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什刹海九记
6149800000010

第10章 海子旅游

“海子”是老北京人对什刹海的昵称,一句“逛海子去”道出了什刹海带给老北京人的无尽快乐与享受。这里借用老北京的“海子”一词述说什刹海古往今来与旅游相关的话题。

《帝京景物略》曾赞誉什刹海具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的美丽景色,《长安客话》则把什刹海列为“都下第一胜区”。这些记载显现了古人对这块风水宝地钟爱有加的情愫。历朝历代,什刹海地域除了具有生产与生活居住的功能,一直都是人们游览、观光、雅集、怀古、抒情的场所。数百年下来,什刹海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刻满了古都历史的印记,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洋溢着北京人生活的韵味,还保留有秀美旖旎的风景。在人类进入文化消费时代的今天,说不尽、道不完,风情万种的什刹海,必然会成为开展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理想目的地。

改革开放以来,什刹海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方向是逐步明确的,新时代的“海子”正在迎来现代旅游业的浪潮。

“海子旅游”意在就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深厚基础和截至21世纪初在文化旅游实践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做一记载,同时就其发展思路的认识过程予以记述,以期进一步向世人表明,开展历史文化旅游是什刹海的必由之路。

本记的具体内容包括:从历史业态发展角度回顾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功能形成的轨迹;什刹海旅游资源的特色、性质与价值;什刹海旅游专项规划的研究进程,并记录什刹海旅游胜地的逐步开发过程;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与复兴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

一、什刹海文化旅游形成的历史与时代背景

什刹海这块瑰宝之地,位于北京旧城西北隅,历史上一直处于皇城“后院”的位置,颇受元、明、清三朝的重视。

什刹海地域的生产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东汉时这里已有稻田,种植粟和水稻,至金代已有白莲潭水利开发、利用,但仍以农桑为主。元大都建成后,改进漕运,开挖通惠河,开通海运,这里成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码头。南北物资在这里吞吐转运,这里成为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仓储业发达、歌台酒楼林立、服务业兴旺的枢纽地区。什刹海也曾是元朝廷的养鱼之所。这里风光优美、环境宜人,有南来北往的人流,又形成游览胜地。元代画家诗人王冕有诗曰:“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赵孟、宋褧等也有在什刹海吟咏歌舞、饮宴、欢聚、唱和的诗篇,可见那时这里就已有游水逛景的繁盛活动。明清时期,这里的民间手工业,特别是食品、造酒、制药、铜铁业等发展很快,纺织、靴帽、香蜡、首饰、制漆、皮革业等也有发展,出现了一些名牌产品。什刹海地区一些街巷名称像簸箩仓、糖房大院、铸钟厂、战车厂、枪厂、铜铁厂、冰窖胡同和金丝套地区等,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状况,如冰窖储售天然冰曾是老北京自明、清至民国餐馆、饭店、肉铺等行业以及富裕人家离不开的行当。与此同时,明代什刹海景物极盛,碧波千顷,草树青葱,寺庙相望,名园掩映,时称都下第一胜区。清末民国时期,这里仍有不少手工业作坊,如金钟牛家、帘子魏家、冰窖岳家、荷花白家等等。享誉京城的黎光阁装裱、驰名世界的哈氏风筝,都是什刹海边的著名作坊。清末民国期间,什刹海畔还出现了永兴铁厂、东兴顺毛线厂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工厂。清代以至民国时期,什刹海仍是北京市民进香、观荷、雅集、休闲之处。清末震钧著《天咫偶闻》记载:“然都人士游踪,多集于十刹海,以其去市最近,故裙履争趋。”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从整体上保住了北京旧城,什刹海也得到了保护与新生。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不断巩固政权的同时北京市执行党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当时的建设思路是认真落实恢复与发展生产的有关政策,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生产运动。首先组织动员烈、军、荣、干属生产自救,广泛进行自力更生、劳动光荣教育,帮助他们组织各种生产自救的手工业和商服业,为实现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变,在街道办事处支持下发展生产自救生产组。在发展国营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消费合作社的区级机构,发展零售网点,一些私营企业和手工业都有了发展。

1955年前后,同仁堂中药提炼厂、国光制药厂、众生织布厂等全都实行了公私合营。私人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后,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但规模却迅速扩大。在1958年“大跃进”中,又出现了一些生产、服务性的企事业单位,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其中不少发展成为街办小工厂,涉及行业包含机械、仪器仪表、服装、冶金、建材、印刷、工艺美术、家用电器等。1974年后分期分批交由市、区工业主管局管理,与此同时还兴办了一些校办企业。

20世纪50年代以来,市、区所属均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国营、公私合营的工厂,如北京友谊时装厂、北京丝绸厂、北京广播器材厂、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北京压缩机配件厂、北京有机玻璃厂、建都铁工厂、同仁堂中药提炼厂等几十家工厂出现在什刹海地区。这一时期,什刹海周边出现大批工厂是当时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应该说这时的什刹海走向了一个极不适宜的发展方向,什刹海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遭到破坏。

“文革”期间,城市管理混乱。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这样口号的干扰下,什刹海周边一部分人下乡了,一部分人在胡同里、文物古迹和空地上建起了小商店、小工厂、红医站等,什刹海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始,百废待兴。什刹海的历史地位、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区域内业态应如何发展尚没有得到市、区领导部门应有的关注。在市政府1983年北京城市规划中,什刹海还是一片规划绿地,当时由区园林绿化处绿化小队管理。在很多人心目中,什刹海只是内城的一片水域,有个游泳场,对其他知之甚少。

改革开放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1980年,党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工作的四项指示引起各级领导广泛关注,特别是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对北京城市性质、功能、发展目标的批复激发了北京市各级领导、各界专家学者以至普通市民对什刹海的重视。学习与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们更是从方方面面进行了论述。什刹海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环境价值以及它在首都北京城的地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受到西城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在城市建设和行政管理中,重视历史文化、重视环境保护等新观念日益得到更多干部群众的认可与拥护。在一部分领导干部中,对什刹海的认识逐渐明确起来:什刹海在北京乃至全国城市中具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价值。自元大都起,它历经七八百年延续不断增添含金量的积累,已完全称得起古都明珠和民族文化瑰宝。什刹海的很多特点,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具备享誉世界的潜质。如何让什刹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1983年,北京市政府批准西城区编制的《关于什刹海风景区第一期整治方案》和成立“什刹海风景区整治指挥部”,同意西城区对什刹海进行整治、保护与规划建设。什刹海经过“文革”严重破坏,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开始了适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探索,开展了大规模群众性以整治环境为主的军民共建活动。借整治环境之势,调整什刹海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向第三产业方向发展,陆续迁出或改造一批占用文物保护单位和污染、扰民的工厂。这些工厂包括北京丝绸厂、北京广播器材厂、同仁堂中药提炼厂、北京市塑料厂、建都铁工厂、北京汽车千斤顶厂、新街口植物油厂、北京友谊时装厂、北京铅丝厂、北京民用工具厂、北京压缩机配件厂、北京有机玻璃厂、北京市中山服装厂、北京酿造三厂等。

1984年夏至1992年期间,西城区委、区政府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制什刹海风景区总体规划。在继续整治环境、推进园林绿化建设中开始规划建设市民休闲健身活动场所和新景点,同时开始修缮文物古迹,如银锭桥,重建了汇通祠和新老餐厅,迎接游人,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创造了基本条件。

1992年9月24日市政府常务扩大会议审议并原则批准了历时8年编制的《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总体规划》,下发文件明确批示景区名称为“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这既是对什刹海地区的命名,又是对什刹海地区性质与功能的定位,从此什刹海的发展有了一个基本的蓝图。为开发什刹海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什刹海研究会于1990年2月成立,其常务理事会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提出第一批重点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包括对荷花市场、前海后海通航、西城区及什刹海旅游等的研究,特别是什刹海周边应发展什么样的产业,研究会的专家们倾注了多年的精力。实际上这是关系什刹海发展方向的课题,专家们研究历史,挖掘资源,深入基层群众听取意见,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什刹海的发展必须利用前人留下的无数宝贵遗产,在保护文化、保护环境基础上,引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以及必要的民需服务业的发展。

