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经商三论
6144100000006

第6章 独具慧眼,抢占先机

商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眼光,眼光高的人如同站在山顶上,任风云变幻,一切了然于胸;眼光低的人则如同站在山脚下,周围草深林密,看不到远方,生死成败皆无可奈何。李嘉诚的成功之路也曾满布荆棘,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没有很高的学历、更没有特殊的人际关系,但他最终却在商界顺利打开局面,事业步步发达,发展成了世界级的富豪,这显然与他善于发现商机、抢占商机的好眼光是分不开的。

凡是在商海中搏击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做生意讲速度。凡是独具慧眼,在竞争中率先发现商机、抢占商机的人,往往能够先于他人获得巨额财富。李嘉诚坏时见好,早占先机;好时见坏,提前警醒,可谓眼光独到!他总能看准商机,提前布局,所以当时机成熟之时,自然大赚特赚了。

做生意就要有独到的眼光

看看李嘉诚的历程,他成功的经验到底是什么呢?有人也问过李嘉诚这个问题。

1981年,李嘉诚对这个问题发表看法:“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力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3~4成了。”

李嘉诚所说的运气完全是谦虚的说法,其实李嘉诚所说的“运气”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眼光。第一阶段靠勤奋打基础,第二阶段就不能缺乏眼光了,要寻找新的财富增长点了,而到了有实力驰骋资本市场的时候,眼光的成分就占得更多了。李嘉诚的眼光独到,他首先进入高速发展的塑胶行业,而后又进入伴随香港发展起来的地产行业。后来在多次市场低潮、大众信心崩溃之时,李嘉诚看清形势,大笔出手收购便宜资产,从而获利颇丰,可以说,李嘉诚的成功与他的独到眼光密不可分,他的许多投资都凭此大获成功。

2006年9月7日,一个不太显眼的投资行动悄悄完成,李嘉诚的航母旗舰:长实与和黄抛售了一家美国互联网公司22%的股份,变现3.04亿美元现金。一次性抛售持股量的7成股份,显示出长实与和黄的态度。

这家网络公司叫Priceline。com(PL),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专门做网上定购飞机票、预订酒店、租车、邮轮、假期安排,本身业务很普通,只是搬上了网络。但经营方式颇有意思:由你定价,由你自选,完全的互动折扣销售方式。

这个故事有美式硅谷风格,极富创造性,而且很成功获得市场,一度市值超过100亿美元,股价飞升到160多美元,但也很令人忧虑,因为在李超人入主之前,长实与和黄没有挣过一分钱利润,而是大把大把花钱,直到被华尔街财经分析员已经打上“死亡标签”,称之“无药可救”,股票狂跌到2美元的时候,一切才开始回复真实世界。

李超人再次上演绝佳财技和独到商业眼光,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碎之际,低价7000万美元拿下,之后全力低成本经营,虽然经历“9·11”等多次大风大浪,但老江湖尽显商业本能,作出连续2年多盈利2.4亿美元的佳绩,股价高升至每股34.16美元,才突然出手变现3.04亿美元,快进快出,出手干净利落,兵不血刃,雁过无声,证明了李嘉诚的独到眼光。

李嘉诚称雄华人富商几十年,可以说与他这种独到的远见卓识是分不开的,有眼光才能把握未来趋势,从而在竞争中占据先机。遍观中外,有所成就的人大都具备超前的眼光。

比尔·盖茨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时也说:“我之所以真正成为世界首富,除了知识、除了人脉、除了微软软件公司很会行销之外,有一个前提,是大部分人没有发现的,这个关键就叫做眼光好。”

