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澄是元代著名画家,他有许多名画流传后世。
一次,他创作了一幅名画,他的许多同事和学生抱着“先睹为快”的目的纷纷登门拜访。
何澄带着大家走进了画室,画室的四周墙壁上都挂着画家的新作。
大家边看、边说,气氛十分热烈、和谐。一会儿,他们来到一幅画前停下来。张一捧问:“何兄,这幅画就是新作?”大家的眼光都落在新画上。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40多岁的妇女,长长的头发披搭在胸前,左手抓着头发,右手拿着剪刀,正在剪那黑发……
“这幅画,无论是人物的肖像,还是身上的装饰,老师都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一个学生啧啧叹道。
“画画最难的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看这两只眼,含着无限的情韵,舍不得把珍贵的头发剪掉呀!”张一捧说。
一个学生提出让何澄老师给大家讲讲这幅画的构思。何澄慢慢地说:“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作客,主人设宴招待我。我对友人是了解的,他们家很穷,这次为什么有钱设宴招待我呢?后来我一了解,原来是主人家的母亲把自己心爱的头发剪下来卖钱,然后买酒菜招待我。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我感激友人的情谊,尤其感激他的母亲,所以,我把这一素材进行加工,画成这幅人物画‘陶母剪发图’!”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小孩,他也喜欢画画,看见大家在欣赏主人的画,自己也夹在里面看看。这个小孩,就是长大后当官的岳柱,他当时只有12岁。看了看“陶母剪发图”,他说:“这幅画画得不真实!”
岳柱的一句话,就像一把盐撒在油锅里,顿时炸开了。张一捧等人都责怪小孩多嘴。
站在旁边的何澄,认出这个小孩,他是仆人的儿子。他和颜悦色地说:“岳柱,你说说,这幅画哪里不对呢?”
岳柱听了主人的话,心里踏实多了,说:“刚才听说,陶母家里很穷,没有钱买酒菜请客人,只好剪掉头发卖钱买菜招待客人。可是既然陶母很穷,那您为什么给她戴上金钏子呢?她可以把金钏子拿去卖钱,不比卖头发值钱吗?”
张一捧听后哑口无言。何澄听后,点点头说:“你的意见提得很好,戴着金钏子,她就不是穷人,而是一个富贵女人了。”说着,转身拿起画笔,在陶母手上,把金钏子抹掉了。
画家改完,再想征求岳柱的意见时,岳柱早已离开画室走了。
一个人时刻要保持谦逊的态度,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这样你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