兔儿爷。中国有句俗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为灶王爷是阳性的,月神是阴性的。
婚丧嫁娶,来往人多,房屋不敷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在庭院里搭设大棚作为招待宾客的场所。办喜事的大棚称喜棚,装饰彩色的挂檐与大红的双喜字。办丧事的大棚称灵棚,挂檐用蓝色或者白色。灵棚的窗户贴蓝色的寿字。棚内搭置为和尚、喇嘛、道士唪经的经台。当然,大棚也可以做其他用处。夏天的时候,为了避暑,有钱的人家也要扎大棚,所谓的天棚。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就是指这样的大棚。
什刹海地区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当然也是如此,只是在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与宅主的需求而做出灵活的处置与安排。比如金丝套胡同17号,西院有诊所与佛堂,东院有三进院子。其中,第一进的南边是倒座,北边没有构筑卡字墙与垂花门,而是三间北房,中间为通道,走过通道是二进院子,北部的正房没有作为宅主的住房,而是作为客厅。后院才住人。当然这是例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包括什刹海地区的大多数四合院被改造为大大小小的杂院,不是住一家,而是住若干家。这样的原则自然演化为历史的烟霭随风飘去,而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也大都丧失。
四合院成为杂院以后,居住于此的邻里关系是协调、友好的。人们相互帮衬,相互支持,洋溢着浓厚的人情氛围,成为离开这里的居民的永久怀念。
在讨论四合院的文化时,镌刻在四合院大门之上的门联是不应该忽略的。在北京,包括什刹海地区,常见的门联有这样一些:总集福音,备至佳祥;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为善最乐,读书最佳;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
当然,最常见的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些对联体现的是忍让、善良、包容、厚道,祈盼国家太平、家庭和睦,视读书为最佳境界,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些平和、朴实的对联,寄托了人们诸多的希望,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理念。我们不妨说:这些希望和理念的内涵便是四合院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革,这种注重道德修养的文化仍在向前发展着,展示出新时代的新文化特色。
四、建议
保护胡同、四合院与原住民,是什刹海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弘扬、发展的重要因素。胡同与四合院相互依存,若拆除了胡同,四合院也就不存在了。同样,拆除了四合院,胡同也就丢失了胡同特色。新中国成立,建都北京。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北京涌进了大量人口,什刹海地区也是如此,人口密度急剧增加。原本一家一户的四合院膨胀为多家、十几家甚至几十家的大大小小杂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私家车增多,很多胡同形成“日夜停车场”,民间称为不投资的胡同停车场,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20世纪末,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对什刹海地区胡同和四合院进行保护性整治、修复,取得可喜成绩,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人口难于疏解,胡同和四合院内部的各种临时建筑和各种违规违章问题难以清除,导致无论对胡同、四合院进行怎样的整治、修复,都不可能恢复胡同、四合院原貌。因此,有必要对胡同四合院进行认真调查,从建筑与人文的角度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性质、功能与建设目标的要求,从什刹海的实际出发,以吴良镛先生永不言晚的精神,建议以面积最大、历史文化遗产最具代表性的什刹海保护区为试点,由政府主导,出台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政策,作出保护与修建方案,从实际出发,搞好试点,先易后难,有计划地进行整治,如采用微循环方式进行保护性修缮与改建。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北京市居住环境的改善,什刹海地区原有的居民有些搬走了,住进单元楼房,而把原住房出租给外来人口,使得这里的居民成分更加复杂紊乱。依托于原住民的民风与民俗日益异化,趋向消失。为此,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对原住民进行调查研究,对他们从事的工作与技艺进行分析,对那些关乎什刹海地区民风、民俗的居民最大限度地让其居于原地。同时对什刹海地区的居民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市民进行“三爱”教育,提高精神文明素质,了解什刹海区情特色的意义与重要性,从而自觉地为什刹海的保护与建设做出贡献。同时切实按照保护区规划要求,加强胡同四合院的保护与建设,使建筑外形再现昔日风貌,而内部则可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宜居要求。
建议在编制什刹海保护区试点区保护、整治、规划时,将高度浓缩了老北京城的精华、凝聚着浓浓海子风情的金丝套地区还原于岛型社区,并与北京旧城中轴线、京杭运河北端点码头积水潭港(今日什刹海)、烟袋斜街等统筹策划;加强水系环境、人文环境建设,分期分批进行保护、整治、修缮并合理利用。在21世纪近中期建设“世界著名古都和社会主义特色的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祈愿北京城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更好地展示古都什刹海地域的传统风貌和特色。为更好地保护、建设什刹海,建议适时将什刹海地域及金丝套地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