微软的公司英文名字叫做Microsoft,其代表的意思是微软公司所设计的软体是给小型的个人电脑使用的软件。

1985年,还只是一家小程序开发公司的微软与当时的PC老大IBM达成协议,联合开发OS/2操作系统,根据协议,IBM在自己的电脑上可随意安装,不取分文,而允许微软向其他电脑厂商收取OS/2的使用费。鉴于当时PC市场兼容机份额极低,IBM不假思索地同意了;与此同时,微软还推出了自己标志性的产品Windows1.0,与IBM的PC一起出售。事实证明,比尔·盖茨抓住了最好的机会。到1989年,兼容机市场已达到80%的份额,4年间微软仅仅在操作系统的许可费上就赢利20亿美元;而Windows的旗帜从IBM开始,飘进越来越多的PC界面,最终成就了庞大的微软帝国。这就是好眼光的巨大作用。

眼光独到,那就可以掌握生意发展的最大趋势;从事竞争对手少的行业,而且越少越好,你的事业就会顺应趋势,做得风生水起,而你离成功致富也就越来越近了,这就是为什么李嘉诚总能占据先机、引领潮流的原因。

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嗅觉敏锐才能旗开得胜

李嘉诚指出,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50年代初,李嘉诚在销售过程中特别注重黄金般的信息反馈,他从各种渠道得知,欧洲人最喜欢塑胶花。在北欧、南欧,人们喜欢用它装饰庭院和房间;在美洲,连汽车上或工作场所也往往摆上一束塑胶花;在前苏联,扫墓时用它献给亡者,表示生命早已结束,但留下的思想和精神是常青的。于是,从50年代末起,李嘉诚生产的塑胶花便大量地销往欧美市场,获得海外厂商一片赞誉,一时间大批订单从四面八方飞来,年利润也从三五万上升到1000多万港元,直至1964年,塑胶花市场都一直旺盛不衰。从此,李嘉诚得出一个重要的投资秘诀:不论做什么生意,必先了解市面的需求预谋制胜,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追上瞬息万变的社会。他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一重要谋略功不可没。

嗅觉敏锐不仅是李嘉诚自己的成功之道,也是被许多商家证实的成功必备的要素。

在2003年春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爆发了,一方是肆虐无忌的非典病毒,另一方则是胆战心惊的大众。一向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的马云,这时洞悉到了一个新的商机。非典肆虐,势必减少人们上街购物的次数和时间,这样一来人们只能待在家里,而家里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并不多,电话、电视、广播以及网络。那么,当时的特殊时期,人们极有可能会选择网络订购的方式。

早在2000年,就曾有人向马云建议做C2C,然而马云那时认为,C2C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购物习惯,中国人更习惯在商店里购物,C2C并不具备好的前景。在当时的中国市场,消费者确实更倾向于在实体店购物,因为大家认为这样购物更加安全、更加放心。然而,非典的到来,很多人不得不闲在家里,或者被隔离,马云这时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做好淘宝网,真的不能不说是一个未雨绸缪的决定。

淘宝网推出后,其名字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淘金的“淘”,宝贝的“宝”,人们可以在网上开店,将自己喜欢的宝贝放到网上供人“淘”,也可以在网上“淘”别人的宝贝。因而,今天才能够看到淘宝网上有着这样的词汇,“宝贝数量”、“您的宝贝”……

2005年初,淘宝的会员人数突破600万,商品量700万,一季度成交额10亿人民币;2005年10月,淘宝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第三季度成交额超过23亿;淘宝的1季度的总成交额已经突破70亿,淘宝占据了市场80%的份额。

这些数字疯狂地增长,足以证明淘宝网改变了全民的购物方式。非典给了人们接触电子商务的机会,而淘宝又在这个机会下,让人们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好处,全面铺开了改变人们购物方式的路径。

嗅觉敏锐,善于抓住机遇,凭此“鲤鱼跃龙门”,从而获得商业战场上的立足之地,正是李嘉诚这些商业巨子今天得以扬名天下的重要原因。

商机无处不在

世界这么大,人的需求又这么多,商机其实无处不在,只是看你有没有慧眼去发现、去寻找,有没有能力和胆量去把握。

李嘉诚喜欢挑战,因此他离开了舅舅的钟表公司,选择到五金厂当推销员,主要负责镀锌铁桶的推销。当时,铁桶推销的主要对象都集中在卖日杂货的店铺上。年仅17岁的李嘉诚一入行,就感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激烈竞争。于是,他避实就虚,采取了直销的方法。

