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蒋经国传
6145600000051

第51章 政工干校

政工制度的建立,需要大批政工干部。而当时国民党迁台后,政工干部奇缺,尤其是缺乏政治素质过硬的政工干部。为了培养政工干部和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适应政工业务发展的需要,蒋经国开始筹办政工干部的培训工作。为此,他向蒋介石建议:

(一)依建立军事教育制度会议之决定,将政工干部训练班,改为政工研究院,主办现任政工干部调训。

(二)现有少将以上政工干部,分期选送革命实践研究院训练。

(三)现有校尉政工干部,全部约一万一千人,拟分六期调政工研究院训练,每期召训一千五百人,每期训练时间六星期。

(四)现有尉级政工干部,政工研究院不能容纳者,拟选一部,分期调军官学校联合兵科学员班训练。

(五)今后军队基层政工干部之养成,由军官学校政工科办理之。

1950年3月,蒋经国开始将高级政工军官调至革命实践研究院受训。至1953年,研究院共举办25期,调训党、政、军高级干部5000余人,其中部队中的高级政工人员大致也在这一时期调训完毕。

为了培养中下级政工干部,蒋经国于4月在新竹设立了“国防部”政治干部训练班。班主任由台湾省保安副司令彭孟缉兼任,各大队大队长、副大队长均有少将军衔,学员达3821人。这批学员中有原陆大毕业者21人,中央军校1045人,中央干训团417人,战干团160人,各部队训练班1138人,专科以上学校146人;就军衔而言,上校学员277人,中校353人,少校694人,上尉约占1/3,中下尉约占1/3,很多曾任参谋长、团长、政工处长。学员毕业后被分发到各部队任职,从事政治工作,积极进行反共活动,而“政干班”也被台舆论界称为“政治、经济、军事性的反共堡垒”。

然而,由于所需政工人员太多,而政工人员的训练时间又太短,政工人员的素质无法提高。为此,蒋经国开始计划筹建政工干部学校。1950年9月,蒋经国令政治部第一组副组长、专门负责政工人员训练业务的王升草拟“政工干校”的建校计划,以把政工干部的培养、训练由短期、临时变为系统、正规,形成制度化。次年2月,成立了建校委员会,选台北北投的竞马场为政工干校的校址,并把竞马场改名为“复兴岗”,意为继续发扬重庆复兴关之精神。1952年11月,政工干部学校正式招生。

对于政工干校的筹建,蒋经国非常重视,每一项工作都亲自过问。凡是校内重要干部,皆由蒋经国亲自点选,大多为其亲信。如王升、周灵钧都是赣南时期就追随蒋经国的得力干部,周鸿经、施季言、管公度都曾在中央干校任职。校长一职则由蒋经国的好友,时任“国防部”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胡伟克担任。

政工干校除了调训现职政工人员外,设有研究班、本科班、业科班,研究班和本科班用以招考大专毕业生,业科班分为新闻、美术、戏剧、音乐、体育,学制最初为一年半,1953年后改为二年制和四年制。蒋经国非常重视政工干校的教育,他在政工干校设有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时常到政工干校主持升旗、训话。1952年,他对政工干校全体教职员说:

顾名思义,干校就是培养干部,不是培养普通的战斗人员,是要培养有领导能力的干部,一个干部至少出去要领导一百至一千的人。对于干部的要求,最近领袖在阳明山研究院十七期毕业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思想,二是品德,三是党性,也就是斗志。我们培养干部,就是使他出去有思想有品德而且有斗志,不然,试问怎么能够带人。

他要求所有学员必须做到“绝对信仰三民主义,无条件地服从最高领袖,不保留的自我牺牲,极严格地执行命令”。可以说,对于前六期的学员,他几乎是亲身带训,与受训人员同甘共苦。他和每一位政工人员都握过手,他们的晋阶也都由他亲自批示。有人说,政工干校是中央干校的翻版,毫无差别。这种说法,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从政工干校毕业的刘宜良,后来在他写的《蒋经国传》一书中说:从政工干部学校组织体系去看,和重庆时代的中央干校,如一对孪生兄弟;跑马场改为复兴岗,和原来的“复兴关”,也只是一字之差。说得更远一点,两个干校,都脱不了莫斯科孙逸仙“大学”的幽灵。

到1957年,在国民党军队中有政工人员17139人,即每35人就有1人是政工人员。至1959年,政工干校共培养政工人员4万余人。

客观而言,政工干校的创设为国民党军队培养了为数众多的政工人员,使国民党军队的政工人员逐步专业化、制度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工人员的素质。同时,不少政工干校的毕业生被分配进了新闻、文化、出版、电影、表演等行业,为蒋经国控制和主导社会舆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干部。可以说,政工干校成了蒋经国在台湾的黄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