在总体规划获得批准后,正在全市蓬勃兴起的房地产开发对什刹海的各项工作带来巨大冲击。由于这种大拆大建的“开发”遭到各界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对和居民的抵制,并且专家学者的意见得到了文物管理部门的支持,其势头才受到抑制,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房地产开发并没有退出什刹海规划建设的舞台。

与此同时,什刹海的文化旅游业正在探索中艰难前行。1991年,清末民初时期享誉京城的荷花市场在消失几十年后,在前海西岸原址重新开办了意在弘扬什刹海文化、开发旅游的新荷花市场。市政协主席白介夫、副主席封明为出席开业典礼,市政府副市长何鲁丽出席并剪彩。

1994年,经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何鲁丽的推荐,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进入什刹海。什刹海研究会、厂桥街道办事处、西城环卫大队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该公司度过了艰难阶段逐渐发展起来,在什刹海开展的“胡同游”项目,开辟了新时代什刹海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起点。1996年,北京电视台与什刹海景区管理处议定开办《什刹海》栏目,宣传北京传统文化,举办了《故乡是北京》电视笔会。笔会参与者来自全国各地的北京人,短短数日征得来稿上千篇,其中获奖作品刊登在《北京晚报》。笔会不仅宣传了北京传统文化也宣传了什刹海,提高了什刹海的知名度,为推进爱故乡、爱首都、爱祖国的三爱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什刹海研究会倡议并推动组建的北京什刹海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又开辟了“水上游”项目,什刹海文化旅游产业展开了自己的双翼。

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1998年,西城区旅游协会什刹海分会在什刹海管理处举办成立大会,有35家成员单位参加。1999年8月,占地8000余平方米的什刹海文化广场建成,被评为“北京市营造景观照明”三等奖。什刹海敞开了迎接游人的“南大门”,也为老百姓休闲娱乐健身开辟了一片新天地。1999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和国家旅游局连续数年联合主办的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盛装行进表演主席观礼台即设在前海南岸的路边,美丽的什刹海文化广场也随之进入国际旅游界的视野。2002年,由西城区委、区政府、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旅游局主办,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北京什刹海文化旅游节”开展了游王府、逛老街、访古刹、观故居、转胡同、登城楼、尝佳宴、泛轻舟等九项旅游活动。文化旅游业无疑成为什刹海的主要产业。

这一可喜形势的形成,有一重要推动力量需要说明,那就是1997年,什刹海研究会根据专家意见,建议西城区委召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这个会议作为区委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召开的。会上,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鲁丽以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就推进文物古迹的保护及合理利用发表了重要讲话(详见“代序”),认为“城市中历史文化遗存越多,城市景观就越丰富,独具特色的古都风貌就越强烈”,可以“不断地向市民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也必然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地区,有利于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事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的讲话,就党的十五大报告开篇讲到的这个世纪以来国家的三次重大变化在北京城的城市建设上都有很具体的反映而展开,这三次城市建设上的变化都是在北京传统中轴线基础上展开的。侯仁之教授强调了北京中轴线起点后门桥的意义,“没有今天这个后门桥,就不会有我们所看到的中轴线。”他建议,修缮、改造万宁桥及整治万宁桥周边环境,把水从桥底下向东引进,一直到原东不压桥,恢复桥的性质。并指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事关首都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继往开来的大事”。参加会议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们充分发表意见,他们既针对什刹海,又站在全国和世界的高度,将什刹海的发展和全国、全市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和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变革结合起来。他们提到:“中央给北京城市性质功能的定位,已突出了文化在这个城市发展中的战略位置”,提到“重新认识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迅速壮大北京的文化产业,为首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面对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的什刹海,指出“开发文化的经济价值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如我们在发展中,把我们的文化资源都毁掉了,那就毁掉了我们的发展前途,所以把保护放在首位,既是保护资源,也是保护前途。”

这次会议,专家学者们进一步梳理了什刹海研究会近几年的工作思路,认识到工作中必须保护好包括大大小小各类历史文物古迹、水面、绿地、胡同、四合院、沿海居民生活、民俗氛围等在内的整个什刹海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如果保护不好这一生态环境与链条,什刹海就失去了前途。什刹海的发展,必须是在整体保护前提下的发展。为了发展,什刹海的各项资源,可以利用,可以开发,必须围绕什刹海生态环境和文化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建设,破坏资源(财富)的房地产业是自毁前途。同样,造成脏乱差、扰民的产业群,也是自毁前程。这次会议,专家们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研究什刹海的重要指导原则,进一步论述了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的区情,认识到什刹海必须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发展之路。会议就什刹海日后以旅游为龙头,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基本形成共识,成为推动什刹海研究和规划建设的无形力量。

二、什刹海的旅游资源

什刹海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它是北京市深厚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区域,具有北京城七百余年来优秀文化的积淀。前人在这里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人文的、艺术的、民族的、宗教的、建筑的、科学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产,这里是一个真正的宝库。2003年出版的《什刹海志》在什刹海旅游资源价值分析方面、资源的分类方面、景点开放方面都有清晰和全面的史料记载,为什刹海规划、建设、管理、开发、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坚实基础,对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什刹海的旅游景点资源,记录着北京城七八百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粹,具有国际影响。只是这些资源绝大多数尚处于“璞玉”状态,尽管“胡同游”、“水上游”出手不凡地引起了市场的重视,但从整体看,什刹海的旅游景点资源还缺乏有组织有规划的带有保护措施的挖掘与开发。

20世纪80年代,恭王府花园在北京市的旅游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国内外旅游者向往的旅游景点。它游客盈门的影响力,给我们很多启示。府邸的修缮开放、烟袋斜街保护性修缮、金丝套地段的保护性开发、后海醇亲王府的腾退及开放、西海汇通祠(郭守敬纪念馆)的开发建设等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将会迎来数量更可观的游客。对于什刹海现存的旅游资源,一定要研究透,挖掘深,有长远规划,有步骤地开发,决不能破坏和浪费任何一处资源。

什刹海的历史文化资源荟萃,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例如可称为胡同四合院博物馆的大小金丝套地区民居,元初选址紧傍积水潭东岸规划设计延绵至今的大都城中轴线,什刹海水系所代表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与景观,对元大都漕运与北京城历史均称珍贵无比的水利工程遗迹——积水潭码头,始建于唐延至元明清各代数以百计的宗教建筑与遗址,保存最完好且富有传说故事的恭王府邸及花园,一府出两个皇帝的醇亲王府,充满老北京感情记忆的荷花市场,足以带动方方面面文化研究的宋庆龄、郭沫若、徐悲鸿、梅兰芳、张之洞、蔡锷、张伯驹等名人故居,各种景观、传说、技艺、民间小吃等无形的财富,可以说,什刹海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其真实性、悠久性、独特性、民族性和人民性上。

真实性——上述众多的文物古迹都是货真价实的古迹。无论在北京市,还是全国乃至世界,如此集中的文物古迹群也是极为罕见的。我们需要突出地向游人介绍其真实性。

悠久性——长则七八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短则民国以前的文物古迹以数百计,历朝历代,绵延不绝。什刹海研究会名誉顾问单士元先生生前说到过在美国做客时的经历,主人十分郑重地请他去看他们刻意保护的文物古迹,而那不过是一棵已生长了八十年的老树。单老感慨万千,认为我们什刹海历史的悠久性应该是最引以为豪的。