李嘉诚首先分析出,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于是他就集中精力对这些堡垒攻坚。因为在当时,推销员到酒楼旅店直接推销的不多,所以竞争不是很激烈。对于酒楼旅店来说,一方面直销价格比到市场去买要便宜,另一方面送货上门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李嘉诚这一招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他曾经打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出100多只铁桶,成绩十分喜人。

除了攻酒楼,李嘉诚对家庭散户也作了研究,他发现,高级住宅区的家庭多使用铝桶,于是,他就把目标瞄准一般住户。要开辟散户市场并不容易,那是要下一番大功夫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眼前一亮——机会来了!原来,李嘉诚在散户中转悠时,发现几个老太太坐在楼下择菜、聊天。他便走上前去,专找老太太卖桶。他想,只要卖动一只,就等于卖掉了一批。老太太们有串门的习惯,买下他的桶,自然就成了他的义务宣传员。李嘉诚这一招果然又大获成功。

开了酒楼旅店的直销路线后,其他推销员眼红了,纷纷学李嘉诚的样,竞争又显得激烈起来。李嘉诚没有因循守旧,他另辟蹊径,又想出旁人想不到的一招。而这一招,则显示出他确实有棋高一着的经商头脑。

有一家旅馆刚刚落成,正准备择日开张,这可是推销铁桶的好时机呀。李嘉诚的几个同行们都很想做成这单生意,他们抢先找到该旅馆的老板,谁知一个也没有将生意做成,灰溜溜地扫兴而归。原来,那旅馆老板已经有意与另一家五金厂做交易了。

这么大的一条鱼放掉岂不可惜?同事们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踌躇满志。

首先,他并不急于见老板,而是同旅馆的一个职员交上了朋友。在与那个职员的交谈中,了解老板的性格和喜好,再选择突破口。有一次,那个职员谈到老板有个宝贝儿子,最近总是缠着老板要去看赛马,老板虽然心疼儿子,但旅馆开张在即,根本抽不开身,弄得那宝贝儿子整天气鼓鼓的,老板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顿时便心中有数了,觉得手里捏着一把打开老板拒客心理的钥匙。

于是,李嘉诚请这位职员搭桥,认识了旅馆老板,并表示愿意自掏腰包带他的儿子去看赛马,老板的儿子听说能去看赛马,高兴得跳了起来。看到宝贝儿子如此开心,老板也乐了,同时,李嘉诚的举动使老板十分感动,于是很爽快地从李嘉诚手中买下了380只铁桶。李嘉诚再一次成为五金厂的一等“英雄”。

李嘉诚凭着自己独特的商业眼光和聪明头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但他心里也明白,这种聪明还只是小聪明,这种胜利也只是小胜利。一个成大事的人,必须要把眼光放远放高,而绝不能得到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后来,一次推销的落败,使李嘉诚看到了镀锌铁桶的穷途末路,而塑胶制品的蒸蒸日上,他毅然决定跳槽。

有一天,推销铁桶的李嘉诚与推销塑胶桶的塑胶公司老板在酒店不期而遇。李嘉诚使出浑身解数投入竞争,但塑胶桶轻而易举就获胜了。李嘉诚过去从不轻易言败,但这一次他感到的是彻底的失败,而且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所谓“不打不相识”,塑胶公司的老板慧眼识英才,十分赏识李嘉诚的推销才能,他真诚地对少年李嘉诚说:“这场遭遇战,你输给了我。但事实上,是塑胶桶赢了白铁桶。”后来,老板又诚心诚意邀请“手下败将”李嘉诚去喝晚茶,与他交朋友,并表示希望他加入自己的公司。

李嘉诚从塑胶公司老板那里了解到,塑胶工业在40年代中叶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就全球而言,属于新兴的产业。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是木质和金属制品良好的替代物,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塑胶老板还对李嘉诚表示,年轻人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你所从事的行业是个没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即使你再有才能,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

