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四国演义
613500000113

第113章 摩根时代(8)

(本页插图文字说明:原书249页

摩根是一个慈善人物,被刻画成一只鹳,在1907年的市场危机之后恢复了华尔街的自信。)

当摩根处于自己权力顶峰的时候,他曾承担起管理干预黄金危机的重任;在1907年华尔街发生崩溃之后,他又一次被迫控制了美国的金融。此时他已经70岁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而且健康状况不佳。市场崩溃的情况非常严重:道琼斯平均指数连年下跌,是有纪录以来的第二大严重下跌。那些摇摆不定的人也指责政府扰乱投资人:对纽约的人寿保险业进行的一个长期调查揭露出了管理层之间进行的幕后交易,而罗斯福也在高声谴责那些托拉斯——虽然他的行动并没有言辞那么激烈。事实上,纠正措施已经采取得太晚了;市场的泡沫化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付保证金买进的行为也做得太过头,而银行给经纪人的贷款也扩张得太过分。由于缺少有效的金融规范和管理——监管银行贷款的质量,在银根宽松的时候控制信贷规模,检查公司报告的诚实性——实际上是确保了市场将会产生大幅度、具有破坏性的波动。

1907年的市场危机在金融机构中的传播速度极快,以致于有发生系统性的阻塞的危险。许多信托银行都接近破产,几家大的经纪公司也徘徊在破产的边缘;纽约的银行发生了挤兑,纽约市和纽约股票交易所也都临时性地破产了。其他几个威力不足的人没有能够恢复秩序,于是摩根应召回来控制局势,并立即赢得了人们的欢呼。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在摩根位于麦迪逊大街的住宅的图书馆里,摩根作为一个非正式的指导委员会的主席接受了许多人的朝拜;这个委员会的成员还有花旗银行的总裁詹姆斯?斯蒂尔曼以及第一国家银行的总裁乔治?贝克。本杰明?斯特朗担任委员会的秘书;他很年轻,是贝克的信托机构的主管,后来成为联邦储备银行的第一任行长,而且在任时间很长。就斯特朗后来的职位而言,在这个委员会里的经历实际上充当了一个学徒期的角色。

虽然年事已高,但摩根每天仍然坚持工作12到15个小时,经常工作到凌晨三点。他粗暴地召集那些信托公司的总裁、经纪公司的主席、清算银行的成员,有效地支持当时最脆弱的联系,分别给予这些人以惩罚和奖励。这完全是个人权威的非凡展示。财政部长扮演的只不过是一个配角的角色,甚至连英格兰银行和法兰西银行在这场戏中扮演的也都是小角色。没有人敢拒绝皮尔蓬?摩根的召唤,或者就他所分到的任务与摩根争论。连总统也高兴地同意,即使不用展开一个反托拉斯调查,美国钢铁公司也能够出钱让一个经纪投资失败的钢铁公司摆脱困境[9]。

当危机已经过去,而摩根的所作所为被大家了解的时候,公众的反应是有些震惊。许多人认为,是这些银行家,或者甚至包括摩根本人策划了这起危机,目的是借以肥私。 所有股票市场波动都会使华尔街的强弱次序重新排列,而那些能够从危机中脱身的最精明的金融家也肯定会比他们在危机之前更加富有;但是,指控这次危机是有意策划,或者说摩根自己的行为绝非出于公共责任感,这是没有根据的。但是,公众的震惊仍然到处可见;不管人们认为摩根是一个爱国者,还是一个操纵傀儡的大财阀,这都不是治国之道。不管怎样,在促使国会最终达成一致并在1913年设立联邦储备系统这方面,1907年的危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并购运动

世纪之交发生的大并购运动引发了特迪?罗斯福[10]的反托拉斯运动,全国的媒体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焦虑。但是,这次并购风潮本身也证明,这个国家正在逐渐地更加适应巨型企业这一概念。毕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小规模的公司怎么能像联合太平洋铁路那样为那么大面积的地区提供服务呢?或者,它也不可能像宾夕法尼亚铁路那样获得那么高效的管理,也不可能像标准石油那样获得全球性的支配权。毫无疑问,许多美国人会因为这样的事实而产生一种爱国的自豪感:卡内基钢铁公司从英国人手里夺得了世界钢铁业的领导权,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电话网络。不管怎样,到1900年时,这些最大型的公司的员工人数已经达到了42.5万人左右。这虽然只是工作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对于那些将会减少就业机会的政治举动来说,这仍然是一个数量大得足以引起警惕的投票群体。在看待巨型企业的问题上,美国劳工联合会的塞缪尔?冈珀斯和摩根有着非常相似的观点:它们是“比小型企业更加先进的、具有破坏性竞争特点的企业。”罗斯福也煞费苦心地说,他并不反对大公司,而是反对垄断;而在最高法院看来,即使是美国钢铁公司这样的大公司也不符合反垄断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