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6134400000051

第51章 “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

——薄厚互返读书法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并把它的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到不良之处的一切。

——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物理学家)

古往今来,凡是学有所成者都很重视读书之道与学习方法。其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不仅善于学习,而且在实践中还总结归纳出一套符合读书规律的读书学习方法,这就是“薄厚互返”读书法。

“薄厚互返”读书法,即“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其实质就是读书学习时所要经过的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由薄到厚”,是指打好基础,积累知识。对于基本的东西要学深、学透,弄明白概念、定理以及相关问题。这样,一本不太厚的书无形中就增加了许多内容而变“厚”。第二个过程,是“由厚到薄”也是读书学习的重要一步,是指将“由薄到厚”而得的基础知识积极消化、提炼,从而“厚积而薄发”并有所突破。

当我们打开一本书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接受新知识、学习积累的开始。因此,面对新知识,就要求我们对于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章节都要搞清楚,弄得明明白白。例如某一个定理,其已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在证明中是否涉及到其他概念和结论等等。如果又遇到别的概念和结论,还应该把它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斟字酌句,深思熟虑,并追根求源。对不懂的环节或问题,更应该注上标记,加上注解。这样一来,就会觉得学了许多东西,使本来一本不厚的书,读完之后,内容不知道增加了多少,书也因而变得更厚了。

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从十一岁开始,用整整四十五年的时间,读完了一部《资治通鉴》。他在读书时不仅仅是抄写,而且在读的同时再加上释解批注,补充参考材料。这样,不仅从外观上书变厚了,更重要的是从内容的充实上使书越读越厚了。因此,世人称赞他“越读越厚不嫌多”。从顾炎武的读书过程来看,“由薄到厚”不仅是指形式上的加“厚”,而且是指读书内容实质上的加“厚”,是基础知识积累的加“厚”。通过这个加“厚”的过程,使基础更稳固,积累更丰富。

当然,在读书过程中,虽然“由薄到厚”,基础的“厚”很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雄厚”的基础知识还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最后目的。如果读书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那么学习上是不会有长足的进步和提高的。要真正的学会、学懂,还必须经过“由厚到薄”的过程。即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再返回来“由厚到薄”。

那么如何将“厚”书读到“薄”呢?

对此,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根据自己读书的实践体会曾说过:“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并把它的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到不良之处的一切。”这样边读边抛,不断去粗取精,就会使书本越读越薄,从而达到把握要点,领会精髓,吸取其有益的知识核心的目的。

有一次,爱因斯坦读完一本几何教科书,立即清楚地讲出了书中的要点。有人惊讶地问他是怎样读这本书的?他说: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这不就是把一本厚厚的书读“薄”了吗?

凡是一本书,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文艺作品以及其他方面的书籍,都有一个中心课题。围绕这个中心,通过文学的表述,将段落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一本书。但一本书往往结构完整,篇章衔接,不可避免地会重复一些你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是一些对你来说可有可无的“水分”。如果在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排掉这些“水分”,那么书不就会“由厚变薄”了吗?

“由厚到薄”其实是一个消化、吸收、提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消化——从读书到有效储存的第一步。二是简化——在消化材料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加以概括抽象,如图表、中心句、关键词。经过这些重要的融会贯通的环节,就可以把一本厚书读薄了。三是序列化——把新近汲收的知识,嵌入已经储存的体系,不仅蕴含着潜在功效,同时也把许多部加在一起很厚的书读“薄”了。

其实,“由厚到薄”的读书过程就是要求读书者不仅要把个别的概念、个别的定理弄明白,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其中的精髓咀嚼、消化、吸收、简约化、系统化。只要抓住书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组织整理,反复推敲,通过自己的分析,提出关键性问题,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并融会贯通,就能达到将书读到“薄”的效果。到那个时候,先前“由薄到厚”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储备才算是真正巩固,那些“薄”而“精”和知识精华,最终会成为你受用终生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就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在这里,数学家华罗庚将“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的互返作了精辟的阐述,强调了只有把握住书中精神实质,抓住要点,经过消化、提炼,才能将书读“薄”,使知识升华。同时,科学家的精辟阐述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并给人以启迪,即:你读到“薄”的书愈多,你的知识领域就愈广,你的学识水平也就愈高。