塑胶老板的话让李嘉诚辗转难眠,他在着手调查价格行情时又发现,塑胶制品以其昂贵的价格作为富人阶层的奢侈品只是极短的时间,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在大幅度下跌。一来价廉,二来物美,有这两条,塑胶制品大行其市是势在必然。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李嘉诚毅然决定加入塑胶公司,迈入一派生机的塑胶行业。

从李嘉诚后来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知道,进入塑胶行业这一高瞻远瞩的选择,奠定了他成为世界“塑胶花大王”的基石。假如没有这一超前的眼光,李嘉诚的商业历史也许就会重写。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超人”李嘉诚在关键时刻把握机遇的能力和气魄。

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在现代社会和商业竞争中,科技已经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对于这一点,李嘉诚显然早有充分的认识,所以他的投资取向也紧跟时代潮流,牢牢把握科技这一法宝,而被他相中的第一个科技产业便是电信。李嘉诚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电信业肯定是一只绩优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保持高增长的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始,李嘉诚便开始了对电信业的投资,1989年,李嘉诚将和黄集团带入电信市场,收购了一家英国的电讯公司。但是,这次尝试性的投资出现了问题,和黄集团在英国推出的一种CT2业务,叫做RABBIT,因为只能打出不能打进,跟其他的电讯服务技术相比逊色了很多,所以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将产品进行了降价调整后,市场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和黄集团因这项业务共负债1462亿港币。可以说,李嘉诚在电讯领域的投资出师不利。

但是,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李嘉诚对电信业发展方面的估计具有足够的信心。1994年,他又卷土重来,投资84亿港币成立Orange,推出当时还比较新奇的个人通讯网络。这项业务在起初也并不被人看好,大家都生怕这又是一项翻版的CT2,但是这一次,Orange给李嘉诚争了口气,逐渐地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同。

到1996年为止,已成为上市公司的Orange股价由成立时的200多亿港币增加到当时的2000多亿;1997年,Orange在英国的客户已经突破100万,成为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商;1999年,和黄集团出售了44.8%的Orange股份,获得1130亿港币的巨额收入,同时也成为德国最大移动电话商Mannesman的唯一股东。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额的单一交易,并为李嘉诚带来1130港元收益,而且双方从正式接触到达成交易仅用7天的时间。

“超人”李嘉诚虽然过去处理过多起重大收购,但这次却难以掩饰得意神情,在宣布交易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对通宵达旦等消息的大批记者说:多年来做生意以这次最为骄傲。交易成功的前一天夜里,李嘉诚睡觉时,特意将手机放在枕边,并把铃声调到最大,恐怕在睡梦中错失交易落实的特大喜讯。记者会后看到,李嘉诚拿起一块饼干来充饥,庆祝度过艰难一日,并奖励自己完成一宗过千亿元的交易。该项和黄公司的“世纪交易”,使李嘉诚控制的资产市值暴涨至14800亿港元,李嘉诚在全球富豪排名也由第12位跃升至第10位。

卖“橙”成功后,有人以“七天赚了一千多亿”为题发表感叹,却没有分析李氏在这之前所做的铺垫——10年时间的努力与坚持。在这10年中,李嘉诚坚信自己的判断理念,不去理会外界的嘲讽,不停追加投资,这是种“橙”的辛劳。巨大的收益表明,李嘉诚对电讯事业的信心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前瞻性的眼光,李嘉诚就没有今天在电讯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没有源源不断的高额收入。

目前,电信市场纷纷扰扰,通讯产品的生产制造商和经销商不断增加,通讯产品的技术和种类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这个领域里,有人迅速致富,也有人因为无法应对激烈的竞争而黯然退出。一时间,电讯业的前途变得复杂起来,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是由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服务来主导。但是,只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就不会在复杂的形势下迷失方向。

李嘉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眼光长远非常重要。有些时候,只要你看准了某件事物有发展前途,那就不要犹豫,放手去做。要知道,成功总是来自于先知先觉。