独特性——北京城市规划中轴线和中心台、大运河终点码头和码头的东大门万宁桥、明清已形成的六海水系的人文景观与绿色景观、全国保存最好最大的王府群以及数以百计的名人故居和遗址等聚集融合为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继而发展起来的什刹海文化都处于首都的核心部位,是任何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具有全国唯一仅存的独特性。它与一般风景区、公园不同,既有自然景观,还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

民族性——自元统一全国建大都起,历经明、清至今,多民族在北京建都。什刹海类似皇城的后院,七百余年来一直处于首都重要的城市区域,体现了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包容与融合。无论对国际友人,还是对国内各民族游客,什刹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史的生动记录。

人民性——用建筑大师、什刹海研究会名誉顾问张开济先生的话来说:“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至少可以一分为三:第一个是皇权的北京……第二个是神权的北京……第三个是人民的北京,那就是大片的四合院住宅和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什刹海和天桥等地。……什刹海代表了人民的北京,历史的北京和真正的北京。……看一个城市,主要看它的人民。因此,假如不到什刹海,光看故宫、颐和园、天坛等名胜古迹,那么你还没有看到真正的北京。而什刹海吸引人的不仅是风景和建筑,而且还有这里住着的广大居民及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民俗风情。什刹海的人民性就体现在这里。”什刹海景区内现有数以万计的居民户及大量四合院民居,其中多数为北京的原住民,是了解处于历史与现代交汇点上北京人生活的活标本。什刹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景旅游区,也不是简单的历史文化展示区。它是有着数量可观的居民在那里生活着、延续着中华文化、北京文化的一个真实的、薪火相传的社区。除了物质文明,它还是民俗活动、京味语言、待人接物、民间艺术、风味小吃等多种形式传递着具有北京特色的非物质文明之社区。

旅游者到什刹海旅游,如同进入中华文明的一个博物馆,从方方面面体验什刹海的古今味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什刹海的旅游景点资源开发与利用尚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规模问题,多数单体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就单体来讲文化价值虽高,但规模偏小,对普通游客来说吸引力不够大。这类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需要走联合之路,设计出有特色、有分量的旅游线路和旅游内容。二是知名度问题。什刹海的多数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在普通游客中甚少了解。因此,需要在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基础上开展宣传,还需要对旅游市场及客源做针对性研究与宣传。三是保护与开发的资金问题。什刹海的大量旅游资源经过岁月剥蚀,很多处于需要维修、抢救的境地。这需要政府随着经济的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其中政策支持应该是最重要的,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利用本身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进而能够保护资源。通过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资源进行分类挖掘、保护与利用,以引导发展。已开展的“胡同游”、“水上游”两个项目都是利用整治后的资源发展起来的。这两个项目曾红火过,但其持续发展仍需继续做好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继续开发都需要资金和政策支持。总之还需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四是管理体制问题。什刹海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地跨东西两城区的多渠道管理,不少景点被管理单位或无关单位占用,甚至遭到破坏。其中涉及管理体制的多渠道、多元化而难以统筹开展工作,仍需政府统一协调与改革。

什刹海研究会的专家们面对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清醒地认识到,资源保护是第一位的。如果不了解资源的历史与价值,随心所欲地盲目“开发”,那将是对前人所积累宝贵遗产的挥霍浪费,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只是静态地保护这些资源,不加以合理利用,同样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只有积极、稳妥、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才是对人民、对民族负责任的态度。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徐勇先生有段话很有道理,引人深思,“文物古迹的保护必须与利用相结合,保护本身不是目的,只有被利用,文物古迹才能在北京历史文化的继承、精神文明建设、对外文化宣传交流及旅游事业中显示出它们的价值和光彩,发挥重要作用。也只有被利用文物古迹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在开展旅游业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什刹海除诸多高质量旅游景点资源外,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都初步具备开展旅游业的条件,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安排在“胡同游”和“水上游”的线路当中。但作为产业化的旅游,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合理安排、整顿提高仍是什刹海旅游必做的重要功课。

三、什刹海旅游专项规划的研究与实施

什刹海旅游专项规划的研究,起始于什刹海总体规划的研制过程。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于什刹海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后。什刹海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编制该规划的根本动因。

1983年起对什刹海一至三期大规模群众性整治与景点建设和什刹海总体规划的编制,实际上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把什刹海整治好,建成一个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市政府对什刹海地区的命名——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对什刹海的性质与功能定位是十分明确的。总体规划的这一基本指导思想,对什刹海发展文化旅游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没有就开展历史文化旅游提出系统的意见。开展历史文化旅游,还需要什刹海自己去探索。各界专家学者聚集在什刹海研究会,一直都没有停止探索过。

1991年4月3日,什刹海研究会常务理事会提出的第一批研究课题中,“什刹海旅游研究”是重点课题之一,提出了“与沿岸各旅游景点共同探讨‘走联合之路,求共同发展’”的旅游发展思路。

随即什刹海研究会连续主持召开了有什刹海周边各主要景点负责人参加的什刹海地区小型旅游工作研讨会。会议就“走联合之路,求共同发展”的思路取得了共识,决定鼓励各单位自愿参加,由什刹海管理处牵头,成立一个什刹海旅游工作筹备小组作为办事机构,负责落实联合决定事宜。4月30日,研究会又召开第二次旅游工作研讨会,针对当时的实际状况强调了两条指导思想:第一要发挥什刹海本身的优势,宣传什刹海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在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必须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第二要解放思想,开拓求实,要大胆提出设想,丰富活动内容,开发旅游资源,由易到难,由松散型到紧密型,逐步联合起来。会议确定将什刹海地区旅游景点导游图及文字说明整理出来,在主要路口等位置进行展示,宣传什刹海,弘扬什刹海历史文化。

1991年11月20日,就华远公司投资汇通祠建设获得社会、环境、经济效益三丰收的经验作了总结汇报。

1992年四季度,什刹海研究会在什刹海总体规划于当年9月份得到市政府批准后,为保证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性质功能的正确发展又及时提出编制什刹海的控制性详细规划(1995年11月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编制完成)的建议。

1994年,研究会与各旅游景点商议后提出开展“环海游”的设想,试验采用联合售票的办法,由什刹海研究会、什刹海景区管理处负责筹措资金和具体负责,组建三轮车队和船队,解决水陆交通代步工具问题。同时提出进一步开展“环海游”的研究。

1996年10月,研究会在听取专家、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在《什刹海建设管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中提出:“根据景区性质、建设功能定位的要求,我们认为应充分利用‘什刹海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发展以历史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企业。要下决心花力气,在搞清家底的基础上设计旅游项目。”“……发展民俗民情游、胡同文化游、王府寺庙游、历史文化商业游、传统文化修学游等带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业。为此要引进人才和组织培训,编纂相关的书刊和宣传资料,加强宣传力度,筹划生产销售相关的旅游纪念品,使什刹海有的可玩,玩得有档次,耐人回味。”在“选好景区建设的突破口”部分,明确提出“金丝套地区与烟袋斜街的保护、整治与局部改造项目,是目前实现总规最有意义的突破口。”研究会在这一文件中,信心十足地提出“旅游业将成为景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向区委作了总结性书面汇报。

1996年底,什刹海研究会多次邀请什刹海景区管理处、什刹海旅游开发公司、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等8个单位,进行座谈研讨,于1997年2月向区政府提出《关于开展什刹海文化旅游有关项目的几点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北京国际旅行社拟在什刹海地区投资建旅游基地、成立什刹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什刹海旅游协会、开辟包括水上游在内的几条旅游线路、整治烟袋斜街、整治充实后海小公园花鸟鱼虫古玩旧物市场等。

1997年9月,什刹海研究会根据学术顾问、北京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朱自煊先生等专家的建议,向区委申请与北京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举办“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区委书记办公会批准并将其作为西城区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实际工作之一。当年11月,80多名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参加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简称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有33人发言(含书面发言)。会上专家们纷纷为保护、利用好什刹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业建言献策。

