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王”邵逸夫并非出生于电影世家,而是在他大哥邵醉翁的影响下,才凭自己的兴趣,贸然闯进这方当时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那样陌生和神秘的魔幻世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大哥邵醉翁的“天一影片公司”,邵逸夫得到了超常的锻炼。从而让他在后来的岁月里,凭着自己的天赋和毅力,终于打造了一生的辉煌,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
邵逸夫,祖籍浙江省宁波镇海。
1907年,他出生在上海一位富有的商人之家。
他的父亲邵行银(别号玉轩)与当时成千上万的宁波人一样,于19世纪末前往日趋繁华的上海“淘金”,并于1901年成立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染料行。到邵逸夫出生的时候,邵行银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锦泰昌”染料行在上海很有几份名气,生意做得很像样子。他在上海商界也很有名声。
邵行银并不是一位只会做生意的商人。他不仅在生意场中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还很关心时政。当年,他就非常同情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外界接触也比较多,家中常有些名士风流走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当他在上海病逝时,他的葬礼很是体面。许多在当时名重一时的人物,如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阁等晚清与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都纷纷为其题辞致哀。
邵行银另外还有一个长处,就是对新鲜的事物很敏感。当时电影还是刚刚传入中国,还是无声电影的时代,他就对这种东西很感兴趣,好像他和电影就有缘。有一次,他与朋友出去游玩,一块看了一场电影,就立刻被电影吸引住了。无声电影在当时被老百姓看成是一种神奇的玩艺,谁都弄不懂那么一块白布上,怎么就会凭空出现山水树木、活人牲畜!但邵玉轩与众不同,他在惊叹之余,马上就去打听有关电影方面的知识,想把它当作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当别人还在为电影作口头义务宣传的时候,邵行银已经捷足先登,打起了电影的主意。正是这样,他才在后来才毅然地派他的长子邵醉翁去接收上海的“笑舞台”剧院,不久就经营起影片的进出口生意,从而开创了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在这一点上,又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成功商人的精明。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位父亲,才有了后来邵氏家族的辉煌和邵逸夫的事业。
邵逸夫共有兄弟姐妹八人。在他出生时,他的上头已经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所以后来在圈子里,他又被称为“六叔”。按照邵氏家谱中的辈份排序,邵氏四兄弟属于“仁”字辈。所以他们的“派名”从大到小,依次是仁杰、仁棣、仁枚、仁愣。后来四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而是全部都进入了娱乐圈,并将本名弃之不用。成年之后,他们全都改用别号,分别叫做醉翁、村人、山客、逸夫,皆源于陶渊明的田园诗篇。这些原本为“号”的别名,后来叫惯了,也就成了他们的“名”。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也就是邵仁杰,在四兄弟中排行老大(后来圈子里的人又称为“邵老大”),是影响邵逸一生的最为关键的人物。邵逸夫就是在他大哥的直接影响下,开始电影事业的。
邵醉翁从事电影业也是半路出家。他本来学的是法律专业。
1914年,邵醉翁毕业于上海神州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当时法租界的中法振兴银行做律师。做了几年律师后,在1921年就转入金融界,担任中法振兴银行经理。这时,他就利用在金融界的优势开始经商。邵醉翁开始经营的是一些小本生意,也赚过一些小钱。后来,他为了把生意做大一些,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经营一家蛋厂,并取名叫“华友蛋厂”。没想到不到几个月,华友蛋厂就不得不“执笠”(广东话意为“关门倒闭”的意思)。华友蛋厂的倒闭,虽然没有让邵醉翁在经济上受到什么重创,但是,他却从此意识到经商并非己之所长,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像父亲那样,能把一家染料行,打理得那样有声有色。
