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四国演义
613500000121

第121章 摩根时代(16)

交易挂上了摩根的名字,国际商船公司非常受欢迎——直到后来,投资者们才认识到这个公司并没有机会。国际商船公司开业时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金就不足:流动负债(将在一年内到期的债务)是流动资产的1.5倍。一个财务状况健康的公司,它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可能会是2:1。另外,它还负担着将近6400万美元的黄金债券,其中有5200万需要优先偿付。这种财务压力一直在警告人们1901年非常高的航运收入是不正常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包销财团因此不得不自己消化了8000万美元未售出的证券。泰坦尼克号也是国际商船公司的资产,但这也没能帮上什么忙;公司从一开始就命运不济,在剩余的时间里一直被破产所困扰。

为什么摩根要做这笔交易?也许他患上了并购狂热症。相比之下,国际商船公司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融资收购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而1903年华尔街发生的“富人的恐慌”也与1989年的“低档债券”[21]危机非常相似。或者,他也许只是想收回提前支付给大西洋运输公司的那1100万美元。摩根银行并不是一个吸收存款的实体,与花旗银行或者英国公平人寿保险公司不同,它并不能吸收数以亿计的存款或者保险金,所以提前支付1100万美元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由于国际商船公司的证券几乎全部在摩根财团的合伙人中分配,所以摩根在包销中的损失只有两、三百万美元,也许这只是一个小数目。摩根的形象不能再解释为保守主义和正直的支柱了。

但这绝不能抹杀摩根的成就,从而说他从未超越自己的环境或者假设,或者说他只在自己的金融领域内有眼光。他对这个国家的政治脉搏不是很敏感。(罗斯福宣布要向北方证券公司发起反托拉斯挑战后,摩根拜访了白宫并告诉总统,“如果我们有什么错,你可以派人来和我的人谈,他们能够把事情摆平。”)他的工业融资行为大多数也是跟随别人而做出的,只是规模更大一些,因为他是摩根。作为一个铁路银行家和工业银行家,从他的一生中能够分辨出的原则是避免“毁灭性的竞争。”在他父亲的年代里,盛行的是严密的、以家族为基础的网络;而在金融资本主义已经打破这一束缚之后,摩根也一直未能意识到外部规范的必要性。后来发生的事件证明,他过于高估了他的业务同事的团结和诚实。

1911年的“普若”调查试图揭露“货币托拉斯”的阴谋,这指的就是摩根的网络。但是,这些调查提出的核心指控——说摩根银行利用自己的实力剥削它的客户——一直未能有效成立。据称主要的受害公司列了一个很长的单子,但这些公司却都向调查委员会保证说,他们为成为摩根先生的客户而骄傲,而且这对他们的公司也更有利。

然而20年之后,在1929年的大萧条之后进行的佩科拉调查却显示,摩根圈子里的人都为自己随意处置劳动人民的存款的行为而感到羞耻,认为自己缺乏道德和良知。花旗银行的投资信托公司就带有一些这样的味道。银行通常的做法是把待账与其账上的证券捆绑成为共有基金,然后卖给散户投资人,再用借来的钱抬高这些共有基金的名义资产,并用欺诈的交易行为抬高它们的价格。同样的事例还将在华尔街重复上演许多次,这也是造成1929年大萧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人在互相交易中无论产生什么样的荣誉感,都不会超出他们的阶级范畴。

在父亲留下的事业基础上,摩根延续着自己的事业,但是其规模却是朱尼厄斯永远也想不到的。而且,他又做得那么好,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成绩,对他的国家也有着显著的重要性。除了那些正在美国崭露头角的新现象以外,正是摩根的缺乏原创性、以及他深植于欧洲银行业的根基让他在金融权力的巨大转移过程中扮演了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中间人的角色。

注:

[1] 昌西?米切尔?迪普(1834-1928),美国律师、铁路行政官和政治家。——译者注

[2] 银行家们希望美国能够保持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的统治地位,这样美元就能保持强势;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把这些事情与非常低的运价以及之前20年里西部铁路建设的混乱状况联系在一起。——译者注

[3] 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统治诸神、主宰一切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译者注

[4] 德勒分子,指在1811年到1816年期间引起骚乱,并捣毁可以节省劳动力的纺织机器的英国工人。他们认为使用这些机器会减少就业。——译者注

[5] 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神,出生后被其母亲握着脚跟倒提着在冥河水中浸过,因此除未浸到水的脚跟外,浑身刀枪不入,而“阿基里斯的脚跟”就成了唯一致命的弱点的代名词。——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