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蒋经国传
6145600000025

第25章 三青团的成立

早在1937年初,蒋介石就决心“创设三民主义青年团”。其实,蒋介石最初创设三青团的目的主要是想借此组织合并共产党,使共产党组织取消。

西安事变解决后,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共已表示拥护国民党蒋介石,赞同共同抗日。而各地方实力派在国难当头之际,也以大局为重,纷纷表示服从中央,请缨抗战。在民族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形下,国民党与中共、国民党中央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由对抗转为合作,由分裂转向统一,不仅为蒋应对日本的全面侵略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实施“溶共”构想提供了契机。

1937年3月2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认为,对共产党最佳方针是“改组”,其次才是“领导”。为此,蒋介石于3月26日亲自召见中共代表周恩来,商讨共产党改组问题。5月1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明确地提出“对共产党,应使其取消名称与改编组织”。

蒋介石试图将中共容纳到国民党内,从而实现其“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意志”的构想,但“顾虑其他党派(如中国青年国家社会党及中国共产党)以合并为嫌,不能使其党徒谅解,因之主张,苟各党能赞成合并,则中国国民党可改党名,或酌改组织,以泯吞并或降服之嫌猜”。为此,蒋介石准备将全国各政党一起合并。在他的指示下,陈立夫先后与青年党领导人曾琦、民社党领导人张君劢、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社会民主党领导人陈铭枢及其他一些党派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谈。会谈中,陈以团结抗战为借口,要求各党派自行解散,然后合于一起,组建一个大党。此即蒋想通过成立一全国性的组织以和平统一中共及其他在野党的设想。陈的活动受到了中共的抵抗,周恩来明确表示:中共不能解散,处于抗战紧急关头,各党派只能团结一致,最好建立一个各党派共同参加的某种形式的民族解放同盟,使全国人民和各党派更加团结起来,以利抗战,而不能互相合并。中共表示合作可、合并则不可。大多数民主党派都赞成中共的主张,不同意解散组织,只有少数党派支持陈立夫的提议。由于大多数党派不同意解散自己的组织,合并到国民党中来,所以蒋介石借抗战之机解散各党派合并成一个大党的设想胎死腹中。

既然不能合并共产党,蒋介石就只好退而求其次,谋求国民党内的团结与统一,以取消党内的派系组织。长期以来,国民党内派系林立,内斗不已,派系及派系斗争已成为国民党政治的一大毒瘤。就是在拥蒋派内部,也是摩擦斗争不断。在蒋介石政治地位崛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众多的拥蒋派,除CC系、黄埔系、政学系三大派系外,还有英美派、亲日派、朱家骅派等中小派系。拥蒋派系的快速发展,虽然提升了蒋介石的政治地位与实力,但其内部的斗争亦不断激化。

1937年抗战前夕,蒋介石已经在党内确立无可争议的地位,向蒋介石权威挑战的派系化于无形,派系斗争已由反蒋与拥蒋之争、“党统”与意识形态之争,转入在拥蒋旗帜下各派权力之争的新阶段。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主要表现为拥蒋各派系之间的争斗。

蒋介石集团内部的派系之争,使国民党变得更加乌烟瘴气,造成了很大的内耗,严重影响了其统治。派系之间互相争斗,相互牵制,虽然有利于蒋介石的个人独裁,但同时也严重削弱了国民党的力量,整个政治体系处于半瘫痪状态,最终势必影响到蒋介石的领袖地位。蒋介石也看到了问题所在,他屡次表示:这样下去,“必将整个的党捣成粉碎”,若再不改革,“我们将永成为党和国家的罪人而无法自赎”。

1937年8月,蒋介石召集何廉、陈立夫、吴鼎昌、何应钦、康泽等人开会,蒋在这个会议上首次宣布,他将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并说他宣布这些不是为了听取他们对这问题的意见,而只是通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三青团成为一个工具,用来吸收以拥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建设新中国基本原则的青年入团。