经商不成,天生不甘寂寞的邵醉翁,并没有满足于做一名银行经理。于是他就突发奇想,决定弃商从艺。在父亲的支持下,同当时在上海滩演艺圈颇有几份名声的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合伙,一举收购了法租界的“小舞台”。
“小舞台”是当时法租界一家娱乐场所。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加上又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只好把“小舞台”抵押出卖。邵醉翁等人收购之后,决定改变原来的经营思路。他们认为,一家娱乐场所,名字很要紧。原来的“小舞台”,就给人一种没有大名堂的感觉。于是,他们就按照“小舞台”的谐音,将其改名为“笑舞台”。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他们决定放弃其它的娱乐方式,以上演当时流行的文明戏为主,争取档次较高的市民观众。由于经营策略的改变,尽管是一字之别,但“笑舞台”的生意却异常红火。这让邵醉翁第一次尝到了从艺的甜头。从此以后,他就干脆放弃本行,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不过,令邵醉翁当时并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设计,不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而且还会在后来的岁月里,影响到自己的几个弟弟,并且能让自己最小的弟弟邵逸夫,在未来的拼搏中一举成名,成为我国电影史上名闻中外的电影大亨。
正当大哥邵醉翁在上海演艺圈春风得意的时候,邵逸夫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生。邵逸夫七岁那年,就被父亲邵行银送进了美国人在上海办的一所学校学习英文,为的是让他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正规教育。当时,邵行银对这位小儿子的确是宠爱有加。据说当时上海有一位看相的江湖术士,是邵行银的朋友,对“麻衣相法”颇有研究,被人们传得神神道道的。有一天,那位相士见过邵逸夫之后,就对他的父亲邵行说:“邵老板,我可要恭喜您了。您这位六公子可真是一位异人。我看他的骨相非常奇特,这在相书上被称作为”鹤形人格“。在南方人中,有此奇相者实在是凤毛麟角,实属罕见。这样的人物,将来即使不能出将入相,也会富甲一方,决不是健仆走卒之类的等闲之辈……”
邵行银听后,不由得置之一笑。
当时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也陪坐在一边。这位受过文明教育的邵醉翁,只觉得这位江湖术士的话实在是无稽之谈,实属“无厘头”。一个人的未来前程难道是由他的长相决定的么?出于礼貌,他当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就只是听之任之罢了。
是不是就是由于那位相士朋友的这一番话,让邵行银对邵逸夫更加宠爱,并寄予了厚望,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邵行银是一位正经的商人,又是一位很开明的商人。从他自己奋斗的经历和当时的世风变化中,他就意识到,这个小儿子将来要想出人头地,光会“子曰诗云”是不行的,还必须要学好英文。
邵逸夫虽然在当时并没有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但在小学读书时他还是很用功的。几年下来,他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其它的课程了也都很优秀。于是小学毕业后,邵逸夫就顺理成章地考入了美国人开办的“青年会中学”读书,成了一名风华正茂的洋学堂的中学生。
在中学时代,邵逸夫不但英语说得流畅,没有半点“洋泾浜”,而且还让他眼界开阔,逐渐形成了他一种中西融合的文化观念。上海号称十里洋场,当时的娱乐事业已相当发达。从上中学起,他就经常出入于上海繁华的娱乐场所。耳濡目染之下,邵逸夫渐渐痴迷于当时流行的文明剧。大哥的“笑舞台”成了他经常去找乐子的地方。
后来,那种东方的文明戏,已经不能满足这位少年的好奇心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影。
电影,这门外国人创造的艺术,传入我国是十九世纪后期的事,也正是当年邵逸夫对西方艺术渴望的年代。1896年8月10日,上海《申报》副刊上刊登的一则电影广告,可以说是我国的第一则电影广告。
上海,成了电影传入我国的第一站。
关于电影的发明,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是说电影的发明来自一场打赌。
据说1872年的某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酒店里,一个叫斯坦福的青年人和另一个叫科恩的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争执的焦点是马在奔跑的时候,是不是四只马蹄都着地?
