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董家太极
6148600000027

第27章 只缘身在太极中

钟广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诗中描绘庐山,因他只游览了山中的一部分,不能全面认识庐山的真貌。我们用庐山比喻太极拳,亦极恰当。练习太极拳多年,至今仍觉得太极之道博大精深,不能窥其全貌,此处的“缘”字本解“由于”,但以“缘分”的意思去解释,亦甚精妙。学习太极拳能掌握多少,并不太重要,更珍贵的是有这份机缘,与其他好此道者寻觅太极拳的真义,岂不快哉。

50年代初,我健康欠佳,一次机缘,目睹董虎岭师兄表演太极拳,其精彩技艺令我后来投身董英杰师傅的门下。在师傅的指导下,我的太极拳艺不但有进步,体质亦大有改善。董师傅为人随和,言虽不多,但语出精警,兼富启发性,授拳时偶尔提及一些武林逸事,趣味盎然。他旁观弟子,深明个别拳艺的优劣,做出合宜的指正,在融洽的师徒关系中学拳,得益至大;其间学习推手,更蒙虎岭师兄悉心提点,其扶持之情义,不胜感激。虎岭师兄后来远赴泰国授拳,荣蒙恩师安排于深水埗南英中学任太极班助教,后来在金银首饰业文员会教授,退休后在一公共机构教授太极拳至今。

个人对太极拳的体会是,通过不断的练习能提升身心的质素,健康方面自不待言。练拳能提高精神的集中,身心安舒,加强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个人修养亦借此提升。自觉容忍能力加强了,授徒的过程能感染到其他人,令其性格更趋完美。研究太极拳的历程中,认识到不少志同道合之士,丰富了我的社交圈子。

对太极拳的理解,练拳“松”及“中正安舒”是基本功夫。推手中能“舍己随人”及“不丢不顶”乃不二法门。套用于立身处世方面,亦用得着。对同好者,本人亦不揣进言,勤力自然重要,练拳是终身事业,不半途而废才可受用不尽。“满招损,谦受益”。无论练拳或推手,都不应着眼于胜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他同好者一齐修习太极拳,会比自己单独练拳有趣味。通过相互交流,不但能推动拳艺进步,兴趣亦较易维持下去。

练好太极拳可养生、修心,精湛者更可自卫,遇危急时可从容应付。愿同好者“只缘身在太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