会后,什刹海研究会、什刹海管理处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商议,认为“胡同游”已经发展起来,前后海通航的“水上游”即将开航,编制什刹海旅游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于是由什刹海管理处请示西城区政府,于1998年初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开始编制什刹海旅游专业规划(草案)。

《旅游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制定的范围是以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的范围为依据的。

“草案”提出,规划的原则有三条:

其一,保护性原则。旅游规划必须与历史风貌保护措施与政策规划相统一,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科学规划、稳步发展、形式多样、协调管理、以旅养保。其指导思想是旅游开发必须在合理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尽量依托现状,少拆少建。

其二,集团化原则。什刹海地区旅游业的最大问题是散、小、乱。各个独立景点规模不大,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北京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必须走集团联营的道路。可以同类景点联营,也可以同地区景点联营,总之要采取一切办法联合起来,走联合发展、共同发展之路。

其三,多样性原则。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不仅在旅游项目上要多样化,在旅游路线、旅游形式上要随着旅游季节的变化而多样化。

“草案”就什刹海的旅游资源做了分析与评价。认为什刹海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文物古迹资源、自然风景资源、民居民俗资源及其他旅游资源四类,从历史价值、珍稀性、感染力、规模、保存状况、知名度、区位等方面分别做了评价。

“草案”认为当时主要问题是:一、作为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不够;二、旅游基础设施缺乏,尤其是交通条件尚不具备;三、环境景观与环境卫生条件欠佳;四、管理体制复杂,景点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全面发展的规模效益。

“草案”还对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按照五大景区设计了五条旅游线路、四项专题游(王府游、名人故居游、北京民俗游、水上游)。通过旅游分区规划,将什刹海的主要景点组织成相对集中的五大片,每个景点依托原有景点加以充实、提高,形成包括“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草案”针对什刹海旅游纪念品缺乏问题,提出挖掘历史遗存、利用已有基础形成若干种旅游拳头产品。此外还就旅游服务设施作了交通系统、餐饮设施、住宿设施、标识系统、环境卫生系统等设计与安排。为配合旅游线路开发,还就重建荷花市场、改造前海休闲娱乐观光小广场、改造烟袋斜街、继续加速完成望海楼后续工程、回收前海湖心岛、整治金丝套胡同地区环境、建设停车场、建设三轮车停车场、新建扩建游船码头、进行环境整治、绿化配置及小品设施建设、设立景点介绍牌和交通导游标志等具体工作作了安排。

“草案”针对什刹海各景点隶属关系复杂影响什刹海旅游业协调统筹发展的状况,提出从组织上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为了促进什刹海的旅游事业发展,应成立从整体上起领导作用的什刹海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管旅游工作的负责人牵头,以旅游办、外办、什刹海管理处为主组成日常办事机构,吸纳文物局、环保局、规划局、工商局及新街口、厂桥两个街道办事处参加。组织有关单位成立跨所有制、跨隶属关系的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旅游协会,开展相关工作”。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份形成于1998年底的“草案”,尽管限于当时的什刹海旅游市场发育程度和认识水平,有不够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应该肯定这份“草案”是积极地适应了当时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其中在管理工作中关于组建什刹海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什刹海旅游协会职能的工作思路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建议,这份《旅游规划》草案是一项及时且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这份“草案”在什刹海旅游规划审议会上,虽得到与会区领导和各委办局的好评,但并没有就该规划形成批准意见,尤其没有就组建什刹海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什刹海旅游协会职能做出积极回应和认真研究。

因为什刹海旅游工作当时没有经政府权威性领导机构批准和认可,什刹海旅游协会也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作用,使得什刹海开发与保护工作失去一次发展机遇。

“草案”是《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什刹海总体规划获得批准后除《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外的唯一一份专业规划。它吸收了前两项规划的经验教训,发挥了弥补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不足的作用。在“草案”的“保护性原则”中,它鲜明地规定:“旅游规划必须与历史风貌保护规划相统一,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科学规划、稳步发展、形式多样、协调管理、以旅养保。其指导思想是旅游开发必须在合理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尽量依托现状,少拆少建”。这样的规定吸纳了各位专家学者在1997年“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上关于保护也是保护财富、保护发展前途的观点,是什刹海总体规划实施几年来获得的一个显著进步。

这个“草案”确定的规划期限是:近期为3年,远期为13年,即到2011年。

尽管“草案”只是在西城区政府的工作会议上得到初步认可,但它在1997年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精神的推动下,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在以下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一)认清形势,摸清家底,为什刹海旅游业发展开了好头

当代被称作无烟工业的旅游业,既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又是一种新兴业态。近年来,业界人士明确地把文化列为消费对象,把旅游业作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对此还是既向往又知之甚少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全国、全市和西城区上下对旅游业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什刹海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也愈发清醒地认识到,什刹海积累数百年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是什刹海开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同时开展文化旅游也是保护、开发、利用什刹海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要发展现代意义的文化旅游,不能只靠行政手段,必须依靠市场化、产业化运作。

什刹海研究会的专家们认识到:市场化、产业化的旅游业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既可发展经济,又可保护环境,保护文物古迹;搞不好,则会破坏环境,损坏文物古迹,还会形成市场混乱,影响百姓生活,甚至毁掉什刹海。为此必须做好“务虚”工作——旅游应如何开展,不论怎样发展,要讨论清楚。同时对开展现代旅游业来讲,什刹海还是一块处女地,需要理清什刹海开展旅游业的家底,需要把大大小小文物古迹的价值挖掘整理好,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还要把环境打扫好,这样开门迎客,才能使游客得到对北京文化传统美和风光美、民俗美的享受,也才可能避免一拥而上,泥沙俱下。

什刹海研究会为此邀请专家学者、组织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充分研究基础上形成文字、提出多项建议,为旅游业发展走向市场化运作发挥了积极的启迪作用,受到区政府的重视。

这些建议包括在什刹海研究会报送区政府的《实话实说》(情况反映和专题调研报告)中,仅从1996年9月1日起至2002年就有50多项,约计10万余字。其中编入《什刹海研究》的就有20多项,而仅2000年2月,针对什刹海胡同游重点接待区——大小金丝套地区,研究会连续向区政府报送了《什刹海金丝套地区居民问卷调查情况》、《什刹海金丝套地区居民对本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反映》、《什刹海金丝套地区居民对目前居住环境的反映与建议》、《建设金丝套,发展前海旅游业,推动什刹海景区与社区建设》等数篇报告。这些涉及什刹海文化旅游诸多方面的建议、报告与调查研究成果,发挥了建言献策作用,有助于区领导掌握第一手材料和科学决策,对什刹海打开大门迎接旅客起了相应的思想、组织准备作用,而且在不同时间段、不同背景下,大部分建议得到区政府领导的重视、研究与参考。引起吕锡文区长的关注,亲自考察并给予资金支持的建设前海文化圈的建议,就是其中一例。总之,多次建议被采纳,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得以分期、分步有序推进。

(二)促进什刹海旅游向产业化转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文化消费的地位悄然提升。区委、区政府紧抓时机,于20世纪90年代初积极推进文化旅游的研究与实施。而什刹海总体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准后,区委、区政府领导逐渐明确什刹海是西城区最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地之一。

1988年,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什刹海管理处在后海举办“北京国际旅游年什刹海河灯游园晚会”。北京市副市长何鲁丽出席。后海湖面当时设置了莲花造型的大河灯100盏,每晚燃放小河灯500—700盏,还展出一条长15米、高5米的大法船,船内播放佛教音乐。当时的放河灯、烧法船活动,在北京市引起不小轰动,但活动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1990年8月1日,民国时期享誉老北平的荷花市场在消失几十年后,在前海西岸重新开业。北京市政协主席白介夫、副主席封明为、副市长何鲁丽出席并剪彩。该市场引进了数十家京味小吃,受到京城百姓的欢迎,媒体对此进行诸多报道,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旅游产业运作。