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只马蹄着地。争执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有名的驯马师来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尽管他是一位有名的驯马师,但这并不奇怪,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是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这位驯马师的好友就是美国旧金山有名的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当他知道这件事后,也很感兴趣,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于是,他就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然后让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就牵来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这匹跑马经过这些木桩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编好了号,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他发现每相邻的两张照片上显示的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他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只马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也就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是,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展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立即迭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善于思考的人们终于从这匹“活”马的形象中得到了启迪。从此以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电影摄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两用机,放映了一部世界上最早的短片《火车到站》,标志电影这一艺术的正式诞生。
当然这种说法之所以能流行,说明它并不是无稽之谈。
不过,十九世纪末电影艺术的诞生,从根本上说应该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而斯坦福与科恩的打赌事件就如一种催化剂,迅速导致了电影综合技术的出现和产生,使电影这门艺术叩响了二十世纪的大门。
其实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电影就开始了它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或者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就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像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
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此外,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世界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
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
到1872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才用24架照相机拍摄了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后来,他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让人们能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这已经是电影的雏形了。
受此启发,188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
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西洋镜”。
直到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
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浇水的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定为电影诞生之日,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电影之父”。
电影这门现代艺术,从它的发明到正式问世,虽然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历程。但是在它获得成功的第二年就传入了我国,在1896年的上海《申报》上就见到了它的广告,这实在是个奇迹。可见邵逸夫也真是生逢其时,让他有幸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电影观众。
自从上海滩有了电影之后,邵逸夫读书的兴趣就在渐渐降温。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往那有限的几家放映场所跑,几乎成了那里的常客。一种天生的热忱,让他对这门艺术情有独钟。不过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想到去拍电影,更没有想到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中,能以此奠定自己的身价,以此名扬海内外。
虽然邵逸夫没有想到要拍电影,但当时在上海滩,还是有人想拍电影。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大哥邵醉翁。
