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士角色与心理护理
6136600000003

第3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人是特殊的社会动物,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是一种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因而当一个人患病后,因为生物的或社会的因素,除感到身体不适外,必定会在认识、情感和行为方面同时发生改变,即使是纯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也不例外。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宪章中,对人类全面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此定义可见,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完好的社会适应性三要素。因而心理卫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病人,不论是医护人员自我心理的调适和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都要求每个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当今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已受到普遍的认可,护理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人类健康需求的飞跃。当“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观念被人们普遍接受时,护理工作将面对更多的关系到疾病与健康的心理学问题。这种变化要求护士以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应用型心理学家的角色形象为护理对象提供优质的护理健康保健,这一切都把当今护理心理学建设推到了关系未来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未来护理事业的腾飞必须以护理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研究为依托,以护理心理学的科学实验探索为先导,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健康需要赋于我们的高期望值。

著名文学大师雨果曾说: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们的心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心理学的知识日益了解。人类的生命活动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紧张刺激都会作用于机体,使之产生疾病。社会越趋于现代化,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交通拥挤,人际关系紧张,迫使人们接受来自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心理压力,增加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常可导致心身健康的变化。

在医院整个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病人的诊断、治疗,病人的痊愈与否,都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面对社会的现实,每名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学会护理专业知识,还应该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完成好护士职业角色的扮演。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追溯其发展有着古远的历史。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已有论述。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又很年轻,19世纪中叶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它具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领域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

一、人的心理实质

人的心理活动是神经系统高级部位——脑的综合功能。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最早地球上的物质是无生命的无机物,逐渐演变成有机物,演变为有生命的物质,演变为生物。生物又分化为植物和动物,动物经过发展,产生了神经系统。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就可产生简单的感觉。随着动物演化发展,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心理活动产生。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一切心理现象,从简单的感觉、知觉到复杂的想像、思维、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机械地、如同照镜子那样简单的反射,而是人脑将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能动地反映出来。这样人类的心理活动,就具有了复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自然属性包括:饥而食、渴而饮、睡眠、生育等等。社会属性是人与社会环境不断调适的过程。人的社会化一般经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基本途径。人的心理是由人类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并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在人的一生中,出生后的头几年是形成正常个性和心理机能的最重要的时期,甚至有时会对终身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

二、人的心理过程

(一)认识过程

人具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能力,这一系列的能力称为认识过程。

1.感觉

感觉就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大脑对这一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感觉分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种。对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称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对自己内部器官状态的感觉称内部感觉,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饥饿、疼痛)。例如:一个苹果,我们通过视觉看出了其形状、颜色;通过嗅觉知道了香味;通过味觉了解它是酸还是甜;通过触觉知道了硬度。经过感觉的综合判定,才能得出苹果好坏的结论。每个人在感觉上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其感觉也是有变化的。

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类现实生活中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获得外界的各种信息。感觉是我们感性认识的初步阶段。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通过感觉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全部感觉器官,他就无法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就不能同周围的人们交往,也不能工作和躲避危险。

人的感觉具有适应性、联觉和感觉的相互作用三种特性。例如视觉具有明适应和暗适应。当一个人从明亮处进入黑房子里,开始是看不见东西,过一会就会看清物体的轮廓,这就是眼睛的暗适应。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心理现象的发生。例如,红色能促使人的心理活动兴奋;蓝色可使情绪镇静;绿色对心理活动有缓和作用;玫瑰色能使抑制、消沉的情绪振奋起来。对一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感受这个刺激的感官的机能状态,同时也受其他感觉的影响,这就是感觉的相互作用。例如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以使牙痛加重,一个重的物体如果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去举它,就会觉得轻些。

2.知觉

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属性和物体间关系的经验,而且形成了物体各属性间关系的经验。因此,当物体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不仅能反映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里将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合成一个整体,形成该物体的完整印象。这种对客观物体和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和解释过程就是知觉。所以说,知觉是客观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加工过程。

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的特征。

(1)选择性。人的周围环境是丰富多采、时刻变化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刺激也是众多的。但是,由于通道的限制,人并不能注意到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也不能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发生反应,而只能选择其中少数刺激加以反应。人的这种对外来信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力,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2)整体性。客观事物具有多种属性,并且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对人发生作用,常常是它的部分或部分属性,分别作用于或先后作用于人的感官。但人对这些客观事物的部分或部分属性的反映不会是孤立的,人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一个整体。例如,人不会把一个三角形反映成孤立的三条线,而会看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即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特征。(3)理解性。人的知觉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更不像照相机那样详细而精确地反映事物的全部细节。人的知觉是一个非常主动的过程,它要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表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对某一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人,在知觉这一事物时,知觉的内容越丰富、越深刻、越精确。例如,有经验的护士一进病房,就能发现哪个病人需要帮助,哪个病人需要更换被褥等信息。