什刹海管理处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根据区政府发展旅游业的要求,曾设立过什刹海旅游开发公司,但当时对发展旅游业的时代背景、意义与价值缺乏认识,对什刹海旅游缺乏资源分析与整合,缺乏科学的市场定位,尚不能真正推动和开辟什刹海的旅游市场。在旅游业的推动方面,如何体现改革开放精神,什刹海面临新的思想解放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1994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何鲁丽向什刹海研究会推荐原在东城区注册的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认为可发展什刹海旅游业。该公司刚刚开业不久,困难较多,但有发展前途。什刹海研究会主动到东城区找到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徐勇,经充分交换意见,什刹海研究会表示尽全力给予支持。

什刹海研究会和西城区有关部门给予经营者真诚的帮助。该项目由于什刹海资源的货真价实和“胡同游”准确的市场定位,经过艰难的创业阶段,终于获得盈利。什刹海迎来了包括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等众多国际商业集团董事长在内数以万计的国外及港澳台游客,国内外媒体也作了报道。北京市旅游局和国内外诸多旅行社把“胡同游”定为游览北京的推荐项目,什刹海的“胡同游”在旅游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名气。

“胡同游”项目的内涵也相当丰富,《什刹海志》记载:“游客乘坐人力三轮车,参观金丝套地区的胡同民居、学校、幼儿园,以及游览鼓楼、广化寺、宋庆龄故居、银锭桥、恭王府花园等。旅游者既可以参观,亦可应邀访问居民家庭,身临其境,面对面地与主人交谈。还可以在居民家中品茶,宾主共同包饺子等等,直接体验北京人的生活情趣。”

“‘胡同游’所用的交通工具是传统的人力三轮车,来往穿梭于胡同之间,成为什刹海的一道流动风景,常常被游人捕摄入镜头。三轮车夫着黄马夹,灯笼裤,千层底黑布鞋,京味十足。三轮车的装饰也十分讲究,黑色车厢,紫红色顶篷,顶篷后部‘到胡同去’的字样赫然醒目。从游览一开始,就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浸润在纯正的北京色调里。”

“‘胡同游’的游览内容和路线,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所选择的胡同是以南、北官房胡同,大、小金丝胡同为主的金丝套胡同民居游览区。游客至此,便可漫步,循着导游的娓娓讲解,徜徉于古老的胡同与四合院之中。”

“‘胡同游’的组织者为方便游客,设计了五种游览主题,游人任意选择。”

“发现老北京:银锭观山——参观胡同民居——深入居民家庭。”

“追寻老北京的脚步:登鼓楼(俯瞰北京城)、参观鼓楼——银锭观山——参观胡同、四合院——恭王府花园游览、品茗、听戏。”

“深入北京的过去和今天:登鼓楼——银锭观山——参观胡同、四合院——深入居民家中访谈、喝茶、品尝北京小吃——参观学校或幼儿园。”

“感受胡同生活:登鼓楼——银锭观山——参观胡同、四合院——参观恭王府花园——到居民家中做客,包饺子,品尝小吃——参观小学校。”

截至2000年,“胡同游”已累计接待游客30多万人,游客量每年的递增幅度将近30%。游客构成中,来自海外的是大多数,其中不乏名人,如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巴西、荷兰、芬兰的贵宾,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通用公司总裁等名流。短短几年时间,“胡同游”已经成为北京旅游市场的拳头产品之一,成为一个可与“故宫游”、“长城游”、“颐和园游”相媲美的旅游项目。

由于什刹海旅游工作缺乏有权威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手段,在什刹海“胡同游”火爆起来的同时,“胡同游”的市场也出现过相当混乱的局面。一些非法经营者抢占地盘,强拉游客,私自安排接待户,自己胡编乱造解说词,乱收费,骗外宾,甚至打架斗殴、威胁合法经营者。这不仅对“胡同游”项目,对整个什刹海旅游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

1998年,又一个旅游项目“水上游”在什刹海拉开帷幕。“水上游”是什刹海研究会首倡,由什刹海旅游开发公司、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什刹海研究会所属北京金水河信息咨询中心三家联合组建的北京什刹海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一年后又吸收恩都商贸公司入股。《什刹海志》记载:“船是京城鲜见的橹船,船首与船尾两端翘起,中间支紫色顶篷,中置茶几,两侧设长凳,摇橹置于船的尾部。摇橹的船夫,戴斗笠,着黄马夹,年龄20岁上下。船头端坐怀抱琵琶的年轻女琴师,指间流淌出古雅的乐曲。船头船尾悬挂马灯,在轻柔的夜色里,仿佛旖旎的渔火,逗人情思。游人在游船上品香茗、赏美景,吟诗、对歌,不啻天上人间。”

“‘水上游’分为‘白天游’与‘傍晚游’两种。”

“‘白天游’采用水陆结合的方式,在水上观光前海荷花柳树和后门桥古老的遗迹,遥望钟鼓楼、穿越银锭桥,饱览西山岚影。驶入后海码头,靠后海南岸返航。途经沿岸的什刹海儿童乐园、后海老人休闲健身小游园、银锭桥烤肉季饭庄,返回荷花市场。同时还与‘胡同游’合作开发了水、陆联合的新游览路线。当橹船摇入后海,在北岸停泊,登宋府码头,改乘三轮车参观宋庆龄故居、广化寺、钟鼓楼。或泊南岸,登什刹后海小公园码头,改乘三轮车游览金丝套胡同民居游览区,参观恭王府花园,于大戏楼听戏。”

“傍晚游”在驶入后海之前与“白天游”相同,待游船摇到银锭桥,烤肉季码头,烤肉季饭庄的小伙儿提着精美食盒送上北京小吃。恰值晚霞泛彩,遥望西山,黛色的山影,叠嶂如画。游入伴着琴声品赏北京风味小吃开始了,对歌吟诗开始了,洋溢出一片欢乐休闲的情趣。“更为诱人的是‘傍晚游’增添了一种让游客参与的游戏——‘放河灯’。橹船驶入后海水面最为宽阔处,夜色降临,‘放河灯’便开始了。‘河灯’是将一种特制的蜡烛点燃,置于纸制的小船中间,然后放入水面,任其飘荡。在黑天鹅绒般的水面上,烛光点点,宛如荧光浮动。如诗中所说,‘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点点河灯星闪烁,游仙欸乃荷乡’。”

“水上游”与“胡同游”一样,成为什刹海旅游的又一个拳头产品。

“胡同游”在起步的时候,是相当艰难的。用该公司经理徐勇的话说,那是一段“咬紧牙关、非常寂寞、艰难的亏本时期”。他们凭着对自己设计项目与经营理念的自信,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成为小有名气的旅游企业。“胡同游”给什刹海带来了投资,带来了客源,带来了品牌。该项目的宝贵之处在于,经营赢利的同时保护了什刹海的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这也就是保护了什刹海的发展前途。该公司的经营理念、市场运作经验以及符合什刹海实际与时代精神的文化创意,带给我们宝贵的启示。

在2002年西城区委、区政府、市政府新闻办、市旅游局主办,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北京什刹海旅游文化节”活动中,什刹海研究会作为西城区旅游局的助手参与了筹备工作,研究会的二十多位专家作为嘉宾受邀出席开幕式。该文化节的请柬《走进什刹海,感受老北京》对什刹海旅游作了图文并茂的介绍,显示出什刹海旅游向产业化转化的美好前景。