下一个世纪的企业家将和我完全不同,因新世纪企业家的成功取决于科技和知识,而不是钱。

好时见坏,提前警醒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李嘉诚之名可谓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李嘉诚是华人首富,是经营之神,但李嘉诚的与众不同以及他的过人之处,可能绝大多数人知之甚少。以下就以李嘉诚对中港股市的独特判断这一实例,来展示李嘉诚的“超人”之处,即独到的眼光。

2007年,港股市场丁财两旺,特别是自7月起,市场憧憬港股直通车启航,港股日成交金额破千亿元成家常便饭;与此同时,恒指在10月更是历史性地升越30000点大关,于10月30日收报31638点收市新高。内地A股更是高唱赞歌,上海综合指数从年初的不到3000点升到10月16日的6124点。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现时的眼光看,整个市场几乎处于非理性状态,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股民仍然对后市乐观不已。

2007年年底,据内地某证券行针对机构投资者所做的一个调查显示,近九成机构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不会进入熊市,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2008年市场仍将上涨,其中认为沪市点位会到6000点以上,占54.7%,更有23.5%的机构投资者认为会涨到7000点以上,甚至有个别机构上看10000点。只有4.1%和7.54%的极少数机构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会走入熊市,或认为市场不确定。而对于港股的前景,市场也是一片喝彩之声,更有国际投资大行甚至上看2008年的恒指点位将至42000点。

然而,在中港股市突飞猛涨一片喝彩之声之中,却有一个不和谐但又是最令人难忘的逆耳之音,那就是本港商界名人李嘉诚对中港股市的严厉警醒。在香港生活和工作的市民都很清楚,李嘉诚日常深居简出,很少公开露面,而主动评论股市更是罕见,但是,2007年他曾两度对中港股市发表了警示性评论,而且口气十分严厉。

2007年8月24日,正当港股受“港股直通车”利好消息刺激大涨之时,李嘉诚再次向投资者提出警告:目前香港与内地股市处于相当高位,同时亦要留意美国股市问题。他呼吁,市民在股票市场作出投资,即使属于长线投资,亦要小心;而投机性高的,更会有危险。而此前于2007年5月中旬,李嘉诚针对内地股市的近乎疯狂的表现亦向内地投资者作出提醒:内地股市已经存在泡沫,股民要量力而为。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会为内地现在的股市担心,因为一个市盈率50至60倍的情形,由任何过去历史看,结果是会撞板的。”

在李嘉诚向中港股市发出第二次警醒的一个半月之后,内地股市和香港本地股市便开始了漫长而剧烈的调整,上海股市从2007年10月最高峰的6124点跌至2008年6月30日的2736点,下跌幅度超逾55%,平均每个交易日下跌超过18点;恒生指数也从2007年10月30日最高峰时的31638点跌至2008年6月30日的22102点,共下跌9536点,下跌幅度逾30%。更令投资者和股民迷茫的是,中港股市仍面临诸多不明朗变数与挑战,牛市再现似乎遥遥无期。

据内地一项最新调查表明,目前,普通股民中逾九成人出现亏损。相信在这次大调整中,香港也有不少投资者折戟沉沙。解读李嘉诚当初的警告,其实这一结果是预料之中的,此时此刻,李嘉诚的警醒之言是那么弥足珍贵,他那超人的眼光和胆识不得不令人惊叹和佩服。

北京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冯仑先生曾经说过:“李嘉诚,是什么决定了他的成功?我想,肯定与钱没有关系。因为他在创业的时候,比他有钱的人很多,一定是钱以外的某种能力决定的,否则不能解释。你说机遇?同龄人的历史机遇差不多。除非天上掉馅饼,绝大多数都靠自己低头挖坑,勤劳苦做。李嘉诚肯定不是钱最多的人,显然钱不是决定他成功的原因;大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每个人对这个时代的感觉不一样,像大家都在同一时空,对世界的感觉不一样,这个感觉不一样,就相当于看法不一样,眼光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学李嘉诚,就不能不学一学他的这种超前的眼光。