(4)恒常性。物体表面的颜色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反射出来的光线会有变化;从不同角度或不同距离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落在视网膜上的像,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在不同情况下,对物体的知觉效果却没有明显的变化。即在不同光源照射下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的颜色没有明显的变化;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所看到的物体形态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在不同距离观察同一物体时,其大小并没有明显变化。知觉的这种恒定性或不变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在特定条件下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称为错觉。在工作和生活中会由于错觉而犯错误,也可利用错觉来美化自己和环境或用在军事上。例如,生活中胖人穿竖条衣饰,瘦人穿横条衣饰,可以起到调整身材的作用。军事上侦察兵穿迷彩服进行伪装,也是应用错觉原理。

3.记忆

过去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里,在一定条件下能重现出来,就是记忆。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习得、保持和提取。提取有两种方法,即回忆和再认。

记忆按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根据记忆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回忆和再认有错误,称为遗忘。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记忆痕迹衰退,即随时间的流逝,记忆痕迹被某种不清楚的生理过程所浸蚀;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干扰,即后来的信息项目将已有的项目排挤掉。长时记忆的遗忘原因,可能是在提取过程中采用了不恰当的组织方法,也可能是回忆时缺少提取线索。

为了减少遗忘,特提出增强记忆的方法。①重视及时复习并合理安排时间。②充分利用感官的协同作用,即看、读、听、写、操作练习相结合。③对材料进行组织加工,使之有条理,层次分明,抓住中心。④培养对需记忆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

4.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所谓间接性,是指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例如,一早起来,打开窗户,看见房顶上有积雪,便推想昨晚下雪了,但我们并没有看见下雪。所谓概括性是指所概括的是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质特征或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而不像感觉和知觉那样,只是对个别事物发生反映。例如,我们把桔子、葡萄、香蕉、芒果、苹果等类东西概括起来叫水果。思维是和语言密切联系着的。思维不仅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且在语言中固定下来。掌握了语言的人都能借助于语言来进行思维,但思维和语言又不是等同的,思维作为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观念性的东西,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同一思维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根据思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解决的问题,可以将思维分为三种。

(1)动作思维。

尚未掌握语言的婴儿,其思维活动,基本上就是属于这种思维。

(2)形象思维。

主要是利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少儿期以形象思维为主。

(3)抽象思维。

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和推导,用的就是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式,将思维分为集中型和发散型。

儿童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从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成人进行思维时,上述三种思维往往是互相联系的,不会单纯地运用某一种思维形式。

5.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根据人的注意所指向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意划分为内部注意和外部注意两种。外部注意是指我们对周围的对象和现象的注意;而内部注意则是对本身的思想、感情和体验的注意。外部注意是伴随人的感知觉进行的。内部注意的引起是与人的自我意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有内部注意,人才能对自己的道德、智慧和审美等方面的个性特点进行评价。因此,发展内部注意对培养个性是极其重要的。

注意有如下特征:

(1)注意的广度。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二是人们的知觉活动的任务不同或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时间长说明稳定性好,当人在疲劳、生病及情绪不佳时,注意就不易稳定。

(3)注意的分配与转移。

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两种以上事物或活动时,把注意分配到不同对象上,但仍能保持一个中心,叫注意分配。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是注意的转移。

注意表现为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它具有选择的功能,使心理活动指向于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各种刺激,而避开或抑制那些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指向性。因此,注意可以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思维敏锐,从而使行动及时、准确。

(二)情绪与情感过程

1.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不但认识了客观事物,而且还表现出不同的好恶态度。对这些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例如,我们接诊一个病人时,我们不仅会问他的病情,检查他的体征,还会随着接触的深入,对病人的病情、家庭、其个人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表现出焦急、同情和关怀的心情,这就是一种情绪和情感反应。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和情感有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难以分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和情感都是由刺激所引起的;其产生都与动机、需要有关;都是表情、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和主观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人特有的。情绪是与生理性需要(饥渴、冷热、安全)相联系的、最简单的态度体验;情感是属于高层次的,是对社会的精神性需要(友谊、爱情、社交、文化、道德)的复杂的态度体验。情绪反应强烈,外部表现明显;情感反应弱,外部表现不明显。