(三)开展以整治环境为主的旅游服务工作

1995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什刹海研究会、厂桥街道办事处、区环卫局清洁大队和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共同发起组织有关单位和大批居民参加了“让胡同重现光彩”活动。一个星期之内,从南、北官房,大、小金丝套,大、小翔凤胡同和居民院子里清理出八十多吨垃圾废弃物,区环卫局清洁大队无偿将垃圾运走。东西城环卫部门将鼓楼下面、鸦儿胡同北口、南北官房胡同内的四个脏乱差的垃圾倾倒点予以取消移位,胡同文化公司出资在后海南沿和大金丝胡同修缮了两个公共厕所。沿着“胡同游”线路,外宾常去的胡同、院子、厕所以及鼓楼、广化寺内的环境卫生面貌都得到了很大改善。正是这样为发展旅游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作,和群众维护本地区环境的自觉行动,助推了胡同游项目在最艰难的境地由亏损转为赢利并逐渐发展起来。

什刹海研究会根据专家和基层群众意见,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连续提出治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出现的滑坡与回潮的建议。在对旅游服务业做详细调查研究基础上,什刹海研究会还就撤销什刹海儿童乐园内外两个早市、拆除违章建设,进行治理,将乐园还给儿童和老人。治理旅游市场混乱、规范酒吧街管理、景区内交通缺少停车场、游人缺少代步工具、编制保护区交通规划以及严管“多、杂”乱建等事项多次提出优化美化环境的建议,其中相当部分被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取得积极效果。但什刹海的环境整治,是个艰巨的反复治、治反复的常规任务,不是一两次大规模整治就可以完成的。即便取得一次良好的效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由于某些管理部门重视不够,认识不一,没有具权威的统筹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统一管理队伍和资金,整治后的回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亟须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统筹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制定政策和措施,推进旅游服务工作。

四、什刹海开展旅游业的基础还要进一步夯实

什刹海在北京历史文化旅游方面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与多年来对什刹海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和大胆推进是密不可分的。

什刹海的历史文化旅游,是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北京市及社会各界关心什刹海的专家学者指导下,在充分开展学术研究的前提下开展起来的。其研究成果多体现在《什刹海志》、《什刹海丛书》以及什刹海研究会所编纂的《什刹海研究》等多部书籍中。

“胡同游”、“水上游”等旅游项目在保护文物古迹和环境的前提下艰难起步了,这标志着旅游在什刹海已有了良好的开端。这也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肯定,更多的认可来自什刹海当地居民,尤其是居民中的旅游接待户,更感到自豪。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接待户里还培养出一些“胡同外交家”,为家乡(什刹海)、首都、祖国争荣誉、做贡献的热情持续升温。什刹海研究会2001年在金丝套地区不特定住户中发放385份问卷进行调查,收回率为100%,其中95.6%的住户对在这里发展旅游表示赞成,且多数都附有说明和意见,表明什刹海开展旅游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国内各电视台、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纷纷加入介绍什刹海的行列。北京电视台开办宣传介绍北京文化的专栏以《什刹海》命名,影视界所拍诸多影视节目大量选择什刹海为拍摄地或背景地,这在90年代初还是凤毛麟角的事情。《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广播电台、日本《朝日新闻》、共同社等诸多国外媒体都对什刹海的旅游进行了报道。什刹海的美誉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旅游、餐饮等企业将目光转向什刹海,到什刹海周边来发展。所有这些变化表明,在保护前提下,以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什刹海的必由之路。

什刹海的旅游工作有了一个较好的开头,但遇到的困难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也是十分严峻的。什刹海研究会认真研究了形势,认为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才能进一步夯实什刹海开展文化旅游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为迎接21世纪文化旅游大发展、大繁荣做好准备。

(一)进一步明确什刹海的发展方向和什刹海文化旅游的指导思想

为了使什刹海的管理者对什刹海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更明确、使旅游业从业者的指导思想更自觉,应在“草案”基础上尽早重新编制并颁布新的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使什刹海的管理工作适合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这一规划应吸纳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应具可操作性,利于规划实施。编制规划与规划实施,不仅仅是技术与业务问题,更是一个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的过程。亟待政府有关部门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总结管好、建好什刹海的经验,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什刹海旅游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景区旅游工作管理需要改革

什刹海在首都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面积最大,也是唯一一处跨东城、西城两个行政区界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由于跨行政区界,很多工作难以开展。这是什刹海区别于其他24片保护区的一个突出特点,其工作难度很多即是源于此,亟待建立一个统一管辖景区(保护区、社区)的行政机构加强领导与管理,此其一。其二,需要成立在统一管辖机构领导下的旅游行业协会,发挥维护会员正当权益、互相帮助、自我教育以及监督作用。其三,加强社会群众组织建设,主动听取社区居民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为维护社区治安、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总之在维护群众利益前提下,为发展旅游创造良好条件。

(三)加强管理,引导业态调整

1997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确定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引领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与思路,至21世纪初期什刹海地区的产业主体开始呈现文化旅游消费为主导型产业的发展趋势。按理,在银锭桥头的前、后海沿岸出现一些国外风格的酒吧是顺势发展的好事,也是应该兼容并包的事情。但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猖獗。在“后非典期”,大量酒吧成群涌入什刹海。由于思想准备不够,认识不一,管理不力,大量酒吧无序发展令前后海沿岸乱象丛生。沿海旧宅甚至有的古迹遭遇拆墙打洞、加层破坏,环境杂乱,沿海岸、沿道路摆摊叫卖喧嚣扰民,什刹海已不像什刹海了。显然失去了什刹海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引领发展的方向。这一现象给政府提出了严峻课题。据此,什刹海研究会曾先后提出治理环境中的脏乱差,提出保护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资源,调整商业业态,研制旅游产品,繁荣旅游市场的建议,并有治理、规范什刹海酒吧等六条建议。总之要加强统一领导,一要合法合理,符合什刹海总规功能分区要求者给予支持;二要提出限制条件,违者严肃处理;三要加强文明服务和规范管理,既要保护什刹海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恢复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健身休闲小游园的风貌。又使其与时俱进焕发青春,健康持续发展,将好事办好。

(四)保护好当地群众的利益

2004年2月召开的“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认真学习落实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基础上,把什刹海的工作与发展前景做了梳理,深刻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应成为什刹海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什刹海的保护,不仅仅是文物古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重要的还是人文环境的保护。人文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二是什刹海景区居民尤其“原住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他们是什刹海文化活的载体。旅游者来什刹海,最有吸引力也最有意义的其实是来感受居住在这儿的这些住民的生活。在历史文化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新旅游景点的开辟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的充分研究论证和对客源市场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根据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原则加以弘扬与发展,否则可能会造成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保护与发展中,首先要考虑保护好当地群众的利益,以民为本、民利为先,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传承自觉。应该在他们中开展关于什刹海历史文化的教育,培训他们弘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培养他们爱海、自尊、诚实、友爱等品格。这是什刹海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夯实什刹海文化旅游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具有长远意义。什刹海的旅游是在什刹海人文环境大背景下开展起来的,如果不能保护好人文环境,则开展旅游就是一句空话,就会无法持续发展。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做好了什刹海人文环境的保护,做好了保护当地群众利益的工作,什刹海的文化旅游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五)加强旅游市场管理,保护景区优美环境

出于追逐利益的原因,旅游市场经常会出现一些无序竞争的现象。合法经营者有时会受到来自非法经营者的威胁,市场秩序需要不断整顿,需要扶正祛邪,以保证市场秩序健康有序发展、社会环境稳定安宁、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此关系密切的是,景区环境的脏乱差一直是影响旅游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对景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应同时净化、美化,需要有反复治理的理念和常态化的管理机构和制度,特别是对在景区内违法建设的建筑物要坚决取缔。优美的环境对于什刹海保持稳定宜居以及旅游赢得广大居民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建立居民自觉参与的保持环境优美的机制,同时要加强什刹海景区内前海、后海、西海不同功能分区的研究与旅游环境、游客容纳量的研究,要进行旅游环境质量评估,把握好什刹海旅游功能分区均衡持续发展的度,不能在人满为患的乱象中发展。应使旅游建立在全面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什刹海旅游可持续发展。