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后我才去做,做生意处理事情一向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我便常常会问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十号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坏时见好,早占先机

受惠于油价持续飙升,赫斯基能源在2008年上半年就为和黄贡献了85.4亿港元的盈利,占和黄固有业务盈利比例的28%。而当李嘉诚在22年前收购赫斯基能源的股份时,这只不过是一家资本支出与负债过高的中型石油公司,当年的石油价格曾跌至每桶11美元。不过李嘉诚当时就预言,“世界石油价格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升幅,长远来说可以看好。”这就是李嘉诚超前的眼光——坏时见好,早占先机,当然这是建立在前景看好的基础之上的。

22年后,李嘉诚在业绩会上自信地说,“赫斯基能源在七八年前还被人批评说录得亏损,但是今年和黄最大的盈利贡献就来自赫斯基。”当时,和黄持有赫斯基能源约35%股权,如果加上李嘉诚家族及旗下公司拥有的股权,则于赫斯基能源的总持股量约为71%。

按照和黄披露的股权数据,赫斯基能源于2000年8月28日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到2008年,拥有的优质资产市值约达420亿加元,其业务涵盖了上中下游的勘探生产原油、精练合成原油,以及分销汽油等。

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仅斥资32亿港元就收购了赫斯基石油公司(Husky Oil Ltd。)52%股权。其时,在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油价陷入低潮,全球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诚却在这时看好石油工业,做出他当时最大的一笔跨国投资。

“80年代时中东国家和美国有分歧,石油供应紧张。那时(我)就想:加拿大有石油,政治环境相当稳定,就趁赫斯基亏蚀的时候把它买过来。”李嘉诚在多年后面有得意之色地回忆说。

李嘉诚收购赫斯基能源后,展开一系列急速扩张,趁低价购入更多的石油储存,以及多钻取石油以减低负债。1988年6月,李嘉诚斥资3.75亿加元,全面收购加拿大另一家石油公司Canterra Energy Ltd。,使赫斯基能源的资产值从原来的20亿加元扩大一倍。1991年10月,赫斯基能源的另一名大股东Nova集团以低价将所持的43%股权出售,李嘉诚家族斥资17.2亿港元取得了赫斯基能源的绝对控制权。

经过多年开源节流和技术改造,李嘉诚把赫斯基由一家亏损企业变成了利润驱动器,同时,李嘉诚不断增购赫斯基石油股权。

他成了加拿大的投资英雄!加拿大的商务官员和商人为了便于与李嘉诚接触,把办公室也搬进了唐人街。

2000年8月赫斯基能源在加拿大上市,有当时的报道说,李嘉诚为此获利65亿港元,但低买高卖的传奇并未就此结束。

2004年末,当国际油价首次突破40美元一桶,关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考虑收购赫斯基能源控股权的传闻此起彼伏。

其时,高盛证券曾评估,和黄若以市值出售所持的赫斯基能源35%股权,估计约值362亿元人民币,以此计算若出售可获利170亿元人民币。

有知情人士透露,上述三大石油商都与赫斯基能源有过接洽,不过最后均无疾而终。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当时留下这头“奶牛”确实得益非浅。

也就在出售传闻蜂起的2004年,赫斯基能源开始进行“点砂成金”的提炼,计划把加拿大的油砂提炼成石油,若成功,估计可以开采出超过26亿桶石油。李嘉诚当时说:“我们在加拿大拥有其中一个最大的油砂矿,50年也开采不完,储量以数十亿桶计。”

油砂是一种沥青、沙石、水和黏土的混合物,必须从中萃取,再分离出沥青,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合成原油”,大约每开采两吨油砂才能产出一桶合成原油。1979年时,油砂生产成本在每桶25.81美元的水平。在油价于2004年达到40美元一桶的水平之前,开采油砂几乎无利可图。