自从电影传入上海之后,邵醉翁的“笑舞台”的生意就没有那么火了。许多市民的兴趣都让这种新鲜的洋玩艺给吸引过去了。这时,邵醉翁就想到了自己是不是也来搞一搞这种东西,和外国人争一争。他在惊叹之余,马上去打听电影的知识,把它当作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本来就十分喜爱戏剧艺术,常常自己写个剧本,让家里养着的演员排演,然后到他的“笑舞台”去演出。自从接触到电影之后,他就开始筹画,想自己拍电影了。但是,他想到自己只是一个爱好者,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想拍电影,必须找一位懂行的洋人合作。
1902年,邵醉翁终于找到了一位叫列文的美国人,和他达成了协议。当年,他们就联合拍摄了一部叫《慈禧太后》的影片。《慈禧太后》应该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虽然是同美国人合拍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称之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但是,却在我国电影界开创了中外合拍的先河。
中国人自己独立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这是一部舞台艺术片。它的诞生地并不是在上海,而是在当时还是满清王朝的都城北京;它的制作者也不是邵醉翁,而是一个叫任景丰的沈阳人。
1892年,任景丰在北京开了第一家丰泰照相馆。由于他照相的技术高超,设备又比较先进,生意很是不错。在北京多年,也算是了“老北京”,很有人缘。当电影传到北京之后,他又于1902年开办了一家“大观楼影戏园”。这家影戏园,是当时北京城最早放映外国电影的场所之一,生意很是红火。
在经营放映业的过程中,任景丰感到这些进口的外国影片不但价格既昂贵,而且还货源紧俏,常常断档,影响自己的生意。有一次,由于跑片的伙计在途中出了问题,没有及时赶上放映的时间,让那些等候在门外的观众大发雷霆。这些人在盛怒之中,砸了戏院前面的招牌,差一点儿把任景丰的影戏园子给砸了。出了这次变故之后,任景丰就突发奇想,要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去拍电影。
这位任景丰实在不愧是条东北汉子,一旦动了这个念头之后,果然一发不可收,真的干了起来。他想到北京人都爱看京剧,而当时京城中的谭鑫培风头正劲。谭鑫培是我国京剧“谭派”的创始人,人称“小叫天”。当时,凡是他主演的剧目,只要是挂了他的牌子,都会场场爆满,很是卖座。于是,任景丰就和谭鑫培商议,想把他主演的传统剧目《定军山》拍成电影。
在此之前,任景丰多次为谭鑫培拍过剧照和定装照,两人私交也不错。这位京剧大师一听,就在一阵爽朗的呵呵大笑声中答应了。果然事从人愿,在谭师傅的大力支持下,任景丰终于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部舞台艺术片。
这部由中国人独立拍摄的第一部“默片”(无声电影),终于在1905年秋天在北京上映,从而成了当时中国娱乐界的一大新闻。
在上海的邵醉翁虽然没有独占鳌头,获得“第一”的殊荣,但是,他却开风气之先,第一个涉足此道,为中国的电影事业起到了发轫和奠基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他的造就和培养,才有了后来我国“电影大王”邵逸夫的辉煌业绩,才有了后来名扬中外的“邵氏影片公司”,才有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所以邵醉翁功不可没,不愧是名副其实的“邵老大”。
时至二十世纪,中国的电影业已脱颖而出,上海滩的电影业更是方兴未艾。“明星”、“长城”、“亚细亚”、“民新”、“大中华百合”、“神州”、“联合”“大陆”、“昆仑”等大大小小的十几家制片公司,几乎是一夜之间冒了出来,日日夜夜地制造中国人的“梦”。
1923年底,“明星”影片公司推出长片正剧《孤儿救祖记》之后,引起轰动,大赚其钱,邵醉翁对此不得不心动。于是他便和二弟邵村人,三弟邵山客急忙商议,决定也创办一家影片公司。
1925年6月,邵氏兄弟的“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闸北的横浜桥正式挂牌开张。在隆重的剪彩开典大会上,风度翩翩的邵醉翁容光焕发地说,我的影片公司之所以要取名“天一”,就是要敢为人先,争做天下第一,决不做第二。
针对当时的电影业“欧化”、“西化”的势头,邵醉翁就公开宣称,天一影片公司的宗旨是“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这种符合当时国情的提法,顿时博得满堂喝彩,一片掌声,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天一公司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家族式的影片公司。除了演员队伍是由原来“笑舞台”文明戏演员为班底组建起来的外,其它的要职人员都是由邵氏兄弟分担。老大邵醉翁亲自任总经理兼导演,二弟邵村人任会计兼编剧,三弟邵山客任发行部经理。这时,只有六弟邵逸夫还在“青年会中学”读书,是一名中学生。邵醉翁知道这个“老六”已经无心思读书了,对电影这个新鲜行当又特别的感兴趣,本来也想把他拉过来,给他一个头衔。但是,考虑到父亲邵行银的一片苦心,时下还不敢轻举妄动,就让他一边读书,一边熟悉一下这个行当,搞搞外埠发行。
真是“上阵全凭父子兵,打虎还须亲兄弟”——邵老大一声令下,邵氏弟兄的天一公司就正式挂牌运作,开始拍片了。天一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立地成佛》,由邵村人、高梨痕编剧,邵醉翁导演。影片讲述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军阀,在其爱子被打死后,得老僧指点,遣妻妾,散钱财,大彻大悟,放下屠刀,遁入空门,削发为僧,终于真的修成正果,立地成佛了。邵醉翁力图以人的“生、老、病、死”和“杀、盗、淫、妄、酒”五戒为戏剧的核心,指点人生困惑。
这是他们的创业作,也是他们的奠基作,还是一部体现天一公司的“注重旧道德、旧伦理”的代表作。《立城成佛》拍成之后,原准备当年中秋节由上海中央大戏院上映,但由于和明星公司的影片映期冲突,只好推迟至1925年10月22日首映,针对当时追逐欧化时尚的社会风气,特别打出了宣传“天一公司”宗旨广告语——“本片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立城成佛》的放映期尽管延迟了,但是一上映便大爆冷门,盛况空前,让天一公司一炮打响。这部影片花了邵家2000块大洋,但就是这白花花的2000大洋,却像雪球一样,滚出了邵家不可一世的电影事业!