3.情绪的不同状态

(1)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心境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积极、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振奋,从而能完成困难的任务。消极、不良的心境则使人意志消沉,影响事业的成功。

(2)激情。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出现时往往伴随着明显的外部表现,如狂喜时会手舞足蹈、放声大笑。

(3)应激。应激是由于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一种十分强烈的情绪状态。应激水平的差异和人们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和意志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4.高级情感分类

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情感就叫高级情感,高级情感有以下表现。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政治道德标准,评价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责任感;对社会现象的正义感;对社会集体的集体感、荣誉感;对同志的友谊感、同情感等。

(2)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类情感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望、认识兴趣以及对客观规律的探求是密切联系的。

(3)美感。美感是对事物和人的美的体验。是按照人们所掌握的社会美和自然美的标准,对人、自然景物、社会生活以及对艺术进行欣赏、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类。

(三)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此预定目的而支配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珍贵的心理品质,它充分体现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1.意志过程的基本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一切无目的的行动都不是意志行动,如动物的行为是盲目的,无意识的。人的任何行动都具有自觉的目的,并指引自己的行动达到目的。人们对于行动的目的和其社会意义认识愈明确,克服困难的动力就愈大,他的意志就愈坚强。

(2)意志行动的实现体现在克服困难的行动中。人类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通常会遇到艰难险阻。能否克服困难是衡量意志强弱的标志,克服困难的毅力越大,意志行动的特征就显得越充分、越鲜明。

(3)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作为基础。随意运动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和调节,具有一定的目的要求和目的指向,它是后天习得的复杂机能系统,属于条件反射的性质。随意运动简单的如穿衣、吃饭,复杂的如学习、劳动、社交活动等。如果没有随意运动,意志行动就无法实现。

2.意志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是极其复杂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两个相互联系而又统一的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人在行动之前,总要考虑为什么要做和如何去做的问题。所以,采取某种行动前,需要较长时间的周密思考才能决定,这个阶段的心理过程包括确定目标、选择方式、取舍动机和制定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决定的执行是意志行动实行的关键,因为执行决定,常要求更大的意志努力,艰苦而持续的思维探索,克服许多心理上、物质条件上的困难才能完成。

3.意志的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

(1)意志的自觉性。对行动的目的、意义有深刻认识,确信自己行动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并能充分认识行动效果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社会和集体利益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易接受暗示性的品质,这种人缺乏独立的见解,行动时带有盲目性。

(2)意志的果断性。指一个人在一定目的指引下,善于迅速辨明是非,正确地做出决定,并立即坚决行动。

(3)意志的自制性。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即使身处逆境仍能坚定不移,任性和怯懦是缺乏自制性的表现。

(4)意志的坚韧性。是指一个人能坚持决定,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品质。但应认识到坚韧性和顽固执拗是不同的,顽固执拗是对自己行动缺乏正确估计,肆意妄为。

4.意志品质的培养

优秀的意志品质是在后天教育和培养下锻炼和发展起来的。这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在克服困难中培养恒心和毅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觉性;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保持心身健康。

三、人的个性心理

个性又叫人格,心理学认为,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一个人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个性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活动的积极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1.需要

需要是对一定生活和发展条件的要求。需要是个性倾向的基础,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需要包括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自然需要。

是指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条件,如对空气、水、食物、休息和配偶等的需要,又称生理性或生物性需要。

(2)社会需要。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级需要,如对劳动、交往、求知、友爱和实现理想等的需要,它表现了需要的社会属性。由于人所处的社会制度、经济地位、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社会需要也各异。

(3)物质需要。包括对大自然产物和人类创造产品的需要。

(4)精神需要。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人所特有的。对精神需要的内容有不同的水平,比如,有的人积极地寻找内容丰富的科技书籍看,以探索科学的奥秘;有的人却热衷于搜寻和阅读内容荒诞无稽的色情小报。

美国著名的比较心理学家兼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一些潜能或基本需要。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五种,由低至高地排成一列。层次较低的需要获得满足后,才发展出下一个层次较高的需要。各层的需要是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次较低的需要并不消失,它依然存在,但对人行为的影响就降低了。人类需要层次的高低与个体环境适应密切相关;人类需要层次升高与个体发育成长密切相关。