五、什刹海旅游路线示意图及今后发展前景设想

在什刹海旅游示意图中,包括了什刹海景区内已经开展的“胡同游”和“水上游”两类线路,包括了景区内和景区边缘与开展旅游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也包括了服务旅游的一些其他设施与机构。

已经开辟的什刹海旅游路线并不是什刹海研究会关于旅游项目的全部设想。根据“一法三规”的精神和要求,尤其2003年2月北京市文物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人文奥运”规划关于保护两线、五区的意见和西城区、北京市旅游业发展大局及发展前景,什刹海研究会还提出了将什刹海融入全区、全市旅游业的两个中远期设想——“两水系一轴线”的设想。

第一,两水系,其一是在已经实现前、后海通航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把西海加入进来,实现什刹三海通航,恢复通惠河经万宁桥往东部分河道景观。这需要从技术上解决西海水面高于后海水面约50厘米的问题,最好再现郭守敬当年开发通惠河桥闸一体控制调剂水位的设计。其二是实现什刹海“出海入河”的设想,即改造修缮汇通祠东侧水道,穿过二环路入北护城河,向西走转河、长河湾,到达颐和园;向东经北护城河,走水碓子湖,疏通旧有河道,到达通州。由通州开通到高碑店水道,经已经通航的城南水系过玉渊潭至颐和园,实现“京城水系环城游”。这一环城游路线既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又有利于介绍北京城金、元、明、清四代北京旧城及水系、水利建设发展史,宣传郭守敬等古哲先贤的智慧和业绩,对倡导科学创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有重要价值。实现这一以什刹海为出发点和重要观光点的“京城水系环城游”设想,在什刹海地区最重要的配套工程是保护京杭运河终点码头的遗迹与重要标志物,再现京杭运河通惠河段部分水道流经万宁桥的水环境和设计改建“出海入河”(出西海入北护城河)工程。与此同时加强六海水系环境的治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一轴线,即北京城的中轴线,从起点钟鼓楼、万宁桥开始向南、北延伸。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发展的脊梁,中轴线文化是北京城市形成、演变、发展过程中所结的硕果。这一游览观光线路是北京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最辉煌的亮点,游览过程中可介绍侯仁之教授“三个里程碑”的论述,使游客了解北京城的发展史,长民族志气、振复兴精神。延伸后的中轴线是纵轴线与横穿全城的横轴线朝阜路相交于景山,形成全城经济、文化兼容发展的金十字街。在西城区内旅游线路可穿过阜景一条街,阜景一条街沿线有故宫、景山、北海、中南海、万松老人塔、天主教堂(北堂)、广济寺、白塔寺、历代帝王庙、鲁迅博物馆;在东城区域内有北大红楼、美术馆、智化寺、东岳庙等诸多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纵横两轴线交汇点景山南向有故宫,北有钟鼓楼和什刹海,一为皇家文化代表,一为民间文化大全。一横一竖的交叉形态大体呈十字状,不仅包括“两线”还串“五区”中的什刹海、琉璃厂传统文化商业区及前门大街和两侧的古都风貌保护区,直至明城中轴线南端永定门,有希望成为北京市的旅游金十字。这样延伸的好处是在西城区和北京市范围内进行资源组合,既有利于游客做多种选择,也有利于提高什刹海的知名度,同时对搞活西城区、北京市的旅游将发挥积极作用。这一金十字的形成,还将带动和促进西单一条街、金融大道、东城区金街、银街等区域的发展,将在北京市市区旅游圈形成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上述两水系一轴线的设想,之所以说是中远期设想,是因为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两个设想需要西城区、东城区、北京市乃至国家有关部门在现有基础上共同进行可操作性与实效的论证,取得共识才有可能实现。希望什刹海做下一轮规划的时候,争取市、区及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论证,这里仅作为下一轮旅游规划建议的备考。

如能进一步夯实基础,把工作做深做细,在21世纪的北京旅游市场中,什刹海将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在规范化、常态化的政府主导协调管理下,一个有序竞争的什刹海文化旅游市场将成熟起来。文化旅游将进一步产业化,一批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在保护资源前提下开展经营的企业将成长起来,什刹海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将日益净化、优化。什刹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将名扬海内外,为西城区和北京市赢得更高的声誉。

附一

什刹海研究会:《在前海文化圈建设中修建停车场的建议》(2003年)

前海处于什刹海三海发展旅游业的龙头位置,规划设计好可以带动后海和西海旅游业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做出建设前海文化圈的决定,实为大事。建设前海文化圈涉及方方面面的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非易事,需要政府主导统筹运作。在《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文化环境建设专项规划》中,什刹海景区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两线五区六景”中的五区之首。因此应紧紧抓住迎奥运这一难得契机,本着“创造一个具有‘古都特色、中国风格、东方气派’的文化环境”的宗旨,首先规划建设好前海文化圈,进而推动景区的整体建设,使什刹海成为北京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

前海文化圈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现仅就前海文化圈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停车场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在前海文化圈建设中修建停车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统一规划优先实施的原则。建设前海文化圈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交通建设与管理要优先实施,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尤为重要,否则会更加拥堵、扰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更加被动。目前急需研究停车场的整体布局与选址问题。

第二,一盘棋思想。打破部门利益的桎梏,统一整合资源,以全局利益为重选择停车场地址。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更大的空间编制出最佳方案,以最少的投资换来最大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应把旅游停车、社会停车、单位停车和家庭停车的需要与全面持续发展同时研究,统一规划建设,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

第三,长远观点。交通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应从什刹海保护区旅游业长远发展的思路中考虑停车场的建设问题。要展望到未来若干年,考虑到北京城中轴线、恭王府府邸、火神庙、涛贝勒府、贤良祠、醇亲王府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陆续腾退、修缮和对外开放的可能,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民富裕起来的需求,其中的停车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第四,什刹海景区内修建停车场应以“一法三规”为依据,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基本前提。不得破坏什刹海景区的传统风貌与胡同肌理,不能污染环境,干扰军、民的正常生活。

第五,什刹海景区内不宜建地上停车场,否则会严重破坏其历史文化遗产风貌和胡同肌理。如果有特殊需要,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在适宜地方可修建地下停车场,避免影响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

二、目前在前海地区修建停车场的几点具体建议

“行”是发展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之一。有“行”必有“停”,停车场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恭王府周围的停车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经初步了解,目前提出以下建议,供研究比较、统筹规划参考。

(一)与师范大学协商,根据互利互惠的精神,在定阜街内的师范大学(原辅仁大学)操场建地下停车场。该操场占地面积大设施简陋,采用协商与市场运用的精神,以国家投资为主,解决建地下停车场和操场的建设资金,同时制定停车场与操场管理费用、管理措施,为附近恭王府等景点与居民提供停车服务。

(二)在前海南沿原清真寺建地下停车场。在区政府支持与协调下恢复清真寺建设的同时,连同前海茗园文化广场建地下停车场。既不破坏景观,又无拆迁任务,建成后首先解决来清真寺和前海游人的停车问题,同时还可缓解一些社会停车问题。

(三)恢复使用地百商场的地下停车场。地百商场体量过大过高,影响中轴线一带景观。创造条件改建地百商场,在改建地百商场的同时调整地外大街与烟袋斜街的商业业态,采取措施迁出租用地百商场地下部分的华普超市,与地外大街同类商店置换或整合,进行统筹规划,拆除地百商场周边违章与临建,改善周边环境和路况,恢复扩大地百地下停车场。从长远来看,将会取得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三丰收。

(四)迁、扩建什刹海体校,与月坛体育场联合办学,充分发挥场地和人才优势。在其原校址恢复西小海,连同荷花市场前海小广场修建什刹海文化广场,地下修建停车场。此建议至今已过去十余年,客观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建议的具体情况不再赘述。不过迁、扩建体校,统筹规划我区学校布局,将体校留在区内,充分利用体校优势的同时恢复西小海,利用西小海与荷花市场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的思路尚可研究参考。

