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6139600000012

第12章 注意事项

孩子具有不良品德的原因

个别少年儿童品德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有社会的、学校的、也有家庭的。就社会而言,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各种犯罪分子,他们往往利用少年儿童的无知和好奇,进行腐蚀和拉拢。如坏书、坏歌、低级趣味、吃喝玩乐等,对孩子们存在很大影响。对外开放以来,一些外来的消极因素流入国内,自由主义、金钱至上等也在腐蚀着孩子们的心灵。从学校来看,目前部分学校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只抓教学和升学率,放松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些教师不能正确对待顽皮少年儿童,歧视、斥责、挖苦他们,使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受到严重伤害。

下面,着重分析孩子具有不良品德的主观原因和家庭原因。

主观原因

错误的道德认识

少年儿童年幼无知,道德认识还不明确、不稳定,容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形成糊涂的错误认识。如有的学生认为“勇敢”就是什么都不怕,敢在课常上闹事、敢同大人顶嘴。老师批评他是“个人英雄主义”,他们沾沾自喜。还有的少年儿童把偷摸看做是满足自己物质享受的“捷径”,说什么“人群钻钻,街上溜溜,两指一拨,鱼肉不愁”。从这个意义上说,少年儿童品德不良往往是:“道德上的无知”引起的。

异常的情感倾向

许多具有不良品德的孩子爱憎不明,有时同家长、教师和其他关心其进步的人情感对立,而与其“小伙伴”感情相投。他们中有些人性情暴躁、喜怒无常,有些人却情绪低落,无精打采。这些异常情感既是品德不良的一种结果,也是引起新的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明显的意志薄弱

许多少年儿童往往缺乏坚强的道德意志,不能战胜消极的欲望而发生不良行为。如明知打架斗殴等行为是不对的,但由于意志力不强,正确的认识不能见诸行动,无法克服错误行为。有时接受教训表示“决心改正”之后,也会因自制力不强,经不起“小伙伴”的煽动和物质的引诱而重犯错误,或者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时常出现反复和曲折。

不良的行为习惯

一种不良行为的发生,开始可能是偶然的,但是在它侥幸得逞后,会同个人消极欲望的某种满足相联系,如偷了人家的钱可以买冰棍吃,打了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伟大等,经过多次反复便成了不良习惯,如张口就骂、伸手就打、吃香喝辣、玩个痛快等等。坏习惯一经形成,就会使孩子不知不觉地采取类似的不良行为,不这样做反而不自然,于是不良行为习惯就成了产生不良品德的内部因素。

家庭原因

少年儿童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受家庭的影响极大,家庭中消极因素是造成其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种可能:

养而不教,重养轻教

有些父母比较重视供给孩子吃穿,满足其物质要求,而忽视孩子的精神需要。有的父母以工作忙、时间少、水平差为由,将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推卸给学校,从而使孩子品德的发展在家中得不到应有的指导。

重智轻德,升学至上

有些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孩子的品行表现,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劣根性或违法先兆视若无睹,从而使孩子身上的劣根越种越深,最后走上了歧途。

宽严失度,方法不当

有些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管教孩子宽严不当,或者管教不严,错把娇惯当爱护,或者管教过严,错把苛刻当严教。有些父母这两种倾向交替出现,或使孩子毫无顾忌、继续作怪,或使孩子对父母怨恨不已、对立顶撞,甚至远走他乡。

缺乏一致,互相抵消

有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道德要求不一致。一个要宽,一个要严,一个说好,一个说孬,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使教育的作用抵消。有的父母言行不一致,要求孩子做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对道德规范和父母的行为迷惑不解,甚至养成言行不一,见风使舵的习气。

言行不检点,身教言教差

少数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或者行为粗鲁,出口成“脏”,或者散布庸俗世故、陈腐落后观点。个别家长有酗酒、赌博、偷窃、嫖娼等恶习,这些孩子看在眼里,长期潜移默化对他们影响极大。

许多专家对家庭与子女犯罪的关系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认真研究,得出以下几种类型家庭的子女容易犯罪:(1)对社会不信任的家庭;(2)只图眼前快乐的家庭;(3)为达目的不惜冒险的家庭;(4)爱动武的家庭;(5)家风不正的家庭;(6)离婚或即将离婚的家庭。

不要溺爱孩子

溺爱是爱的一种方式,但溺爱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因此溺爱是不可取的。

如果你问一对中国父母:“你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十有八九会得到这样的回答:“还不是为了孩子!”

若你继续追问:“你们为什么为孩子而活着?”

他们会说:“因为孩子身上寄托着我们全部的希望啊。”

的确,中国的父母差不多大半生都在为孩子忙乎着:从孩子出生到抚养长大,到上学、工作,到结婚成家,到生儿育女,全过程恨不得全承包。这虽不是制度,却是一种风尚,一种沉淀千年的传统。直到“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表现出诸多不良后果时,才发现,这种爱,除了表达父母的慈心善意之外,实在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任何有益的因素和养料。

孩子是爱的结晶。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然而,教育毕竟是一门艺术。

中国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可谓不深,情不可谓不真:“我愿为你牺牲一切。”这似乎已成为中国父母的赌注。

结果呢?与父母期望大相径庭的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了;一批贪得无厌,好逸恶劳的败家子产生了。