“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能为前者的释放创造条件。没有前者“由薄到厚”的第一步,就不能有“由厚到薄”的进一步。如果只做到前者的第一步,而不能达到后者“由厚到薄”的,第二步,就只能做个储存知识“仓库”,而不能认为真正学懂了。

也许按照上述这样薄厚互返的方法读书,有人读书会觉得慢了一些,其实不然。开始的时候可能慢些,但如果真正掌握好、运用好,在同一类书中只要集中精力攻读一本。再看其余的几本书,就会感觉到:原来“这”一部分自己已经明白,而“那”一部分实际和第一本读的书相同。这样,其他同类书中真正需要你去学习掌握的东西就剩下那么一点点了,所以读起来也就快多了。

“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的互返学习,是数学家华罗庚在读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符合规律的一种读书方法。它对于有志成才的青年朋友们来说,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手段。

以“由薄到厚”之积累,求“由厚到薄”之精髓,得“事半功倍”之成效。

4.合理安排,突出重点

——30——3——30读书法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宾塞(英国哲学家)

读书需要时间,没有时间不能读书,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目前,美国正流行一种叫做“30——3——30”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法的含义是把文章分为三类:分别用30秒、3分钟、30分钟时间读完。

我们都知道,时间是一维的,具有不可往返性。因此,时间显得特别的宝贵,所以我们读书时要善于利用时间。以读报纸例吧,首先用30秒的时间去看报纸的标题,如果认为文章对自己无价值或不感兴趣,那么就算读完了,要想稍微深入一点了解文章内容,就再用3分钟的时间看内容提要,或粗读、略读全文;若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文章详细内容,则再用30分钟时间通读全文,或精读重点段落。

这种读书方法带有较强的读书意识,要求每个人阅读时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与背景,科学地安排时间,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比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一本书拿过来,里边的内容不一定都必须你去精读一遍,这就需要你用“30秒钟、3分钟、30分钟读书法”合理安排、有步骤地阅读有关书籍。先用30秒钟的时间把书的目录大概看一遍;再用3分钟挑选出你想要了解的标题;最后,把需要你去深入理解、斟酌的内容再用30分钟或更长一点的时间精读一遍。在当今书籍、报刊众多的情况下,这种阅读方法尤其显得重要。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

30秒钟——3分钟——30分钟这种读书方法和泛读法关系较为密切。泛读法通常指为了概括地了解文章或片断的主要内容而进行的一种快速读书法。它与略读法一样,常常与精读法相对而言。

泛读法它只要求从文章整体着眼,在跳跃式的阅读中把握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句子,不必依次去读每一个句子,更用不着咬文嚼字,这时就可以用3分钟的时间去读。一旦对文章或片断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有必要、有兴趣或仔细地阅读全篇,这时再用30分钟的时间。这种时间分配的阅读方法,注意力必须要高度集中。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在大量的文字信息中捕捉到必要的信息。

中学生读书看报,往往不分良莠,不考虑知识的价值,一律从头至尾看下去,得来的知识是杂乱无章的。譬如看报,各个版面的内容不同,哪些是自己急需的,哪些是自己暂时还不需要的,哪些是自己不需要的,首先要用最快的时间30秒钟扫读一番;再以标题、重点语、图表等为主要阅读对象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找出是否有必要精读的、有必要详细了解的,再用30分钟去详细阅读一遍,挑选出值得你去深入研究的重要信息。这种读书法不至于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内容费时太多。因此运用30——3——30阅读法,对于我们每个读书看报的人,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