2.动机

人进行任何活动都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的动机。所以说,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是促使人们去行动的动力。由于人类个人需要不同,表现出彼此各异的动机。动机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范围和强弱程度也是不等的;动机所赖以实现的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一个人复杂的行为,通常不是一种动机在起作用,而是由几种相互有关的、彼此影响的动机同时起作用的结果。

动机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兴趣。兴趣是动机的一种形式,它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选择性态度。兴趣在人的活动过程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兴趣会推动人们积极地去寻找自己满足需要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人们努力达到实现需要的目的。根据兴趣的内容和目的,兴趣的广度和稳定性,将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根据兴趣的指向和目标来分,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兴趣的效能水平,可分为消极兴趣与积极兴趣;根据兴趣分配的范围,可分为广泛兴趣和狭隘兴趣。

良好的兴趣品质是既有兴趣的中心性、稳定性,又有兴趣的广泛性。

(2)信念。信念是人的行为稳定的、核心的动机。人们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原理、知识和见解有了进一步肯定的理解,同时把它们作为自己生活的指南,并为实现这些要求而积极地从事各种活动的时候,就表现出一个人的信念。当信念组成一定的体系时,就成为世界观。世界观是人行为的最高调节者,它使人的行为具有确定的方向和坚定的决心。

(3)意图。意图体现了人对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这些条件在当时的情境中可能没有直接呈现出来,而可能是作为由人专门组织的活动结果创造出来的。因此说,由意图体现的需要,只有通过专门组织的活动,才能得到满足。

(二)个性特征

1.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它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在知识、技能掌握上能获得的成就,能力的发展又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完成的。能力可以制约和影响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而知识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

能力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受三个基本条件的影响。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就是大脑的机能水平的差异,是受先天条件的影响。

(2)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各个体是不同的。有的人知觉特点属于概括性和整体性,而在分析方面则较弱,这是属于知觉综合型的人,他们在遇事时善于综合分析问题的重点,以解决问题。

(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有些人“才华早露”,而有的人“大器晚成”。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较多。

①遗传素质。正常的大脑和良好的教育,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环境与早期教育。后天生活环境,父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③教育。良好的教育对能力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社会实践。人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是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⑤主观努力。每个人要使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没有主观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根本办不到的。

2.气质

心理学所指的气质,可以理解为人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们对气质存在各种各样的认识和解释,从而构成气质的各种学说,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关于气质的分类,一直沿用至今。

(1)多血质。表现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广泛,情感易变,缺乏耐受力等特征。

(2)胆汁质。坦率热情,精力旺盛,行动迅速而坚决,容易冲动,有很高的兴奋性,容易刚愎自用。

(3)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埋头苦干,遇事谨慎,持久力强。

(4)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工作中常表现多虑、不果断、缺乏信心,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善于觉察别人不易发现的细小事物。人类具有这四种气质类型中典型特征的是少数,大多数人介于两种类型之间或近似某一型。

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气质的相对稳定性,首先是指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稳定性。这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稳定性,主要来自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某些气质特征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不因环境变化而变化,甚至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但气质有其可塑性,因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它是可塑的,这就决定了气质的可塑性。气质可随环境的改变、年龄的增长、所受教育的不同而起变化,这就是它的可塑性。气质对人的智力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3.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恩格斯曾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怎样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要得到的东西,如何去拒绝要避免的东西,也反应了人的行为方式。

对性格特征的分析,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结果,一般从以下四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

(1)性格的态度特征。这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特征。主要是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等方面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这是指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调节方面的个人特征。是否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是有远大理想,还是鼠目寸光;是否能主动地约束自己,克服冲动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在困难或紧急条件下能否迅速、准确地做出抉择;能否以坚强的毅力,把已经做出的决定贯彻到底,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的情绪活动对其他活动的影响,以及对情绪的有意识的控制特点。情绪状态影响着人的全部行为,但对每个人影响的强度不相同;外界情境变化对每个人引起的情绪反应亦各不相同;引起情绪反应后,各人持续时间各不相同。有的人受主导心境支配持续时间长,有的人受支配时间短。

(4)性格的理智特征。由于性格的理智特征不同,人类感知和注意方面可表现为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之别;在想像方面有幻想家和“冷静的”现实主义者之别;在记忆类型方面有直观形象型与逻辑思维型之别;在思维的深度上有深刻型和肤浅型之别。

某些个性特点与疾病密切相关。英国学者Creer等人发现,癌症患者有某些人格特征,称这种行为特征为“C”型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与别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屈从于权威等。

良好的性格有助于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利于能力的成长,也有利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俞西哲 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