10月,蒋介石再次召集康泽等人谈话,提出要拿党部的(CC系)、同学的(复兴社)、改组派做基础,先把党内的力量组织起来。他说:“我们要统一或联合国内的各党派,首先就要使本党自身加以整顿改造。前次中央已通过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意思就是使本党以内的青年干部——如过去党部方面和力行社以及改组派两部分的青年干部都要联合起来,打成一片,立定一个重心,重新成立一个三民主义青年团。”至1937年底1938年初,蒋介石已在考虑“青年团的组织”和“青年团的性质与干部名单”了。

1938年3月29日,国民党在武昌举行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决议修改总章,决定“本党为训练青年,设三民主义青年团。同时,取消预备党员制,并为统一党的组织起见,规定在党内不准有其他组织”。会后,蒋介石指定陈立夫、陈诚、陈布雷、朱家骅、张厉生、周佛海、康泽、张道藩、谷正纲、甘乃光、贺衷寒、段锡朋等为三青团筹备委员,负责草拟团章,筹设三青团中央临时干事会。这些筹备委员中包括了CC系、复兴社、陈诚派、朱家骅派等各派的人物,也反映了蒋整合各派系、改造国民党的意图。

关于三青团的名称,蒋介石也是经过了认真考虑的。当时党内关于组织的方式及名称,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在党内设青年部,不必另设青年团,一种意见以为青年团不必冠以三民主义字样,另一种意见以为团的组织应与俱乐部相似。康泽在其自述中说:陈立夫主张在三民主义青年团之上,再冠以中国国民党的字样,他想用国民党的名义组织三青团,“叫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事实上他是企图由CC系来控制这个将要成立的组织,但未被蒋采纳。

蒋认为必须冠以“三民主义”字样,“因为抗战是实行三民主义必经之过程,中共亦宣言实行三民主义,其他各党派如张君劢、左舜生等亦有不违背三民主义之表示。故三民主义为抗战建国之最高准则,全国青年应在三民主义领导之下,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因此,青年团的名称,冠以‘三民主义’实为不易之真理。”

4月6日,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总裁蒋介石、副总裁汪精卫提交的《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要旨案》。内容如下:一、为谋全国青年意志之统一,能力之集中,以充实国民革命之力量起见,依照本党总章第五条之规定,设立三民主义青年团;二、青年团设团长一人,由本党总裁兼任之;三、青年团设评议长一人,评议若干人,组织评议会;四、青年团之干部由团长指派之,五、青年团为公开之团体。同时,国民党在内部决定:即日解散青白团、复兴社和一切小组织,全部参加青年团。

7月9日,中央团部在武昌宣布成立,蒋介石宣誓就任三青团团长。中央团部成立以后,即设置中央临时干事会,先后选派干事31人,并就干事中选派常务干事九人,书记长一人,由陈诚担任。后因陈诚担任前方军事,改派朱家骅代理书记长。8月1日,举行第一次入团宣誓典礼,全体干事及工作人员在团长监临之下宣誓入团。蒋介石在宣誓典礼上发表讲话,他说:“现在大家已经宣誓。所谓宣誓,就是当着总理遗像和本团长监临之下,宣布你们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志愿。故宣誓之后即须立定志向,实行誓言。……无论到如何困难危险的时候,无论在任何痛苦逼迫的地方,亦必坚守这个誓约,决不屈服,决不变节。”

蒋介石对新成立的三青团寄予极大的期望,期望三青团能够一洗国民党的恶习。他说:“今天我们在此大敌压境,国家的生存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成立了这个革命的三民主义青年团,我们要救亡扶危,雪耻复兴,就一定要将以前一般政党和团体自私自利,自相争夺,甚至自相残杀的劣根性,完全去掉,那就要彻底遵守团员的信条,绝对服从团体的命令,贡献出我们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自由于团体和主义。拿我们全团革命青年的生命和血汗来换取国家民族的独立和生存。”蒋介石在日记中也认为:“青年团训练切戒侦探、斗争、妒忌等恶习,而以勤劳、服务、互助为主旨。青年团员要做民众的公仆,要为民众服务;而且要为民众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