2004年以后,随着油价狂飙,油砂成为拥有竞争力的世界资源的新亮点。由于开采和炼化技术的进步,采油砂提炼一桶大概只需10美元,甚至更低,这引爆了油砂开发的利润井喷。

根据和黄提供的数据,赫斯基能源首两个油砂项目位于加拿大的德加与旭日区。德加油砂项目的建造工程在2006年8月完成,并在2006年底开始生产石油。这个项目预期生产期长达35年、每天最高产量超过3万桶。而旭日区油砂项目于2005年12月获得了监管机构的批准,赫斯基估计旭日区项目可生产32亿桶沥青,并拥有40年的生产年期。

有分析人士指出,赫斯基能源油砂的开采及生产成本大约为每桶10.7美元——12.59美元,提炼成本大约为2.52美元——2.94美元,油价只要高于每桶20美元,便有利可图。

4年后的2008年,当油价已经站在100美元一桶以上时,赫斯基能源的获利能力可想而知。

经商有经商的规律,有成就的经商者既遵循这些规律,又往往超出规律之外。因为有的商机按照一般的商业眼光去看是看不出来的,这时候,能看到这一商机的人其想法在别人眼里显得怪怪的,但等到时过境迁、商机尽显,那些想法显得不再怪的时候,机会早就在眼光超前之人的手里变成了钞票。

看准商机,提前布局

现代商业竞争残酷无比,看准商机,就要先人一步踏出去,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更容易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李嘉诚认为,投资家摸行情的眼光应当是敏锐的,要能看到潜藏的各种商机,从而做到先人一步,提前布局。

1946年初,17岁的李嘉诚突然辞别舅父庄静庵。临行前,他就香港钟表业的前途,对庄静庵做了一番今天看来依然堪称大商家眼光的分析。

李嘉诚认为,瑞士机械表的生产技术炉火纯青,举世无敌。其时,日本人避其锋芒,瞄准空档,抢先开发了电子石英表的新领域,于是,世界钟表市场便形成这样的态势:高档表市场为瑞士人独霸,中档表市场为日本人垄断,这样,中低档表市场就是可开拓的空档。因此,李嘉诚建议舅父迅速抢占这一滩头。

历史已经证实,后来的香港钟表市场正如李嘉诚所预言,以物美价廉的中低档表迎合中下层顾客的需要,成为世界继瑞士、日本外的又一大钟表基地,中低档表生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李嘉诚当时的商业眼光已经具备了大家风范,预示着他日后的商业奇迹。

在李嘉诚漫漫的经营过程中,他逐渐有了这样的信念:不要看到别人赚了不少钱,就急得乱跳,自己要在谋略上多下功夫,一个好的谋略是金钱换不来的。

扎伊尔发生了动荡,这件事对于远隔重洋的日本企业似乎没有多少意义,但日本三菱公司的决策人员却没有忽略这一信息,他们经过分析认为,与扎伊尔相邻的赞比亚是世界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有可能受到叛乱的影响,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三菱公司的决策人员便命令情报人员密切注视叛军的动向,不久,叛军向赞比亚移动,公司总部接到这一情报后经过分析,预见到叛军将切断交通,由此必将影响到赞比亚铜矿的输出,从而影响世界市场上铜的价格。三菱公司经过推断,果断地做出决策,大量收购市场上的铜,而当时,叛军尚未切断交通,市场上铜的价格没有太大的波动,三菱公司趁机低价购进了大量的铜,待机卖出。果然,后来叛军切断了交通,每吨铜价上涨了60多英镑,三菱公司将先前购进的铜卖出,赚了一大笔钱。三菱公司乘扎伊尔发生叛乱之机,发了一笔横财。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公司决策人员多谋善断,从信息情报中寻找“火”源,并科学推断,从而将一般人不会留意的信息变成了财富。

能在乱中取胜,不是靠投机术,而是靠依靠信息的谋断。能够看准商机的人必将无往而不胜。

放弃机遇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放弃的是机遇,而求索机遇的人恰恰知道机遇或许就要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