继《立地成佛》之后,天一公司又接连推出了《女侠李飞飞》和《忠孝节义》两部影片。《女侠李飞飞》一片以女侠“李飞飞”拯救一被诬不贞的弱女子的故事为主要内容。这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片。该片的广告词是——“飞檐走壁之技,稗史野史历见不少,然终是传闻未见目睹,今李飞飞片中可眼见此项惊心动魄之绝技。”《女侠李飞飞》一片其道德追求仍然是“推崇侠义贞节,一洗时下淫靡浮嚣的恶习”。而接下来的第三部影片的片名干脆就叫《忠孝节义》。
这两部影片由于题材新颖,又迎合当时中国人的欣赏口味,所以一上映便走火轰动,大获成功。尤其是《女侠李飞飞》,是我国的第一部武打片,饰演主角的女演员,又是当时上海誉满艺坛的梨园红人、京剧名伶粉菊花。粉菊花当时正值豆蔻年华,不仅扮相甜美,而且演艺精湛,所以,这部影片一上演,几乎到了万人空巷,一睹为快的地步。
为了与这种传统的文化道德的保守立场相适应,“天一公司”的影片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坊间唱本、京剧剧目、古典小说,如后来拍摄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名《梁祝痛史》)、《珍珠塔》、《花木兰》、《白蛇传》、《唐伯虎点秋香》、《五鼠闹东京》、《狸猫换太子》等脍炙人口的影片,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的演绎成视觉表现,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天一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内容上虽然极力倡导旧道德、旧伦理,但其表现形式却一直引领潮流。如《女侠李飞飞》带出银幕上一片刀光剑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珍珠塔》之类的稗史片引发了一场竞争激烈的古装片热潮;后来拍摄的喜剧片《王先生》同样是在我国电影史上,开创了改编漫画为电影之先河。
天一公司出手不凡,平地崛起,让邵醉翁更加踌躇满志。第二年,邵醉翁把天一公司从闸北的横浜桥迁至华德路,准备扩大规模,大干一场。这时,他不惜重金,高薪增聘了裘芑香、顾肯夫、李萍倩等人为导演;增聘了蝴蝶、陈玉梅、丁子明、陆剑芬、谭远志等人为演员。摄影师除原有的徐绍宇之外,又增聘了王士珍和吴蔚云。这些人都是当时影坛上的佼佼者。比如女演员蝴蝶,就在1933年《明星日报》举办的“影后”评选中,荣摘桂冠,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影后”。
除了蝴蝶之外,还有后来成了邵醉翁“第二夫人”的陈玉梅。陈玉梅当年在首届“影后”评选中同蝴蝶竞争时,尽管没有获得“影后”的殊荣,但她却同后来在我国影坛大红大紫的大红星阮玲玉并列第二名。
在第二届“影后”评选中,陈玉梅终于荣获“影后”的称号。尽管当时有报道说,陈玉梅的当选,是邵醉翁使用了舞弊手段的结果,被时人讥讽为“老板娘皇后”,但其实力也略见一斑了。
这时的天一公司不仅人强马壮,阵容整齐。让老板邵醉翁更得意的是,就是自家的几个弟弟,在自己的亲手栽培下,也都羽毛渐丰,崭露头角,在当时竞争激烈的电影界能开始独当一面了。尤其是老六邵逸夫更是有志不在年高。当时他虽然还在上学,但是他对电影这门行当,好像是生前有缘,情有独钟。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几乎是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上手很快。邵老大不由得从心底里暗暗称奇,觉得六弟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
