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6134400000053

第53章 从“知识的导游图”起步

——目录读书法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以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王鸣盛(清代学者)

不少读者,只要拿到爱慕已久的书,就如饥似渴地从正文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连续读起来,常常把一本书的简介、说明、凡例、目录、索引等部分都给忽略掉了。这些“性急”的读者从不事先想一想: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编写的格式和文章组织形式又是什么?读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一本书的正文固然重要,但为了读好正文,节省时间,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在读书开始时,我们不妨在书的前言、简介、序文、凡例上花些时间,采用阅读目录的读书方法,这就是本文要阐述的“目录”读书法。

“目录读书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目录去读书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目录法。这种方法主要在阅读某一种书时使用。目录是一部书的纲要,通过它可以看出该书的梗概。认真阅读目录可以对该书的全貌有所了解,可以指导读好这部书。

索引法。这种方法既适用于读某一种书,也适用于阅读内容相关的多种书。具体做法是:对于同一种书,阅读时,将书的具体内容作成索引式目录,按一定规则排列起来,以便于读者以后使用时查检。对于内容相关的多种图书,则要视其数量的多少。数量多者,只需对所有的图书的书名做一个明确的书目索引;数量少而且内容重要者,则要针对书中的具体内容做出较为精练的内容索引。

目录和索引两者之间联系是极其密切的。目录比较概括系统,但比较粗。通过阅读目录可以了解该书论述的主要内容和系统,得到一个全貌的了解;书末索引可以将书籍内分散的、零碎的、孤立的,但是具有实质性的一些事实、概念、数据抽出来,按一定规则编排成一定的次序,使读者便于查找。目录和索引指引读书的目的是一致的,只不过编排角度及方法不同,两者是相辅相成,彼此配合,互为补充,只要充分利用目录和索引就可更加完备,起到读书指导作用。

书目法。书目就是把图书以不同的编排方式(按作者、书名、主题等),通过卡片或书签乃至计算机形式编排起来,读者以此检索或查找图书,此种方法,即为书目法。清代学者王鸣盛称此种读书方法为“撒网而渔”法。就是把知识比作“鱼”,把书目比作“渔网”。“撒网而渔”,就是把“书目”这个“渔网”,在书海中全面搜索,在同类著作中,辨别何者优,何者次,何者先读,何者后读。按着选其优者先读、精读的原则去读书,就能做到“书山攀捷径,学海荡快舟”了。

历史学家牟润孙谈治学经历时说:“虽然我少年时代求知欲很强,但以前不知道什么书应该去读,更不知研究学问应从如何入门。十五岁那年在《晨报》上看到梁启超的《中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书法》,才引导我走向读书治学的路。”

历史上许多学者的读书成才之路是从目录学起步的。目录学对于学者的重要,就犹如我们第一次浏览著名风景区,总喜欢先买张导游图,看看哪里是最值得观赏的景致,走哪条路线最合适一样,治学也要先看看知识的导游图——目录学,摸清可以捷足先登的门径。

由此可见,目录读书法,是读者读书较为快捷的一种读书方法,它使读书者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准确获取知识。

“凡读书须识货,方不用错功夫”。一句话道出了“目录”读书法的绝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