(五)停建金丝套地区南大门露天停车场

金丝套地区处于前海核心部位,是什刹海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最佳旅游小区,是胡同游的主要路线,在北京旅游市场小有名气。但服务设施滞后,尤其是交通建设中的停车场问题更为突出,亟待解决。有关部门却在旅游最热点——金丝套西南部位的前海西街和南官房胡同西段之间设计了露天停车场。此位置是进入金丝套游览区南大门,如在这里建设露天停车场,势必拆除两条胡同西段的民居,破坏原有胡同和金丝套地区的整体格局以及周边会贤堂、恭王府、阿拉善王府、荷花市场、郭沫若故居等景点景区周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长年在这里居住生活的老百姓也会受到噪音、空气污染的严重影响。

据初步了解,该停车场区域中有正式房屋约207间(公房113间,私房94间),居民90户229人,其中前海西街13、11、9、7、5、甲5号,南官房28、26、20号,前海北沿24、22号,约有百年古建老房百余间。前海西街9、7、甲5号、5号原是一个书香世家的大宅院,主人是从无锡举家迁京的唐氏大家族的后裔唐宗郭,其祖上唐顺之是明代的文学家、军事家,传至唐宗郭一代均考入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多从事教育和慈善事业。唐宗郭之子,多为学者,在美国著名大学任教,其四子唐勤先生坚持在北京大、中学任教。唐勤先生一生多波折,曾下放乡村劳动改造,现健在,住甲5号。唐勤之子是当代著名的战地记者唐师曾,当年唐宗郭老先生曾把这座院落称之为“海涯精舍”,内修有佛堂,并在这里创办了北京唯一一家家庭佛教图书馆,与广济寺交往甚深。“海涯精舍”是江南风格建筑,现院落虽有变动,被一分为三,但整体格局保存尚好。另外还有南官房28号院,据传是李鸿章管家建的住所(待考),房屋格局保存尚好。另外一处传说是香港人新建的高档四合院。

总之,这一停车场地区的历史传统建筑的情况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所处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均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细,妥善保护,合理利用。把金丝套地区完整地保护好、管理好,绝不能因已经由市、区有关部门批准且有了投资方而开工建设,为此研究会于2002年11月向区政府、市规划局呈上撤销该项目建设露天停车场的建议。西城区副区长、什刹海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隋振江立即批示“请张维同志(区规划局局长)汇同什刹海管理处研究,所提建议确有参考价值,对原停车场修建方案先暂停实施,经研究提出新的方案再定”。随后,隋副区长带领张维等同志来研究会了解情况,研究项目去留问题。议后,隋副区长表示,暂停实施,回去研究撤销问题。不久,市规划局某处处长来区规划局与研究会领导研讨此建议。最后由区政府、市规划局、区规划局达成共识,按程序撤销了该停车场项目,保住了金丝套地区的整体格局和风貌。

以上各项建设与意见仅是什刹海地区内部交通建设中关于停车场布局中的部分建议,关于交通建设中其他方面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虽有考虑,但本文没有涉及。以上除停建金丝套地区露天停车场外,仅提供一些研究的线索,建议列入有关部门日程,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比较,像停建金丝套地区停车场一样见之调研行动做出决策。希望市、区有关部门尽快提出加强景区内外市政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方案,作为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列入政府大事,为民服务的好事、实事,创造条件分步分期实施。目前尽快规范景区内停车,减少乱停乱放堵塞现象,减少旅游热点地段的“胡同停车场”;规范酒吧发展与管理,取缔无照摊贩、黑导游、黑三轮车,防止因交通事故引发违法犯罪,努力建设平安什刹海。

附二

徐勇:《我领老外逛胡同》

(摘录)

驻北京的外国人,耳朵特别灵,听说有人领着逛胡同,一传十,十传百,这个使馆通知那个使馆,那个公司叫着这个公司,开着车就都来了。根据我串胡同的经验,西四北、东四南北的胡同群最规范。而什刹海周围这一带,闹中取静,胡同顺前海后海的水势,曲折多变,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非常有意思,但就是不适合开车进去,全凭两条腿,由鼓楼前的烟袋斜街起,一直走到德胜门见不着大马路,曲里拐弯的小胡同得有几里地,走得两腿灌铅。可老外们却看得津津有味,毫无倦意。

按顺序说,是先有了我个人的逛胡同,然后才推出了“胡同游”。1992年我辞职下海,成立了胡同文化发展公司。在北京办公司,难度之大,出乎意料。难就难在婆婆多,都有掌握着生杀大权,一个不同意,您就动弹不得。首先说,“胡同游”这个想法就不招人待见,有关部门说了,这是不可能的事。不可能有三:其一,胡同怎么能随便让外国人进去参观呢?老百姓家怎么可以随便开放呢?其二,北京有故宫、颐和园,有立交桥、亚运村,看哪儿不行,为什么非要把胡同这种破烂给人看?其三,三轮车属严格控制发展的交通工具,你一次报批50辆,更不可能。反反复复做工作,打了很多报告,说破了嘴皮子,万幸的是得到了市里领导的支持,责成市政管委会出面协调,方方面面疏通,这才办妥手续,购置了三轮车,算是功德圆满。您知道为这事花了多长时间?从1992年公司注册,到1994年10月“胡同游”正式推出,整整两年。

“胡同游”有一个整体设计。逛胡同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是三轮车,公司现有70辆,都是专门定制,黑漆车身,红色顶棚,要的是色彩夺目。车夫着黄马甲、黑毡帽,足蹬青布贺口鞋,年龄18到23岁之间,统一由山西吕梁一所中学招收,经过培训后上岗。

旅游线路的安排和写文章一样,得讲究起承转合,抑扬顿挫。

我给你介绍一条比较经典的“胡同游”线路。由前海西街郭沫若故居出发,顺前海北沿过银锭桥登鼓楼。眺望北京城有两个比较理想的地方,一是景山,前朝后市,旧京的建筑格局一目了然。再就是鼓楼,南眺旧都,北望新城,城市的发展脉络一清二楚。登高远眺,虽然成片的四合院里会不时冒出一些不和谐的新建筑,灰色的屋顶也不那么纯粹了,但棋盘街的格局大致还在。居高临下,讲解北京城的变迁、胡同的演变、四合院的特色,使游客对这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乘车过鸦儿胡同到银锭桥,开始漫步游览胡同。由烟袋斜街起,胡同很窄,坑坑洼洼,两边有旅馆、民居、饭铺、小摊,做小买卖的、蒸包子的、推车卖菜卖花的,沿路会碰见提笼架鸟的老头儿、跳皮筋儿的小姑娘、端碗炸酱面蹲在院门口边吃边聊天的小伙子,胡同里的生活场景十分丰富,而且都很传统。

老外们钻进胡同就不愿意出来,逗留的时间越长越好,和老百姓聊天没完没了,走一路问一路,见什么都感兴趣。像胡同里居委会的宣传栏、大标语和那些不太雅的“涂鸦”,从计划生育、选民登记到什么“小六儿是我孙子”之类,什么都问。登高看“片”,胡同看“线”,进四合院到居民家再解剖“点”。胡同游“联络”了三十多户民居作参观点,也分不同情况,有的要安排饭,有的只备茶,还有的简单看一下就走。恋恋不舍地告别胡同后,再坐三轮到恭王府,对比一下贵族生活的环境。

要说现在的“胡同游”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四合院不够精彩。谁都知道,北京胡同的精华在四合院,“胡同游”也安排了三十多个民院供参观,但这些院落实际上不过是一家一户的独门独院。好的四合院有没有呢?有。但陆陆续续都换了主人,再作参观点就不现实了。作为弥补,鼓楼上有四合院模型,另外附近广化寺里也有标准的四合院,只是看不到普通人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