当年邵逸夫刚刚进入“天一”时,邵醉翁并没有让他去当个小老板,而是把他当成普通员工,分配他去干后勤。戏院的后勤很难搞,除了打扫卫生,管理演员的道具,还要随时打杂。摄影师和演员总是派头很大,把后勤人员支使得团团转。有时为了借一件道具,往往逼得邵逸夫要跑几十里路,弄得不好就要挨骂。但是邵逸夫并不敢向大哥诉苦。因为他知道大哥是不会袒护他的,说不定还会责备他。邵逸夫从小就是个好强的人,每次后勤出了问题,他总是自己承担责任,主动向演员、职员征求意见,取得演员的支持。半年以后,邵逸夫终于成了个好后勤。后来,哥哥又把他派去放映组,专跑片源。两年以后,邵逸夫几乎于遍了天一公司的所有部门。正是这种全面的基本训练,使他后来主持电影公司时,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
到了后来,邵逸夫的任务虽然还是搞埠外发行工作,但是他从这时起,就开始既学编剧,又学摄影,还自己学着制作一些新闻短片,有许多事情都是无师自通。当时的戏院在放映正片之前,都要先放映一些新闻片。这些新闻片没有现成的,都是现炒现卖,临时抢拍。这既是一种宣传,也是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邵逸夫对抢拍这种新闻片很感兴趣。只要听说那里有什么新闻,有什么突发事件,他二话不说,拉上二哥或者三哥,扛起摄影机就赶到现场去。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好动不喜静。加上人又精灵,头脑灵光,又虚心好学,所以,这样几次下来,邵逸夫很快就掌握了推、拉、摇、移等一些基本的拍摄要领。没过多时,便能运用自如,娴熟于心。一到实地拍摄时,无论是选角度,定距离,还是抢拍稍纵即逝的高难动作,他都能掌握火候,一锤定音。拍出来的新闻片,既有新闻价值,又有独到之处,活脱脱的一位摄影行当里的老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邵逸夫已不满足于这些小打小闹,也想搞一些大动作。于是和大哥一商量,开始拍摄剧情片的尝试。邵醉翁对六弟的这种要求,自然一口答应,大力支持。他恨不得六弟能早日帮自己挑大梁。邵醉翁立即请来自己的老搭档、当时天一公司的头牌摄影师徐绍宇,笑着对徐绍宇说:“老徐,我把老六交给你了,你就好好地教他几招吧。”
在徐绍宇的精心指点下,邵逸夫的拍摄技术大有长进。跟着徐绍宇打了几次下手,拍了几部影片之后,就能独立操机了。
当年,邵逸夫在徐绍宇的指导下,初试锋芒,独立拍摄了一部上、下集的巨片《珍珠塔》。他的名字第一次和大名鼎鼎的“徐绍宇”三个字并列在一起,出现在海报和银幕上。这可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珍珠塔》是天一公司重点推出的一部影片,由邵醉翁亲自导演,耗资巨大,演员队伍阵容整齐。联袂出演的都是当年的大牌红星蝴蝶、吴素馨、金玉如、丁子明、王无恐、王谢燕、萧天果、周空空等人。由于拍摄成功,剧情动人,上映后反映不俗。第一次显示了邵逸夫这方面的才情。
随着《珍珠塔》的成功,邵逸夫便正式扛起大旗,真正的独当一面了。这年年底,他又一个人独立操机,由王士珍配合,拍摄了一部《孙行者大战金钱豹》。领衔主演的仍然是当年上海滩的头号明星,后来荣登“影后”宝座的蝴蝶。这部影片同《珍珠塔》一样,上映之后十分卖座,真正的成了邵逸夫的成名之作。从此以后,邵逸夫士气大振,乐此不疲,又连连拍摄了几部影片。而且都是出手不凡,战绩辉煌。作为一名还未完全出道的年轻人,能有这样气度和胆识,实在不可多得的。
随着天一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邵逸夫的拍摄技术也日臻成熟。虽然此时他还在学校读书,拍电影只是“玩票”,但他却“玩”得有声有色,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然而,少不更事的邵逸夫,此时只是看到了电影这种新的娱乐方式,还有大哥的天一公司,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精彩”;他并没有想到,电影界同样是一方尔虞我诈的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