我国古代人民曾发出过“养不教,父之过”、“慈母怀中出逆子”的教训,但时至今日,仍有许许多多的父母仍没有走出溺爱的圈子。父母之爱的力量或无法估量,但一味的爱极易导致孩子有害的生活态度。教育家多伯森告诫我们:

童年生活的前4~5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是孩子容易接受正确观念的时期。早年得到的这些观念具有相当的持久性。然而,这时期的良机一经错过,最优秀的接受能力通常消失殆尽。倘若有意使孩子谦恭和气,慧眼独具,举止文雅,充满爱心,那么,这些品质就应当教给,而不是空想,如果我们想在孩子身上看到诚实、真挚、无私,那么,就把培养这些品质纳入我们的早期教育过程之中;如果想培养彬彬有礼,有责任感的孩子,那么,我们就应该着手据此塑造。道理很明显:遗传不会赋予观念。孩子们学到的是他们被授予的东西。由此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爱”和“教”上。选择不是非此即彼,因为真理不是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过去,我们的先人倡导“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于是,一切都是父辈说了算,而孩子是被任意塑造的泥团。然而,孩子虽经父母而出生,但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一个崭新的、独立的生命。父母可以给他们爱,但不能给他思想;父母可以照顾他们的身体,但不能左右他们的灵魂。父母停留在现实的世界之中,而孩子却代表着未来。所以,我们应当注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但是,年轻的父母们刚刚从“棍棒教育”中解放出来,又将“溺爱教育”实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也就是EQ教育之所以必须实施的重要原因。其实,这时他们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天大的谎言:孩子的优秀品质是在父母爱的泪水中流出来的。父母只要为孩子献出了爱,就能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就能使崇高的形象永远树立在孩子的心目之中。其实,他们的爱缺乏理智,爱得盲目露骨。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一律满足,一概无原则地迁就,甚至把孩子的缺点也当成优点来爱。结果,他们采撷到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痛心的苦果。

无独有偶,美国的“纵容民主主义”理论也给美国人民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这种理论要求父母把管教孩子的责任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理论的结果造就出了美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代。我们在引进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应该吸取一下他们的教训。

有位儿童文学家说:不同爱心的选择是不同命运的选择,这既是个人命运也是民族命运的选择。

的确,教育是件大事情。竖着瞅,哪朝不是教育兴则国兴,横着看,兴衰无不关连着教育。

家庭是造就人才的摇篮。

社会教育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所以,家庭教育缔结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提倡EQ教育,愿天下父母从溺爱的怪圈中走出来,采取正确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培养21世纪的有用人才。

批评需要技巧

批评也是一门艺术,也同样需要技巧,讲技巧的批评对事情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明知故问

比如,孩子玩拼图游戏,由于老半天拼不出图来,就生气地把拼图板摔了。父母过来拾起,问她:“拼不好了吗?”孩子不说话,父母可拿起拼板一边给她拼,一边说:“这样,哎,再这样……”后来孩子就能将拼图拼好了。父母再说:“以后还这样吗……,不许生气,要这样……”这种方法是在批评时诱导孩子思维。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这比一通恶言批评为好。通过询问原因来引导孩子思考。当孩子做错了事,可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孩子,以便促进孩子的逻辑分析、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激发孩子对事物了解的透彻些,让她通过自己思维树立正确的看法。

用连锁问话来引导孩子掌握、补充答案

连锁问话即在一次问话中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对于儿童,一般采用发散式的连锁问或阶梯式的连锁问。发散式的连锁问是在问话中用多个假设,让孩子考虑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它可以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发散思维。

阶梯式的连锁问是在问话中把力度不断加深,使孩子对答案有深层的了解。它可以增强孩子由浅入深的思维、理解事物的能力和加深对答案的巩固。在用连锁问时应注意问话时不要过快,这会使孩子的思维跟不上,造成心理压力过大。

用似问非问来表达否定态度

实际上,似问非问就是反问,但它不像反问那样带有强烈的斥责语气,它的语气较委婉、软弱,感情宣泄不猛烈,使孩子易接受。比如:“什么时间了,该去吃饭了吧?”这句话也就是说:“已经到了吃饭时间,该吃饭去了。”似问非问由于语气不强烈,易为孩子所接受,不产生对立情绪,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融洽。

有些孩子爱“撒野”,一遇到这种情况大人便束手无策,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可以试一试下面几种方法。

视而不见,暂时回避

其实,孩子“撒野”时打也好,骂也好,摔东西也好,目的是给大人脸色看的,以表示对大人的反抗。如果你采用视而不见,暂时回避的态度,孩子的这些目的就不能达到,“撒野”也就失去了意义,孩子自觉识趣,即使闹也就没了底气,等气氛缓和了再教育孩子,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消极防范,以退为进

如上述方法实施了,不奏效,再使用此法。

孩子撒起野来,往往又踢又打。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且战且退”,一旦孩子对自己有所“触及”,便故作疼痛难忍之状,使孩子产生恻隐之心,停止进攻,找机会再教育孩子。

针锋相对,游戏计取

孩子“撒野”,若是“肆无忌惮”,软的方法无济于事时,你可以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把孩子置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境地,然后用游戏方式,逗孩子哭笑不得,以缓和双方紧张气氛。

讲技巧的批评容易被受批评者所接受,这样,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及感情,又可收到应有的效果,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