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古代发明与发现
6142200000199

第199章 图书馆

图书,是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曾经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因此,全世界有不少的人都有藏书的爱好,而且在现代,各个国家和政府都办了许多图书馆,供人们随时到那里去获得知识和精神上的享受。关于图书馆的创建,在古代中国,至少可追溯到周朝以前,这在世界上应该是屈指可数的。

据考古学家考证,中国在周朝的时候,就已设有“史”这个官吏,这种官专门掌管国家的图书。《史记》上说,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老子,曾任周朝时期的“收藏室之史”,《汉书·艺文志》上也说,老子曾做过“史”,并在做“史”这个官的时候,博览了大量的典籍。可见,老子担任过当时的“图书馆馆长”,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古籍上说孔子周游列国,读遍当时120个国家的书籍;楚左史倚相读过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墨子也曾说,他自己见过百国春秋,可见,他肯定是读了不少的史书。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图书之多,藏书之丰富,是具有相当大规模的。

西汉时期,中国已经非常重视图书事业。汉武帝时,他曾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国征集图书,并在宫内建立了当时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据现代科学家考证,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具有文字记载的图书馆。随后不久,汉武帝指令刘向父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由政府建立的图书馆的第一次校书编目工作。但这个图书馆是当时的国家典藏,普通人不能随便进入和借阅图书。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公开的图书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目前在世界上有种流行的说法,说中国最早的一座公开的图书馆应该是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端方在江苏任职时创立的“江南图书馆”。仅从命名来讲,这似乎是中国最早的一座公开的图书馆。而实际上,中国的第一座公开的图书馆却一直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据古籍《广信府志》上记载:“绍熙、庆元间(南宋光宗和宁宗年号,公元1190~1200),直敷文阁赵不迂(晋臣)建书楼于江西铅山县以供众览。谓邑人旧无藏书,士病于所求,乃储书数万卷,经、史、子、集分四部,使一人司钥掌之。来者导之登楼,楼中设几席,俾能纵览。”此外,在《稼轩集词题》中也有记载说,当时,有个名叫郑文英的人,在福州建了一座“巢经楼”,楼旁设“尚友斋”,里面储备了许多图书,需要借书的人可以在斋中自行取书阅读,但不能带出楼外。从这两个事例看来,中国古代公开的图书馆都和现在的图书馆设置的阅览室十分相似。这说明中国公开的图书馆已有近800年历史了。

图书馆的建立,为传播知识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