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总是默默无语
6136700000058

第58章 丰子恺嗜好“偷听”

丰子恺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美术家。他在青年时代作画时,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并能向生活中的内行请教,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

有一次,他曾作过这样一幅画: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子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给他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见了,那个农民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着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就都跟上来了。”他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然后把那故事讲给女儿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起来,这不是画错了么?丰先生讲完故事很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但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丰子恺喜欢偷偷听取批评的意见。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一段话写道:“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为了听到真实的批评话,他常常偷听别人对他的画的评价。有一次,他住在嘉兴的时候,带孩子们到烟雨楼去玩。当女儿剥吃南湖菱的时候,忽听邻座有几位游客提到父亲的名字,她正要说话,丰先生立刻示意她不要出声。这时有个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这难道算是时髦吗?”其实这是丰先生受到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叫做“有意无笔”或“意到笔不到”。这样可以更含蓄,更耐人寻味,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但丰子恺还是吸取了那位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刻划上更下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来表达没有五官的面部的神情。

还有一次,那是在1940年,丰先生全家流浪到贵州遵义,寄居在郊外的一座庄院里。有一天他的女儿随他到庄前田野中去散步,走累了坐在一条石凳上歇脚。不一会一群人路过这里,见了石凳,也坐下来闲谈。其中一个人指着庄院说:“你们知道吗?丰子恺就住在这个庄院里。”大家一听就纷纷议论起丰先生的画来了。丰先生立刻把头靠在膝上假装打瞌睡,深怕被他们认出来了听不到心里话。他们说了些赞美的话,什么“独具一格”、“中外闻名”之类。唯独一位五十左右的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他说:“我总觉得丰子恺画的背景比较单调,往往几幅画背景都差不多。再说他最近在报上发表的几幅画,人物穿的是内地服装,背景却是江南的。看来他画惯了江南的山水,内地的山水一时还画不像。”这些意见丰先生一一牢记在心,一回家就记“画师日记”,记的全是批评话。从那以后,他常常到郊外去写生。按照别人的意见仔细观察,认真写生,把当地的山形水色,一一收入画册,尽量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丰子恺就是喜欢偷偷听取批评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才取得了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